包含雁的词语

  • 51、雁足留书: 《汉书.苏武传》 基本信息【名称】雁足留书【拼音】yàn zú liú shū【解释】大雁能传递书信。
  • 52、雁门太守行:《雁门太守行》是唐代诗人李贺运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描写战争场面的诗歌。
  • 53、雁兵:雁的飞行行列。因其有序如兵阵﹐故称。
  • 54、雁沼:即雁池。
  • 55、雁翼营: 1.横形展开的营帐。
  • 56、雁列:像雁行一样地排列。形容排列齐整。
  • 57、雁使:送信的使者。
  • 58、雁器: 1.亦作"鴈器"。 2.赝品。雁﹐同"赝"。
  • 59、雁山: 1.亦作"鴈山"。 2.即雁门山。 3.即雁荡山。
  • 60、雁臣:亦作'鴈臣'。指古代逢秋到京师朝觐﹐至春始还部落的北方少数民族首领。
  • 61、雁头青: 1.亦作"雁头青"。 2.晩粟的别名。
  • 62、雁头:芡的别名。
  • 63、雁王: 1.亦作"鴈王"。 2.佛教语。领头的大雁。为佛三十二相之一。
  • 64、雁子都: 1.亦作"鴈子都"。 2.唐末朱瑾指挥的一支部队名号。因其士兵双颊黥雁为饰﹐故称。
  • 65、雁封:犹雁书。
  • 66、雁荡山: 雁荡山Yàndàng Shān (1) 中国浙江省东南部名山。号称“东南第一山”,主峰1,047米,为游览胜地,以峰、涧、瀑著称 英 Yandang Mountains
  • 67、雁来:即雁来红。
  • 68、雁宕: 1.亦作"鴈宕"。 2.即雁荡山。
  • 69、雁采:即雁币。
  • 70、雁家:指北方雁栖止的地方。
  • 71、雁足灯: 1.汉代宫灯。灯座刻有雁足形状。
  • 72、雁子堂:《善见律》卷十﹕'高阁讲堂者﹐于大林作堂﹐堂形如雁子﹐一切具足﹐为佛作此堂也。'后因以'雁子堂'指佛堂。
  • 73、雁渚:指雁常栖息的水中小块陆地。
  • 74、雁苑: 1.古园囿名。
  • 75、雁引:亦作'鴈引'。雁的鸣声。引﹐曲。
  • 拼音yàn
  • 注音ㄧㄢˋ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DWWY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隹(zhuī),从人,厂(hǎn)声,隹,短尾鸟。厂,石山之涯岩,也有表意作用。本义:鸟名)(2) 鸟类的一属,形状略像鹅,颈和翼较长,足和尾较短,羽毛淡紫褐色,善于游泳和飞行雁,雁鸟也。——《说文》纳采纳吉,请期皆用雁。——《仪礼·士昏礼》下大夫相见以雁。——《仪礼·士相见礼》朔风飘胡雁,惨澹带沙砾。——唐· 杜甫《遣兴五首》(3) 又如:雁塔题名(借指考中进士);雁杳鱼沉(雁字鱼书。杳无音信);雁天(雁至秋而南翔,故称秋天为雁天);雁户(指漂泊异乡居处无定的民户。雁因时迁徙,故以雁为喻);雁奴(在雁群中专司警戒的雁);雁字(雁飞行时所排成的行列。雁群飞行时,常排成“一”字或“人”字形,故云。也指官吏的排班);雁臣(指外帮的臣子朝觐有时,如雁的往返有定候)(4) 代书信 。如:雁帛(指书信);雁逝鱼沈(音讯断绝)形容词通“赝”。伪造的,假的鲁以其雁往。——《韩非子·说林下》。曾廷枚云:“真赝,本作真雁,后人加贝。”浸渍数日,漆絮败溃,雁迹尽露。——宋· 王明清《挥尘后录》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