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顺的词语

  • 101、逆来顺受: 逆来顺受nìlái-shùnshòu (1) 对恶劣的环境或无礼的待遇隐忍而不抗争 例 媳妇并不是逆来顺受的女人,只会给这位婆母碰钉子 英 bear one's hard lot as well as one can;grin and bear it;meekly accept humiliations
  • 102、名不正,言不顺:指名分不正或名实不符。
  • 103、名不正则言不顺:名:名分;顺:合理。原指在名分上用词不当,言语就不能顺理成章。后多指说话要与自己的地位相称,否则道理上就讲不通。
  • 104、和顺: 和顺héshùn (1) 温和柔顺 例 性情和顺 英 gentle
  • 105、本末相顺:本末相顺。
  • 106、不顺眼: 不顺眼bù shùnyǎn (1) 看不惯,看了心里不舒服 英 be offensive to the eye
  • 107、冰释理顺: 词语解释⒈  释:消化;顺:通顺。冰层消融,理路通顺。比喻疑问都解开了,道理也讲通了。
  • 108、通顺: 通顺tōngshùn (1) 不具有逻辑或语法错误,阅读起来顺畅的文章等 例 句子通顺 英 clear and coherent;smooth
  • 109、顺利: 顺利shùnlì (1) 做事没有阻碍或很少遇到困难 例 情况发展很顺利 英 smoothly;successfully
  • 110、顺势: 顺势shùnshì (1) 趁机会 英 take advantage of an opportunity (2) 带便 英 in passing;conveniently
  • 111、平顺:1.平安顺遂;平稳顺畅:发展~。呼吸~。生活~如常。2.文字平易通顺。
  • 112、节衰顺变:节:节制;变:事变。抑制哀伤,顺应变故。用来慰唁死者家属的话。
  • 113、时顺:犹顺时。
  • 114、信顺: 1.忠信而顺从。 2.谓诚信不欺,顺应物理。语出《易.系辞上》:"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 3.真实而通达。
  • 115、女顺:女子柔顺之道。
  • 116、清顺: 明白通顺。
  • 117、名正理顺:谓名义正当,合乎道理。
  • 118、口顺: 1.顺口,随口。 2.谓不必多思考便可说出。
  • 119、化顺: 1.谓受教化而顺从。 2.宋时王均的年号(公元1000年)。
  • 120、横顺: 1.犹纵横。 2.犹横竖,反正。表示肯定。
  • 121、道顺: 1.导训,训导。
  • 122、大顺:谓顺乎伦常天道。 自然﹐天然。 犹大法。
  • 123、不顺: 不顺理。 不顺从;不归顺;叛逆。 不称心。
  • 124、靡然顺风:望风顺从。
  • 125、顺物: 1.谓顺从物理。
  • 拼音shùn
  • 注音ㄕㄨㄣ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KDMY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会意。从页,从巛。页(xié),头。本义:沿着同一方向)(2) 同本义顺,循也。——《释名》顺彼长道,屈此群丑。——《诗·鲁颂·泮水》曹操自 江陵将顺 江东下。——《资治通鉴》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荀子·劝学》(3) 如:他顺着篱笆一直爬到大门边;顺流(水顺地势而流泻;顺着水流的方向);顺衽(按衣襟的方向顺序);顺领(顺着次序);顺绪(顺着次序);顺数(顺着次序计数)(4) 顺从;顺应顺,从也。——《广韵》顺彼远方。——《礼记·月令·孟秋》不识不和,顺帝之则。——《墨子·天志中》顺天之意。文王顺 纣而不敢逆。 武王逆 纣而不肯顺。——《庄子·天运》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5) 又如:顺情(依顺人情);顺率(顺应天理而统率仁义之师);顺变达权(顺应形势变化而权宜行事);顺风旗(比喻随声附和,一边倒);顺时颐养(顺应季节变化,注意保养身体);顺守(遵循正道而固守之);顺常(遵循常道、常典);顺人(顺从人心);顺天(顺应天道);顺化(顺应造化);顺命(顺从天命);顺俗(随顺习俗);顺时(顺应时宜);顺义(顺从正当的义理);顺天应人(顺承天意而合乎民心);顺脑顺头(顺顺从从);顺行(遵循道理行动);顺机(顺循时机)(6) 通过润色加以改动或删除 。如:文章还得顺一顺;顺朱儿(红仿;描红习字帖)(7) 通“训”。教诲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孝经·开宗明义章》民有心而兵有顺。——《庄子·天运》顺民之经。——《管子·牧民》是夷是训,于帝其顺。——《史记·宋世家》名词(1) 道理孝悌,天下之大顺也。力田,为生之本也。——《汉书》(2) 姓形容词(1) 合理的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2) 又如:顺逆(顺正与邪逆);顺政(顺理的政治);顺言(顺理的话);顺成(因顺理而成功);顺备(合理完备)(3) 事情进行顺利,合乎心意曹公,豺虎也,兵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资治通鉴》(4) 又如:顺成(顺利成就);顺溜纸(给鬼神烧纸,以求要办的事得以顺溜);顺济(顺利地渡过)(5) 逻辑上前后保持一致和合条理的文从字顺各识职。——韩愈《樊绍述墓志铭》(6) 和顺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诗·郑风·女曰鸡鸣》(7) 又如:顺女(和顺的女子);顺美(和顺善良);顺气(和顺正直之气);顺顺(服服帖帖的样子);顺亲(相顺相亲);顺慈(和顺慈祥)(8) 通“慎(shèn)”。谨慎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易·升》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荀子·劝学》故君子顺其在己者而己矣。——《淮南子·缪称》教以顺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副词(1) 顺便;趁便 。如:顺访(顺路拜访);顺劲(乘势);顺会(乘方便会晤)(2) 依循次序 。如:顺续(顺次接续);顺递(依次递接);顺推(连词顺接前项,而使意思推进一层)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