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饰的词语

  • 151、饰乐:犹言制作音乐。
  • 152、饰画:装饰描画。
  • 153、饰翫: 见“饰玩 ”。
  • 154、饰容:整饬容貌﹑仪表。饰,通"饬"。
  • 155、饰名:谓故意做作,谋取美名。
  • 156、饰价:以欺诈手段抬高价格。
  • 157、饰乱:掩饰祸乱。
  • 158、饰面: 饰面shìmiàn (1) 一种用于墙的防护或装饰的面层(如砖或石头的) 英 veneer
  • 159、饰室:盥洗梳妆之室。
  • 160、饰谈:虚浮不实的话。
  • 161、饰兵: 1.陈列武器仪仗。 2.精美的武器。
  • 162、饰扬:赞美称扬。
  • 163、饰言:谓花言巧语。
  • 164、饰虚:弄虚作假。
  • 165、饰智矜愚:装作有智慧而在无知者面前夸耀。
  • 166、饰正:表现出正直的样子。
  • 167、饰纹:装饰的花纹。
  • 168、饰缯:谓用有花纹的丝织品为饰。语本《史记.田单列传》:"田单乃收城中得千余牛,为绛缯衣,画以五彩龙文。"
  • 169、饰语:掩饰真相的话。
  • 170、饰辞:修饰言辞﹑文辞。托辞掩饰。 指虚浮不实之辞。
  • 171、饰帨:谓系上佩巾。
  • 172、饰行:矫饰其行为。
  • 173、饰器:装饰有图案花纹的武器铠甲。
  • 174、饰羽: 1.亦作"餙羽"。 2.修饰羽毛。比喻刻意追求文采。
  • 175、饰熊:在车轼上装饰熊的图形。用以显示公侯及高官的身分。
  • 拼音shì
  • 注音ㄕ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QNTH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巾,从人,食声。人佩巾有装饰作用。本义:刷拭)(2) 同本义饰,刷也。——《说文》。按,字亦作拭。凡祭祀,饰其牛牲。——《周礼·地官·封人》(3) 装饰;修饰运而有光者,饰也。——《大戴礼记·劝学》共粉饰之,如嫁女床席。——《史记·滑稽列传》豹饰。——《礼记·玉藻》君子不以绀緅饰。——《论语》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后汉书·张衡传》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4) 又如:饰车(有彩漆文饰之车。大夫以上所乘);饰说(修饰美巧的文辞)(5) 掩饰,粉饰辩足以饰非。——《庄子·盗跖》饰省宣义。——《史记·秦皇纪》。正义:谓文饰也。”皆以情对,不能隐饰。——《汉书·范谤传》(6) 又如:饰非(明知其过失而加以掩饰);饰诈(矫饰诈伪);饰智(设巧使诈以欺骗他人);饰过(掩饰过失);饰伪(矫饰和虚伪);饰非遂过(知过不改而更加掩饰,因使错误形成)(7) 表扬,奖励上以饰贤良,下以养百姓而安乐之。——《荀子·王制》(8) 又如:饰终(古代表扬死者尊荣的典礼);饰擢(奖励才能之士并加以拔擢任用)(9) 通“饬”。整饬;整治凡祭祀饰其牛牲。——《周礼·地官·封人》欲民之有耻,则小耻不可不饰也。——《管子·权修》王者之人饰动以礼义。——《荀子·王制》古者大国过小邑,小邑必饰城而请罪。——《谷梁传·襄公二十五年》以饰法设刑,而天下治。——贾谊《过秦论》名词(1) 饰物,装饰品青黄刻镂之饰。——《墨子·辞过》同舍生皆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2) 又如:首饰;衣饰;花饰;窗饰;饰巾(戴头巾为饰,而不加冠冕)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