凫开头的词语
更多- 1、凫雏:幼凫。
- 2、凫船: 1.鸭形的船。
- 3、凫茨:古书上指荸荠。
- 4、凫泛:浮游。
- 5、凫舫:即凫舟。
- 6、凫水:凫水,通常指人或者动物在水上漂浮游动,嬉戏打闹。
- 7、凫茈:古书上指荸荠。
- 8、凫鹥:凫和鸥。泛指水鸟。
- 9、凫雁:1.鸭与鹅。2.野鸭与大雁。有时单指大雁或野鸭。
- 10、凫藻: 1.亦作"凫薻"。 2.谓凫戏于水藻。比喻欢悦。
- 11、凫氏:职掌作锺之事。
- 12、凫渚:汉梁孝王兔园中的渚名。 野鸭栖息的水中小块陆地。
- 13、凫鴈: 见“凫雁 ”。
- 14、凫绎: 1.凫山和绎山。均在山东省邹县。
- 15、凫舄:传说东汉时叶县令王乔尝化两舄为双凫,乘之至京师。后因用为地方官的故实。
- 16、凫徯:传说中的鸟名。
- 17、凫飞: 1.据《后汉书.方术传上.王乔》载﹐王乔任叶县令时,每月初一﹑十五乘双凫飞向都城朝见皇帝。后用"凫飞"指县令上任或离去。
- 18、凫臇:少汁的鸭肉羹。语出《楚辞.招魂》:"鹄酸臇凫,煎鸿鸧些。"洪兴祖补注:"此言以酢浆烹鹄凫为羹﹐用膏煎鸿鸧也。"
- 19、凫葵:莼菜。
- 20、凫翁: 1.水鸭的颈毛。 2.雄鸡。
- 21、凫鹜:鸭子。
- 22、凫子:即鸭子。
- 23、凫钟:《周礼.考工记.凫氏》:"凫氏为钟。"因以"凫钟"称作为乐器的铜钟。
- 24、凫乙:比喻对事物认识不清,各执己见。
- 25、凫臾:古国名。即夫馀。在今东北地区。
- 26、凫花: 1.酒名。
- 27、凫伏: 1.像凫一样蜷伏。
- 28、凫鸭: 1.水鸭。 2.北魏所定官号。指诸曹走使。
- 29、凫分:双凫相背分飞。比喻分离。
- 30、凫浴: 1.道家导引术的一种。 2.浮游。
- 31、凫舟:鸭形的船。
- 32、凫尊:铸成凫形的酒尊。
- 33、凫薻: 1.见"凫藻"。
- 34、凫臛: 1.鸭肉羹。
- 35、凫车:渡船。
- 36、凫亹:《诗.大雅.凫鹥》:"凫鹥在亹。"马瑞辰通释:"窃疑亹即湄之假借。"本谓野鸭在水滨,后用"凫亹"指水禽聚集的水滨。清曹寅等《髹几联句》:"屹然枕华岳﹐卓尔倚凫亹。"一说亹为山峡﹐水流其中。参阅《诗.大雅.凫鹥》毛传﹑郑玄笺﹑朱熹集传。
- 37、凫山:山名。在山东省邹县西南,因形如凫飞得名。
- 38、凫骑:谓仙人以飞凫为坐骑。
- 39、凫胫:野鸭的小腿。
- 40、凫趋: 1.像鸭子一样缓行。 2.像野鸭一样飞趋。比喻欢欣。
- 41、凫旌:饰有凫羽的旗。
- 42、凫羽:凫羽栖息于河湖芦苇丛中性较机警,常结小群飞行。
- 43、凫卢貂:以野鸭头上的锦毛作的冠饰。
- 44、凫靥裘:凫,泛指野鸭;靥,颊部;裘,皮衣。是用野鸭面部两颊附近的毛皮制作的衣服。
- 45、凫公英: 1.即蒲公英。
- 46、凫鹤从方:指野鸭和鹤各从其所属的品类。
- 47、凫短鹤长:凫胫短鹤胫长。长短不齐。泛指馀缺不齐。
- 48、凫趋雀跃:凫:野鸭。趋:快走。像野鸭一样快走,像鸟雀一样跳跃。形容人欢欣鼓舞的样子。
- 49、凫居雁聚:谓群聚一处。
- 50、凫胫鹤膝:《庄子.骈拇》:'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后以'凫胫鹤膝'谓事物各有长短,天性使然,不可随意损益。
凫中间的词语
更多>>- 1、飞凫舃:指会飞的仙鞋。典出《后汉书.方术传上.王乔》:"王乔者,河东人也。显宗世,为叶令。乔有神术,每月朔望,常自县诣台朝。帝怪其来数,而不见车骑,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临至,辄有双凫从东南飞来。于是候凫至,举罗张之﹐但得一只舃焉。乃诏尚方?视﹐则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南朝梁沈约《和谢宣城》﹕"王乔飞凫舃﹐东方金马门。"后亦借指官员。
- 2、惭凫企鹤:凫鸭自惭脚胫短而羡慕鹤鸟的腿胫长。比喻对自己的短处惭愧,而羡慕他人的长处。
- 3、鹤短凫长:《庄子.骈拇》:'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后以'鹤短凫长'比喻颠倒是非,妄加评论。
- 4、鹤长凫短:《庄子.骈拇》:"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后用"鹤长凫短"比喻事物各有特点。
- 5、寡凫单鹄:原是古代的琴曲名。后比喻失去配偶的人。
- 6、强凫变鹤: 语本《庄子•骈拇》:“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后以“强凫变鹤”谓硬把野鸭变作仙鹤。喻滥竽充数,徒多无益。
- 7、双凫一雁:汉苏武出使匈奴被羁,归国时留别李陵的诗中有“双凫俱北飞,一雁独南翔”之句。后以“双凫一雁”为感伤离别之词。
- 8、兔起凫举:行动迅速。
- 9、兔死凫举:象兔敢奔跑,象野鸭急飞。比喻行动迅速。
- 10、续凫断鹤:《庄子.骈拇》:'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后因以'续凫断鹤'喻违失事物本性,欲益反损。
- 11、续凫截鹤:比喻违失事物本性,欲益反损。
- 12、越凫楚乙:同一只飞鸿,有人以为野鸭,有人以为燕子。比喻由于主观片面,对于事物认识不清而判断错误
- 13、断凫续鹤:凫:野鸭;续:接续;鹤:仙鹤。截断野鸭的短腿接到仙鹤的长腿。比喻做事违反自然规律。
凫结尾的词语
更多- 1、白凫:白色的野水鸟。
- 2、晨凫: 指野鸭。 船名。
- 3、飞凫:飞翔的野鸭。 犹飞凫舃。箭名。 借指轻舟。
- 4、冠凫:传说由石首鱼变成的野鸭。
- 5、海凫: 一种海鸟。古代曾有海凫出、天下乱的传说。
- 6、鹤凫:谓鹤腿长,野鸭子腿短,是其自然现象。
- 7、化凫:典出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下:"吴郡鱼城,城下水中有石首鱼,至秋化为凫,凫项中尚有石。"后以"化凫"借指有道之士。
- 8、金凫: 1.金铸的凫。帝王陪葬物。 2.灯名。 3.凫形香炉。
- 9、寇凫: 野鸭的一种。
- 10、灵凫: 1.相传汉明帝时﹐邺令王乔有神术﹐每月朔自县诣尚书台﹐帝怪其来而无车骑﹐密令太史候望﹐见有双凫从东南飞来﹐因伏伺﹐见凫来﹐举罗﹐但得一双舄。见汉应劭《风俗通.正失.叶令祠》。因以为典。
- 11、蹑凫:汉应劭《风俗通.正失.叶令祠》:"俗说孝明帝时,尚书郎河东王乔,迁为叶令,乔有神术,每月朔常诣台朝,帝怪其来数而无车骑,密令太史候望,言其临至时,常有双凫从东南飞来;因伏伺,见凫举罗,但得一双舄耳。使尚方识视,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因用以指足踏双凫飞行的神术。
- 12、青凫: 1.见"青鳬"。
- 13、信凫:即信鸥。
- 14、神凫:秦始皇的名马之一。
- 15、舒凫:即鸭。
- 16、双凫: 1.两只水鸟﹔两只野鸭。 2.《后汉书.方术传上.王乔》﹕"王乔者﹐河东人也。显宗世﹐为叶令。乔有神术﹐每月朔望﹐常自县诣台朝。帝怪其来数﹐而不见车骑﹐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临至﹐辄有双凫从东南飞来。于是候凫至﹐举罗张之﹐但得一只舃焉。乃诏尚方?视﹐则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后用为地方官的故实。
- 17、松凫:南方的一种野鸭名。
- 18、王凫:指王乔飞凫入朝故事。后用为出任县令的典实。
- 19、五凫: 土质较硬的下等土壤。
- 20、舃凫:传说东汉明帝时叶县令王乔有神术﹐尝化两舃为双凫﹐乘之至京师。后因用为县令的故实。
- 21、仙凫:后常以'仙凫'作为履的典实。 比喻足迹﹑行踪。鸭的美称。
- 22、野凫: 1.野鸭。 2.喻妓女。
- 23、游凫:指浮游的野鸭。
- 24、鱼凫:1.传说中古,蜀国,帝王名。 2.鱼和凫。凫,野鸭。
- 25、履凫: 指王乔化履为凫而乘之往来的传说。
- 26、玉凫: 凫鸭形的玉雕。 喻水中的裸女。
- 27、叶县凫: 1.汉应劭《风俗通.正失.叶令祠》:"俗说孝明帝时,尚书郎河东王乔,迁为叶令,乔有神术,每月朔常诣台朝,帝怪其来数而无车骑,密令太史候望,言其临至时,常有双凫从东南飞来;因伏伺,见凫举罗,但得一双舄耳。"后因以"叶县凫"指代得到皇上眷念的县令。
- 28、断鹤续凫: 断鹤续凫duànhè-xùfú (1) 凫野鸭。截断白鹤的长腿,接到野鸭的短脚上。比喻违背自然规律做事 英 try to shorten the neck of a crane and leugthen that of an owl
- 29、断鹤继凫:截短鹤的长腿,接长野鸭的短腿。比喻违反自然规律,办不成的事。
- 30、单鹄寡凫:古琴曲名。
- 31、截鹤续凫: 《庄子•骈拇》:“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后因以“截鹤续凫”比喻事物勉强相代,失其本性。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凫组词,凫的组词,凫字怎么组词,凫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凫字组词的组词,其中凫字在开头的组词有50个,凫字在中间的组词有13个,凫字在结尾的组词有31个。
F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