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开头的词语
更多- 1、徐杜:唐徐有功和杜景佺的并称。二人皆以治狱公正名世。
- 2、徐巿:秦方士,齐人。
- 3、徐福:即徐市。
- 4、徐呼:指发声舒缓的弱音。
- 5、徐缓: 徐缓xúhuǎn (1) 延缓;缓慢 例 水流徐缓 英 slow
- 6、徐刘:“建安七子”中徐干和刘桢的并称。
- 7、徐卢:复姓。汉代有徐卢庸。见《通志.氏族四》。
- 8、徐娘: 徐娘xúniáng (1) 指南朝梁元帝的后妃徐昭佩。《南史》:“徐娘虽老,犹尚多情。”后因用以称尚有风韵的中、老年妇女 英 an elderly woman whose beauty is fading
- 9、徐戎:古族名。东夷之一。夏至周分布于今淮河中下游。周初建立徐国,在东夷中最称强大,曾数次联合淮夷等抗周。春秋时曾为楚所败,周敬王八年 公元前 年 为吴国所并。泛指异族。
- 10、徐榻:指东汉陈蕃为徐稺特设之榻。陈蕃为太守,在郡不接宾客,唯稺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事见《汉书.徐稺传》。后用为好客之典。
- 11、徐婉:舒缓委婉。
- 12、徐徐: 徐徐xúxú (1) 速度或节奏缓慢地 例 红旗徐徐升起 例 徐徐更谓之。——《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英 slowly (2) 以缓慢而尊严的步伐 例 徐徐而来 英 with slow and dignified steps
- 13、徐图: 徐图xútú (1) 从容地设法谋取 例 徐图歼击 英 plan to do sth.slowly
- 14、徐言:低声细语。 从容而言。 犹缓言。缓气言之。
- 15、徐步: 徐步xúbù (1) 以缓慢的步伐 例 徐步走向前 英 with slow steps
- 16、徐方: 1.指古徐国。 2.指徐州。
- 17、徐甲: 1.传说有徐甲者,自幼为老子佣工,至老子出关时,计欠徐甲佣资七百二十万钱。甲乃诉之关令尹喜,喜大惊,以告老子。老子谓甲曰:汝久应死,是吾以《太玄清生符》与汝,始能至今日。原计至安息国以黄金还汝,何以不能忍?乃使甲张口向地,其《太玄符》立出于地,而甲亦死。喜知老子神人,乃为甲叩头请命,并乞为老子出钱还之。老子复以《太玄符》投之,甲立更生。喜即以钱二百万与甲,遗之而去。事见《太平广记》卷一引晋葛洪《神仙传.老子》。后用为助人还魂之典。 2.借指雇工。
- 18、徐来: 徐来xúlái (1) 风 轻缓吹来 例 清风徐来 英 gently blows
- 19、徐妃:南朝梁元帝妃,姓徐,名昭佩。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将至,必为半面妆以俟,帝见则大怒而出。事见《南史.后妃传下.梁元帝徐妃》。
- 20、徐庾: 南朝·陈·徐陵和北周·庾信的并称。
- 21、徐行:缓慢前行,缓步而行。
- 22、徐陈:汉徐干和陈琳的并称。
- 23、徐趋:犹徐步,徐行。
- 24、徐衍:相传周末时人,因恶周末之乱,投海而死。
- 25、徐顾:方言。犹言注意,留神。
- 26、徐州: 徐州Xúzhōu (1) 江苏西北部城市,津浦和陇海两铁路的交点,有煤炭、机械、化学、冶金等工业,并有云龙山、云龙湖等名胜古迹 英 Xuzhou
- 27、徐妆:指徐妃的半面妆。
- 28、徐冯:传说中周时的隐士。
- 29、徐回:缓慢地回旋运转。
- 30、徐夷:即徐戎。
- 31、徐偃: 徐偃xú yǎn (1) 西周时徐国国君 英 Emperor of the country Xu in Western Zhou
- 32、徐详:舒缓安详。
- 33、徐疾:或慢或快。
- 34、徐吾:战国齐女子名。有辩才。 复姓。春秋郑国有徐吾犯。见《通志.氏族四》。
- 35、徐关:古地名。故址在今山东省淄川镇西。或云在淄博市西南。
- 36、徐氏:春秋时殷民六族之一。
- 37、徐宅:古代徐戎所居之地,指徐国。在今淮河中下游,即江苏西北部和安徽东北部一带。
- 38、徐陵:是古地名,现在是江苏镇江。
- 39、徐拂:慢慢拂过。
- 40、徐熙: 词语解释⒈ 五代南唐画家。江宁(今江苏南京)人,一作钟陵(今江西南昌)人。善画花鸟虫鱼,所作禽鸟神气迥出,别有生动之意。画花木落墨为格,杂彩副之,人称“落墨花”。与黄荃并称“黄徐”,形成五代、宋初花鸟画两大流派。国语辞典徐熙[ xú xī ]⒈ 人名。生卒年不详。五代南唐画家,江宁(今江苏南京)人,一说钟陵(今江西进贤西北)人。见识气度闲雅高放,常游园圃,观察动植物情状。擅画花竹水鸟,虫鱼蔬果。所绘禽鸟,形骨轻秀,花木则采用粗笔杂墨,草点枝萼,色不碍墨,不掩笔迹,时人称为「落墨花」。与后蜀黄筌并称为「黄徐」,有「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之评,形成五代至宋初花鸟画的两大流派。
- 41、徐迟: 词语解释⒈ 作家、翻译家。浙江吴兴(今湖州)人。曾任《人民中国》编辑、《诗刊》副主编、中国作协武汉分会主席。著有诗集《最强音》、报告文学集《哥德巴赫猜想》、散文集《法国,一个春天的旅行》等。译有《托尔斯泰传》等。
- 42、徐骧: 词语解释⒈ 清末台湾抗日武装首领。台湾苗栗人。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割让台湾,他组织抗日义军,任民团团长。日军侵台后,率领民团会同其他义军,在台中、嘉义等地屡败日军。后在台南阻击战中牺牲。
- 43、徐晃: 词语解释⒈ 三国魏大将。字公明,河东杨县(今山西洪洞东南)人。公元196年官渡之战中,曹操与袁绍两军对峙数月,他率军截烧袁军粮车,使袁军陷入被动。211年,渭南之战中,他率部奇袭渭北,使曹操打败马超,夺取关中。219年,奉命救援被困襄阳、樊城的曹军,大破蜀汉关羽军。
- 44、徐枫: 词语解释⒈ 电影演员。原籍江苏,生于台湾。女。台北市育达商业职业学校肄业。1966年从影。因主演《侠女》而知名。后主演的《龙城十日》获金马奖最有希望女星奖;《刺客》和《源》获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1984年创办汤臣影片公司。
- 45、徐渭: 词语解释⒈ 明代书画家、文学家。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道士等,浙江山阴(今绍兴)人。诸生。中年为胡宗宪幕僚,宗宪获罪后惊惧发狂,自杀未成。善画水墨写意花鸟,挥洒淋漓,对大写意画派的形成有很大影响。擅行草,奔放有力。诗文戏曲皆纵横奇肆,不拘一格。著有《南词叙录》,今人辑有《徐渭集》。国语辞典徐渭[ xú wèi ]⒈ 人名。(西元1521~1593)字文长,一字天池,晚号青藤。明朝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县)人。年二十为生员,屡应乡试不中。后为闽浙总督胡宗宪幕僚。胡下狱,渭惧怕牵连,一度发狂。知兵、好奇计,工诗文,善书画,行草纵逸飞动,长花鸟,用笔放纵,水墨淋漓。著有《路史分释》、《笔元要旨》、《四声猿》、《徐文长集》等。英语Xu Wei, Chinese painter德语Xu Wei (Eig, Pers, 1521 - 1593)
- 46、徐达: 词语解释⒈ 明初大将。字天德,濠州(治今安徽凤阳)人。农家出身。元末参加朱元璋军,有勇谋,与常遇春齐名。被朱元璋任为大将军,攻灭张士诚,又北伐灭元,并分兵平定北方各地。后又连年出击元将扩廓帖木儿(即王保保)。任右丞相,封魏国公。死后追封中山王。
- 47、徐辩病: 徐辩病用于对韩剧、韩星爱好者对韩剧《检察官公主》中的人物徐仁宇律师(辩护师)及演员朴施厚的强烈喜好之情的描述,喜欢得就好像得了病一样,也用以形容徐辩的超强魅力。
- 48、徐世昌:徐世昌(1855年—1939年6月6日),字卜五,号菊人,又号弢斋、东海、涛斋,晚号水竹村人、石门山人、东海居士。
- 49、徐福岛:指秦代方士徐福到东海去寻找的三神山。或谓即指今日本。在日本纪伊新宫山,尚有徐福墓的遗迹。
- 50、徐家肺:唐徐晦嗜酒,日沉湎而不伤。沈傅师善餐,可兼四五人馔恒无患。杨嗣复尝戏曰:"徐家肺,沈家脾,大是安稳。"事见唐朱揆《谐噱录.嗜酒食》。后常用为豪饮之典。
- 51、徐宝璜:徐宝璜,字伯轩,江西九江人。
- 52、徐锡麟:徐锡麟(1873年12月17日—1907年7月7日),字伯荪,号光汉子,浙江绍兴府山阴东浦镇人。
- 53、徐公浦: 沿今昌化路东南流,越长寿路、淮安路、北京西路,抵吴江路。
- 54、徐光启:徐光启(1562-1633)明代科学家。字子先,号玄扈,谥文定,上海县徐家汇(今属上海市)人。1604年进士。1632年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并参机要;次年兼任文渊阁大学士。较早引进和介绍西方科技知识,对中国当时的社会生产有促进作用。编著《农政全书》,并主持编译《崇祯历书》。
- 55、徐孺子:即东汉徐稺。稚字孺子,陈蕃为太守时,以礼请署功曹,既谒而退。蕃在郡不接宾客,唯稺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稺又尝为太尉黄琼所辟,未就。及琼卒归葬,稺乃徒步往,设鸡酒祭之。事见《后汉书.徐稺传》。诗文中常用其事。
- 56、徐孺榻: 徐孺榻指礼贤重才,或指礼遇宾客。
- 57、徐稺榻:指东汉陈蕃为徐稺特设之榻。陈蕃为太守,在郡不接宾客,唯稺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事见《汉书.徐稺传》。后用为好客之典。
- 58、徐稚榻: 解释:指东汉陈蕃为徐稺特设之榻。 陈蕃为太守,在郡不接宾客,唯稺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后用为好客之典。
- 59、徐霞客:徐霞客(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南直隶江阴县(今江苏省江阴市)人,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经30年考察撰成了60万字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被称为“千古奇人”。
- 60、徐庾体:南朝梁徐摛﹑徐陵父子及庾肩吾﹑庾信父子,诗文绮艳,当时称为'徐庾体'。
- 61、徐偃王: 徐偃王Xúyǎnwáng (1) 西周时徐国国君 英 Emperor of the country Xu in Western Zhou
- 62、徐夫人:战国赵人,以藏锋利匕首闻名。荆轲刺秦王所用匕首即得自徐夫人。事见《战国策.燕策三》。《史记.刺客列传》亦载此事。司马贞索隐:"徐,姓;夫人,名。谓男子也。"
- 63、徐偃笔:指毫锋柔韧便于书写的毛笔。相传徐偃王有筋而无骨,故以为喻。
- 64、徐家山: 徐家山位于兰州市区黄河北岸盐场堡,地处兰州市北山柏树台一带,距市中心仅3公里,是兰州市南北两山绿化创造的闹市“桃园”。
- 65、徐海鸡: 蛋肉兼用型品种。
- 66、徐品才: 2005年 重金邀请内地新锐音乐人赵真担任鳄尼皮衣的形象代言人。
- 67、徐向前:徐向前(1901年11月8日-1990年9月21日),字子敬,出生于山西省五台县永安村。
- 68、徐云志:徐云志(1901-1978)苏州弹词演员。江苏苏州人。十五岁从夏莲生学弹词《三笑》,十七岁登台演出。在“俞(秀山)调”和“小阳调”基础上,吸收民间小调和小贩叫卖声的音乐素材,创造了柔软圆润、婉转动听的“徐调”,为现代苏州弹词主要流派唱腔之一。
- 69、徐玉兰:活动年表:1962年毕业于西安医学院医疗系本科,1963年从上海调入本院内科。
- 70、徐常遇:徐常遇 ,清江苏扬州人,字二勋,别署五山老人。
- 71、徐州市:在江苏省西北部、京沪和陇海两铁路交点。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地处苏鲁皖豫四省边境,向为军事要地。秦末楚(项羽)、汉(刘邦)曾在此争战。解放战争中淮海战役即以此为中心。1945年设市。人口145万(1995年)。名胜古迹有云龙山、云龙湖、华佗墓、兴化寺、黄河故道公园等。市南建有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和纪念馆。
- 72、徐海东:徐海东(1900年6月17日-1970年3月25日),原名元清,湖北省大悟县新城镇(原黄陂县滠源乡会夏店里滚石岭会)人。
- 73、徐铸成:徐铸成(1907—1991),江苏宜兴人,中国著名报人,1927年进入新闻界。
- 74、徐特立:徐特立(1877年2月1日—1968年11月28日),又名徐立华,原名懋恂,字师陶,中国革命家和教育家,湖南善化(今长沙县江背镇)人。
- 75、徐再思:徐再思(约1280~1330),字德可,号甜斋(有的资料中其号为“甜齐”),浙江嘉兴人,元代著名散曲作家,生平事迹不详。
- 76、徐树铮:徐树铮(1880年—1925年),中国近代史上的政治、军事人物,北洋军阀皖系名将。
- 77、徐上瀛: 词语解释⒈ 明代琴家,虞山派代表人物。号青山,江苏太仓人。武举出身。明末欲参加抗清未成,遂隐居苏州穹窿山。以快速演奏风格丰富了虞山派的琴风。所演奏的三十一曲由弟子编成《大还阁琴谱》。著有《万峰阁指法fd47笺》和《溪山琴况》各一卷。
- 78、徐艺绘画:徐艺称自己是一个艺术工作者,这一方面是源于他多年从事儿童艺术教育,另一方面是他现在投师于董寿平弟子许法琴先生门下。
- 79、徐徐渐进: 按一定的顺序、步骤逐渐进步。
- 80、徐徐凉风: 季节风阵阵迎面吹来让人体会清爽舒服自畅快感觉。
- 81、徐娘半老:徐娘:指梁元帝妃徐氏。比喻妇女虽到中年而仍有风韵。常与“风韵犹存”连用。
- 82、徐州会战: 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战役。1938年1月下旬,日军为打通津浦铁路,调集二十四万人,分南北两路夹击徐州。中国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率军约六十万防守徐州。南线日军第十三师团陷蚌埠后,被阻于淮河。北线日军在台儿庄遭中国守军顽强抗击,被歼万余人。日军改变战法,以少数兵力牵制正面守军,集中八个师团向西迂回包围徐州。守军遂向皖豫边界突围。5月19日,徐州陷落。
- 83、徐徐道来: 慢慢说出一件事的前因后果的意思。
- 84、徐徐图之: 徐者,慢也。徐徐就是慢慢的意思。图,图谋,谋划。之:代词,指代图的对象。连起来就是慢慢的谋划这件事。
- 85、徐徐升起: 慢慢升起。
- 86、徐图良策:慢慢想出更好的计策,就是不能太着急,慢慢来。
- 87、徐徐上升:形容旗帜等物体缓慢上升
- 88、徐图自强:徐:缓,慢慢地。图:图谋。意思就是慢慢的自强。
- 89、徐霞客游记:《徐霞客游记》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创作的一部散文游记,明末徐弘祖经34年旅行,写有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和《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楚游日记》、《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遗有60余万字游记资料。
- 90、徐娘半老,风韵犹存: “徐娘半老,风韵犹存”,谚语,意思是像徐娘一样的中年女子,姿态或才情不减当年。
徐中间的词语
更多>>- 1、留徐剑:《史记.吴太伯世家》:"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后以"留徐剑"为悼友之典故。
- 2、钟徐丘:歇后语。谓暗中侵吞经手财物。
- 3、迎徐榻: 1.东汉豫章人徐稺安贫乐道,恭俭义让,屡辟不就,世称高士。太守陈蕃敬之爱之,为稺特设一榻,去则悬之。事见《后汉书.徐稺传》。后以"迎徐榻"表示敬贤礼士或称颂来客德高望重。
- 4、按辔徐行:轻轻按着缰绳,让马慢慢地走。
- 5、把臂徐去:互相挽着胳膊慢慢离开。
- 6、半老徐娘: 半老徐娘bànlǎo-xúniáng (1) 半老:人接近老年,泛指中年。“半老徐娘”比喻年长色衰风韵犹存的妇女。又作“徐娘半老” 英 an elder woman who has past her prime
- 7、城北徐公:战国时齐国的美男子。《战国策.齐策一》:"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姚宏注:"《十二国史》作徐君平。"后以为美男子之称。
- 8、不徐不疾:徐:缓,慢慢地。疾:快,迅速。不慢也不快。指从容自然。
- 9、王徐应刘:汉建安七子中之王粲﹑徐干﹑应玚﹑刘桢的并称。
- 10、暖风徐徐: 暖暖的微风缓缓吹过来的意思。
- 11、晚风徐徐: 晚风非常轻微温柔。徐徐,轻微,迟缓貌。
- 12、轻风徐来: 指风儿很轻柔,舒缓。其次,就是给人心旷神怡的意思。
- 13、微风徐徐: 徐徐的解释是速度或节奏缓慢地,微风徐徐就是轻微的风缓慢的吹过来。
- 14、其徐如林:军队行动缓慢时,犹如严整的森林,肃穆宁静。
- 15、鹢首徐回:慢慢地来回摇荡着。
- 16、北徐屯乡:北徐屯乡位于阳高县县城东10公里处,面积67.2平方公里,全乡10个村恰在阳高滩中心,最低海拔1008米,最高1030米。
- 17、清风徐来:清风缓缓地吹来徐,缓缓地。
- 18、疾如风,徐如林:疾如风,徐如林是一句词语,出自《孙子·军争》:“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
- 19、鹢首徐回,兼传羽杯: 船慢慢地来回摇荡着传递着酒杯。
徐结尾的词语
更多- 1、安徐:安详从容。
- 2、迟徐:亦作'遟徐'。 犹缓慢。
- 3、低徐:低而缓慢。
- 4、二徐: 1.指以治《说文》闻名的南唐徐铉﹑徐锴兄弟。又以辈行称大徐﹑小徐。 2.指宋徐中行及其子庭筠。
- 5、祓徐:祓徐祓:表示与祭祀有关。祓徐则是古代去除灾难祈求福佑而举行的一种仪式,就是去除灾难的意思。
- 6、韩徐: 1.南唐韩熙载和徐铉的并称。 2.明韩雍和徐阶的并称。
- 7、疾徐:快慢。
- 8、款徐:从容徐缓貌。
- 9、南徐:古代州名。东晋侨置徐州于京口城,南朝宋改称南徐,即今江苏省镇江市。历齐梁陈,至隋开皇年间废。亦称'南路徐'。指南朝梁徐君蒨。君蒨与当时的鱼弘皆以豪华奢侈着称。
- 10、轻徐:轻而缓慢。
- 11、舒徐:1.从容不迫的样子。 2.迟缓。
- 12、大徐:指北宋文字学家徐铉。铉与弟锴初仕南唐﹐并有文名﹐皆精通文字学﹐人称'大小二徐'。铉入宋后﹐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说文解字》﹐世称'大徐本'。
- 13、青徐: 1.青州和徐州的并称。
- 14、三徐: 1.后魏以徐州﹑北徐州﹑东徐州为三徐。 2.指宋初徐延休﹑徐铉﹑徐锴。 3.清代徐干学与弟元文(号立斋)﹑秉义(号果亭)并以文名,时号"三徐"。
- 15、微徐:细弱而缓慢。
- 16、虚徐: 从容不迫;舒缓。 舒展;舒敞。 迟疑;盘旋。
- 17、严徐:严安﹑徐乐的并称。汉武帝时二人上书言事,皆拜郎中。见《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泛指有才识之士。
- 18、颜徐: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和徐浩的并称。
- 19、应徐:汉应玚﹑徐干的并称。二人以诗文著名,为曹丕﹑曹植所礼遇。后亦用以泛称有才华的宾客。
- 20、悠徐:犹缓慢。
- 21、纡徐:(书)(形)从容缓慢的样子。
- 22、迂徐:迂缓;缓慢。
- 23、于徐:安然自得貌。
- 24、庾徐:庾信和徐陵二人皆南朝梁时文学家,文风绮艳,世称徐庾体。庾信晩年文风转为沉郁。
- 25、执徐:古时以干支纪年,岁在辰为执徐。
- 26、顔徐: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和徐浩的并称。
- 27、南路徐:古代州名。东晋侨置徐州于京口城,南朝宋改称南路徐,即今江苏省镇江市。历齐梁陈,至隋开皇年间废。亦称'南路徐'。指南朝梁徐君蒨。君蒨与当时的鱼弘皆以豪华奢侈着称。
- 28、林则徐: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福建侯官县人,中国清代后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民族英雄。
- 29、东马严徐:东方朔﹑司马相如﹑严助﹑徐乐的并称。四人均以文才见重于汉武帝,因而得任较高的官职。后因以指受到重用的文人才士。
- 30、不疾不徐: 不快不慢。指速度或节奏掌握适当。
- 31、晋安二徐: 明福建晋安诗人徐燠,徐 两兄弟。
- 32、轻重疾徐:疾徐:快慢。指弹奏器乐的方法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徐组词,徐的组词,徐字怎么组词,徐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徐字组词的组词,其中徐字在开头的组词有90个,徐字在中间的组词有19个,徐字在结尾的组词有32个。
- 拼音xú
- 注音ㄒㄩˊ
- 笔划10
- 繁体徐
- 五笔TWTY
- 五行金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彳(chì),余声。双人旁与行走有关。本义:慢步走)(2) 同本义徐,安行也。——《说文》乃徐有说。——《易·困》。虞注:“坤为徐。”徐其攻而留其日。——《战国策·宋策》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孙子·军争》摄提运衡,徐至于射宫。——《文选·张衡·东京赋》(3) 散开執徐之岁,岁早旱,晚水。——《淮南子》形容词(1) 缓慢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庄子·天道》入而徐趋。——《战国策·赵策》此事当徐议之。——《宋史》徐有得也。——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徐而察之。——宋· 苏轼《石钟山记》余韵徐歇。徐以杓酌油沥之。——宋· 欧阳修《归田录》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苏轼《前赤壁赋》(2) 又如:徐议(从容商议);清风徐来;徐回(缓慢地回旋运转);徐行(缓慢前行);徐步(缓慢步行);徐呼(发声舒缓的弱音);徐疾(或慢或快)(3) 安闲的样子宜为人主,安徐而重固。——《国语》(4) 又如:徐言(缓言;低声细语);徐婉(舒缓委婉);徐详(舒缓安详)(5) 全,都。通“俱”鲁人徐伤 归父之无后也。——《公羊传·成公十五年》 [查看更多]
X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