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鸡的词语

  • 326、镂鸡子:刻画花纹的鸡蛋。亦指在鸡蛋上刻画花纹。古代的一种风俗﹐流行于六朝﹑唐代寒食节。
  • 327、笼里抓鸡:歇后语。喻极有把握。
  • 328、鸡心领: 上圆下尖近似心脏形状的衣领。
  • 329、鸡公岭: 香港新界西北的一座山峰,位于元朗新市镇和粉岭上水新市镇之间,海拔585米。
  • 330、菱角磨作鸡头:比喻困难大,波折多。
  • 331、黧鸡:亦作'黧鸡'。鸟名。通体黑色,身短尾长,凶猛善斗。
  • 332、狼山鸡:我国著名的卵肉两用鸡种之一。原产江苏南通的狼山一带。羽毛通常是黑色的,多为单冠,体高腿长,公鸡体重可达八斤,母鸡下蛋多,壳褐色。
  • 333、鲲鸡: 即《鶤鸡》。琴曲名。属古相和歌。
  • 334、鹍鸡:亦作'鹍鸡'。鸟名。似鹤。古曲名。
  • 335、昆鸡: 鸟名。
  • 336、鹤困鸡羣:比喻才能出众的人沦落于平庸之辈当中。
  • 337、鵕鸡:锦鸡。
  • 338、山鸡舞镜:山鸡对镜起舞。比喻自我欣赏。
  • 339、山鸡椒: 樟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披针形或长椭圆形,有香气。春季开花,黄色。果实小球形,熟时黑色。花、叶和果实均含芳香油,可提取香精。果实入药,能温中散寒、理气止痛。
  • 340、半夜鸡叫:一般指突发不祥事件或不好的事件。
  • 341、鸡鸣狗叫:亦作'鸡飞狗叫'。犹言鸡飞狗走。
  • 342、麻酱田鸡: 主料是田鸡 十二两、冬菇四只、笋肉二两、芹菜(或葱)二条切碎、甘笋数片、姜数小片、蒜茸一茶匙、炒香芝麻一汤匙。
  • 343、鸡对鸭讲:鸡和鸭讲话,语言不通,形容两个人非共同语言,无法沟通。
  • 344、鸡同鸭讲: “鸡同鸭讲”字面意思为鸡和鸭讲话,语言不通,形容两个人并非共同语言,无法沟通,中性词。
  • 345、火碱鸡肉: 一些邻居商户私下用火碱浸泡鸡肉,之后拿到市场上售卖。
  • 346、吃鸡尖: 东乡族食俗。
  • 347、冠鸡佩猳:猳:公猪。头戴饰有雄鸡的帽子,身佩绣有公猪的饰物。形容古代好勇者的服饰
  • 348、井蛙醯鸡:常用以形容细小的东西。比喻眼界不广,见识浅薄。
  • 349、荆鸡:即越鸡。体型较小的鸡。比喻矮小。
  • 350、箐鸡:竹林中生长的鸟名。
  • 拼音
  • 注音ㄐㄧ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CQYG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鸟,奚声。本义:家禽名。雄鸡可以报晓) 鸟纲雉科家禽,品种很多,喙短锐,有冠与肉髯,翅膀短,尤指普通家鸡 (Gallus gallus )雞,知时兽也。从隹,奚声。籀文从鳥。——《说文》雞者,小兽,主司时起居人。——《汉书·五行志》食菽与雞。——《礼记·月令》雞曰翰音。——《礼记·曲礼》巽为雞。——《易·说卦传》工商执雞。——《周礼·大宗伯》鸡犬相闻。——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故人具鸡黍。——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鸡栖于厅。——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2) 又如:鸡男(雄鸡);鸡坊(养鸡场);鸡肤(鸡皮。比喻皮肤粗糙而多皱纹);鸡鹜(鸡和鸭)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