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开头的词语
更多- 1、廷辨: 1.亦作"廷辨"。 2.在朝廷上辩论。 3.指在公堂上辩论。
- 2、廷辩: 1.亦作"廷辨"。 2.在朝廷上辩论。 3.指在公堂上辩论。
- 3、廷策:谓会试中式者,天子亲自策问于朝廷。
- 4、廷臣: 廷臣tíngchén (1) 朝内大官。 例 廷臣自杨最杨爵得罪后。——清·张廷玉《明史》 英 official of a monarchical government
- 5、廷除: 1.宫廷的台阶,泛指朝廷。 2.指朝廷任命官职。
- 6、廷珪: 见“廷珪墨 ”。
- 7、廷毁:在朝廷上当众诽谤人。
- 8、廷寄: 廷寄tíngjì (1) 清廷给地方高级官员的谕旨,不由内阁寄出,而由军机处密封交兵部捷报处寄往各省,直接书上某官“开拆”,叫“廷寄” 英 a confidential letter sent direct from the palace to the highest provincial officials
- 9、廷鞠: 1.亦作"廷鞠"。 2.在朝廷上审讯。
- 10、廷鞫: 1.亦作"廷鞠"。 2.在朝廷上审讯。
- 11、廷孔:即阴户。
- 12、廷魁:廷试第一名,即状元。
- 13、廷吏:朝廷的官吏。
- 14、廷评: 1.亦作"廷平"。亦作"廷尉评"。亦作"廷评"。 2.官名,汉时为廷尉属官。宣帝地节三年,初置廷评四人:称左右平,秩六百石。东汉光武帝省右平,唯有左平一人,掌平决诏狱事。魏晋以后不分左右,直谓之廷尉评。北魏﹑北齐及隋各设廷尉评一人。隋文帝开皇三年罢。至炀帝及唐太宗时复置评事,属大理寺,但一般仍以"廷评"称之。
- 15、廷辱:谓在朝廷上当众侮辱人。
- 16、廷试: 廷试tíngshì (1) 由皇帝亲自策问,在朝廷上举行的考试 英 final imperial examination
- 17、廷史:廷尉的属吏,掌书记。
- 18、廷授:由朝廷任命。
- 19、廷尉: 官名。
- 20、廷杖: 廷杖tíngzhàng (1) 帝王在朝廷上杖责臣子 英 flog a stateman at court
- 21、廷掾:县令的属吏。
- 22、廷争:在朝廷上向皇帝极力谏诤。
- 23、廷推:明代任用高级官吏,凡由在朝大臣推荐,经皇帝批准任用的,称"廷推"。
- 24、廷平: 1.亦作"廷平"。亦作"廷尉评"。亦作"廷评"。 2.官名,汉时为廷尉属官。宣帝地节三年,初置廷平四人:称左右平,秩六百石。东汉光武帝省右平,唯有左平一人,掌平决诏狱事。魏晋以后不分左右,直谓之廷尉评。北魏﹑北齐及隋各设廷尉评一人。隋文帝开皇三年罢。至炀帝及唐太宗时复置评事,属大理寺,但一般仍以"廷评"称之。
- 25、廷对:在朝廷上回答皇帝的咨询。 指皇帝在朝廷上召问臣下,使奏对政事。即廷试。
- 26、廷议:在朝廷上商议或发表议论。 指朝廷上的议论。
- 27、廷讯:在朝廷上审讯。
- 28、廷疏:在朝廷上向皇帝面奏。
- 29、廷折:在朝廷上当众折辱。
- 30、廷诤:廷争。
- 31、廷质:在朝廷上对质。
- 32、廷理:春秋时楚国官名,掌刑狱。
- 33、廷诘:在朝廷上诘问。
- 34、廷论:在朝廷上辩论。 朝廷上的议论。
- 35、廷参:在廷前参见。
- 36、廷逆:谓在朝廷上出言顶撞君主。
- 37、廷见:指百官朝见皇帝。
- 38、廷说:在朝廷上游说。
- 39、廷选:由朝廷选任。
- 40、廷仗:明朝皇帝处罚大臣的一种特殊刑罚。
- 41、廷布: 词语解释⒈ 不丹首都。人口3万(1993年)。海拔约2700米。1962年起定为首都。农副产品及手工艺品集散地。有雄伟的王宫、建筑精美的喇嘛寺院和著名的扎西曲宗城堡。公路通印度及国内其他城镇。
- 42、廷珪墨:南唐墨官李廷珪(本姓奚,后赐姓李)所制作的墨,坚如玉,纹如犀,自宋以来推为第一,世称"廷珪墨",亦省称"廷珪"。
- 43、廷尉评: 1.亦作"廷平"。亦作"廷尉评"。亦作"廷评"。 2.官名,汉时为廷尉属官。宣帝地节三年,初置廷尉评四人:称左右平,秩六百石。东汉光武帝省右平,唯有左平一人,掌平决诏狱事。魏晋以后不分左右,直谓之廷尉评。北魏﹑北齐及隋各设廷尉评一人。隋文帝开皇三年罢。至炀帝及唐太宗时复置评事,属大理寺,但一般仍以"廷评"称之。
- 44、廷尉平: 1.亦作"廷平"。亦作"廷尉评"。亦作"廷评"。 2.官名,汉时为廷尉属官。宣帝地节三年,初置廷尉平四人:称左右平,秩六百石。东汉光武帝省右平,唯有左平一人,掌平决诏狱事。魏晋以后不分左右,直谓之廷尉评。北魏﹑北齐及隋各设廷尉评一人。隋文帝开皇三年罢。至炀帝及唐太宗时复置评事,属大理寺,但一般仍以"廷评"称之。
- 45、廷争面折:廷争:在朝廷上争论;面折:当面指责别人的过失。指直言敢谏。
廷中间的词语
更多>>- 1、蔡廷锴:蔡廷锴(Tsai Tingkai),字贤初,1892年4月15日出生于广东罗定,毕业于护国第二军陆军讲武堂,19路军上将总司令,1968年4月25日逝世。
- 2、邓廷桢: (1776-1846)清末官员。江苏江宁(治今南京)人。历任安徽巡抚、两广总督。1839年协同林则徐整顿海防,查禁鸦片。次年调任闽浙总督。鸦片战争爆发后,率军击退来犯的英舰。不久受投降派诬陷被革职。后又被起用为陕西巡抚。
- 3、伍廷芳: (1842-1922)外交官。广东新会人。留学英国。曾任驻美国、秘鲁公使和修订法律大臣。辛亥革命时,被推为革命军代表参加南北议和。民国成立后,历任司法总长、外交总长、代国务总理。1917年参加护法军政府,任外交部长。1922年任广东省省长,不久病逝。
- 4、宫廷舞:皇室贵族宴享娱乐或祭祀用的舞蹈。大多取材于民间,经过宫廷艺人加工而成。形式华丽,风格严谨。
- 5、彭廷坚: 福建崇安一带的守护神。
- 6、阿廷模: 以下固定一个环 A。
- 7、郑廷玉:郑廷玉(生卒年及生平事迹均不详),元代戏曲作家。
- 8、杨廷宝:杨廷宝(1901年10月2日~1982年12月23日),字仁辉,国立中央大学建筑系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近现代建筑设计开拓者之一,著名建筑学家,多次参加、主持国际交往活动,在推动建筑国际学术交流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国际建筑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被誉为“近现代中国建筑第一人”。
- 9、卑赞廷式: 卑赞廷式Bēizàntíngshì (1) 卑赞廷也译作拜占廷就是东罗马帝国(395—1453)。拜占廷式建筑是罗马帝国晚期和近东埃及叙利亚等地的建筑艺术的结合,特点是中央有大圆顶,内部有金碧辉煌的装饰,多用于教堂建筑 英 Byzantine-type
- 10、宫廷政变: 宫廷政变gōngtíng zhèngbiàn (1) 原指帝王宫廷内发生篡夺王位的事件,现在一般用来指某个国家统治集团少数人从内部采取某种方式夺取国家政权 英 palace coup
- 11、褫衣廷杖:解下衣服。
- 12、崔廷墓志:墓志铭 mùzhìmíng 记载死者生平事迹的文字,刻在四方或长方的石头上,埋在坟墓里
- 13、宫廷文学:反映皇室贵族生活与好尚的文学。
- 14、李廷珪墨:南唐李廷珪父子所制之墨。
- 15、径廷之辞:溢:水满外溢,引申为过分。过分吹嘘的话语。亦作“溢美之言”。
- 16、大廷广众:指聚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
- 17、面折廷争: 谓在朝廷上犯颜直谏,据理力争。 亦作:面折庭争 、面折廷诤
- 18、面折廷诤: 见“面折廷争 ”。
- 19、面引廷争: 谓在朝廷上犯颜直谏,据理力争。 亦作:面折庭争 、面折廷诤
- 20、山头廷尉:东晋将军苏峻不听朝廷征召,疑庾亮欲害己,勒兵自守。朝廷遣使讽谕之。峻曰:'台下云我欲反,岂得活耶?我宁山头望廷尉,不能廷尉望山头!'乃作乱。后以'山头廷尉'指不听征召之人。
- 21、宫廷险恶:居心:存心;险:阴险;恶:恶毒。心地阴险恶毒。
- 22、朝廷命官: 由朝廷任命的身居要职、非常受到重视的官员。
- 23、西斯廷圣母:《西斯廷圣母》(Sistine Madonna)是意大利画家拉斐尔·桑西于1513年到1514年间为纪念教皇西克斯特二世而重建的罗马西斯廷教堂内的礼拜堂而创作的一幅油画,现收藏于德国德累斯顿茨温格博物馆古代艺术大师馆。
- 24、格廷根大学: 词语解释⒈ 德国的大学。1737年创建于格廷根。设有基督教神学、法律、医学、历史学与语言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学、生物学、林学、农学、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等专业。
廷结尾的词语
更多- 1、班廷: 1.亦作"班庭"。 2.犹言朝廷。以朝必列班,故称。
- 2、北廷:亦作'北庭'。
- 3、帝廷: 1.朝廷。 2.古天文学上指太微垣。
- 4、殿廷: 1.宫殿﹑宫廷。 2.指皇帝举行殿试之所。
- 5、府廷:衙门,公堂。
- 6、宫廷: 宫廷gōngtíng (1) 帝王居住和处理朝政的处所 例 宫廷生活 英 palace (2) 由帝王及其大臣构成的统治集团 例 宫廷政变 英 royal court
- 7、后廷:后宫。
- 8、计廷: 1.亦作"计庭"。 2.宋代置三司使统领财赋事务﹐故称三司为"计廷"。
- 9、机廷:执掌军国机枢大事的官署。
- 10、教廷: 教廷jiàotíng (1) 天主教会的最高领导机构,设在梵蒂冈 英 the Holy See;curia Romana;the Palacy;the Vatican
- 11、禁廷: 1.亦作"禁廷"。 2.犹宫庭。 3.指宫廷官员。
- 12、径廷: 径廷jìng tíng (1) 差得非常远。亦作“径廷” 例 如使仁而无择,奚为修善立名乎?斯径廷之辞也。——刘峻《辨命论》 例 大相径廷 英 very unlike
- 13、迳廷: 门外小路和庭院。
- 14、警廷:指警察厅。
- 15、虏廷: 1.亦作"虏庭"。 2.古时对少数民族所建政权的贬称。
- 16、庙廷: 1.宗庙或庙宇的前殿。 2.君王接受朝见﹑议论政事的殿堂。
- 17、末廷: 1.亦作"末廷"。 2.谓朝堂下首的末位。
- 18、沛廷:指汉初沛县的官舍。
- 19、铨廷:指吏部。吏部专司考核﹑选拔官吏﹐故称。
- 20、阙廷:亦作'阙庭'。 楼阙庭院。 朝廷。亦借指京城。两眉之间。
- 21、殊廷: 亦作“殊庭”。
- 22、枢廷: 1.亦作"枢廷"。 2.政权中枢;内庭。
- 23、边廷: 边廷biān tíng (1) 边境地区的政府 英 government bodies of the border (2) 边疆 例 边廷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唐·杜甫《兵车行》 英 border
- 24、不廷: 同“不庭”。
- 25、朝廷: 朝廷cháotíng (1) 君主接受朝见和处理政事的地方,也用作以君主为首的中央统治机构或君主的代称 例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战国策·齐策》 例 吾恐上负朝廷,下愧吾师也。——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英 imperial court;imperial government
- 26、大廷: 1.亦作"大廷"。 2.外朝之廷。 3.指朝廷。
- 27、官廷:犹官府。
- 28、鬼廷:鬼神之廷府。指植于墓旁之柏树。语本《汉书.东方朔传》:"柏者,鬼之廷也。"颜师古注:"鬼神尚幽暗﹐故以松柏之树为廷府。"
- 29、家廷: 同“家庭”。
- 30、来廷:谓朝见天子。
- 31、龙廷: 见“龙庭 ”。
- 32、门廷: 1.宫门﹑朝门外的地方。 2.同"门庭"。
- 33、明廷:指甘泉山。在陕西省淳化县西北。亦指甘泉宫。古代帝王祀神灵之地。汉代人对县令的敬称。犹明公﹑明大夫。 圣明的朝廷。
- 34、内廷: 1.内庭。 2.内朝。对外廷而言。清代内廷指干清门内,皇帝召见臣下﹑处理政务之所。军机处﹑南书房等重要机构均设于此。
- 35、霜廷:肃穆的殿廷。
- 36、天廷: 天廷tiān tíng (1) 天帝的宫廷;天帝的朝廷 英 God's court;God's palace (2) 帝王的宫廷;朝廷 英 imperial court (3) 天空 英 the sky (4) 指前额的中央 例 天廷饱满 英 middle of the head
- 37、彤廷: 1.亦作"彤廷"。 2.汉代宫廷。因以朱漆涂饰﹐故称。 3.泛指皇宫。
- 38、外廷: 外廷wàitíng (1) 外朝。对皇宫内(内廷)而言。指群臣等待上朝和办公议事的地方 例 至外廷。——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例 为外廷所笑。 英 outside imperial palace
- 39、王廷:谓朝廷。
- 40、伪廷: 1.亦作"伪廷"。 2.犹伪朝。
- 41、县廷: 1.亦作"县庭"。 2.古称县官行使政令的处所。
- 42、敭廷:指殿试。敭,对扬。
- 43、掖廷:1.亦作“掖廷”。宫中旁舍,妃嫔居住的地方。 2.宫中官署名。掌后宫贵人采女事,以宦官为令丞。
- 44、液廷:即掖庭。液,通"掖";廷,通"庭"。皇宫中的房舍,妃嫔所居。
- 45、盈廷: 1.亦作"盈廷"。 2.充满朝廷。
- 46、虞廷:亦作'虞庭'。指虞舜的朝廷。相传虞舜为古代的圣明之主﹐故亦以'虞廷'为'圣朝'的代称。
- 47、在廷: 1.《论语.乡党》:"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又《礼记.经解》:"天子者……其在朝廷,则道仁圣礼义之序。"后以"在廷"指朝廷。 2.指在朝者,即朝臣。
- 48、扬廷: 词语解释⒈ 指殿试。扬,对扬。
- 49、二朝廷: 犹言土皇帝。
- 50、阿根廷:南美洲南部国家。临大西洋。面积 万平方千米。人口 万 年 。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安第斯山脉纵贯西部边境,以东为平原和低高原。多属亚热带和温带气候。中部的潘帕斯草原为农牧业基地。工业在南美洲国家中较发达,生产部门较齐全。农牧业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主要饲养牛、羊,种植小麦、玉米和大豆,为世界重要粮食和肉类出口国。
- 51、小朝廷: 谓地方长官某一方面的规模、行动类似朝廷。指罗致人才之多。 谓地方长官某一方面的规模、行动类似朝廷。指气焰权势之盛。 指偏安一隅的政权。
- 52、罗马教廷: 罗马教廷Luómǎ Jiàotíng (1) 以罗马教皇为首的国际天主教领导中心,设在罗马城西北梵蒂冈。教皇拥有最高权力,下设有教廷国务卿等,力图控制世界各地天主教会,中世纪时是西欧封建社会的主要支柱 英 Holy See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廷组词,廷的组词,廷字怎么组词,廷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廷字组词的组词,其中廷字在开头的组词有45个,廷字在中间的组词有24个,廷字在结尾的组词有52个。
- 拼音tíng
- 注音ㄊㄧㄥˊ
- 笔划6
- 繁体廷
- 五笔TFPD
- 五行火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廴,壬(tíng)声。廴(yǐn),建之旁。有引长之义。本义:朝廷)(2) 同本义廷,朝中也。——《说文》虎兕争兮于廷中。——《楚辞·王逸·九思逢尤》游汉廷公卿间。——《汉书·陆逵传》相如廷叱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廷见相如。廷中皆大笑。——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3) 又如:廷臣(朝臣);廷吏(朝廷的官吏);廷推(明代用高级官吏,由大臣推荐,经皇帝批准后任用);廷魁(科举时廷试头名。即状元)(4) 官署。地方官吏办事的地方 为 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史记》(5) 庭院;院子。通“庭”子有廷内。——《诗·唐风·山有枢》张武军于荧廷。——《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夫差使人立于廷。——《左传·定公十四年》门廷有事,期年而君不闻,此所谓远于万里也。——《管子·法法》门廷车骑以千数。——《史记·李斯列传》听于廷。——《资治通鉴·唐纪》(6) 朝位;位置奇从奇,正从正,奇与正,恒不同廷。——《马王堆汉墓帛书》形容词公正廷尉,秦官。——《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颜师古注:“廷,平也。治狱贵平,故以为号。” [查看更多]
T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