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开头的词语

更多
  • 1、尼菴: 尼姑所居的寺庙。
  • 2、尼庵:亦作“尼菴”。指尼姑所居的寺庙。
  • 3、尼媪:尼姑。
  • 4、尼聃:儒家创始人仲尼和道家创始人老聃的并称。
  • 5、尼峰:尼山,尼丘。
  • 6、尼父:亦称'尼甫'。对孔子的尊称。孔子字仲尼,故称。
  • 7、尼甫:亦称'尼甫'。对孔子的尊称。孔子字仲尼,故称。
  • 8、尼姑: 尼姑nígū (1) 佛教修行的女子 英 Buddhist nun
  • 9、尼轲:孔子与孟子的并称。孔子字仲尼,孟子名轲。
  • 10、尼龙: 尼龙nílóng (1) 含有聚酰胺的各种合成纤维,以熔融或溶解法做成短纤维、长丝硬毛或薄板 英 nylon
  • 11、尼丘:山名。在山东曲阜县东南,连泗水﹑邹县界。相传孔子父叔梁纥﹑母颜氏祷于此而生孔子。故孔子名丘,字仲尼。指孔子。
  • 12、尼山:即尼丘。 指孔子。
  • 13、尼干: 1.亦作"尼犍"。 2.梵语nirgrantha的省音译。佛教所说的外道之一,即露形外道。
  • 14、尼阻:阻尼 zǔní [物]∶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各种阻力的影响,能量逐渐衰减而运动减弱的现象
  • 15、尼采: 尼采Nícǎi (1) (1844—1900) 德国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哲学家,主张唯意志论,提倡超人哲学,反对民主、社会主义和妇女解放运动,歌颂战争。他的思想后来成了德国法西斯主义的理论根据。他以“太阳”自命,后发疯而死 英 Nietzsche,Friedrich
  • 16、尼师: 对尼姑的敬称。
  • 17、尼圣:对孔子的尊称。
  • 18、尼犍: 1.亦作"尼犍"。 2.梵语nirgrantha的省音译。佛教所说的外道之一,即露形外道。
  • 19、尼居:犹尼庵。
  • 20、尼房:尼姑所居处。
  • 21、尼邱:即尼丘。
  • 22、尼首:谓人头象尼丘山,中低四方高。
  • 23、尼珠:摩尼宝珠。梵语意为宝珠,故称宝珠为"尼珠"。
  • 24、尼院:尼庵。
  • 25、尼站:指尼寺中专供来往僧官和侍尼所居的屋舍。
  • 26、尼止:阻止。
  • 27、尼行:停止或阻止前进。
  • 28、尼坛:尼姑受戒的地方。
  • 29、尼僧:尼姑。
  • 30、尼寺: 1.尼姑所住的寺院。 2.借指天主教修女院。
  • 31、尼姑庵: 即尼庵。
  • 32、尼师今: 新罗早期对国君的称呼。
  • 33、尼厖古:复姓。金有尼厖古鉴。见《金史》本传。
  • 34、尼罗河: 尼罗河Níluó Hé (1) 非洲“众河之父”,世界最长的河流。长约6670公里,流域面积287万平方公里,注入地中海 英 Nile River
  • 35、尼师坛: 1.亦作"尼师但那"。 2.梵语音译。佛教徒所说六物之一。即随坐衣。衣上所附布料可作坐具或卧具。
  • 36、尼童子:年轻尼姑。
  • 37、尼特族: NEET在台湾的译音,NEET的全称是(NotcurrentlyengagedinEmployment,EducationorTraining),最早使用于英国,之后渐渐的使用在其他国家;它是指一些不升学、不就业、不进修或参加就业辅导,终日无所事事的族群。
  • 38、尼古丁:  即烟碱。是一种难闻、味苦、无色透明的油质液体,挥发性强,在空气中极易氧化成暗灰色,能迅速溶于水及酒精中,通过口鼻支气管黏膜很容易被机体吸收。粘在皮肤表面的尼古丁亦可被吸收渗入体内。当尼古丁进入人体后,会产生许多作用:如四肢末梢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呼吸变快、精神状况改变,并促进血小板凝集,为造成心脏血管阻塞、高血压、中风等心脏血管性疾病的主要帮凶。
  • 39、尼日尔:尼日尔共和国位于非洲中西部,是撒哈拉沙漠南缘的内陆国,该国北与阿尔及利亚和利比亚接壤,南同尼日利亚和贝宁交界,西与马里和布基纳法索毗连,东同乍得相邻。
  • 40、尼泊尔:南亚内陆国。在喜马拉雅山脉南坡。西南邻中国。面积14.72万平方千米。人口1850万(1991年)。首都加德满都。农业国。登山活动收入为外汇重要来源。
  • 41、尼师但那: 见“尼师坛 ”。
  • 42、尼塔文化:尼塔文化来源于“尼塔码勒格彼得”,形容某些人在所有证据都指向反面的时候,还要顽固坚持,固执己见。
  • 43、尼加拉瓜:尼加拉瓜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Nicaragua),简称尼加拉瓜。
  • 44、尼日利亚:尼日利亚(英文:Federal Republic of Nigeria,全称: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位于6°27′N,3°24′E,处于西非东南部的国家,非洲几内亚湾西岸的顶点,邻国包括西边的贝宁,北边的尼日尔,东北方隔乍得湖与乍得接壤一小段国界,东和东南与喀麦隆毗连,南濒大西洋几内亚湾。
  • 45、尼日尔河:尼日尔河,Niger River,西非主要河流,全长4,200公里(2,600哩),是仅次于尼罗河和刚果河的非洲第三长河。
  • 46、尼格罗人: 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Nígéluó-A`odàlìyà rénzhǒng (1) 世界三大人种之一,皮肤黝黑,嘴唇厚,鼻子宽扁,头发鬈曲,分布区域包括非洲,澳州及南亚热带地区 英 Negrillo-Australian race
  • 47、尼格罗人种: 世界三大人种之一,体质特征是皮肤黑,嘴唇厚,鼻子扁宽,头发鬈曲,主要分布在非洲、大洋洲、印度南部、斯里兰卡等地。也叫黑种、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尼格罗,英Negro]
  • 48、尼德兰革命:尼德兰革命是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
  • 49、尼德兰美术: 词语解释⒈  指15世纪初至16世纪尼德兰(即今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一带)的美术。以人文主义思想为主导,描绘现实生活,注重刻画人物性格,形成独立的学派。创作了一批表现人民日常生活的风俗画和写实的风景画。代表人物有凡·爱克兄弟等。
  • 50、尼亚加拉瀑布:尼亚加拉瀑布(Niagara Falls)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和美国纽约州的交界处,瀑布源头为尼亚加拉河,主瀑布位于加拿大境内,是瀑布的最佳观赏地;在美国境内瀑布由月亮岛隔开,观赏的是瀑布侧面。

尼中间的词语

更多>>
  • 1、旦尼尔: 纤度的非法定计量单位,简称旦。[法denier]
  • 2、腓尼基:腓尼基,是希腊人对迦南的称呼,迦南在希腊语中翻译为腓尼基(Phoenicia),其在闪米特语中意为“紫红”,起源于当地出产的一种紫红色染料。
  • 3、哈尼族: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云南省。
  • 4、伊尼冀: 犹里长。
  • 5、肯尼亚: 肯尼亚Kěnníyà (1) 肯尼亚共和国位于非洲东部,地跨赤道,东南临印度洋。面积582646平方公里,人口22397000,首都内罗毕 英 Kenya
  • 6、肯尼猫: 一只可以在水下生活的猫,在海绵宝宝第189集曾出现过。
  • 7、洛尼山: 彝族的发祥地,又称洛尼白、洛尼本、洛祖业、罗尼山等。
  • 8、慕尼黑:为了本国利益,不惜牺牲别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纵容侵略者的政策。 年,英、法两国为使德国将侵略矛头转向苏联,于 月与德、意签订《慕尼黑协定》,强迫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地区给德国,以换取英、法、德、意不侵犯捷其他领土的“保证”,结果助长了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德于次年侵占捷全境,并攻占波兰等国,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 9、摩尼珠: 1.宝珠。
  • 10、摩尼教: 旧译“明教”、“末尼教”等。波斯(今伊朗)古代宗教之一。公元3世纪由摩尼创立。主要经典为《彻尽万法根源智经》、《净命宝藏经》、《赞愿经》等。宣传善恶二元论,善人死后可获幸福,恶人则须堕入地狱。曾传布于北非、南欧与亚洲一些国家,公元7世纪后渐衰亡。公元6-7世纪传入中国,曾被严禁,元明以后渐融入其他教派。
  • 11、末尼教:摩尼教。波斯人摩尼所创立的宗教。其教宣传光明与黑暗的互相对立为善恶的本原。约在6-7世纪从陆路传入新疆。后由新疆传入漠北的回纥。武则天延载元年(公元694年),波斯摩尼教侍法者密乌拂多诞持《二宗经》至长安。
  • 12、牟尼子: 1.亦称"牟尼珠"。 2.即数珠。佛教徒念佛﹑持咒﹑诵经时用来计数的成串珠子。多用木槵子等制成,每串以二十七颗﹑一百零八颗为常见。
  • 13、牟尼珠: 见“牟尼子 ”。
  • 14、牟尼教:即摩尼教。
  • 15、撒尼族:云南路南﹑泸西﹑弥勒﹑昆明等地部分彝族的自称。
  • 16、王尼叹: 1.《晋书·王尼传》:"尼早丧妇,止有一子。无居宅,惟畜露车,有牛一头,每行,辄使子御之,暮则共宿车上。常叹曰:'沧海横流,处处不安也。'"后因以"王尼叹"喻落泊者之怨尤。
  • 17、威尼斯: 威尼斯Wēinísī (1) 意大利北部主要港口。世界独特的水上城市 英 Venice
  • 18、罗尼山: 彝语,也称洛尼白、洛尼山、妥鲁山、罗尼白、螳螂白子等,即汉语所称的堂狼山、堂琅山,是今巧家包谷垴乡、老店镇、马树镇、炉房乡、药山镇等乡镇一带以药山为主峰的巧家东部之山。
  • 19、修尼泽: 是《暴力宇宙海贼》的人物之一。
  • 20、成尼姓: 源于满族,出自金国时期女真瓜吉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 21、伊尼特:是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公元前70年-公元前19年)的著名史诗,共12卷,约12000行,写于公元前30年-公元前19年, 讲述特洛伊战争中的一位英雄伊尼斯历经风险的一生。
  • 22、马尼拉:菲律宾首都和最大港口。 人口795万。大马尼拉市还包括周围十二个市镇,面积920平方千米,人口近800万。现代工商业和金融业发达。集中了全国三分之一的工业,有制糖、纺织、烟草等部门。港阔水深,可同时停泊二十余艘万吨巨轮。有国际航空站。多名胜古迹,风景秀丽,是亚洲重要旅游中心之一。
  • 23、突尼斯:突尼斯共和国(阿拉伯语:الجمهورية التونسية‎),简称突尼斯,位于非洲大陆最北端,北部和东部面临地中海,隔突尼斯海峡与意大利的西西里岛相望,扼地中海东西航运的要冲,东南与利比亚为邻,西与阿尔及利亚接壤。
  • 24、拉尼娜:一种大规模的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的现象。由于东太平洋表面海水水温、水位较常年平均值下降,导致全球一系列非常态降雨及乾旱等天气异常变化,给人类带来一定程度的灾害。也作「反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部分词典也译作「反圣婴现象」、「圣女现象」、「反圣婴」。(拉尼娜,西班牙La Ni a)
  • 25、贝尼哈桑:埃及中王国考古遗址
  • 26、留尼汪岛: 非洲大陆东南印度洋上岛屿。法国海外省。面积2510平方千米。人口约60万(1990年)。首府圣但尼。火山岛。属热带海洋性气候。经济以种植甘蔗和制糖为主。主要出口蔗糖。
  • 27、芬尼运动: 爱尔兰人民反对英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1801年爱尔兰被并入英国。1858年在爱尔兰的都柏林和美国纽约同时成立两个组织,统称芬尼(以爱尔兰传说中的盖尔人英雄芬尼·马库尔统帅的民团命名),纲领是反对英国殖民统治,建立共和国。组成的武装力量,称“爱尔兰共和军”。多次举行武装密谋活动和起义,均失败。19世纪70年代后衰落。
  • 28、厄尔尼诺: 东太平洋赤道附近海域大面积海水异常增温、鱼群大量死亡的现象。一般出现于圣诞节前后,每隔几年发生一次,发生时海水表层增温范围扩大,持续时间长,对全球气候产生重大影响。[厄尔尼诺,西ElNiño]
  • 29、格尔尼卡:壁画。
  • 30、腓尼基语:古代腓尼基人使用的语言文字。
  • 31、悉尼港桥:世界著名大跨度钢拱桥。位于澳大利亚悉尼市杰克逊港湾,连接悉尼市南北。桥长1149米,桥身是一个跨度为503米的钢结构巨型单拱。桥面高出海面50多米,超级巨轮可在桥下通航。桥面宽49米,中间设四条有轨电车轨道、八条汽车道和两条人行道。南北桥畔还各耸立两座高出海面80多米的桥头堡。大桥与悉尼歌剧院互为陪衬,成为瞩目于世的一大景观。1932年建成。
  • 32、格林尼治: 一译“格林威治”。在伦敦东南部、泰晤士河南岸。1675年设英国皇家天文台,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决定以经过此地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并以此作为世界“时区”的起点。1953年天文台迁至赫斯特蒙苏,原址改为全国海洋博物馆、皇家海军学院等。
  • 33、德莱尼人: 魔兽世界联盟种族之一。
  • 34、马尼拉麻:蕉麻。
  • 35、盤尼西林:[英语penicillin]即青霉素。
  • 36、配尼西林:[英Penicillin]即青霉素。亦译作"盘尼西林"。
  • 37、陀罗尼衾: 1.织成或印有陀罗经的白绫被子。作为殓具。清制﹐由皇帝赐与死亡的王大臣殓葬用。
  • 38、陀罗尼门:佛教语。总持的关键。
  • 39、陀罗尼幢: 1.佛教的经幢﹐将佛经咒文写在长筒圆形的绸伞上﹐或写在旛盖上。刻佛经咒文于石柱上的叫石幢。唐李白有《崇明寺佛顶尊胜陀罗尼幢颂》诗。王琦题注﹕"梵语陀罗尼者﹐华言总持﹐谓总统摄持﹐无有遗失﹐即咒之别名也……幢者﹐释家旛盖之类﹐此则以石为幢形而刻咒字于其上即谓之幢也。"
  • 40、中尼公路:从西藏拉萨到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中国境内途经日喀则至樟木口岸段,长 千米;尼境内段长 千米。 年建成通车。是联系中国和尼泊尔的国际公路干线。
  • 41、盘尼西林:一种抗菌特效药。
  • 42、摩索尼尔: 是北欧神话中的一名侏儒。
  • 43、格尼维尔:Guinevere,是不列颠王后
  • 44、添帕尼优:“提早”,而词根“–illo”则是“小”的意思。这很好的解释了Tempranillo的特性:早熟,颗粒较小。近百年来,Tempranillo已经在世界各地被广泛种植,包括墨西哥,新西兰,南美,美国,南非,澳大利亚,土耳其和加拿大等地。
  • 45、秀尼鱼龙:“来自休尼山脉的蜥蜴”,以该化石发现的地层组命名。
  • 46、基尼系数:经济学中指衡量人们收入差异状况的指标。系数数值为0—1。0为收入绝对平均,1为收入绝对不平均。通常认为数值超过0.4为国际警戒线水平,表明贫富差距很大。因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Corrado Gini)首先提出而得名。
  • 47、陀罗尼形:指如来万德轮圆具足之总持身
  • 48、比基尼线:沿着比基尼下装,露出的性感曲线就是比基尼线。
  • 49、悦尼来远:使近者悦服,远者来归。亦谓远近归服。语本《论语.子路》:'近者悦,远者来。'
  • 50、达纳尼尔:又译达拉尼尔,一棵拥有神奇力量的树。
  • 51、革尼撒勒:富裕的花园。
  • 52、叶尼塞河:叶尼塞河(俄文:Енисе́й,英文:Yenisei)是俄罗斯水量最大的河流,世界上的大河之一,是流入北冰洋的三大西伯利亚河流之一(其他两个是鄂毕河和勒拿河)。
  • 53、阻尼振动:阻尼振动是指,由于振动系统受到摩擦和介质阻力或其他能耗而使振幅随时间逐渐衰减的振动,又称减幅振动、衰减振动。
  • 54、美尼尔病:美尼尔病是梅尼埃病的旧称,也曾称作梅尼埃尔病,是因膜迷路积水引起阵发性眩晕、耳聋、耳鸣。
  • 55、罗马尼亚:罗马尼亚(罗马尼亚语:România;英语:Romania),位于东南欧巴尔干半岛东北部。
  • 56、亚美尼亚:亚美尼亚共和国(亚美尼亚语:Հայաստանի Հանրապետություն),简称亚美尼亚,是一个位于西亚外高加索地区的共和制国家。
  • 57、爱沙尼亚:爱沙尼亚共和国(爱沙尼亚语:Eesti Vabariik,英语:Republic of Estonia),简称爱沙尼亚,与南方的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并称为波罗的海三国。
  • 58、坦桑尼亚:东非国家。临印度洋。面积94.51万平方千米。人口2810万(1995年)。首都达累斯萨拉姆。境内以高原为主,东非大裂谷纵贯。有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地处热带,干湿季分明。农业为经济主导部门,主要出口咖啡、棉花、剑麻等农产品。
  • 59、悉尼大学:悉尼大学(The University of Sydney),始建于1850年,坐落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首府悉尼,是研究型大学,是砂岩学府、澳大利亚八校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英联邦大学协会、全球高校人工智能学术联盟、新工科教育国际联盟、亚太国际贸易教育暨研究联盟的成员。
  • 60、爱沙尼亚人: 爱沙尼亚的主体民族。部分分布在高加索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另有少数分布在欧、美各国。约110万人(1985年)。讲爱沙尼亚语。多信基督教新教。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
  • 61、阿尔巴尼亚: 东南欧国家。在巴尔干半岛上,临亚得里亚海。面积287万平方千米。人口330万(1992年)。首都地拉那。境内多山。地中海气候。工业在经济中占主要地位,世界主要铬矿石生产国之一。
  • 62、贝利尼父子:雅科布·贝利尼(jacopobellini,约1400-约1470)及其长子贞提尔·贝利尼(gentilebellini,约1429-1507)、次子乔凡尼·贝利尼(giovannibellini,约1430-1516),是意大利威尼斯画派早期代表画家。以描绘历史画和威尼斯宗教生活著称,擅长用色。代表作有《圣母子与施主》、《圣马可广场上的游行》、《阿尔贝雷蒂圣母像》等。
  • 63、波嘉尼小姐: 雕塑。罗马尼亚布朗库西作于1913年。波嘉尼系罗马尼亚女画家。作品将波嘉尼小姐的椭圆形脸蛋、大眼睛以及用手托腮的动作加以夸张和简化,诙谐风趣,富有装饰性。
  • 64、波利尼西亚: 中南太平洋的岛群,意为“多岛群岛”。在180°经线以东及南、北回归线之间。总面积26万平方千米。由火山岛和珊瑚岛组成。经济以农业和旅游业为主。
  • 65、慕尼黑政策: 为了本国利益,不惜牺牲别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纵容侵略者的政策。1938年,英、法两国为使德国将侵略矛头转向苏联,于9月与德、意签订《慕尼黑协定》,强迫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地区给德国,以换取英、法、德、意不侵犯捷其他领土的“保证”,结果助长了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德于次年侵占捷全境,并攻占波兰等国,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 66、马提尼克岛:马提尼克岛位于小安的列斯群岛的向风群岛最北部,岛上自然风光优美,有火山和海滩,盛产甘蔗、棕榈树、香蕉和菠萝等植物,曾被克里斯托弗·哥伦布(Christopher Columbus)喻为“世界上最美的国家”。
  • 67、迪斯尼乐园: 迪斯尼乐园Dísīní Lèyuán (1) 由美国电影制片人、动画片导演迪斯尼于1955年创设的游乐园,地处洛杉机东南 英 Disneyland
  • 68、狄俄尼索斯:狄俄尼索斯(希腊语:Διόνυσος、英语:Dionysus),是古希腊神话中的酒神,奥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
  • 69、坦噶尼喀湖: 坦噶尼喀湖Tǎngāníkā Hú (1) 坦桑尼亚西部和扎伊尔东部的一个大淡水湖,长 720 公里,宽 48—70公里,面积32.9千平方公里,最大深度 435 米(仅次于贝加尔湖) 英 Lake Tanganyika
  • 70、万尼亚舅舅: 剧本。俄国契诃夫作于1897年。乡绅万尼亚二十五年中放弃个人幸福,与外甥女索尼雅辛勤经营庄园,供养妹夫谢列布利雅可夫教授。但他终于发现妹夫只是个华而不实的庸才,他于激怒中枪击妹夫,幸未击中。最后在友人劝解下不得不与妹夫言归于好。
  • 71、悉尼歌剧院:悉尼歌剧院(英语:Sydney Opera House),位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悉尼市区北部悉尼港的便利朗角(Bennelong Point),1959年3月动工建造,1973年10月20日正式投入使用,是澳大利亚地标式建筑。
  • 72、斯洛文尼亚: 东南欧国家。在巴尔干半岛上,临亚得里亚海。面积203万平方千米。人口199万(1994年)。首都卢布尔雅那。地形以山地为主。大部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工业较发达,林、畜业重要。
  • 73、毛里塔尼亚: 西北非国家。临大西洋。面积1185万平方千米。人口200万(1989年)。首都努瓦克肖特。境内大部分为撒哈拉沙漠。热带沙漠气候。居民大多从事农牧业。采矿业重要,主要出口铁矿砂。
  • 74、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Yìndùníxīyà (1) 东南亚岛国,位于亚洲澳洲两大陆和太平洋、印度洋之间,面积191万平方公里,人口1.41亿,首都雅加达。矿物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经济以农业为主,天然橡胶占世界第二位 英 Indonesia
  • 75、拉尼娜现象:一种大规模的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的现象。由于东太平洋表面海水水温、水位较常年平均值下降,导致全球一系列非常态降雨及乾旱等天气异常变化,给人类带来一定程度的灾害。也作「反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部分词典也译作「反圣婴现象」、「圣女现象」、「反圣婴」。(拉尼娜,西班牙La Ni a)
  • 76、威尼斯商人:《威尼斯商人》 是英国戏剧家威廉·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是一部具有讽刺性的喜剧。
  • 77、威尼斯画派:威尼斯画派是16世纪以威尼斯画家乔尔乔内和提香为代表的绘画形式,他们吸收了文艺复兴鼎盛时期画家的精华,但大胆在色彩上创新,使画作更为生动明快,同时人物背景的风景比例更大。
  • 78、美拉尼西亚:美拉尼西亚(Melanesia)太平洋三大岛群之一(其余为密克罗尼西亚和波利尼西亚),“美拉尼西亚”之名源自希腊语,意为“黑人群岛”。
  • 79、亚美尼亚人:亚美尼亚人(Armenians)是亚洲南高加索地区的古老民族。
  • 80、罗马尼亚人: 词语解释⒈  罗马尼亚的主体民族。另有少数分布在欧美各国。约20罗马尼亚人70万人(1985年)。讲罗马尼亚语。部分人信东正教。主要从事工业和农业,手工业发达。
  • 81、阿尔巴尼亚人: 阿尔巴尼亚的主体民族。部分分布在南斯拉夫等国。约500万人(1985年)。讲阿尔巴尼亚语。信伊斯兰教,部分人信东正教。北部的主要从事畜牧业,南部的主要从事农业。
  • 82、多米尼加联邦: 北美洲西印度群岛中的岛国。临加勒比海和大西洋。面积751平方千米。人口74万(1995年)。首都罗索。属火山岛。热带海洋性气候。主要生产和出口香蕉。
  • 83、博洛尼亚大学: 意大利的国立大学。欧洲历史悠久的大学之一。12世纪创建于博洛尼亚。初为法律学校,1158年改现名。设有法学、政治、经济及商业、文学及哲学、教育、医学、数学、物理科学及自然科学、工业化学、药、工、农、兽医等学院。
  • 84、达达尼尔海峡: 见“黑海海峡”(1260页)。
  • 85、塔斯马尼亚岛:塔斯马尼亚岛(Tasmania)也是塔斯马尼亚州所在地,它是澳大利亚联邦唯一的岛州,在维多利亚州以南240公里处,中间隔着巴斯海峡,主要包括主岛塔斯马尼亚岛以及布鲁尼岛、金岛、弗林德斯岛、麦夸里岛和许多沿海小岛,号称“天然之州”,亦被誉为“苹果之岛”,亦有“假日之州”、“澳大利亚版的新西兰”之称,以秀丽风光和朴素人文为特色。
  • 86、厄尔尼诺现象:东太平洋赤道附近海域大面积海水异常增温、鱼群大量死亡的现象。一般出现于圣诞节前后,每隔几年发生一次,发生时海水表层增温范围扩大,持续时间长,对全球气候产生重大影响。[厄尔尼诺,西El Niño]
  • 87、格林尼治时间: 格林尼治时间Gélínnízhì shíjiān (1) 以格林尼治天球子午圈的月球中天为基准的时间,以区别于根据地方天球子午圈的月球中天为基准的时间 英 Greenwich time
  • 88、加利福尼亚湾:加利福尼亚湾(西班牙语作Golfo de California),亦称科尔特斯海(Sea of Cortes,西班牙语作Mar de Cortes)。
  • 89、新喀里多尼亚:法国在大洋洲的属地。在太平洋西南部,南回归线北。面积1.91万平方千米。人口17.9万(1993年)。首府努美阿。岛上多火山。热带草原气候。经济以采矿和冶炼为主。镍矿储量和镍产量居世界前列。
  • 90、斯洛文尼亚人: 斯洛文尼亚的主体民族。少数分布在意大利、奥地利等国。约216万人(1985年)。讲斯洛文尼亚语。多信天主教,部分信东正教。主要从事农业和工业。
  • 91、亚美尼亚高原:亚美尼亚高原(ArmenianHighland),是位于亚洲西部的火山熔岩高原。
  • 92、美拉尼西亚人:美拉尼西亚人(Melanesians),太平洋西南部美拉尼西亚群岛的民族集团,包括所罗门人、瓦努阿图人、新喀里多尼亚人、斐济人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美拉尼西亚人,共约110万人(1978),属澳大利亚人种美拉尼西亚类型,皮肤黝黑,头发卷曲,阔脸宽鼻,颌部突出,使用多种语言,属南岛语系-美拉尼西亚语族,崇拜图腾和首领,迷信巫术和占卜,有专职巫师和祭司,但后来部分人改信基督教。
  • 93、密克罗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Micronesia)意为“小岛群岛”。
  • 94、安娜·卡列尼娜:《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品。作品讲述了贵族妇女安娜追求爱情幸福,却在卡列宁的虚伪、渥伦斯基的冷漠和自私面前碰得头破血流,最终落得卧轨自杀、陈尸车站的下场。庄园主列文反对土地私有制,抵制资本主义制度,同情贫苦农民,却又无法摆脱贵族习气而陷入无法解脱的矛盾之中。矛盾的时期、矛盾的制度、矛盾的人物、矛盾的心理,使全书在矛盾的漩涡中颠簸。这部小说是新旧交替时期紧张惶恐的俄国社会的写照。 该书通过女主人公安娜追求爱情悲剧,和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先后描写了150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 95、安娜·卡列尼娜:《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品。作品讲述了贵族妇女安娜追求爱情幸福,却在卡列宁的虚伪、渥伦斯基的冷漠和自私面前碰得头破血流,最终落得卧轨自杀、陈尸车站的下场。庄园主列文反对土地私有制,抵制资本主义制度,同情贫苦农民,却又无法摆脱贵族习气而陷入无法解脱的矛盾之中。矛盾的时期、矛盾的制度、矛盾的人物、矛盾的心理,使全书在矛盾的漩涡中颠簸。这部小说是新旧交替时期紧张惶恐的俄国社会的写照。 该书通过女主人公安娜追求爱情悲剧,和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先后描写了150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 96、伯罗奔尼撒战争:伯罗奔尼撒战争,是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和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联盟之间的一场战争。
  • 97、多米尼加共和国: 北美洲西印度群岛中的岛国。濒加勒比海和大西洋。面积484万平方千米。人口750万(1995年)。首都圣多明各。境内多山。热带气候。农业国。主要产蔗糖。
  • 98、反厄尔尼诺现象:一种大规模的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的现象。由于东太平洋表面海水水温、水位较常年平均值下降,导致全球一系列非常态降雨及乾旱等天气异常变化,给人类带来一定程度的灾害。也作「反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部分词典也译作「反圣婴现象」、「圣女现象」、「反圣婴」。(拉尼娜,西班牙La Ni a)
  • 99、格林尼治天文台: 又称“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1675年英王查理二世创立。为国际经度起算点。1953年台址迁到苏塞克斯郡海尔夏姆附近的赫斯特蒙苏城堡,但仍沿用原名。
  • 100、加利福尼亚半岛:世界最狭长的半岛。在墨西哥西北部。长1223千米,宽50加利福尼亚半岛250千米。大部分为海拔500加利福尼亚半岛1500米的山地,多火山。海岸曲折,沿岸多小岛。

尼结尾的词语

更多
  • 1、僾尼:部分哈尼族人的自称。主要居住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2、刍尼: 1.亦作"刍泥"。 2.喜鹊。
  • 3、沮尼:阻止。
  • 4、末尼: 1.真珠,珠玉,宝石。末,也写作"摩"。 2.宗教名。详"末尼教"。 3.同"末泥"。
  • 5、阿尼:尼姑。
  • 6、仇尼:复姓。南朝宋有仇尼道盛。见《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二十八年》。
  • 7、伽尼:梵语石蜜的译音。结块的蔗糖。
  • 8、军尼:倭国官名。
  • 9、摩尼: 指摩尼教。 梵语宝珠的译音。也作“末尼”。 泛指佛珠。 水窦。
  • 10、牟尼: 梵语muni的音译。意为寂静。多指释迦牟尼。 即牟尼子。 清代朝服上的珠串。
  • 11、毗尼: 佛教语。梵语vinaya的译音。又译作“毗奈耶”。意为律。
  • 12、贫尼:尼姑对自己的谦称。
  • 13、僧尼: 僧尼sēngní (1) 统称和尚和尼姑 英 Buddhist monks and nuns
  • 14、圣尼:对孔子的尊称。孔子字仲尼﹐被尊为圣人﹐故称。
  • 15、歍尼: 1.呕吐所及。语出《山海经.大荒北经》:"其所歍所尼﹐即为源泽。"
  • 16、象尼:《左传.桓公六年》:"以类命为象"晋杜预注:"若孔子首象尼丘。"孔颖达疏:"《孔子世家》:叔梁纥与颜氏祷于尼丘,得孔子,孔子生而首上污(圩)顶,故因名曰丘,字仲尼,是其象尼丘也。"后因以"象尼"称孔子。
  • 17、小尼: 1.年幼的尼姑。 2.女尼自谦之称。
  • 18、宣尼:汉平帝元始元年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后因称孔子为宣尼。
  • 19、伊尼: 梵文的鹿名。
  • 20、郁尼:郁悒不申。
  • 21、仲尼:孔子的字。
  • 22、阻尼: 阻尼zǔní (1) 物∶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各种阻力的影响,能量逐渐衰减而运动减弱的现象 英 damping
  • 23、兄尼:同父母 而年小于自己的男子。
  • 24、撒尼:云南路南﹑泸西﹑弥勒﹑昆明等地部分彝族的自称。
  • 25、悉尼:悉尼(Sydney),位于澳大利亚的东南沿岸,是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首府,也是澳大利亚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
  • 26、倍里尼: 倍里尼Bèilǐní (1) (1430—1516)也译作贝里尼,他和他的父亲、哥哥都是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派的奠基人,他以画圣母像著名 英 Bellini
  • 27、苾刍尼:即比丘尼。俗称尼姑。梵语男僧叫苾刍,女僧叫苾刍尼。
  • 28、比丘尼: 比丘尼bǐqiūní (1) 佛教出家五众之一,指已受具足戒的女性,尼姑 英 梵Bhiksuni;nun
  • 29、比基尼: 比基尼bǐjīní (1) 译音。一种女性服装,上身为胸罩,下身是三角裤 英 英语 Bikini
  • 30、比邱尼:亦作"比丘尼"。
  • 31、晡旃尼: 意为抹布。
  • 32、伯尔尼: 瑞士首都。人口138万(1994年)。环境幽雅,景色秀丽,为国际旅游中心。钟表制造业著称于世,有“世界表都”之称。有图书馆、博物馆、教堂、钟楼等历史建筑。许多国际组织设此。
  • 33、哥白尼: 哥白尼Gēbáiní (1) (1473—1543) 波兰天文学家,日心说的创立者。在弗伦堡任教士时,建一小天文台,坚持观察天体 30 余年。约于 1536 年撰成不朽著作《天体运行论》,推翻统治天文学 1000 多年的托勒密“地球中心说”,建立了“太阳中心说”(即日心说),指出: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同五大行星一样围绕太阳运行的普通行星,其自身又以地轴为中心自转。1543 年公开出版了《天体运行论》一书 英 Nicolaus Copernicus
  • 34、练行尼: 1.佛教指修练戒行的比丘尼。
  • 35、沙弥尼: 梵语音译的略称。初出家的女佛教徒。
  • 36、陁罗尼:即陀罗尼。
  • 37、陀罗尼:总持、能持、能遮。指能令善法不散失,令恶法不起的作用。
  • 38、小末尼: 使非根本部分处于不重要地位。 寻常;细微。 杂剧中扮男青少年的角色。
  • 39、紫駞尼: 1.亦作"紫陁尼"。亦作"紫駞尼"。 2.用骆驼毛织成的呢料。
  • 40、紫驼尼: 1.亦作"紫陁尼"。亦作"紫駞尼"。 2.用骆驼毛织成的呢料。
  • 41、紫陁尼: 1.亦作"紫陁尼"。亦作"紫駞尼"。 2.用骆驼毛织成的呢料。
  • 42、苏文尼: 1是Souveir的音译。Souveir是诞辰、纪念日的意思。
  • 43、马提尼: 一种强化葡萄酒。
  • 44、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Shìjiāmùní (1) (公元前563—485)也叫“释伽文佛”,佛教创始人 英 Sakyamuni, the founder of Buddhism
  • 45、查士丁尼:1.东罗马帝国皇帝。在位时,多次发动对外战争,征服北非汪达尔王国、意大利东哥特王国,领土扩大。下令纂成《查士丁尼法典》等四部法典(总称《国法大全》),为罗马法的重要典籍,对后世法律影响很大。
  • 46、西瞿陀尼: 1.即西牛货洲。佛经所说四大部洲之一。参见"西牛货洲"。
  • 47、日精摩尼: 火珠。
  • 48、月精摩尼:宝珠之名
  • 49、削发为尼:削发 xuēfà[shave one's hair] 剃去头发,指出家为僧尼
  • 50、班禅额尔德尼:西藏喇嘛教黄教中主持扎布伦寺及后藏事务的教主封号,意为'大学者'。
  • 51、奔车之上无仲尼:谓圣贤不处危险之地。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尼组词,尼的组词,尼字怎么组词,尼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尼字组词的组词,其中尼字在开头的组词有50个,尼字在中间的组词有112个,尼字在结尾的组词有51个。
  • 拼音
  • 注音ㄋㄧˊ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NXV
  • 五行

基本释义

形容词(1) (会意。从尸,匕声。甲骨文字形象两个人亲昵的样子。本义:亲近,亲昵)(2) 同本义。后作“昵”尼,从后近之也。——《说文》尼,近也。——《小尔雅》。按,近昵之意,字亦作昵。不避远尼。——《尸子》(3) 安定,平和尼,安也。——《尔雅》尼,和也。——《广雅》竟界尼康。——《隶释·祝睦后碑》名词(1) 尼姑,佛教中出家修行的女子。是梵语“比丘尼”(Bhidsunt)的简称人道为尼,遂居此寺。——《洛阳伽蓝记·胡统寺》(2) 又如:僧尼(和尚和尼姑);尼寺(尼姑所住的寺院);尼房(尼姑所居处);尼坛(尼姑受戒的地方)(3) 尼山 。如:尼丘(尼邱。山名,即尼山,在山东曲阜县东南。相传为孔子出生地。故孔子名丘,字仲尼);尼圣(对孔子的尊称);尼轲(孔子和孟子的并称);尼聃(儒家创始人仲尼和道家创始人老聃的并称);尼首(谓人头像尼丘山,中低四方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