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饮的词语

  • 1、饮光部: 佛教罗汉名。
  • 2、饮茶:喝茶;到酒楼、茶楼喝茶、吃点心等,分早茶、午茶和下午茶,是粤港一带流行的生活方式。
  • 3、银饮子: 是一种药名,主治小儿热渴不止。
  • 4、苦参饮: 汉语词汇。
  • 5、孤酒独饮: 孤单的人自斟自饮酒。
  • 6、饮和食德:谓享受先人的德泽。语本《易.讼》:'六三,食旧德。'
  • 7、神通饮: 一种药名,主治外感风湿之白虎历节风症,遍身抽掣疼痛,足不能履地二三年,百方不效,身体羸瘦者。
  • 8、水多不饮:从前有一个人出外远行,遇到暑期天气很热的时候。
  • 9、散热饮子: 一种药名,主治眼暴赤发肿。
  • 10、清热饮: 组成:紫苏、陈皮、桔梗、枳壳、前胡、半夏、干葛、赤苓、赤芍、丹皮、生地、栀子、黄芩、甘草。
  • 11、清饮:指清冷的饮料
  • 12、疏风饮: 是药名,主治中风。
  • 13、玄妙饮: 是一种药品,主治汤火所伤。
  • 14、数米而饮: 《庄子.庚桑楚》:“间发而栉(zhi),数米而饮。”
  • 15、紫石英饮: 由紫石英1两,白石英1两,赤石英1两,桂1两,石膏1两,葛根1两,芎䓖1两,赤石脂1两,黄芩1两,甘草1两,独活3两组成的一种处方药。
  • 16、如人饮水: 泛指自己亲身经历的事,自己知道甘苦。
  • 17、人如饮水: 泛指自己经历的事,知道感受,(旁人)不宜明说(谴责/评说)。出自《黄蘖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 18、破饮圆: 一种药名,主治冶一切停饮不散,时呕痰沫,头眩欲倒,膈不快。
  • 19、中石饮羽: 指西周时楚国君熊渠、春秋时楚大夫养由基、西汉名将李广等人力大善射的故事。相传他们射箭中石,箭头竟没入石中。事分别见《吕氏春秋•精通》、《韩诗外传》卷六、《史记•李将军列传》。
  • 20、狂歌痛饮:狂:越出常度;痛:痛快,尽情。欢畅饮酒,纵情唱歌。形容喜悦的心情。
  • 21、林泉独饮:王勃,初唐诗人。
  • 22、平血饮: 一种药名,主治风热积毒,或发于头面,手足热者,如胭脂色,其热如火,轻轻着手,痛不可忍。
  • 23、饮弹自尽: 枪管放进口中扣动扳机。
  • 24、饮马长城:比喻自己削弱自己的力量或自己破坏自己的事业。
  • 25、景公夜饮: 战国轶事小说。
  • 拼音yǐn,yìn
  • 注音ㄧㄣˇ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QNQW
  • 五行

基本释义

yǐn动词(1) (会意。甲骨文字形。右边是人形,左上边是人伸着舌头,左下边是酒坛(酉)。象人伸舌头向酒坛饮酒。小篆演变为“飲”,隶书作“饮”。本义:喝)(2) 同本义。有时特指喝酒飮,飮也。——《说文》。今隶作饮。君子以饮食宴乐。——《易·需》。虞注:“水流入口为饮。”饮酒浆饮,俟于东房。——《仪礼·公食礼》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孟子·告子上》子反受而饮之。——《韩非子·十过》项王即日因留 沛公与饮。——《史记》(3) 又如:豪饮(放量饮酒);饮水茹藻(喝泠水吃淡味食品。喻处境艰难或内心抑郁之情);饮茶;一饮而尽;饮水(喝水)(4) 含;忍耕男饐妇猛一省,髑髅饮冤死犹警。——清· 贝青乔《哀甬乐》(5) 又如:饮恨而终(含恨而死);饮冤(含冤);饮默(忍着不吭声);饮气(忍气)(6) 隐没;藏匿。通“隐”然终不伐其能饮其德。——《汉书·游侠朱家传》趣以饮章,辞情何缘复闻?——《后汉书·蔡邕传》(7) 又如:饮章(匿名的奏章)名词(1) 酒辨四饮之物。——《周礼·酒正》(2) 又如:饮徒(酒友,酒徒);饮豪(指酒量极大);饮令(酒令)(3) 统指饮食 。如:饮馔(饮食);饮食男女(指食色之欲);饮局(饭局、酒宴)(4) 饮料司马子反渴而求饮。——《吕氏春秋·权勋》(5) 又如:冷饮;热饮(6) 另见yìnyìn动词(1) 把水给人或牲畜喝饮之食之,教之诲之。——《诗·大雅·公刘》(2) 又如:饮羊(指羊贩让羊多饮水,增加其体重以牟利。后引申为欺诈牟利);饮水(给牲口喝水);饮马长江(在长江边给战马喝水。指渡江南下进行征伐)(3) 用酒食款待中军置酒饮归客。——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 又如:饮客(用酒食款待客人);饮劳(以酒食慰劳)(5) 另见(yǐn)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