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黎的词语
- 151、哥斯达黎加: 北美洲国家。在中美洲地区南部,临太平洋和加勒比海。面积511万平方千米。人口3191万(1994年),首都圣何塞。多山地和高原。地处热带。农业占重要地位。主产咖啡和香蕉,并为重要出口商品。
- 152、楚悬黎:楚地产的美玉。悬黎,美玉名。
- 153、韩昌黎: 即唐代文学家韩愈。
- 154、昌黎:唐韩愈世居颍川,常据先世郡望自称昌黎 今河北省昌黎县 人;宋熙宁七年诏封昌黎伯,后世因尊称他为昌黎先生。借指韩姓。
- 155、苍黎:百姓。
- 156、残黎: 残留的民众;疲敝的民众。
- 157、波黎:即玻璃。
- 158、巴黎圣母院:①法国的天主教堂。位于巴黎市中心区域中岛上。 年动工, 年建成西部钟楼,后屡经扩建,整座教堂于 年竣工。由石块堆砌而成。教堂东端是圣坛,中部的尖塔高达 米,西端大门为一对高 多米的方塔楼,是巴黎圣母院的正面。院内殿堂深约 米,宽约米,可容纳近万人。是欧洲早期哥特建筑和雕刻的代表。殿内藏有- 世纪的许多艺术珍品。②长篇小说。法国雨果作于 年。巴黎圣母院教堂的副主教克洛德因占有吉卜赛少女爱斯梅哈尔德不成,便刺杀她的情人并嫁祸于她,少女被判死刑。圣母院丑陋的敲钟人加西莫多将她从刑场救出,藏在圣母院。克洛德又将少女劫出圣母院,逼其就范,遭拒绝后便将她交给官兵。行刑之日,加西莫多将克洛德从楼顶推下摔死,自己则自尽在少女的遗体旁。
- 159、巴黎和会: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1月18日至6月28日,27个国家在巴黎凡尔赛宫举行的缔结“和约”的会议。实际操纵会议的是美、英、法三国首脑,苏俄未被邀请。这次会议名为“和会”,其实是帝国主义大国重新分割世界的一次分赃会议,是对苏维埃俄国实行武装干涉的组织中心。经过长时间的激烈争吵,勉强签订了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会议无视中国的主权,决定让日本继承德国在中国山东攫取的一切特权。帝国主义的这种强权政治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怒,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 160、巴黎子:方言。笆篱子。借指监狱。
- 161、巴黎绿: “醋酸亚砷酸铜”的俗称。见“醋酸亚砷酸铜”(1195页)。
- 162、芭黎:亦作'芭篱'。
- 拼音lí
- 注音ㄌㄧˊ
- 笔划15
- 繁体黎
- 五笔TQTI
- 五行火
基本释义
形容词(1) (形声。从黍,利省声。本义:黍胶。以黍米制成。古代用以粘履)(2) 假借为“齐”。众多,数目很多民靡有黎,具祸以烬。——《诗·大雅·桑柔》黎,众也。——《尔雅》黎民于变时雍。——《书·尧典》。传:“众也。”以能保我子孙黎民。——《礼记·大学》。注:“众也。”觉悟黎烝。——《汉书·司马相如传》。注:“黎烝,众庶也。”黎民不饥不寒。——《孟子·梁惠王上》。又如:黎庶(民众;百姓);黎氓(黎民,人民);黎甿(黎民,人民);黎首(黎民·黔首)(3) 颜色黑中带黄土青曰黎。似黎草色也。则谓借为藜。——《释名》今王播弃黎老。——《国语·吴语》。注:“东棃寿征也。”厥土青黎。——《书·禹贡》面目黎黑。——司马迁《史记》(4) 老,年纪大。通“梨”、“耆”黎,老也。——《方言十二》(5) 又如:黎老(老人)动词(1) 粘 。古时用黍米打糨子,用来粘鞋子古人作履,粘以黍米,谓之黎。——宋· 罗愿《尔雅翼》(2) 比及,等到黎明,围宛城三匝。——《史记·高祖本纪》名词(1) 古诸侯国名 ,在今山西黎城,一说在今长治西南黎侯寓于 卫。——《诗·邶风·式微》(2) 少数民族名,住在海南岛 。如:黎弓(黎族人所使用的弓箭);黎单(黎族人所织青红相间的木棉布)(3) 姓 [查看更多]
L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