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鼻的词语
- 26、鼻流穴: 鼻流,经外奇穴名。
- 27、擤鼻:北方方言,南方很少用,意为:捏住鼻子,用气排出鼻涕。
- 28、反鼻丸: 一种中药丸剂。
- 29、鼻坍嘴歪:形容脸部伤势严重或人长得很丑。
- 30、狮子鼻: 狮子鼻shīzibí (1) 鼻梁稍凹、鼻孔扁平的鼻子 英 pug nose
- 31、蚁鼻之缺:像蚂蚁鼻子那样小的缺陷。比喻微不足道的缺点。
- 32、鼻鼽病: 以阵发性鼻痒、喷嚏、流清涕及鼻粘膜苍白水肿为表现的临床常见难治病,好发于变应性素质患者。
- 33、幽香扑鼻:闻到一阵阵淡淡的香味。
- 34、清香扑鼻:淡淡的香味朝鼻子扑过来,形容某种东西散发着香味。
- 35、香气扑鼻:芬芳的气味不待嗅而自入鼻中。形容芬芳的气味浓郁而四溢。
- 36、鼻衄丹: 编号:4618 名称:鼻衄丹 组成:龙骨1钱,蒲黄1钱,茅针花5分,梅片2分。
- 37、鼻纽:古印纽名。印章的鼻作鼻形,故名。铜印纽制最原始的是鼻纽,起于战国小玺。
- 38、踏床啮鼻:啮:咬。踏上床去咬自己的鼻子。形容强词夺理,力图狡辩
- 39、哭鼻:哭(含诙谐意):输了不许哭鼻子。
- 40、白猪鼻孔: 白猪鼻孔bái zhū bí kǒng (1) 比喻两个人抱同样的态度和主张,有贬义 英 sing the same tune;say exactly the same thing
- 41、鼻之康: 一种药,主要制作材料有桂枝、白芍、炙甘草、黄芪、葶苈子、蝉蜕、藁本、川芎、五味子。
- 42、鼻疽: 鼻疽bíjū (1) 马、驴、骡等牲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由鼻疽杆菌引起,在内脏、鼻腔黏膜和皮下形成小结节,坏死后,变成溃疡,症状是流带脓的鼻涕 英 glanders
- 43、阿鼻叫唤:佛教八大地狱之一。
- 44、鼻烟壶: 鼻烟壶bíyānhú (1) 一种盛鼻烟的小壶或小瓶 英 snuff bottle
- 45、鼻哥:鼻哥1是粤语词语。
- 46、鼻垩:挥舞斧头削除鼻端之垩。比喻指正错误。典出《庄子.徐无鬼》:'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
- 47、鼻钉:戴在鼻翼部的钉状饰品。
- 48、鼻塌脣青:亦作'鼻塌嘴歪'。
- 49、双唇鼻音:是辅音的一种,用于一些口语中。
- 50、芬芳扑鼻: 芬芳:香;香气。芬芳扑鼻:指香气冲鼻而来,形容很香。
- 拼音bí
- 注音ㄅㄧˊ
- 笔划14
- 繁体鼻
- 五笔THLJ
- 五行水
基本释义
名词(1) (会意。从自,从畀(bì),“畀”又兼作声符。“自”是“鼻”的本字,作“自己”用后,另造了“鼻”字。“畀”是给予、付与的意思。合起来表示一呼一吸,自相给予。本义:鼻子)(2) 同本义。呼吸兼嗅觉的器官鼻,主臭者也。——《说文》天食人以五气从鼻入,地食人以五味从口入。——《老子》鼻出入气高而有窍,又,鼻者,肺之使。——《白虎通》肤灭鼻。——《易·噬》。虞注:“艮为鼻。”鼻辨芬芳腥臊。——《荀子·荣辱》(3) 又如:鼻哂(即嗤之以鼻。轻视、嘲笑的表情);鼻饮(用鼻饮水);鼻准(鼻子的尖端)。又指某些器物上的隆起或孔状部分。如:印鼻;针鼻儿;门鼻儿;鞍鼻(4) 初始,发端鼻,始也。兽之初生谓之鼻,梁益之间谓鼻为初,或谓之祖。——《方言十三》有周氏之婵嫣兮,或鼻祖于 汾隅。——《汉书·扬雄传》 [查看更多]
B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