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雁的词语

  • 176、雁喙: 1.亦作"鴈喙"。 2.芡实的别名。
  • 177、胡雁:雁。雁来自北方胡地﹐故称。
  • 178、候雁:雁属候鸟,每年春分后飞往北方,秋分后飞回南方,往来有定时,故称雁鸟为候雁。
  • 179、鸿雁行: 《礼记•王制》:“父之齿随行,兄之齿鴈行,朋友不相逾。”言兄弟出行,弟在兄后。后因以“鸿雁行”为兄弟之称。
  • 180、鸿雁: 鸿雁hóngyàn (1) 一种鸟( Anser cygnoides ),羽毛紫褐色,腹部白色,嘴扁平,腿短,趾间有蹼。吃植物的种子,也吃鱼和虫。群居在水边,飞时一般排列成行,是一种冬候鸟。也叫“大雁” 英 swan goose
  • 181、衡阳雁断:衡阳有回雁峰,传说雁至此峰不过,因以"衡阳雁断"比喻音信隔绝。
  • 182、雁过无痕:天上的大雁飞过去,而天空中不留有丝毫痕迹。
  • 183、雁过留痕:雁子飞过去,会留下痕迹,但是大雁飞向哪里了却不可知。比喻人活在世上,生活的痕迹都是一些偶然事件的集合而已。
  • 184、河鱼天雁: 古传鱼雁都能传递书信,后即以“河鱼天雁”借指传送书信者。
  • 185、雁翰:指雁的翅膀。
  • 186、寒雁:寒天的雁。亦作'寒鴈'。诗文中常以衬托凄凉的气氛。
  • 187、归雁: 1.亦作"归雁"。 2.大雁春天北飞,秋天南飞,候时去来,故称"归雁"。
  • 188、鱼贯雁比: 见“鱼贯雁行 ”。
  • 189、鱼贯雁行: 比喻连续而进,犹如鱼群相接,雁阵行进。 亦作:鱼贯雁比
  • 190、孤雁: 1.亦作"孤雁"。 2.离群的孤单的雁。
  • 191、指雁为羹: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 192、羔雁:亦作'羔鴈'。 小羊和雁。古代用为卿﹑大夫的贽礼。 用作征召﹑婚聘﹑晋谒的礼物。
  • 193、雁妇:雌雁。
  • 194、双凫一雁:汉苏武出使匈奴被羁,归国时留别李陵的诗中有“双凫俱北飞,一雁独南翔”之句。后以“双凫一雁”为感伤离别之词。
  • 195、凫居雁聚:谓群聚一处。
  • 196、凫雁:1.鸭与鹅。2.野鸭与大雁。有时单指大雁或野鸭。
  • 197、雁峯:即雁回峰。在湖南省衡阳市南﹐为衡山七十二峰之一。
  • 198、回雁峯:又名雁回峰。在湖南衡阳市南,为衡山七十二峰之一。相传雁至衡阳而止,遇春而回,或说其峰势如雁回转,故称。
  • 199、雁回峰:衡山七十二峰之一。在今湖南省衡阳市南。相传雁至衡阳而止﹐遇春而回。也叫回雁峰。
  • 200、回雁峰:衡山七十二峰之一。其峰势如雁回转;又相传雁至此而止,遇春而回。
  • 拼音yàn
  • 注音ㄧㄢˋ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DWWY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隹(zhuī),从人,厂(hǎn)声,隹,短尾鸟。厂,石山之涯岩,也有表意作用。本义:鸟名)(2) 鸟类的一属,形状略像鹅,颈和翼较长,足和尾较短,羽毛淡紫褐色,善于游泳和飞行雁,雁鸟也。——《说文》纳采纳吉,请期皆用雁。——《仪礼·士昏礼》下大夫相见以雁。——《仪礼·士相见礼》朔风飘胡雁,惨澹带沙砾。——唐· 杜甫《遣兴五首》(3) 又如:雁塔题名(借指考中进士);雁杳鱼沉(雁字鱼书。杳无音信);雁天(雁至秋而南翔,故称秋天为雁天);雁户(指漂泊异乡居处无定的民户。雁因时迁徙,故以雁为喻);雁奴(在雁群中专司警戒的雁);雁字(雁飞行时所排成的行列。雁群飞行时,常排成“一”字或“人”字形,故云。也指官吏的排班);雁臣(指外帮的臣子朝觐有时,如雁的往返有定候)(4) 代书信 。如:雁帛(指书信);雁逝鱼沈(音讯断绝)形容词通“赝”。伪造的,假的鲁以其雁往。——《韩非子·说林下》。曾廷枚云:“真赝,本作真雁,后人加贝。”浸渍数日,漆絮败溃,雁迹尽露。——宋· 王明清《挥尘后录》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