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饥的词语
- 126、饥寒交迫: 饥寒交迫jīhán-jiāopò (1) 受冷挨饿,穷困之极 英 be poverty-stricken;be hungry and pinched with cold;live in pestering hunger and cold;suffer cold and hunger;be miserable from cold and hunger
- 127、饥馑: 饥馑jījǐn (1) 灾荒;荒年。五谷收成不好叫“饥”。蔬菜和野菜吃不上叫“馑” 例 因之以饥馑。——《论语·先进》 英 famine;crop failure;distitution
- 128、饥寒: 饥寒jīhán (1) 饥饿和寒冷,多用于缺吃少穿的困难情况 例 他在饥寒交迫中死去 英 cold and hunger
- 129、己溺己饥:指爱民如子。
- 130、己饥己溺: 见“己溺己饥 ”。
- 131、饥虺: 谓又饿又病。
- 132、饥慌: 犹麻烦、纠纷。饥,通“饥 ”。
- 133、饥不遑食:肚子饿了也没空吃饭。形容全神贯注地忙于事务。
- 134、拉了饥荒: 拉了饥荒lāle jīhuang (1) 拖欠债务 英 get into debt; run out of money; be in debt
- 135、开饥荒:方言。指应急,济一时之需。
- 136、饥荒: 饥荒jīhuāng (1) 荒歉 例 严重的饥荒之苦 英 crop failure distitution;famine (2) 比喻经济困难 例 闹饥荒 英 be in financial difficulties;be hard up;be short of money (3) 口∶指债 例 拉饥荒 英 debt (4) 麻烦事;祸患 例 不意一时失算,娶了个郭氏,弄出天大的饥荒。——清·李百川《绿野仙踪》 英 trouble (5) 争吵;理论;矛盾 例 等他晚上果然来的时候,我们店里就好合打饥荒了。——《儿女英雄传》 英 quarrel;dispute;conflict
- 137、活饥荒:活活地找麻烦。
- 138、饥耗:谓年岁饥馑,存粮损耗。
- 139、号寒啼饥:号:哭喊。啼:啼哭。因为寒冷饥饿而呼号。形容极为贫困。
- 140、不饥不寒:不挨饿受冻。生活不愁温饱。
- 141、害饥:感到饥饿。
- 142、饥渴交攻:饥渴同时袭来。形容饥渴交加。亦作“饿虎饥鹰”。
- 143、告饥: 1.告以饥饿。
- 144、饥不裹腹: 生活极其贫困,吃不饱肚子。
- 145、饥附:比喻不得志时即来依附。
- 146、凤凰饥:唐杜甫《述古》诗之三:"凤凰从东来,何意复高飞。竹花不结实,念子忍朝饥。"后用"凤凰饥"比喻贤者受难。
- 147、积谷防饥:储存粮食以防饥荒。现也比喻对可能出现的困难采取预防措施。
- 148、饥乏:饥饿困乏。
- 149、饥戹:飢饿困厄。
- 150、情感饥饿:是一个心理学术语,指已婚女性出现的心灵空虚、寂寞、精神不振的状态。
- 拼音jī
- 注音ㄐㄧ
- 笔划5
- 繁体飢、饑
- 五笔QNMN
基本释义
(1) (形声。从食,幾(jī)声。本义:荒年,五谷无收)(2) 同本义饑,谷不熟为饑。——《说文》五谷不熟谓之饥。——《墨子·七患》降丧饥馑。——《诗·小雅·雨无止》齐尝大饥,道旁饿死者不可数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凶年饥发,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孟子·梁惠王下》四时不出,天下大饥。——《淮南子·天文》今山东饥馑,人庶相食。——《汉书·翼奉传》(3) 又如:饥荒;饥馁(饥饿);饥时得一口(紧要处得人救济,恩德深厚);饥氓(逃荒的人);饥岁(荒年)(4) 通“飢”。吃不饱,饿黎民不饥不寒。——《孟子·梁惠王上》宁一月饥,无一旬饿。——《淮南子·说山训》牛困人饥日已高。——唐· 白居易《卖炭翁》饥渴而顿踣。——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风雨霜露饥寒颠踣。——清· 洪亮吉《治平篇》(5) 姓(“飢”与“饑”的区别在于,“飢”指肚子饿,“饑”指饥荒。在先秦不相混同,到后来才逐渐通用。“飢”、“饑”现在均简化为“饥”)动词(1) 吃不饱飢,饿也。从食,几声。——《说文》可以乐饥。——《诗·陈风·衡门》。笺:“饥者,不足于食也.”家有常业,虽饥不饿。——《韩非子·饰邪》或受之饥。——汉· 贾谊《论积贮疏》操军兼以饥疫。——《资治通鉴》(2) 又如:饥火(饥饿难忍,如火烧于腹中);饥殍(饿死的人。同饿莩);饥驱(为饥饿所迫,出外奔波谋生);饥火中烧(饥饿难忍。如火烧于腹中)(3) 通“饑”。荒年,五谷无收饥岁之春。——《韩非子·五蠹》比年不登,人用饥匮。——《后汉书·张奋传》(4) 古国名西伯伐 饥国,灭之。——《史记·殷本纪》(5) 姓 [查看更多]
J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