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雁的词语
- 126、雁序之情: 唐·苏鹗《杜阳杂记》:“以涯执相权,遂跨蹇驴至京师索米,僦舍经三十余日,始得一见涯于门屏,所望不过一簿尉耳。涯潦倒无雁序之情。” 【词目】雁序之情【读音】yàn xù zhī qíng【释义】雁序:指雁飞时有序的行列,引申为兄弟。比喻兄弟之情。【出处】唐·苏鹗《杜阳杂记》:“以涯执相权,遂跨蹇驴至京师索米,僦舍经三十余日,始得一见涯于门屏,所望不过一簿尉耳。涯潦倒无雁序之情。”
- 127、斜雁:斜飞的雁群。 紧贴鬓边﹑额上的一种首饰。一说为靥花。
- 128、雁鹜:亦作“鴈鶩”。鹅和鸭。
- 129、鱼封雁帖: 泛指书信。 亦作:鱼封鴈帖
- 130、鱼书雁帖: 泛指书信。 亦作:鱼书鴈帛 、鱼书鴈信
- 131、雁帖: 1.亦作"鴈帖"。 2.指书信。
- 132、雁落沙滩:唢呐曲。起源于陕西民间。以双唢呐模拟群雁飞鸣而下的情景﹐曲调悲壮。
- 133、雁塔: 1.唐玄奘《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有比丘经行﹐忽见群雁飞翔﹐戏言曰﹕'今日众僧中食不充﹐摩诃萨埵宜知是时。'言声未絶﹐一雁退飞﹐当其僧前﹐投身自殒。比丘见已﹐具白众僧﹐闻者悲感﹐咸相谓曰﹕'如来设法﹐导诱随机﹐我等守愚﹐遵行渐教……此雁垂诫﹐诚为明导﹐宜旌厚德﹐传记终古。'于是建窣堵波﹐式昭遗烈﹐以彼死雁﹐瘗其下焉。"后因指佛塔。 2.塔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慈恩寺中﹐亦称大雁塔。系唐高宗为追荐其母而建。今为七层。唐代新进士常题名于此。明朱国祯《涌幢小品.雁塔》﹕"塔乃咸阳慈恩寺西浮图院也。沙门玄奘先起五层。永徽中﹐武后与王公舍钱重加营造﹐至七层﹐四周有缠腰。唐新进士同榜﹐题名塔上﹐有行次之列。唐韦﹑杜﹑裴﹑柳之家﹐兄弟同登﹐亦有雁行之列。故名'雁塔'。"后常用为中式高举之典实。
- 134、小雁塔: 在陕西省·西安市南荐福寺内。建于唐·景龙年间,因此塔比慈恩寺·大雁塔小,故名。塔身为密檐式方形砖构建筑,体型峻秀挺拔。塔原为十五层,经多次地震,塔顶震坍,现余十三层,通高43米。
- 135、大雁塔: 在陕西省西安市南和平门外慈恩寺内。公元652年,玄奘为贮藏印度取回的经像而建。原塔高五层,武则天时增为十层,后遭兵火,只存七层,高64米。为正方形楼阁式砖塔,气势雄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36、雁塔高标: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三:“进士题名,自神龙之后,过关宴后,率皆期集于慈恩塔下题名。”
- 137、雁塔名标: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三:“进士题名,自神龙之后,过关宴后,率皆期集于慈恩塔下题名。” 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三折:“伴旌旗日暖龙蛇动,看宫殿风微燕雀高,雁塔名标。”
- 138、雁塔新题:唐代故事。新科进士在曲江会宴后﹐常题名于雁塔。唐韦绚《刘宾客嘉话录》﹕"慈恩题名﹐起自张莒﹐本于寺中闲游而题同年﹐人因为故事。"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神龙以来﹐杏园宴后﹐皆于慈恩寺塔下题名﹐同年中推一善书者纪之。"后因以"雁塔新题"指进士及第。
- 139、雁塔圣教序: 全称《雁塔三藏圣教序记》,又称《慈恩寺圣教序记》。唐代碑刻。正书。褚遂良书。公元652年镌立。因所刻为唐太宗所撰《三藏圣教序》与唐高宗为太子时所撰[kg*4]《述三藏圣教序记》,又立于长安(今陕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下,故名。书法雅丽遒逸,为褚书代表作。
- 140、雁塔题名:唐代故事。新科进士在曲江会宴后﹐常题名于雁塔。唐韦绚《刘宾客嘉话录》﹕"慈恩题名﹐起自张莒﹐本于寺中闲游而题同年﹐人因为故事。"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神龙以来﹐杏园宴后﹐皆于慈恩寺塔下题名﹐同年中推一善书者纪之。"后因以"雁塔题名"指进士及第。
- 141、随阳雁:指大雁。因其为最有代表性的候鸟﹐随着太阳的偏向北半球和南半球而北迁南徙﹐故称。比喻趋炎附势者。
- 142、送书雁: 1.汉武帝时苏武出使匈奴被扣,徙北海牧羊十九年。昭帝时汉使求释苏武,匈奴谎称苏武已死。使者曰:"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苏武因此获释归汉.事见《汉书.苏武传》。后因以称雁为"送书雁"。
- 143、朔雁:指北地南飞之雁。
- 144、雁税:鸡鹅鸭税。泛指杂税。
- 145、舒雁: 1.见"舒鴈"。
- 146、雁膳: 1.亦作"鴈膳"。 2.菰米的别称。《管子·地员》﹕"其种雁膳黑实﹐朱跗黄实。"郭沫若等集校﹕"杨慎云﹕菇﹐《管子》谓之雁膳﹐以雁食之也。"一说﹐即青稞。张佩纶曰﹕"《说文》'稞﹐谷之善者﹐一曰无皮谷'﹐《周礼·膳夫》'膳之言善'﹐膳﹑善通。《四民月令》'青稞麦与大麦同■冱■﹐麺美﹐磨尽无麸'﹐此即《说文》所谓无皮稞为谷之善者﹐且与大麦同﹐与雁味相宜﹐故名之曰'雁膳'。"
- 147、雁门僧:指东晋高僧慧远。慧远﹐雁门郡楼烦人﹐曾主持庐山东林寺﹐善诗文﹐与刘遗民﹑宗炳﹑慧永等结白莲社。
- 148、雁去鱼来:比喻书信往来。
- 149、雁丘:亦作'鴈丘'。金元好问葬雁之处。在山西阳曲汾水旁﹐为著名古迹。
- 150、雁碛:指北方边塞地区。
- 拼音yàn
- 注音ㄧㄢˋ
- 笔划12
- 繁体雁
- 五笔DWWY
- 五行木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隹(zhuī),从人,厂(hǎn)声,隹,短尾鸟。厂,石山之涯岩,也有表意作用。本义:鸟名)(2) 鸟类的一属,形状略像鹅,颈和翼较长,足和尾较短,羽毛淡紫褐色,善于游泳和飞行雁,雁鸟也。——《说文》纳采纳吉,请期皆用雁。——《仪礼·士昏礼》下大夫相见以雁。——《仪礼·士相见礼》朔风飘胡雁,惨澹带沙砾。——唐· 杜甫《遣兴五首》(3) 又如:雁塔题名(借指考中进士);雁杳鱼沉(雁字鱼书。杳无音信);雁天(雁至秋而南翔,故称秋天为雁天);雁户(指漂泊异乡居处无定的民户。雁因时迁徙,故以雁为喻);雁奴(在雁群中专司警戒的雁);雁字(雁飞行时所排成的行列。雁群飞行时,常排成“一”字或“人”字形,故云。也指官吏的排班);雁臣(指外帮的臣子朝觐有时,如雁的往返有定候)(4) 代书信 。如:雁帛(指书信);雁逝鱼沈(音讯断绝)形容词通“赝”。伪造的,假的鲁以其雁往。——《韩非子·说林下》。曾廷枚云:“真赝,本作真雁,后人加贝。”浸渍数日,漆絮败溃,雁迹尽露。——宋· 王明清《挥尘后录》 [查看更多]
Y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