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鞮的词语
- 1、译鞮:翻译。
- 2、象鞮:后称翻译为'象鞮'。
- 3、象寄译鞮:后称翻译为'象寄译鞮'。
- 4、铜鞮:1.春秋 晋 邑名。 2.春秋 晋 离宫名。3.指 襄阳。 4.曲名。
- 5、若鞮: 1.匈奴语"孝"的意思。
- 6、鞔鞮:皮鞋。
- 7、络鞮: 1.皮制长筒靴。鞮,革履。
- 8、寄鞮:古时指能通传东方与西方之语的翻译官。后泛指翻译。
- 9、革鞮:皮鞋。
- 10、东鞮: 1.古代泛指东方的少数民族。
- 11、铜鞮曲:即《白铜鞮歌》。也称《襄阳蹋铜蹄》。乐府清商曲名。
- 12、鞮鞪:即鞮鍪。
- 13、鞮译: 1."狄鞮"和"译",原为古代把西方﹑北方地区少数民族语言译成汉语的译官.后亦指歌词已译成汉语的少数民族的乐曲。 2.引申指少数民族的语言或外国的语言。 3.借指少数民族。 4.泛指边远地区。
- 14、鞮海:匈奴中私渠比鞮海的省称。在今蒙古境内。汉和帝时窦宪击匈奴,战于稽落山,追临私渠比鞮海,即此。
- 15、鞮革:皮制的鞋。
- 16、鞮汗:指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
- 17、鞮瞀:亦作'鞮瞀'。古代战士的头盔。
- 18、鞮象:古代通译南方﹑西方少数民族语言的译官。也指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
- 19、鞮鞻:鞮鞻氏。 古代少数民族的音乐。
- 20、鞮寄:翻译。
- 21、鞮芬:古代西域香名。
- 22、鞮译象寄:《礼记.王制》:'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后因以'鞮译象寄'借指四方少数民族。
- 23、鞮鍪:亦作'鞮瞀'。古代战士的头盔。
- 24、鞮鞻氏:古代掌管少数民族歌舞的乐官名。
- 25、鞮屦: 1.革履。《礼记.曲礼下》:"鞮屦﹐素簚。"孙希旦集解:"鞮屦﹐革履也。"一说﹐指没有装饰的草鞋。参阅郑玄注﹑孔颖达疏。 2.古代少数民族的舞鞋。以皮革制成。
D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