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鸡的词语
- 226、猬起鸡连:如猬毛纷起﹐鸡声相连。比喻彼此串连﹐蠢蠢而动。
- 227、喂鸡:把鸡吃的食物,给鸡吃。
- 228、味如鸡肋:味儿与鸡的肋骨一样无味。语本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曰:修曰:夫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比喻没有味道或少有实惠。
- 229、土鸡瓦狗: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用的东西。
- 230、瓦鸡: 陶制的鸡。常用作屋饰。意谓徒具形式而无实用。
- 231、鸡娃: 网络流行词,指的是父母给孩子“打鸡血”,为了孩子能读好书、考出好成绩,不断给孩子安排学习和活动,不停让孩子去拼搏的行为。
- 232、驼鸡: 即鸵鸟。
- 233、足鸡豚: 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足,足够,丰盛。
- 234、鸡豚同社:基本解释:比喻同乡人畅叙久别后的情怀。词语分开解释: 鸡豚 :1.亦作'鸡'。
- 235、野鸡腿: 重要的一种,根茎可食用,可入药。。
- 236、腯鸡:阉鸡。
- 237、吐锦鸡: 1.见"吐绶鸡"。
- 238、偷鸡: 偷鸡tōu jī (1) 指偷盗(多指小偷小摸) 英 steal;small burglar of the type of dog and chicken thieves (2) 背着自己的配偶和他人乱搞男女关系 英 have illicit sexual relations with women
- 239、偷鸡戏狗:意思是比喻不务正业。
- 240、偷狗捉鸡:意思是偷窃的行为,也指不正经的勾当。
- 241、偷狗戏鸡:意思是比喻不务正业。
- 242、神鸡童:唐玄宗时驯鸡小儿贾昌的绰号。据唐陈鸿《东城老父传》载,贾昌,长安宣阳里人。唐玄宗出游,见昌弄木鸡于云龙门道旁,遂召入为鸡坊小儿。昌入鸡群,如狎群小,壮者,弱者,勇者,怯者,水谷之时,疾病之候,悉能知之。举二鸡,鸡畏而驯,使令如人。开元十四年,昌衣斗鸡服,会玄宗于温泉,当时天下号为"神鸡童"。时人为之语曰:"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贾家小儿年十三,富贵荣华代不如。"
- 243、童子鸡:幼嫩的鸡。
- 244、童鸡:即童子鸡。
- 245、听朝鸡:听鸡鸣而趋朝。借指担任京官。
- 246、铁公鸡: 铁公鸡tiěgōngjī (1) 比喻极其吝啬的人 英 iron cock;a stingy person;miser
- 247、贴鸡: 1.谓驯养斗鸡。
- 248、跳鸡模:杂技的一种。
- 249、驼蹏鸡: 即鸵鸟。
- 250、驼蹄鸡: 即鸵鸟。
- 拼音jī
- 注音ㄐㄧ
- 笔划7
- 繁体鷄
- 五笔CQYG
- 五行木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鸟,奚声。本义:家禽名。雄鸡可以报晓) 鸟纲雉科家禽,品种很多,喙短锐,有冠与肉髯,翅膀短,尤指普通家鸡 (Gallus gallus )雞,知时兽也。从隹,奚声。籀文从鳥。——《说文》雞者,小兽,主司时起居人。——《汉书·五行志》食菽与雞。——《礼记·月令》雞曰翰音。——《礼记·曲礼》巽为雞。——《易·说卦传》工商执雞。——《周礼·大宗伯》鸡犬相闻。——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故人具鸡黍。——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鸡栖于厅。——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2) 又如:鸡男(雄鸡);鸡坊(养鸡场);鸡肤(鸡皮。比喻皮肤粗糙而多皱纹);鸡鹜(鸡和鸭) [查看更多]
J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