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饮的词语

  • 76、雅饮: 1.富于意趣地饮酒。
  • 77、小饮: 1.犹小酌。场面简单而随便的饮酒。 2.小量地饮;略饮。
  • 78、五香饮: 1.以五种香料分别制作的饮料。
  • 79、文字饮: 1.谓文人间把酒赋诗论文。
  • 80、四饮:指清﹑医﹑浆﹑酏四种饮料。
  • 81、水饮: 喝清水。形容生活俭朴。 指茶汤之类。
  • 82、十日之饮:比喻朋友连日尽情欢聚。
  • 83、十日饮: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秦昭王﹞乃详为好书遗平原君曰:‘寡人闻君之高义,愿与君为布衣之友,君幸过寡人,寡人愿与君为十日之饮’”后因以“十日饮”比喻朋友连日欢聚。 亦作:十日欢
  • 84、食饮: 1.吃喝。 2.指酒和肴馔。
  • 85、声饮: 1.犹言声色饮食。
  • 86、山栖谷饮:栖息于山中,汲取谷泉而饮。指隐士生活。
  • 87、穷饮: 1.狂饮。
  • 88、稧饮: 1.临水修禊﹐宴饮行乐。
  • 89、千日饮: 刘玄石好饮酒,求饮“千日酒”一杯,醉眠千日。后用以为畅饮之典。
  • 90、没饮: 1.犹痛饮。
  • 91、露饮: 1.在露天饮食。表示刻苦修行。 2.指露天饮酒﹑饮茶。
  • 92、乐饮: 畅饮。
  • 93、进饮: 1.指饮酒。
  • 94、节饮:指少饮酒。
  • 95、角饮: 1.竞饮,较比酒量。
  • 96、浅饮:小饮,少量饮酒。
  • 97、虹饮:传说虹下吸水。语出《汉书.燕剌王刘旦传》:"是时天雨﹐虹下属宫中饮井水﹐井水竭。"
  • 98、谷饮:谓汲谷水而饮。多指山中隐居生活。
  • 99、镐饮:《诗.小雅.鱼藻》﹕"王在在镐﹐岂乐饮酒。"郑玄笺﹕"天下平安﹐万物得其性。武王何所处乎?处于镐京﹐乐八音之乐﹐与群臣饮酒而已。"后以"镐饮"谓天下太平﹐君臣同乐。
  • 100、沈饮: 亦作“沉饮”。
  • 拼音yǐn,yìn
  • 注音ㄧㄣˇ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QNQW
  • 五行

基本释义

yǐn动词(1) (会意。甲骨文字形。右边是人形,左上边是人伸着舌头,左下边是酒坛(酉)。象人伸舌头向酒坛饮酒。小篆演变为“飲”,隶书作“饮”。本义:喝)(2) 同本义。有时特指喝酒飮,飮也。——《说文》。今隶作饮。君子以饮食宴乐。——《易·需》。虞注:“水流入口为饮。”饮酒浆饮,俟于东房。——《仪礼·公食礼》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孟子·告子上》子反受而饮之。——《韩非子·十过》项王即日因留 沛公与饮。——《史记》(3) 又如:豪饮(放量饮酒);饮水茹藻(喝泠水吃淡味食品。喻处境艰难或内心抑郁之情);饮茶;一饮而尽;饮水(喝水)(4) 含;忍耕男饐妇猛一省,髑髅饮冤死犹警。——清· 贝青乔《哀甬乐》(5) 又如:饮恨而终(含恨而死);饮冤(含冤);饮默(忍着不吭声);饮气(忍气)(6) 隐没;藏匿。通“隐”然终不伐其能饮其德。——《汉书·游侠朱家传》趣以饮章,辞情何缘复闻?——《后汉书·蔡邕传》(7) 又如:饮章(匿名的奏章)名词(1) 酒辨四饮之物。——《周礼·酒正》(2) 又如:饮徒(酒友,酒徒);饮豪(指酒量极大);饮令(酒令)(3) 统指饮食 。如:饮馔(饮食);饮食男女(指食色之欲);饮局(饭局、酒宴)(4) 饮料司马子反渴而求饮。——《吕氏春秋·权勋》(5) 又如:冷饮;热饮(6) 另见yìnyìn动词(1) 把水给人或牲畜喝饮之食之,教之诲之。——《诗·大雅·公刘》(2) 又如:饮羊(指羊贩让羊多饮水,增加其体重以牟利。后引申为欺诈牟利);饮水(给牲口喝水);饮马长江(在长江边给战马喝水。指渡江南下进行征伐)(3) 用酒食款待中军置酒饮归客。——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 又如:饮客(用酒食款待客人);饮劳(以酒食慰劳)(5) 另见(yǐn)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