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驮的词语

  • 1、驮绒: 词语解释驮绒[ tuó róng ]⒈  驼绒。
  • 2、一驮: 犹言一团。
  • 3、没驮: 佛。
  • 4、马驮:马驮子。
  • 5、白马驮经:唐末,朱全忠擅权,宰相柳璨希朱全忠旨,谮害裴枢、陆扆等大臣,朱全忠聚裴枢等贬官者三十余人,一夕杀之于滑州白马驿,并投尸于黄河,唐朝随之灭亡,史称“白马之祸”。参见:[[白马清流]]
  • 6、马驮子: 放在马背上驮运的东西。也指背上驮着东西的马。
  • 7、驮夫:驮运的人。
  • 8、驮道:供驮运货物的牲口行走的道路。
  • 9、驮鸟:驼鸟。
  • 10、驮负:驮载担负。
  • 11、驮驮:厚实貌。
  • 12、驮户:即驮家。
  • 13、驮子:1.驮货物的牲口。 2.用于牲口驮着的货物。
  • 14、驮家:指专门从事驮运货物的人。
  • 15、驮脚:指赶着牲口从事驮运的人。
  • 16、驮马: 驮马tuómǎ (1) 专门用以驮运物品的马 英 pack horse
  • 17、驮背:谓牲口载负。
  • 18、驮畜:专门用来驮运东西的牲畜。
  • 19、驮价:驮运的价钱。
  • 20、驮装:即驮垛。
  • 21、驮载:指用牲口负载物体。
  • 22、驮运: 驮运tuó yùn 1.  用背搬运。 例 每人每天愿付二十元驮运费。 英 pack; 2.  旅行时用马或骡子驮行李。 例 马匹驮运军火。
  • 23、盐驮子:用牲畜贩运盐的人。
  • 24、韦驮天: 见“韦驮 ”。
  • 25、韦驮:=梵文:Skanda。又名韦驮天,本是婆罗门的天神,后来被佛教吸收为护法诸天之一。在中国寺院通常将之安置在天王大殿弥勒菩萨之后,面对着释迦牟尼佛像。(此外,佛教中还有另外一位护法天神韦天将军。相传他姓韦名琨,是南方增长天王手下八大神将之一,又是护法四天王手下三十二神将之首。有的人把韦驮天和韦天将军相混)。在中国寺院通常将之安置在天王大殿弥勒菩萨之后,面对着释迦牟尼佛像。这时帝释天手持七宝瓶,来到火化场说,佛原先答应给他一颗佛牙。所以他先取下佛牙,准备回去建塔供养。时有罗刹鬼躲在帝释天身旁,乘人不注意,盗去佛牙舍利。韦驮天奋起直追,刹时将罗刹鬼抓获,取回舍利,赢得了诸天众王的赞扬,认为他能驱除邪魔,保护佛法,,世称韦驮菩萨,形像一般是童子面,身披甲胄,手持金刚杵。#####是『二十诸天』中第十二天。
  • 拼音tuó,duò
  • 注音ㄊㄨㄛ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CDY
  • 五行

基本释义

tuó名词(1) 驮着货物的牲口或牲口所负载的货物 。如:驮垛(又称驮担、驮装、驮子。捆扎成垛供驮运的货物或行李)(2) 另见tuóduò动词(1) (形声。从马,大声。本作“佗”。《说文》:“负何也。”本义:骡马负载东西)(2) 同本义驮,负物也。——《说文新附》其奇畜则橐佗。——《汉书·匈奴传上》。师古曰:“橐佗,言能负橐囊而驮物也。”(3) 又如:驮绳(捆缚负载之物所用的绳子);驮银;驮背((tuóbēi)。牲口负载东西);驮骡(专用来驮东西的骡子);驮家(驮户。专事驮运业务的人家);驮畜(专门用于驮东西的牲畜)。引申为用背负载。如:驮不动(4) 挨;受丫头驮打,丫头驮骂,丫头也是爷娘生,夫人打我,少打几下。——赵景深辑《古代儿歌资料》(5) 另见duò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