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骈的词语
- 76、骈臻:指的是并至,一并到来。宋 秦观《代回吕吏部启》:“既承召节,仍属嘉辰,宜戩穀之駢臻,顾颂言而何既。”明 陈汝元《金莲记·重贬》:“相公既逭三尺,朝云 又添一丁,二喜駢臻,一门胥庆。”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建天京于金陵论》:“地则五方杂处,市则百货駢臻,人物不为不丰盈矣。”
- 77、骈偶:指对偶。
- 78、骈拇: 《庄子•骈拇》:“骈拇,出乎性哉,而侈于德。” 形容重叠并连的物体。
- 79、骈拇枝指: 《庄子•骈拇》:“骈拇枝指,出乎性哉,而侈于德。” 形容重叠并连的物体。
- 80、拇骈:拇指旁并生一指。比喻多余无用之物。语本《庄子.骈拇》:"骈拇枝指,出乎性哉,而侈于德。"
- 81、车马骈阗:车马聚集很多。形容非常热闹。
- 82、骈戮:一并被杀。
- 83、骈邻: 1.亦作"骈怜"。 2.犹比邻。《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柏至﹐以骈怜从起昌邑。"司马贞索隐:"怜﹑邻声相近。骈邻﹐犹比邻也。"一说,谓并两骑为军翼。
- 84、骈列: 骈列piánliè (1) 并列;并排 例 群峰骈列 英 spread out
- 85、骈联:重叠连接。
- 86、骈怜: 1.亦作"骈怜"。 2.犹比邻。《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柏至﹐以骈怜从起昌邑。"司马贞索隐:"怜﹑邻声相近。骈怜﹐犹比邻也。"一说,谓并两骑为军翼。
- 87、四六骈俪: 指四六文。
- 88、骈俪: 骈俪piánlì (1) 指骈体文,多用偶句,讲求对仗,故称 例 骈四乞俪六,锦心绣口。——柳宗元《乞巧文》 例 自秦迄隋,文体递变而无异名,自唐以来始有古文之名,而目六朝之文为骈俪。——李兆洛《骈体文钞序》 英 antithesis;art of parallelism
- 89、骈枝俪叶:谓偶句俪辞。
- 90、骈四俪六:骈:对偶,并列。俪:并列。指骈体文应用四字句六字句来排比对偶。
- 91、骈丽: 骈丽pián lì (1) 指骈体文,多用偶句,讲求对仗,故称 例 骈四乞俪六,锦心绣口。——柳宗元《乞巧文》 例 自秦迄隋,文体递变而无异名,自唐以来始有古文之名,而目六朝之文为骈丽。——李兆洛《骈体文钞序》 英 antithesis;art of parallelism
- 92、骈牢:二牲;两条牛。
- 93、骈聚:凑集;聚会。
- 94、骈首就僇: 同“骈首就戮”。
- 95、骈首就戮: 一并被杀。
- 96、骈首就系: 一并被拘禁。 亦作:骈首就逮
- 97、骈首就死: 同“骈首就戮”。
- 98、骈接:并排连接。
- 99、骈肩: 骈肩piánjiān (1) 肩挨着肩,形容人多拥挤 例 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瞻望咨嗟。——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 英 shoulder by shoulder
- 100、骈肩杂遝:形容人多拥挤的样子
- 拼音pián
- 注音ㄆㄧㄢˊ
- 笔划9
- 繁体駢
- 五笔CUAH
- 五行水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马,并声。本义:两马并驾一车)(2) 同本义骈,驾二马也。——《说文》然后得乘饰车骈马。——《尚书大传》骈驰翼驱。——嵇康《琴赋》(3) 又如:骈马(二马并驾的车)(4) 并列骈死于槽枥之间。——唐· 韩愈《马说》骈部曲。——班固《东都赋》(5) 又如:骈集(肩并肩聚集);骈田(并列连属。也作骈填,骈阗);骈字(两字组成的词语,包括合义复词和衍声复词。如天地、自然、仿佛等);骈化(并列化生)(6) 并联;合并曹共公闻其骈胁。——《左传·僖公二十三年》(7) 又如:骈然(连接的样子);骈胁(肋骨连接在一起);骈骨(两骨相连);骈干(胁骨相连);骈石(两两相连的石头);骈合(合并)(8) 聚集;罗列 。如:骈聚(聚集);骈演(同台演出);骈齿(前齿并生为一);骈骈(众多、繁盛的样子);骈蕃(多而丰厚);骈罗(并列,罗列);骈阗(众多;聚集);骈戮(骈诛。一并被杀)名词(1) 通“胼”。胼胝,手掌脚底上的硬皮是故禹稷骈踬。——《孟子·滕文公下》(2) 文体名。见“骈文”(piánwén) [查看更多]
P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