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驼的词语
- 76、野骆驼: 未经驯化的骆驼,体形瘦高,四肢细长,驼峰圆锥状,蹄下肉垫厚,毛棕黄色。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沙漠地带。是一种珍稀动物。
- 77、石骆驼: 1.封建时代贵族﹑大臣墓前石兽的一种。一般与其他石兽组合在一起,安置在陵墓前神道的两旁。
- 78、骆驼理论: 针对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规模而要有不同的营销策略这一问题而提出的理论,它以骆驼和兔子来比喻大企业和小企业,说明不同的企业都有相应的优势和劣势,需要不同的生存和经营方式,同时走向大企业关键还是要靠人才,越多越好。
- 79、骆驼泉: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80、骆驼杖:一种仪仗。
- 81、骆驼: 哺乳动物。躯体高大,背有驼峰,或单或双。蹄扁平,蹄底有肉质的垫。性温顺,能反刍,耐饥渴,可负重致远,是沙漠地区的重要力畜。
- 82、骆驼草:即骆驼刺。
- 83、骆驼祥子:《骆驼祥子》是人民艺术家——老舍(舒庆春)所著的长篇小说,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时期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祥子是旧社会劳苦大众的代表人物。
- 84、骆驼绒:呢绒的一种。也叫驼绒。背面用棉纱织成,正面用粗纺毛纱织成蓬松的毛绒,多用来做衣帽的里子。
- 85、驼鹿: 驼鹿tuólù (1) 属于鹿科的一种大型反刍动物,栖居加拿大和北部美国的森林地区,与欧洲驼鹿近缘,但较大,突起的肩部约高七英尺,体重常超过一千磅,形状丑陋,四肢长,尾短,头大,上唇厚而下垂,角呈宽掌形,有很多小尖 英 moose
- 86、驼铃: 系挂于骆驼颈下的铃铛,随骆驼的行动而作响。
- 87、驼李: 指李姓。
- 88、悬驼就石:比喻用力多,得益少。
- 89、锦驼: 1.传说中的一种鸟﹐其形似凤。
- 90、铜驼街: 1.地名。在今河南省洛阳市故洛阳城中。以道旁曾有汉铸铜驼两枚相对而得名。为古代著名的繁华区域。
- 91、疥驼:生疥疮的骆驼。喻不为人喜爱的事物。
- 92、疥骆驼:生疥疮的骆驼。喻不为人喜爱的事物。
- 93、驼轿: 即驮轿。
- 94、驼肩: 方言。旧时四川妇女上衣的肩部布饰。
- 95、驼鷄: 即鸵鸟。
- 96、驼蹄鷄: 见“驼蹄鸡”。
- 97、铜驼荆棘: 语出《晋书·索靖传》:索靖有远见,“知天下将乱,指洛阳宫门铜驼叹曰:‘会见汝在荆棘中耳。’”后因以“铜驼荆棘”指变乱后的残破景象。
- 98、荆棘铜驼:形容国土沦丧后残破的景象。
- 99、棘没铜驼:棘:荆棘;没:淹没。丛生的荆棘把宫殿门前的铜驼淹没了。形容国破家亡的惨败景象
- 100、橐驼之技: 指高明的栽培技艺。典出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 拼音tuó
- 注音ㄊㄨㄛˊ
- 笔划8
- 繁体駝
- 五笔CPXN
- 五行火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马,它声。从马,表示与马相类的动物。本义:骆驼)(2) 同本义。也单用作“驼” 。如:驼茸(骆驼细毛织成的纺织物。即驼绒);明驼;单峰驼;驼囊(用骆驼皮革做的袋子);驼蹄(骆驼的蹄子);驼褐(用驼毛制的衣服);驼裘(驼绒服);驼队(骆驼队)(3) 成块的东西。也作“坨” 。如:驼橐(驮垛)(4) ∶相当于“坨”、“块”你没看见,退油丹都使了两驼!——《大波》形容词人身体背部向后成拱形的 。如:驼腰(腰弯背驼);驼钩(弯钩);驼曲(弯曲)动词(1) 用牲口负物。也作“驮”其兽则麒驎角端,騊騟橐驼。——《汉书·司马相如传》。颜师古注:“橐驼者,言其可负橐囊而驼物。故以名云。他有一匹马,背驼三将,入水如踏平地,日行千里流星马,此乃是无敌之骑。——明· 黄元吉《黄廷道夜走流星马》(2) 泛指背负。如:驼骑(驮运东西的牲畜);驼价(用骆驼运货的价钱);驼载(驮载)(3) 〈方〉∶取物凡取物,吴下曰担, 江阴曰挐, 丹阳等处曰捉, 宁波、 浙东曰驼。—— 明· 李翊《俗呼小录》 [查看更多]
T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