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鹑的词语

  • 26、鹑郊:指秦地。
  • 27、鹑服:犹鹑衣。
  • 28、鹑甸:指秦地。
  • 29、鹑贲:指《诗.墉风.鹑之奔奔》篇。
  • 30、鹑居鷇食:比喻生活简约。
  • 31、鹑雀:鹌鹑。其形体甚小似雀,故称。
  • 32、鹑野:指秦地。
  • 33、鹑鷃: 1.鸟名。鹑与鷃,均为小鸟。 2.专指鹌鹑。 3.比喻小人。
  • 34、鹑鸟: 1.传说中的赤凤。 2.鹌鹑。
  • 35、鹑兔:鹌鹑和兔子。泛指野味。
  • 36、鹑鴽:二鸟名。鴽,鹌鹑之类的小鸟。因以并称,泛指小鸟。
  • 37、鹑居鷇饮:比喻生活简约。
  • 38、鹑尾:星次名。指翼﹑轸二宿,古以为楚之分野。星宿名。即张宿。
  • 39、鹑衣: 鹑衣chúnyī (1) 补缀的破旧衣衫 例 鹑衣蔽体 英 ragged clothes
  • 40、鹑火:星名。古时当周的分野,与黄道十二宫的狮子宫相当。
  • 41、鹑衣百结:鹑:鹌鹑,一种鸟,尾巴秃短,羽毛像周身补满补丁一样。鹑衣:指破烂的、补丁很多的衣服。百结:缝补的地方很多。形容衣服破烂不堪。也作“悬鹑百结”。
  • 42、鹑首:星次名。指朱鸟七宿中的井宿和鬼宿。古以为秦之分野,指秦地。 指农历五月上旬。古代认为太阳至鹑首之初为芒种。芒种在五月初,故称。
  • 43、鹑奔: 1.《诗.墉风》篇名《鹑之奔奔》的略称。 2.如鹑之奔逃。
  • 44、百结悬鹑:比喻衣衫破烂。鹑鸟尾秃﹐像补缀百结﹐故云。
  • 45、卖皮鹌鹑:旧指卖淫的妇女。
  • 46、斗鹌鹑: 1.亦作"斗鹌鹑"。 2.一种博戏。相传始于唐代,玄宗时西凉人进献鹌鹑,能随金鼓节奏争斗,宫中养以为戏。后即流行民间。
  • 47、鹌鹑:[ ān chún ] :鸟,头小,尾巴短,羽毛赤褐色,不善飞。
  • 48、鹌鹑纹: 明清瓷器装饰纹样。
  • 49、鹌鹑骨飿儿: 见“鵪鶉餶飿儿”。
  • 50、鹌鹑餶飿儿: 亦作“鵪鶉骨飿儿”。古代一种面食,因其形似鹌鹑,故称。《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只见一个男女托个盘儿,口中叫:‘卖鵪鶉餶飿儿。’官人把手打招,叫:‘买餶飿儿。’僧儿见叫,托盘儿入茶坊内,放在卓上,将条篾篁穿那餶飿儿,捏些盐,放在官人面前,道:‘官人吃餶飿儿。’”
  • 拼音chún
  • 注音ㄔㄨㄣˊ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YBQG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鹌鹑的简称 。古称羽毛无斑者为鹌,有斑者为鹑。后混称为鹌鹑。欧洲、亚洲和非洲的一种迁徙性雉类猎鸟,约18厘米长,上部棕黑色而有皮黄斑点,喉部呈黑白二色,胸部为发红色的皮黄色,腹部呈白色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鹑兮。——《诗·魏风·伐檀》(2) 赤凤 。如:鹑鸟(传说中的赤凤)(3) 星宿名。南方朱鸟七宿的总称 。如:鹑火(星次名。又指柳宿);鹑纬(鹑火星);鹑星(指井、鬼二宿)形容词喻衣服破烂的 。如:鹑衣;鹑衣百结(形容衣服破烂不堪);鹑悬(形容衣服破破烂烂);鹑裾(鹑衣);鹑服(鹑衣。破烂衣);鹑褐(破烂的短衣)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