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馆的词语

  • 151、翘馆:汉公孙弘为宰相,设翘材馆,以罗致天下人才。见《西京杂记》卷四。后因以"翘馆"谓招致才学颖异之士的馆舍。
  • 152、起馆:谓塾师授馆开学。
  • 153、憩馆: 1.亦作"憩馆"。 2.别墅。
  • 154、平津馆: 1.亦作"平津邸"﹑"平津阁"。汉公孙弘为丞相,封平津侯,起客馆,开东阁,招请士人。后因以"平津馆"等称高级官僚延纳宾客的处所。 2.清孙星衍任山东督粮道时,治所即在公孙弘所封平津故地,因名其书斋为平津馆,所刊丛书名《平津馆丛书》。
  • 155、平乐馆: 见“平乐观 ”。
  • 156、平码馆:方言。批发货物的庄行。流行于广东省西江流域以及香港﹑澳门等地。
  • 157、牌面馆: 1.太平天国安置全劳力男子的机构。
  • 158、牌尾馆: 1.太平天国安置城中老弱病残男子的机构。
  • 159、南馆: 1.南边的客舍。泛指接待宾客的处所。 2.南边的官舍;南边的屋舍。 3.按江南风味做饭菜的饭馆。
  • 160、命馆:旧时为人卜卦算命的处所。
  • 161、面馆:面店。
  • 162、蒙馆: 蒙馆méngguǎn (1) 旧时指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私塾 英 elementary school
  • 163、马馆:清代隶属兵部的掌马机构。
  • 164、裸游馆:供皇帝淫乐的离宫别馆。
  • 165、鲁馆:春秋时,鲁庄公主持周王姬的婚事,派大夫把王姬迎到鲁国,在城外(一说在宫外)筑馆住下,然后送至齐国与齐侯成婚。事见《春秋.庄公元年》。后因以"鲁馆"称贵族女子出嫁时外住之所。
  • 166、楼馆:华丽的房屋或客舍。
  • 167、六馆: 1.国子监之别称。唐制﹐国子监领国子学﹑太学﹑四门﹑律学﹑书学﹑算学﹐统称六馆。宋元以后﹐渐加合并﹐以至仅存国子一学﹐但后世仍以六馆指国子监。 2.谓清之实录馆﹑文颖馆﹑国史馆﹑四库全书馆﹑四库会要馆﹑内廷方略馆。
  • 168、六疾馆: 南朝·齐·文惠太子·萧长懋所建馆名。
  • 169、留馆:清制,进士之中在一甲里一二三名的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在二甲﹑三甲里的,再应朝考,成绩优者到翰林院学习三年,称"庶吉士"。学习期满,举行"散馆"考试,优等的授翰林院正式官职,原为二甲进士授编修,原为三甲进士授检讨,称为"留馆"。未留馆的,可为给事中御史主事,或出为州县官。
  • 170、领事馆:一国派驻在别国某城市或某地区的领事代表机关。根据不同情况,可分别设总领事馆、领事馆、副领事馆、领事代办处等。
  • 171、灵馆: 1.供奉神灵的祠﹑观。 2.指神灵的住所。
  • 172、林馆: 1.林园馆宇。
  • 173、琳馆:仙宫。宫殿﹑道院的美称。
  • 174、列馆: 1.高大的客舍。
  • 175、李膺门馆:以“李膺门”、“李膺门馆”等誉称名高望重之家。
  • 拼音guǎn
  • 注音ㄍㄨㄢˇ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QNPN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食,官声。“馆”,供宿供膳,所以从“食”。它的异体字作“舘”,说明“馆”属于房舍一类。本义:高级客舍,宾馆)(2) 同本义馆,客舍也。——《说文》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候馆有积。——《周礼·遗人》适子之馆兮。——《诗·郑风·缁衣》于豳斯馆。——《诗·大雅·公刘》晋师三日馆谷。——《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楚公子围聘于 郑,…将入馆。——《左传·昭公元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3) 又如:馆人(负责管理馆舍招待宾客的人);馆客(接待宾客,安置于馆舍);馆驿(馆舍驿站)(4) 房舍华丽的。官署、学塾、书房、商坊、展览处所等都可命名为馆公馆复。——《礼记·曾子问》。注:“若今县官舍也。”及蒩馆。——《周礼·司巫》辟病梅之馆以贮之。——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余是夕宿于日本使馆。——梁启超《谭嗣同传》明年在我们行事里替你寻一个馆(此指塾师教书之处)。——《儒林外史》凡有名者,往往留像于馆。——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5) 又如:馆地(学馆;教书工作);建馆;馆伴(在使馆里接待陪伴外国使节,亦指从事这种工作的人);馆伴使(亦称“伴使”。接待陪同外国使节的官员);茶馆;饭馆;酒馆;咖啡馆;理发馆;照相馆;博物馆;美术馆;体育馆;图书馆;文化馆;展览馆动词住,住宿师还,馆于虞。——《左传·僖公元年》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