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鸣的词语
- 126、鸣谦接下:鸣谦接下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míng qiān jiē xià。
- 127、鸑鷟鸣岐: 《国语•周语上》:“周之兴也,鸑鷟鸣于岐山。”后因以“鸑鷟鸣岐”指兴王道成帝业的瑞兆。
- 128、凤鸣岐山:凤鸣岐山是指周朝将兴盛前,岐山有凤凰栖息鸣叫,人们认为凤凰是由于文王的德政才来的,是周兴盛的吉兆。
- 129、岐山鸣凤: qí shān míng fèng,指谓吉祥之兆。
- 130、如鸣佩环:像是玉佩和玉环相互撞击而叮当作响。
- 131、佩玉鸣鸾: 舞女身上的装饰,代指舞女。
- 132、鸣诺:一声鸣叫使人震惊。
- 133、牝鸡牡鸣: 牝鸡牡鸣pìn jī mǔ míng (1) 牝:雌。司:掌管。母鸡代公鸡司晨。比喻妇人专权 例 牝鸡牡鸣,家之穷也,可乎?——《新唐书·文德长孙皇后传》 英 a woman usurping man’s power
- 134、龙鸣: 谓剑在鞘中作龙鸣声。语出《太平御览》卷三四三引《世说》:“王子乔墓在京陵,战国时人有盗发之者,睹无所见。唯有一剑停在室中,欲进取之,剑作龙鸣虎吼,遂不敢近。俄而径飞上天。”
- 135、龙跃凤鸣: 龙跃凤鸣lóngyuè-fèngmíng (1) 如龙腾跃,如凤和鸣。比喻才气纵逸 英 bright or brilliant in intellect
- 136、金鼓齐鸣: 金属制的乐器与鼓一齐鸣响。形容军威盛,声势大。也形容战斗气氛紧张激烈。
- 137、交鸣:指交织在一起的声音。
- 138、和鸣:1、互相应和而鸣。 2.比喻夫妻和睦。
- 139、呴鸣:谓雉鸣叫。
- 140、丁当长鸣: 丁当长鸣dīngdāng-chángmíng (1) 发丁当声 例 听得见狂风呼呼地悲号,大钟丁当长鸣 英 dingdong;jingle;clatter
- 141、长鸣:长声鸣叫。 多喻士人施展抱负﹑才能。
- 142、不平则鸣: 不平则鸣bùpíng-zémíng (1) 对不公平的事表示愤慨,提意见 英 Where there is injustice,there will be an outcry;man will cry out against injustice
- 143、弄口鸣舌: 玩弄言辞。
- 144、鹄鸣山:山名。即鹤鸣山。在四川省崇庆县西北。鹄,通"鹤"。
- 145、鹤鸣山:山名。在今四川省崇庆县西北。
- 146、风不鸣条: 1.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古人认为是贤者在位,天下大治时出现的一种自然景象。汉桓宽《盐铁论.水旱》﹕"周公载纪而天下太平﹐国无夭伤﹐岁无荒年。当此之时﹐雨不破块﹐风不鸣条。"汉王充《论衡.是应》﹕"儒者论太平瑞应﹐皆言气物卓异……关梁不闭﹐道无虏掠﹐风不鸣条﹐雨不破块﹐五日一风﹐十日一雨。"后因以"风不鸣条"比喻社会安定,世事太平。
- 147、东鸣西应:这边一发出声音,那边随即出声应和。比喻事物间彼此联系紧密。
- 148、长鸣都尉:鸡的别名。
- 149、鸣管: 1.吹奏律管。 2.鸟类的发音器官。位于气管与支气管交界处。由若干个扩大的软骨环及其间的薄膜(称鸣膜)组成。通过气管内冲出的空气,使鸣膜鼓动而发声。
- 150、鸣潄:形容山泉飞流鸣溅
- 拼音míng
- 注音ㄇㄧㄥˊ
- 笔划8
- 繁体鳴
- 五笔KQYG
- 五行水
基本释义
动词(1) (会意。从口,从鸟。本义:鸟叫)(2) 同本义鸣,鸟声也。——《说文》鸟兽之音曰鸣。——《管辂别传》鸣鹤在阴。——《易·中孚》凤皇鸣矣。——《诗·大雅·卷阿》鸡既鸣矣,朝既盈矣。——《诗·鸡鸣》狗吠深巷中,鸡呜桑树巅。——陶渊明《归园田居》(3) 又如∶鸣管(鸟类的发声装置);鸣凤(凤鸟鸣叫);鸣雁(雁鸣叫)(4) 泛指发声震为鸣。——《易·说卦传》萧萧马鸣。——《诗·小雅·车攻》鸣玉者,佩玉也。——《南子·贾经》驴一鸣。——唐· 柳宗元《三戒》虽大风不能鸣也。——宋· 苏轼《石钟山记》(5) 又如∶鸣石(撞击则会发出声响的石头);鸣玉(古人佩于腰间的玉饰。行走时相互撞击而发声);鸣琴(指琴。又比喻瀑布的声音);鸣鞭(挥鞭发出声响);鸣銮(车上的銮铃鸣响。指天子或贵族出行)(6) 震惊愿得燕弓射天将,耻令 越甲鸣吾君。—— 唐· 王维《老将行》(7) 申告重者鸣官究治。——明· 祁彪佳诗(8) 言说;称说天选子之形,子以坚白鸣!——《庄子》(9) 闻名,著称以其技鸣。——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以技鸣者。(10) 又如:以文鸣江东(11) 〈形〉 假借为“明”。光明,明亮里社鸣而圣人出。——李康《运命论》 [查看更多]
M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