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霜的词语

  • 126、肃霜:谓霜降而万物收缩。见'肃爽'。
  • 127、霜粟:指霜。霜为白色结晶﹐故称。
  • 128、鹔霜:鹔鷞。
  • 129、霜丝:洁白的丝线。 指洁白的丝绳。丝弦。喻指白发。
  • 130、三霜:晩秋之霜。喻白色。
  • 131、三尺秋霜: 喻剑。
  • 132、清霜: 寒霜;白霜。 用以喻头发花白。
  • 133、青霜:1.青白色的霜﹔秋霜。一说司霜之神为青女﹐故名。 2.袍名。其色青白﹐故称。 3.喻指斑白的头发。 4.指剑。剑光青凛若霜色﹐故称。
  • 134、铅霜: 1.化妆用的铅粉。 2.药名。可黑须发。
  • 135、千霜:犹千年。形容年代久远。
  • 136、六月霜:相传邹衍尽忠于燕惠王,被人诬陷下狱,他“仰天而哭,正夏而天为之降霜”。形容蒙受冤屈的人的悲愤心情感动了上天。也比喻冤狱、冤情。
  • 137、流霜: 飞霜。
  • 138、空霜:飞霜。
  • 139、经霜:是指经过秋霜又或是比喻历经考验或磨炼。
  • 140、浅霜:比喻花白的头发。
  • 141、风霜: 风霜fēngshuāng (1) 在有冷空气吹来的地区出现的一种气霜 英 wind frost (2) 比喻旅途上或生活中所经历的艰难困苦 例 久经风霜 英 hardships
  • 142、繁霜: 浓霜。 比喻白色。
  • 143、朝霜: 1.早晨的霜。因见日即消﹐故常以喻存在时间短暂。
  • 144、露往霜来:喻岁月迁移﹐时光流逝。
  • 145、解霜雨:荞麦结实时期所下之雨。
  • 146、风霜雨雪:比喻经历了种种艰难困苦。
  • 147、得霜鹰:唐张鷟《朝野佥载》卷四:'苏味道才学识度,物望攸归;王方庆体质鄙陋,言词鲁钝,智不逾俗,才不出凡。俱为凤阁侍郎。或问张元一曰:'苏王孰贤?'答曰:'苏九月得霜鹰,王十月被冻蝇。'或问其故,答曰:'得霜鹰俊絶,被冻蝇顽怯。'时人谓能体物也。'后因以'得霜鹰'比喻才俊捷悟的人。
  • 148、白霜霜: 1.形容刀刃极锋利。
  • 149、霜刀:雪亮锋利的刀。
  • 150、霜典:严明的法典。
  • 拼音shuāng
  • 注音ㄕㄨㄤ
  • 笔划17
  • 繁体
  • 五笔FSHF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雨,相声。本义:在气温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时,近地面空气中水汽的白色结晶)(2) 同本义霜,露所凝也。士气津液从地而生,薄以寒气则结为霜。——《说文》霜者,天之所以杀也。——《汉书·董仲舒传》履霜坚冰至。——《易·坤》白露为霜。——《诗·秦风·蒹葭》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宋· 范仲淹《渔家傲》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3) 又如:霜雪(比喻高洁清白);霜瓦(覆盖着白霜的瓦片);霜旦(下霜的早晨);霜甲(沾着霜的战甲);霜衣(寒衣);霜妃(指霜);霜序(霜降的时序);霜信(寒霜将来的信息。也为雁的别名);霜砧(寒秋时节的捣衣声);霜草(因霜害而枯萎的草;草名,也叫“相思草”);霜气(寒霜);霜鸟(指在秋冬或日暮时的乌鸦);霜雪(霜和雪;比喻心志清纯洁净);霜雾(寒气);霜黄(指树叶遭受伤害而枯黄的颜色)(4) 年岁,年岁的代称。犹言秋客舍并州己十霜,归心日夜忆 咸阳。—— 贾岛《渡桑乾》(5) 如霜的粉末冰盘若琥珀,何以糖霜美?——苏轼《送金山乡僧归蜀》(6) 又如:柿霜。亦指润肤的化妆品。如:雅霜;白玉霜形容词(1) 譬喻白色徒霜镜中发,羞彼鹤上人。——唐· 李白《古风》之四(2) 又如:霜毫(白毫毛笔);霜鬓(耳边白发);霜毛(形容洁白的羽毛;比喻白发);霜衣(形容白鸟的羽毛);霜色(白色);霜侵(指白发渐渐增多);霜翎(白色的羽毛);霜絮(白棉絮);霜蓬(喻白发);霜须(形容须白如霜)(3) 比喻高洁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晋· 陆机《文赋》(4) 又如:霜操(指高洁的操持);霜女(指梅花。比喻其高洁)(5) 譬喻冷酷、严峻王思远恒如怀冰,暑月亦有霜气。——《南史·陆慧晓传》(6) 又如:霜法(严厉的法禁);霜典(严厉的法典);霜威(指寒霜肃杀的威力;比喻严厉的威势);霜烈(比喻严厉);霜台(御史台的别称。御史掌职弹劾,为风霜之任,故称。也称“霜署”)(7) 譬喻锋利钢镞润,霜刃染。——左思《吴都赋》(8) 又如:霜刀(指锋利雪亮的刀);霜刃(锋利雪亮的刀刃);霜爪(指锐利的爪子);霜矛(指锋利雪亮的矛);霜戈(指锋利雪亮的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