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霤的词语
- 1、长霤: 1.亦作"长霤"。 2.指屋檐口下注的雨水。
- 2、甘霤:指雨。
- 3、阴霤:凉室;阴凉之地。宋王谠 《唐语林·豪爽》:“时暑毒方甚,上在凉殿座后,水激扇车,风猎衣襟。 知节 至,赐坐石榻。阴霤沉吟,仰不见日。” 清唐甄 《潜书·惰贫》:“菜茹荫桑,瓜豆緑垣,牧豕阴霤,放鸡邻疆。”
- 4、绕霤:1. 古地名。在今 陕西省 。以地势险要著称。后常用以代指险固之地。《汉书·王莽传中》:“绕霤 之固,南当 荆楚 。” 颜师古 注:“谓之 绕霤 者,言四面塞阸,其道屈曲,谿谷之水,回绕而霤也。”《文选·左思<吴都赋>》:“ 绕霤 未足言其固, 郑白 未足语其丰。” 吕延济 注:“ 绕霤 , 关 内固险,以绕京师如屋霤也。” 2. 指环绕下注之水。 宋王安石 《寄蔡氏女子》诗之一:“千嶂承宇,百泉绕霤。”
- 5、屋霤:屋檐滴下的水。
- 6、西霤:四注屋西侧的屋檐承溜处。
- 7、山霤: 见“山溜 ”。
- 8、檐霤: 屋檐流下的雨水。
- 9、中霤: 亦作“中廇”。亦作“中溜”。 室的中央。 指窗。 指宅神。 古代五祀所祭对象之一。即后土之神。亦作:中廇中溜
- 10、重霤: 1.屋承溜。 2.重屋檐。
- 11、霤奥:犹堂奥。内室深处。 清魏源 《默觚下·治篇五》:“贝币以为货,霤奥以为宫。”
- 12、霤水:谓水流迅急。 水流。 指向下流的水。 方言。指湖与田汇通的水沟。见'水溜'。
- 13、沥霤:下滴的水。晋葛洪 《抱朴子·酒诫》:“计沥霤於小餘,以稽迟为轻己。”
- 14、阶霤:阶前的屋檐下面。 南朝梁刘孝绰 《酬陆长史倕诗》:“帷屏溽早露,阶霤扰昏禽。”
- 15、滚霤:滚滑。明唐顺之 《咨总督都御史胡》:“驍贼四人升楼顶而望,一铅丸落其一人,餘贼滚霤而下。”
- 16、霤槽:从高处向低处运送东西的槽,或用竹木制成,或在陡坡上就势挖成,槽内光滑,东西放在槽内,可以自动下滑。
- 拼音liù
- 注音ㄌㄧㄡˋ
- 笔划18
- 繁体霤
- 五笔FQYL
基本释义
名词(1) 屋檐的流水霤,屋下流也。——《说文》晨霤承檐滴。——潘岳《悼亡诗》霤冷冷以夜下兮。——潘岳《寡妇赋》(2) 又如:檐霤(屋檐水);晨霤(早晨的屋檐水)(3) 向下流的水泰山之霤穿石。——《汉书·枚乘传》悬霤空中注。——清· 方朝《开先寺观瀑布》(4) 屋檐 。如:霤水(屋檐水);霤垂(屋檐下);霤轩(殿堂前檐下的平台)(5) 承霤 ,指屋檐的接水长槽匿于人家霤槽中。——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6) 又如:霤槽(即承霤)(7) 通“溜”。檐下滴水处设洗篚于祚阶东南,当东霤。——《仪礼·燕礼》(8) 借指屋宇,房屋南房小壇,观绝霤只。——《楚辞·大招》 [查看更多]
L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