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面的词语
- 101、面无血色:指脸色像泥土一样,形容极端惊恐。比喻失望,或羞愧。
- 102、笑容满面: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十六 满脸洋溢着喜笑的容颜。形容内心欣喜、满脸和悦的神态。
- 103、满面桃花:形容女子害羞是的神情。
- 104、春光满面: 指笑容。比喻人喜悦舒畅的表情。形容和蔼愉快的面容。
- 105、真人面前不说假话:谓在真诚可靠或知情的人面前不必说谎话。
- 106、面冷心热:总是一副冷酷的样子,但实际是个热心肠,乐于助人。
- 107、面朝黄土背朝天: 一般是指农民在地里干农活的时候,低着头、弯着腰,正好脸朝着黄土(中原地区的土地是黄色的),后背朝着天。用来形容农民耕作的辛勤。
- 108、体体面面: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体体面面是汉语词汇,读音tǐtǐmiànmiàn,出自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 109、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之一,是红军长征中唯一没有损失的部队。
- 110、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简称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和红二方面军并称,为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部队之一,仅红军时期歼敌88万,为第一,共计走出700多位开国将领。
- 111、阎罗王面前须没放回的鬼:人死后就不会复活。比喻到手的钱不会再退出来。
- 112、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First Front Army of the Chinese Workers' and Peasants' Red Army),简称红一方面军,曾称“中央红军”。
- 113、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世情:社会人情;人面:人的脸色。社会人情从人的态度的冷淡或热情可以看出来,人的脸色好坏因对方的地位高低而不同。
- 114、巧妇做不得无面馎饦: 馎饦:汤饼。如果没有米面,最灵巧的媳妇也做不出饭食来。比喻缺乏必要的条件,事情不可能做到。
- 115、语言无味,面目可憎:憎:厌恶。形容说话枯燥无味,面貌使人厌恶。
- 116、心不负人,面无惭色: 宋·普济《五灯会元》卷四:“师曰:‘心不负人,面无惭色。’” 我~,有什么好怕的。 【词 目】心不负人,面无惭色【读 音】xīn bù fù rén,miàn wú cán sè【释 义】负:亏欠;惭:羞愧。内心没有对不起人的地方,表情也就会很坦然。【出 处】宋·普济《五灯会元》卷四:“师曰:‘心不负人,面无惭色。’”【示 例】我~,有什么好怕的。
- 117、真人面前不说假话:谓在真诚可靠或知情的人面前不必说谎话。
- 118、无面目见江东父老:以之为羞见故乡人之典实。
- 119、真人面前不说假: 真人:真诚的人或了解事实的人。在知情人面前不说谎话。
- 120、无缘对面不相逢: 有缘分的人即使相隔千里,也会相聚在一起。没有缘分的人即使面对面走过,也不会相聚。
- 121、关公面前耍大刀: 在武圣关公(关羽)面前耍弄大刀,比喻自不量力、在比自己才能高的人面前自我卖弄。
- 122、面朝黄土背朝天: 一般是指农民在地里干农活的时候,低着头、弯着腰,正好脸朝着黄土(中原地区的土地是黄色的),后背朝着天。用来形容农民耕作的辛勤。
- 123、当面锣,对面鼓: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五十一回:“他听见俺娘说不拘几时要对这活,他如何就慌了。要着我,你两个当面锣、对面鼓的对不是!” 他听见俺娘说不拘几时要对这活,他如何就慌了。要着我,你两个~的对不是! 当面锣,对面鼓,比喻面对面地商量、对证或争论。出自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五十一回:“他听见俺娘说不拘几时要对这活,他如何就慌了。要着我,你两个当面锣、对面鼓的对不是!”
- 124、知人知面不知心: 知人知面不知心zhī rén zhī miàn bù zhī xīn (1) 了解其人面貌,不了解其人内心世界。比喻人心难测 英 you may know a person’s face but not his heart
- 125、单位面积产量:单位面积产量单位面积产量亦称收获率,简称单产。
- 拼音miàn
- 注音ㄇㄧㄢˋ
- 笔划9
- 繁体麵
- 五笔DMJD
基本释义
名词(1) (象形。甲骨文字形,里面是“目”字,外面表示面庞。“面”,在古代指人的整个面部。“脸”是魏晋时期才出现,而且只指两颊的上部,唐宋口语中才开始用同“面”本义:脸)(2) 同本义面,颜前也。——《说文》使万民和说而正王面。——《周礼·撢人》私面私献。——《周礼·司仪》大辂在宾阶面。——《书·顾命》必唾其面。——《战国策·赵策》满面尘灰烟火色。——唐· 白居易《卖炭翁》女之靧面。——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椎髻仰面。——明· 魏学洢《核舟记》(3) 又如:面不厮睹(脸不对着看,表示生气);颜面(脸面;脸部;体面;面子);满面(整个面部)(4) 外表;表面微澜动水面。——韩愈《南山诗》(5) 又如:面从(表面顺从。指非出于由衷之愿);面友(非以真诚相交的朋友);面交(不以真诚相交的朋友);面朋(未以真诚相交的朋友)(6) 皮,面。遮盖物;遮盖另一物的东西 。如:书面儿;被面;夹袄面;鞋面(7) 部位;方面四面竹树环合。——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南面有三谷。——清· 姚鼐《登泰山记》(8) 又如:球的上表面;光明面;四面包围敌人;面面(各方面,各角度)(9) 几何学上称线移动所生成的形迹皆面也。——蔡元培《图画》体面互见。水面初平云脚低。——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10) 又如:舍体而取面;平面;面积(11) 情面 。如:面弱(讲情面;软弱)形容词(1) 当面面语之。——清· 方苞《狱中杂记》即面署第一。——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2) 又如:面欺(当面欺君);面是背非(面和心不和);面陈(当面陈述);面违(当面违逆他人意旨)动词(1) 朝向;面对;面向皆西面而望大王。——《战国策·秦策五》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列子·汤问》面山而居。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赵策》面墙而立,不成人也。——《晋书·凉武昭王传》开窗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南面召见。——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背山而面野。——〔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2) 又如:面壁(佛家语,指面对墙壁,端坐静修);面面相窥(你看我,我看你,互相对看);面墙而立(人如不学,就象面向墙壁而立,毫无所见);面面(面对面)(3) 见面许久不面,请到宫少坐一时,何如?——《西游记》(4) 又如:面圣(旧时称朝见皇帝为面圣)(5) 通“勔”。勉励天迪从子保,面稽天若。——《书·召诰》谋面,用丕训德。——《书·立政》(6) 通“偭”。面向尊壶者面其鼻。——《礼·少仪》(7) 通“偭”。背向马童面之。——《史记·项羽本纪》面而封之。——《汉书·张欧传》量词——多用于扁平的物件。如:一面镜子;一面旗子名词(1) 面粉,小麦精细地磨成的粉麪,麦末也。——《说文》(2) 又如:面糊鬼(用面糊粘成的纸牌);玉米面;大米面;白面(3) 纤细微粒组成的物质 。如:胡椒面;药面形容词食物纤维少而柔软的 。如:这块白薯真面 [查看更多]
M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