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霜的词语

  • 101、霜籼:指秈米。其色雪白如霜,故称。
  • 102、霜宪: 1.指御史台。 2.借指执法严刻峻厉。
  • 103、夏霜:夏季降霜。
  • 104、霜溪: 1.亦作"霜溪"。 2.寒溪﹐清冷的溪流。
  • 105、吴霜:吴地的霜。亦比喻白发。
  • 106、霜芜:指碛卤之地。
  • 107、微霜: 1.薄霜。 2.喻指老人微白的须发。
  • 108、霜晩:指晩秋。
  • 109、晚霜: 晚霜wǎnshuāng (1) 春季气候变冷时降的霜 英 late frost
  • 110、霜瓦:覆霜的屋瓦。
  • 111、瓦上霜: 屋瓦上的霜。 常以喻易逝或易逝的事物。
  • 112、霜柝:霜夜的击柝声。
  • 113、迎霜兔: 1.指白兔。 2.重阳宴会上所食之兔。
  • 114、霜庭:日月光照下的庭院。 秋天的庭院。
  • 115、霜廷:肃穆的殿廷。
  • 116、霜髫:披垂的白发。
  • 117、霜条: 1.寒冬时树木的枝条。 2.竹管。 3.方言。冰棍儿。
  • 118、霜蹄: 1.亦作"霜蹏"。 2.即马蹄。语本《庄子.马蹄》﹕"马蹄可以践霜雪。"
  • 119、腾霜白:骏马名。
  • 120、餹霜:绵白糖。
  • 121、糖霜:冰糖 粘在食物表面上的一层白糖。
  • 122、银霜炭:即银骨炭。
  • 123、碎霜: 1.微霜。
  • 124、霜穗:指秋熟的庄稼。
  • 125、酸霜:犹严霜。
  • 拼音shuāng
  • 注音ㄕㄨㄤ
  • 笔划17
  • 繁体
  • 五笔FSHF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雨,相声。本义:在气温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时,近地面空气中水汽的白色结晶)(2) 同本义霜,露所凝也。士气津液从地而生,薄以寒气则结为霜。——《说文》霜者,天之所以杀也。——《汉书·董仲舒传》履霜坚冰至。——《易·坤》白露为霜。——《诗·秦风·蒹葭》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宋· 范仲淹《渔家傲》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3) 又如:霜雪(比喻高洁清白);霜瓦(覆盖着白霜的瓦片);霜旦(下霜的早晨);霜甲(沾着霜的战甲);霜衣(寒衣);霜妃(指霜);霜序(霜降的时序);霜信(寒霜将来的信息。也为雁的别名);霜砧(寒秋时节的捣衣声);霜草(因霜害而枯萎的草;草名,也叫“相思草”);霜气(寒霜);霜鸟(指在秋冬或日暮时的乌鸦);霜雪(霜和雪;比喻心志清纯洁净);霜雾(寒气);霜黄(指树叶遭受伤害而枯黄的颜色)(4) 年岁,年岁的代称。犹言秋客舍并州己十霜,归心日夜忆 咸阳。—— 贾岛《渡桑乾》(5) 如霜的粉末冰盘若琥珀,何以糖霜美?——苏轼《送金山乡僧归蜀》(6) 又如:柿霜。亦指润肤的化妆品。如:雅霜;白玉霜形容词(1) 譬喻白色徒霜镜中发,羞彼鹤上人。——唐· 李白《古风》之四(2) 又如:霜毫(白毫毛笔);霜鬓(耳边白发);霜毛(形容洁白的羽毛;比喻白发);霜衣(形容白鸟的羽毛);霜色(白色);霜侵(指白发渐渐增多);霜翎(白色的羽毛);霜絮(白棉絮);霜蓬(喻白发);霜须(形容须白如霜)(3) 比喻高洁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晋· 陆机《文赋》(4) 又如:霜操(指高洁的操持);霜女(指梅花。比喻其高洁)(5) 譬喻冷酷、严峻王思远恒如怀冰,暑月亦有霜气。——《南史·陆慧晓传》(6) 又如:霜法(严厉的法禁);霜典(严厉的法典);霜威(指寒霜肃杀的威力;比喻严厉的威势);霜烈(比喻严厉);霜台(御史台的别称。御史掌职弹劾,为风霜之任,故称。也称“霜署”)(7) 譬喻锋利钢镞润,霜刃染。——左思《吴都赋》(8) 又如:霜刀(指锋利雪亮的刀);霜刃(锋利雪亮的刀刃);霜爪(指锐利的爪子);霜矛(指锋利雪亮的矛);霜戈(指锋利雪亮的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