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魏的词语
- 1、魏巍: 词语解释⒈ 作家。河南郑州人。1938年入延安抗大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八路军团政委等职。建国后历任《解放军文艺》副主编、北京军区宣传部副部长及文化部部长等。曾三次到抗美援朝前线采访。著有散文通讯集《谁是最可爱的人》、长篇小说《东方》等。
- 2、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词语解释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 xiān qín hàn wèi jìn nán běi cháo shī ]⒈ 总集名。今人逯钦立编。一百三十五卷。选录先秦至隋代的诗歌谣谚,收录作家八百多,按先秦、汉、魏、晋、宋、齐、梁、北魏、北齐、北周、陈、隋各代分代编次。各诗均注明出处,并校出异文。
- 3、身在林泉,心怀魏阙: 词语解释身在林泉,心怀魏阙[ shēn zài lín quán,xīn huái wèi què ]⒈ 见“身在江湖,心存魏阙”。引证解释⒈ 见“身在江湖,心存魏闕”。
- 4、身在江湖,心存魏阙: 词语解释身在江湖,心存魏阙[ shēn zài jiāng hú,xīn cún wèi què ]⒈ 《吕氏春秋·审为》:“中山公子牟谓詹子曰:'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奈何?'”后以“身在江湖,心存魏阙”指虽不居官,仍关怀朝政。引证解释⒈ 亦作“身在江湖,心悬魏闕”、“身在林泉,心怀魏闕”。引《吕氏春秋·审为》:“中山公子牟 谓 詹子 曰:‘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闕之下,奈何?’”《中国现在记》第一回:“他此时虽然是已经罣误,然而一言一动,仍不失他‘身在江湖,心存魏闕’的思想。”鲁迅 《书信集·致姚克》:“而 施君 云倘要描写宫殿之类,《文选》就有用,忽然为描写 汉 晋 宫殿着想,真是‘身在江湖,心存魏阙’了。”《封神演义》第八回:“我老臣虽是身在林泉,心怀魏闕,岂知平地风波,生此异事。”《儒林外史》第十一回:“总是老先生身在江湖,心悬魏闕,故尔忧愁抑鬱,现出此症。”
- 5、身在江湖,心悬魏阙: 词语解释身在江湖,心悬魏阙[ shēn zài jiāng hú,xīn xuán wèi què ]⒈ 见“身在江湖,心存魏阙”。引证解释⒈ 见“身在江湖,心存魏闕”。
- 6、身在江海,心驰魏阙: 词语解释⒈ 魏阙:古代宫门外高大的建筑,用作朝廷的代称。旧指解除官职的人,仍惦记着进朝廷的事。后常用以讽刺迷恋功名宝贵的假隐士。
- 7、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 词语解释⒈ 总集名。一名《汉魏六朝一百三家集》。明代张溥编。一百十八卷。收录自汉代贾谊至隋代薛道衡一百零三家的诗文,一人一集,每集卷首都有编者题辞,评价作家生平与作品。
- 8、不知有汉,何论魏晋: 词语解释⒈ 不知道有汉朝,三国魏及晋朝就更不知道了。形容因长期脱离现实,对社会状况特别是新鲜事物一无所知。也形容知识贫乏,学问浅薄。成语解释不知有汉,何论魏晋
- 9、魏源: 词语解释⒈ 清代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字默深,湖南邵阳人。鸦片战争时曾参与抗英战役。主张变法革新,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即学习西方技术,制造枪炮、轮船和其他机器工业产品,以抵抗西方列强侵略。著作编为《魏源集》。
- 10、西魏:西魏(535年―556年),南北朝时期由北魏分裂出来的地方性王朝。
- 11、元魏:即北魏。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改本姓拓跋为元,所以历史上也称元魏。
- 12、姚魏: 1."姚黄魏紫"的省称。亦泛指牡丹花。
- 13、象魏:古代天子﹑诸侯宫门外的一对高建筑,亦叫'阙'或'观',为悬示教令的地方。借指宫室,朝廷。
- 14、王魏: 1.北齐王昕与魏收的并称。 2.唐王珪与魏征的并称。
- 15、生张熟魏:泛指认识的或不认识的人。
- 16、三魏: 1.明魏允贞及其弟允中﹑允孚并负时名,人称南乐三魏。 2.清魏禧与兄际瑞﹑弟礼皆有文名,时称宁都三魏。
- 17、二魏: 指北齐·魏季景与其堂侄魏收。
- 18、东魏:北朝之一,公元 - ,元善见所建。参看〖北魏 〗。
- 19、阿魏:一种有臭气的植物。根茎的浆液干燥后﹐中医用为帮助消化﹑杀虫解毒的药物。
- 20、北魏律: 根据汉律,参酌魏、晋和南朝的律令,先后经过九次修订法律。
- 21、北魏乡: 北魏乡位于大城县最西端,乡人民政府驻地北魏村,西南与河间市接壤,距河间35公里,西北与任丘市接界,距任丘30公里,东距大城县城25公里,南与留各庄镇相连,北接津保南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 22、姚黄魏品: 见“姚黄魏紫 ”。
- 23、姚黄魏紫: 姚黄魏紫yáohuáng-wèizǐ (1) 姚黄是宋代姚姓人家所培育的千叶黄花;魏紫是五代魏仁溥家所培育的千叶肉红花。这两种花都是牡丹花的名贵品种。后用来泛称牡丹的优良品种 例 寒食清明空过了,姚黄魏紫不曾知。——宋·杨万里《紫牡丹》 英 good varieties of peony
- 24、熟魏生张:张、魏:都是姓,这里泛指人。泛指认识的或不认识的人。
- 25、魏彊:复姓。春秋晋有魏强氏。见《通志.氏族五》。
- 拼音wèi
- 注音ㄨㄟˋ
- 笔划17
- 繁体魏
- 五笔TVRC
- 五行木
基本释义
名词(1) 阙宫门的台观乃县治象之法于象魏。——《周礼·太宰》魏阙之高。——《淮南子·本经》是以来仪集羽族于观魏。——汉· 班固《典引》(2) 又如:象魏(古代宫门外的阙门);魏观(即魏阙、魏象)(3) 古国名(4) 西周时分封的诸侯国。姬姓。在今山西芮城县北。公元前661年被晋献公攻灭,把它封给毕万(5) 战国七雄之一。开国君主魏文侯(名斯)是毕万后代,和赵韩一起瓜分晋国。公元前403年被周威烈王承认为诸侯。建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韩魏闻之。——《战国策·齐策》不敢加兵谋魏。——《史记·魏公子列传》灭韩亡 魏。——《战国策·魏策》韩魏灭亡。(6) 三国之一 。公元220—265,曹丕所建,拥有今黄河流域各省和湖北、安徽、江苏北部、辽宁中部无论魏晋。—— 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魏晋氏以下。—— 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7) 朝代名(8) 南北朝时,北朝之一。公元386年为鲜卑族拓跋珪所建,据长江以北,史称北魏。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公元550年东魏被北齐所废。公元557年西魏为北周所废。如:魏碑(9) 隋末农民起义领袖李密所建国号(10) 古郡名魏郡,县十八。——《汉书》(11) 今县名 。在河北省南部有魏县(12) 姓形容词高大。也作“巍” 。如:魏然(独立不动的样子);魏魏(高大的样子。同“巍巍”) [查看更多]
W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