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开头的词语
更多- 1、序跋: 序跋xù-bá (1) 序文和跋 英 preface and postscript
- 2、序宾:排列宾客的位次。
- 3、序次: 序次xùcì (1) 顺序 例 按年龄序次排列 英 order (2) 指篇章的排列顺序 英 lay out in proper order
- 4、序第:犹次序。谓官秩品第。
- 5、序稿:起稿,拟稿。
- 6、序绩:排比其功绩。
- 7、序爵: 1.按等次授予官爵。 2.依爵位排列座次。
- 8、序累:谓分别高下排列。累,犹序。
- 9、序録: 1.书目的编次和说明。说明部分包括著作的源流﹑要旨等,略相当于图书提要。序,亦写作"叙"。唐陆德明《经典释文》第一卷为"序录"。 2.记叙;记录。
- 10、序幕: 序幕xù mù 1. 戏剧第一幕之前的一场戏,用来介绍人物的历史、剧情发生的起因或暗示全剧的主题。 英 prologue; prelude; 2. 比喻某件事情的开始阶段。
- 11、序述:叙述。
- 12、序位:安排位次。
- 13、序衔:旧指在公文上依次具列职衔﹑姓名。
- 14、序言: 序言xùyán (1) 同“序文” 英 preface;foreward;indroduction
- 15、序曲: 序曲xù qǔ 1. 歌剧、清唱剧、芭蕾舞剧等开场前演奏的乐段,一般由交响乐队演奏。 英 overture; prelude; 2. 用这种体裁写成的独立器乐曲。
- 16、序文: 序文xù wén 1. 作者对作品的引言,通常用以说明下面要说和写的主题和范围、宗旨和经过。 英 preface; foreward; 2. 别人所写的对作品的介绍或对本书内容的评论。
- 17、序列: 序列xùliè (1) 依次论述 英 expound in sequence (2) 按某种档次排列 英 put in order (3) 档次 例 同一序列 英 array;alignment
- 18、序赞:亦作'序赞'。 文体名。其形式为简述他人生平,末加赞语。晋袁宏撰有《三国名臣序赞》,北魏李仲尚撰有《前汉功臣序赞》,分别见《文选》卷四七和《魏书》本传。
- 19、序论: 序论xùlùn (1) 序和论。即史传文的引言和结尾的评论 英 preface and review (2) 依次论列 英 narrate in order (3) 序言;序文 英 preface;introduction
- 20、序常:指官吏按常例升迁。
- 21、序顺:谓有序。
- 22、序传:文体名。作者自叙的传记。以记述家世﹑生平为主,兼及编纂旨趣﹑体例等。序,亦写作"叙"。《史记》有《太史公自序》,《汉书》沿用其体,始称"叙传"。参阅唐刘知几《史通.序传》。
- 23、序别:叙别,话别。
- 24、序引:序和引。二者皆为文体名。"引"大致如序而稍简短。
- 25、序志:叙述志趣。
- 26、序兴:相继而起。
- 27、序迁:按等级次第升迁。
- 28、序事: 1.谓安排事项,使有条理。 2.叙述事情。
- 29、序说:著作前的概述部分称为"序说"。如宋朱熹《论语集注》﹑《孟子集注》二书之前都有《序说》,辑录有关孔孟身世﹑言行及前人评论孔孟的材料。
- 30、序數: 序数xùshù (1) 像“第一,第二”等表示次序的数,还有一些惯用的表示法像“大舅、二舅、头一次”等。此外像“一组、三级、六层”等因后跟量词或名词,可以省去“第” 英 ordinal number
- 31、序目:目次,目录。 指序言和目录。 指对读书时辑录的条目加以论述的文字。
- 32、序班: 1.官员的班行位次。 2.官名,属鸿胪寺。明始置,清因之。
- 33、序进: 1.依次前进。 2.按规定的等级次第升迁。
- 34、序秩:旧指按品级尊卑为序书列官职姓名。明黄佐《翰林记》有《序秩》篇。
- 35、序战:战争或战役开始的第一仗。参见"初战"。
- 36、序成:等第,次序。
- 37、序端:堂的东墙或西墙的南端近阶处。
- 38、序客:鸿胪官之别称。职掌礼宾之事。
- 39、序食:按顺序进食。
- 40、序官:《周礼》天官太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及《考工记》等六篇将六官所统率的官属的职掌和人数概略地列于每篇之首,经学家谓之"序官"。
- 41、序室:古代幼童就学之所。
- 42、序立:按品级站立。
- 43、序分:佛教经论,分序﹑正﹑流通三分。初为序分,述其经发生因由,即缘起部分。
- 44、序定:谓依名分确立。
- 45、序歌:列于诗歌集或组诗前的诗篇。常用以叙述事情之缘起,交代写作意图和暗示主题等。
- 46、序数: 序数xùshù (1) 像“第一,第二”等表示次序的数,还有一些惯用的表示法像“大舅、二舅、头一次”等。此外像“一组、三级、六层”等因后跟量词或名词,可以省去“第” 英 ordinal number
- 47、序齿: 序齿xùchǐ (1) 以齿(表年龄)为序。按年龄大小定宴会席次或饮酒次序 英 arrange seats,etc.in order of age (2) 也作“叙齿” 例 叙齿于兄小十年。——韩琦《次韵答赵少卿》
- 48、序词: 序词xùcí (1)演说、表演或非戏剧的文学作品的序言或导言 英 prologue
- 49、序号:序号,有顺序的号码。
- 50、序章:写在文章前面的话,通常是作者或是故事情节的指引及简述。
- 51、序数词: 序数词xùshùcí (1) 回答“在什么序次上”这一问题的数词,如“第一”、“第二”、“第三” 英 ordinal number;ordinal numeral
- 52、序时账: 日记账。
- 53、序列音乐: 西方现代主义音乐流派之一。
- 54、序雪轩阳: 第一次的雪,早晨刚出的太阳。
- 55、序列博弈:语出《论语.阳货》:'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后谓不要饱食终日无所事事为'博弈犹贤'。
序中间的词语
更多>>- 1、程序库: 汇集在一起的经常应用的程序。主要有:(1)标准子程序。如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对数和指数函数、开平方和开立方函数等子程序。(2)标准程序。实现一些常用的计算方法,如解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数值积分、解代数方程式等程序。(3)服务性程序。如复制卡片、磁带、磁盘及调试用的各种程序等。
- 2、温序须:据《后汉书.独行传.温序》载,温序为隗嚣将所拘劫,令使从己,序不从,嚣将赐之剑,使自裁。"序受剑,衔须于口,顾左右曰:'既为贼所迫杀,无令须污土。'遂伏剑而死。"后以"温序须"为慷慨就义的典实。
- 3、程序法:为实现实体法所定的抽象的权利义务,辅助之严密且公正的实行,而订定其程序的法律。如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
- 4、反序法: 是从已知结果探求未知条件的工作程序。
- 5、有序相: 在某些替代式固溶当温度甚低时,不同种类的原子在晶格上呈有规律期性排列。
- 6、无序性: 具有无法重复实验、重复试验后无法得出同样结果或者无法运用科学手段找到规律性原理的现象或者特征,比如电子的运动规律,空气中烟雾的形状和流动方式等。
- 7、节序词: 以时令节日、民俗风景为表现对象的一类诗词作,如描写节日胜景,描写风俗文化的诗词。
- 8、粒序层理:粒序层理又称粒级层理、递变层理,是韵律层理的一种类型。
- 9、程序控制:通过事先编制的固定程序实现的自动控制。广泛应用于控制各种生产和工艺加工过程。
- 10、程序动作: 戏剧术语。指经过艺术夸张、提炼加工而定型的规范化、格式化的表演动作。如中国传统戏曲中人物出场时整冠理髯,哀痛时扬袖,以及大将出征前“起霸”,策马奔驰时“趟马”等。
- 11、岁序更新: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来到了。
- 12、不曾序过:意思是没有宗族关系。序,指按宗族的谱系排辈分。
- 13、循序渐进: 循序渐进xúnxù-jiànjìn (1) 按一定的顺序、步骤逐渐进步 例 但知下学而自然上达,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渐进耳。——宋·朱熹《四书集注》 英 follow in order and advance step by step;advance gradually in due order;follow in proper sequence and make steady progress
- 14、东序西胶: 1.见"东胶西序"。
- 15、鹭序鹓行: 见“鹭序鸳行 ”。
- 16、鹭序鸳行: 白鹭、鸳鸯群飞有序。比喻百官上朝时的行列。 亦作:鹭序鹓行
- 17、程序分析:对计算机程序行为进行自动分析的过程,主要包括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两种策略。
- 18、秩序井然: 秩序井然zhìxù-jǐngrán (1) 经仔细整理或安排的 例 他们过着秩序井然的生活 英 ordered
- 19、地震序列:在一定时间内,发生在同一震源区的一系列大小不同的地震,且其发震机制具有某种内在联系或有共同的发震构造的一组地震总称地震序列。
- 20、原子序数:一个原子核内质子的数量。
- 21、分班序齿: 比喻根据年龄的不同来分先后次序。
- 22、有序增长: 有序增长又称有组织的增长。
- 23、雁序之情: 唐·苏鹗《杜阳杂记》:“以涯执相权,遂跨蹇驴至京师索米,僦舍经三十余日,始得一见涯于门屏,所望不过一簿尉耳。涯潦倒无雁序之情。” 【词目】雁序之情【读音】yàn xù zhī qíng【释义】雁序:指雁飞时有序的行列,引申为兄弟。比喻兄弟之情。【出处】唐·苏鹗《杜阳杂记》:“以涯执相权,遂跨蹇驴至京师索米,僦舍经三十余日,始得一见涯于门屏,所望不过一簿尉耳。涯潦倒无雁序之情。”
- 24、程序设计:给出解决特定问题程序的过程,是软件构造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25、顺序调用:顺序调用于将程序的执行交给其他的代码段,通常是一个子例程,同时保存必要的信息,从而使被调用段执行完毕后返回到调用点继续执行。
- 26、带电序列:不同物质的物体互相摩擦时,一定是一种物体带正电荷,另一种物体带负电荷。
- 27、程序计数器:程序计数器是用于存放下一条指令所在单元的地址的地方。
- 28、有序与无序: 词语解释⒈ 标志系统组织性程度的范畴。有序指系统的有组织性;无序指系统的无组织性。有序如原子和分子的内部结构、社会上的政治团体;无序如分子运动、马路上的人群。有序的量度是信息;无序的量度是熵。自然界存在着无序到有序和有序到无序两种演化方式。
- 29、存储程序原理: 又称“冯·诺依曼原理”。将程序像数据一样存储到计算机内部存储器中的一种设计原理。程序存入存储器后,计算机便可自动地从一条指令转到执行另一条指令。现电子计算机均按此原理设计。
- 30、模块程序设计: 词语解释⒈ 进行大型程序设计的一种方法。将一个待设计的大型程序,按其功能划分为许多相对独立的模块。每一模块有自己的信息入口和出口,模块间的连接简单而方便。这样设计出的程序易读、易改、易调试、易维护。
- 31、结构化程序设计:结构化程序设计(structured programming)是进行以模块功能和处理过程设计为主的详细设计的基本原则。
- 32、顺序存取存储器:存取信息时,只能按存储单元的位置,顺序地一个接一个地进行存取的存储器。最典型的是磁带存储器。
序结尾的词语
更多- 1、按序: 按照顺序。
- 2、班序: 1.依次排列。 2.按官爵或年齿排列的次序。 3.朝官的行列。
- 3、襃序:谓按等级﹑功绩褒奖迁升。
- 4、标序:标列叙述。
- 5、布序:依次展布。
- 6、策序:录用。
- 7、倡序:指开头的序。
- 8、常序:一定的次序;固定的次序。
- 9、陈序: 1.陈设的次序。
- 10、辰序:星辰运行的次序。
- 11、程序: 程序chéngxù (1) 数字计算机的编码指令的次序 英 program (2) 处理业务(如审议机构的业务)既定方法 英 procedure (3) 事情办理的先后次序 例 你的动议合程序 英 order;sequence of events
- 12、承序:顺序继承。
- 13、翅序:昆虫翅的翅脉分布形式
- 14、齿序:按照年龄长幼所定的礼节。 年龄的次序。
- 15、春序: 春季。 犹春光。春天的风光、景致。
- 16、詞序: 词序cíxù (1) 词在词组或句子里的先后次序。在汉语中,词序是一种主要的语法手段。“不很好”跟“很不好”,“了不得”跟“不得了”,“房子比树高”跟“树比房子高”,词序不同,意思就不一样 英 word order
- 17、次序: 次序cìxù (1) 排列的先后 例 以奇怪的次序发布 英 order (2) 安排事物的式样、方式或方法 例 对文章次序的乱七八糟感到吃惊 英 arrangement;sequence (3)结果;眉目 例 应酬少有次序。——《醒世姻缘传》 英 result
- 18、代序: 代序dàixù (1) 英 an article used in lieu of a preface (或by way of introduction) (2) 代替序言或引言的文章 (3) 代,更代;序,次序。代序,递相更代 例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屈原《离骚》
- 19、诞序: 1.生日。
- 20、党序:古代指学校。
- 21、倒序:颠倒次序。
- 22、第序: 1.次第;次序。
- 23、笃序:切实而有条理。
- 24、端序:头绪;条理。
- 25、惇序: 1.亦作"惇序"。 2.谓按次序,使之敦睦。
- 26、芳序:美好的时光。引申指昌明盛世。
- 27、改序: 谓季节改变。
- 28、工序: 工序gōng xù 1. 制造、生产某种东西或达到某一特定结果的特定步骤。 英 working procedure; 2. 组成整个生产过程的各段加工,也指各段加工的先后次序。
- 29、乖序: 次序错乱。
- 30、冠序:在书前加序言。
- 31、贯序:序次;按顺序排列。
- 32、桂序:指宫殿。
- 33、贺序: 1.文体名。贺人升迁之文。
- 34、鸿序: 飞鸿的行列。比喻朝官的班行。
- 35、黉序:古代的学校。
- 36、后序:文体名。犹跋。刊于卷末的序文。宋曾巩有《后序》。
- 37、华序: 1.显要的官阶。 2.美好的时节。
- 38、槐序:指夏季。因槐树于夏季开花,故称。
- 39、混序:由迪伊·霍克首先提出,是“混乱”和“秩序”的结合,以此来描述组织的复杂性。
- 40、即序: 1.亦作"即序"。 2.就序;归顺。
- 41、记序: 1.见"记叙"。
- 42、积序: 1.谓时序消逝﹐年岁增高。
- 43、纪序:纲纪次序。
- 44、继序: 1.继绪。 2.先后承接的序次。
- 45、简序:甄别次序。
- 46、讲序:指讲堂。
- 47、胶序: 1.殷学名序﹐周学名胶﹐后即用为学校的通称。
- 48、阶序: 1.台阶与中堂两侧的厢屋。借指殿堂。 2.专指台阶。 3.官阶的次序。
- 49、节序:节令﹐节气;节令的顺序。
- 50、进序:进升官阶。
- 51、历序:历法。
- 52、礼序:本谓礼仪的次序得以实现。语本《礼记.礼运》:'故圣人参于天地,并于鬼神,以治政也;处其所存,礼之序也。'孙希旦集解:'故君必正身立于无过之地,而与天地合其德,与鬼神合其吉凶,然后礼序而民治也。'又:'故圣王修义之柄﹑礼之序,以治人情。'孙希旦集解:'礼者,所行有节而不可乱,故言'序'。'后以'礼序'泛指礼仪制度。
- 53、列序:谓依次排列。
- 54、令序:犹佳节。
- 55、鹭序: 白鹭群飞有序,因用以比喻朝官的班次。
- 56、録序: 1.依次录用。
- 57、伦序:流辈;等类。有条理,顺序。
- 58、麦序: 指农历四五月麦子成熟期间。
- 59、旻序: 秋为旻天,故称秋季为“旻序”。
- 60、暮序:岁序之末。指暮冬。
- 61、拍序:唐代《霓裳舞曲》中段始有拍,称拍序。
- 62、排序:又称“分类”。按关键字大小递增或递减的次序,对文件中的全部记录重新排列的过程。是计算机程序设计中的一种重要运算。分内部排序和外部排序两大类。内部排序中常用的方法有插入排序、冒泡排序、快速排序、堆排序、基数排序等。
- 63、平序:谓分别先后次序。
- 64、凄序:凄凉的节序。指秋季。
- 65、迁序: 旧时官吏根据考核劳绩而进行晋职或奖励。
- 66、愆序:谓时序失调。语本《左传.文公元年》:"履端于始,序则不愆。"
- 67、诠序: 1.形容有条理有次序。 2.编排次序。诠﹐通"铨"。
- 68、铨序:考核官员的资历、功绩等,以定其官职的等第和升贬。
- 69、荣序:指官吏行列。
- 70、蚋序: 1.犹言蚊类。多用作谦词。
- 71、商序:秋季。
- 72、诗序: 《毛诗序》的省称。现存《诗序》有大序、小序之分。列在各诗之前,解释各篇主题的为“小序”;在首篇《关雎》的“小序”之后,有大段文字概论全经的,为“大序”(据孔颖达《毛诗正义》说明,应从“风,风也”句开始)。 用诗写成的赠序。
- 73、式序: 1.亦作"式叙"。 2.按次第;顺序。
- 74、寿序:祝寿的文章。明中叶以后开始盛行。
- 75、述序:犹叙述。
- 76、霜序:指晚秋季节。
- 77、随序: 1.谓依照自然的次序。
- 78、岁序: 岁序suìxù (1) 年份更替的顺序,泛指时令 例 岁序更新 英 order of months in the year
- 79、题序:题诗叙事。
- 80、脱序: 脱序tuōxù (1) 失去秩序,造成混乱 例 脱序脱法的群众运动 英 disorder
- 81、位序:官职级别。
- 82、违序:违失次序。
- 83、禊序:晋王羲之《兰亭序》的别称。
- 84、庠序: 庠序xiángxù (1) 泛指学校。殷代叫庠,周代叫序 英 country schod
- 85、祥序: 1.同"庠序"。 2.谓举动安详肃穆。
- 86、协序:调和使有规律。
- 87、不序: 不守次列。亦指叛逆者。
- 88、参序:共同编排。
- 89、差序:等级。
- 90、朝序: 1.犹朝列。
- 91、澄序: 1.犹整饬。
- 92、传序:谓父死子继,世代相传。
- 93、衰序: 1.按一定比数递减的次序。
- 94、撮序:撮要叙述。
- 95、大序: 1.《毛诗》首篇《关雎》"小序"之后﹐有大段文字概论全部诗篇﹐谓之"大序"。 2.全书的序为大序﹐各篇的序为小序。
- 96、调序: 1.谓使四时调和有序。 2.乐律名。即太簇三十四律之一。
- 97、东序:相传为夏代的大学。也是国老养老之所。《礼记.王制》:'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郑玄注:'东序﹑东胶亦大学,在国中王宫之东。'孔颖达疏:'《文王世子》云:学干戈羽钥于东序。以此约之,故知皆学名也。养老必在学者,以学教孝悌之处,故于中养老。'清昭槤《啸亭续录.千叟宴》:'百余年间,圣祖神孙三举盛典,使黄发鲐背者欢饮殿庭,视古虞庠东序养老之典,有过之无不及者。'后亦为国学的通称。古代宫室的东厢房,为藏图书﹑秘籍之所。 泛指东厢房。
- 98、敦序: 亦作“敦叙”。
- 99、风序:古代进行教化的学校。
- 100、革序:谓变革序第。
- 拼音xù
- 注音ㄒㄩˋ
- 笔划7
- 繁体序
- 五笔YCBK
- 五行金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广,予声。从广(yǎn),与房屋有关。本义:东西墙)(2) 堂屋的东西墙序,东西墙也。——《说文》西序东向。——《书·顾命》奠爵于序端。——《仪礼·乡饮酒礼》直东序。——《仪礼·士冠礼》宾升,立于序内,东方。——《仪礼·燕礼》皆馔于西序下。——《仪礼·士丧礼》东西墙谓之序。——《尔雅》若陈衣于序东。——《礼记·丧大记》(3) 正屋两侧东西厢房西厢踟蹰以闲宴,东序重深而奥秘。——《文选》(4) 古代学校的别名春秋以礼会民,而射于州序。——《周礼》。郑玄注:“序,州党之学也。”殷曰序, 周曰庠。——《孟子·滕文公上》(5) 又如:序室(古代幼童读书处)(6) 次第,次序言有序。——《易·艮》与四时合其序。——《易·文言》内官序当其夜。——《左传·宣公十二年》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楚辞·离骚》长幼有序。——《荀子·君子》雁行有序。——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7) 又如:工序;次序;岁序;词序;语序;序秩(官序);序成(第等,次序)(8) 特指官吏等级系列中的位次卿大夫以序守之。——《左传·昭公二十九年》(9) 教育神理共契,政序相参。——《文心雕龙》(10) 季节回忆海棠结社,序属清秋。——《红楼梦》(11) 序言序以建言,首引情本。——《文心雕龙》丐序于予。——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12) 又予为斯序。(13) 又如:序跋;序引(序和引);代序;自序;序文(14) 功业继序思不忘。——《诗·周颂·闵予小子》(15) 头绪楚王梦亦有其序。——《汉书》动词(1) 依次序排列序宾以贤。——《诗·大雅·行革》。毛传:“言宾客次第皆贤。”序八州而朝同列。(古时天下分九州,秦原居雍州,六国分居八州。)——汉· 贾谊《过秦论》(2) 又如:序齿排班(序齿);序位(安排位次);序立(按品级站立)(3) 叙述,叙说彼此序了几句闲话。——《老残游记》(4) 又如:序齿录(记载有关个人家事生平姻亲及其他情况的册籍)(5) 引出病身属恨管,暮景序悉端。——《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四时闺怨·秋》(6) 草拟县里正在序稿。——《老残游记》又如:序稿(草拟文稿)(7) 给……作序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8) 按功升官崇德序功。——《三国志》 [查看更多]
X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