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駡的词语

  • 26、使酒駡坐:亦作'使酒骂坐'。 汉灌夫为人刚直不阿,好使酒。一日,与魏其侯窦婴共赴丞相田蚡宴。夫怒蚡傲慢无礼,遂借行酒之机指临汝侯灌贤而骂之,其意实在蚡。蚡乃劾夫骂坐不敬。事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后因称在酒宴上借酒使性﹑辱骂同席之人为'使酒駡坐'。
  • 27、指猪駡狗:犹指桑骂槐。 《金瓶梅词话》第十一回:“百般指猪駡狗,欺侮俺娘儿们。”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十:“ 郭全海 听见话里有刺……从客地说道:‘ 李大嫂子 ,别指鸡骂狗,倒是谁白吃白喝?你骂谁,嘴里得清楚一点。’”参见“指桑駡槐 ”。
  • 28、捉鸡駡狗: 犹指桑骂槐。《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又每日间限定 石小姐 要做若干女工鍼指还他。倘手迟脚慢,便去捉鸡駡狗,口里好不乾净。”《石点头·侯官县烈女歼仇》:“徐氏 心中一发痛恨,自此日逐寻事聒噪,捉鸡駡狗。”
  • 29、使酒駡座: 1.亦作"使酒骂坐"。 2.汉灌夫为人刚直不阿,好使酒。一日,与魏其侯窦婴共赴丞相田蚡宴。夫怒蚡傲慢无礼,遂借行酒之机指临汝侯灌贤而骂之,其意实在蚡。蚡乃劾夫骂坐不敬。事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后因称在酒宴上借酒使性﹑辱骂同席之人为"使酒骂座"。
  • 30、駡坐: 1.亦作"骂坐"。亦作"骂座"。 2.漫骂同座的人。
  • 31、駡仗:相骂打架。
  • 32、駡辱: 1.亦作"骂辱"。 2.漫骂侮辱。
  • 33、駡侮: 1.亦作"骂侮"。 2.犹言咒骂侮辱。
  • 34、駡吻:骂詈的口吻,恶言恶语。
  • 35、駡名: 骂名màmíng (1) 挨骂的名声;坏名声,臭名声 例 谁都不愿留下骂名,而愿有个好名声 英 bad name
  • 36、駡言:骂话。
  • 37、駡説:责骂数说。《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十四回:“天师大怒,駡説道:‘你这和尚家,这等意大,你们终不然不服朝廷管罢。’”
  • 38、駡阵:1.在阵前叫骂,以激怒敌方应战。《敦煌变文集·捉季布传文》:“深夜不必盘名姓,僕是去年骂阵人。”《三国演义》第三二回:“ 袁谭 与 郭图 再议进兵,令 岑璧 为将,领兵前来, 尚 自引兵出 冀州 ,两阵对圆,旗鼓相望, 璧 出駡阵。”2.引申指当面骂人。 老舍 《四世同堂》三十:“他最怕打架,因为怕打架,所以他的‘批评’才永远是偷偷摸摸的咒骂他所嫉妒的人,而不敢堂堂正正的骂阵。”
  • 39、駡题:谓批斥题旨,从反面立论。宋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二:“又二公将就御试,共白厥父 明允 ,虑一有黜落奈何。 明允 曰:‘我能使汝皆得之,一和题一駡题可也。’繇是二人果皆中。”
  • 40、駡嚷:又嚷又骂;连嚷带骂。
  • 41、駡座: 1.亦作"駡座"。亦作"骂座"。 2.漫骂同座的人。
  • 42、駡娘:用粗俗的话骂人。
  • 43、駡天咒地:不指明对象地诅咒漫骂。
  • 44、駡山駡海:方言。骂街,乱骂人。
  • 45、駡市: 1.亦作"骂市"。 2.犹骂街。
  • 46、駡海駡:方言。骂街,乱骂人。
  • 47、駡駡咧咧: 骂骂咧咧màma-liēliē (1) 指在说话中夹杂着骂人的话 例 他骂骂咧咧地 一直在嘀咕:为什么所有坏事都落在他头上 英 be foul-mouthed;intersperse one's talk with curses
  • 48、駡詈: 1.亦作"骂詈"。 2.骂,斥骂。多用作书面语。
  • 49、駡駡括括:犹言骂骂咧咧。
  • 50、駡倨:箕踞而骂。倨,通"踞"。战国时,荆轲奉燕太子丹命往刺秦王,轲以匕首掷秦王,中柱,"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事见《战国策.燕策三》。
  • 拼音
  • 注音ㄇㄚˋ
  • 笔划16
  • 繁体
  • 五笔KKCU

基本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