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开头的词语

更多
  • 1、必备: 必备bìbèi (1) 必须具备 例 必备条件 英 essential (2) 为某种目的而必须具备的 例 必备的学习用具 英 necessary
  • 2、必須: 必须bìxū (1) 必定;一定要 例 工作必须严格认真 例 必须指出 英 must;have to
  • 3、必需: 必需bìxū (1) 非有不可的;不能少的 例 发展工业所必需的原料 例 空气是生活所必需的 英 essential;indispensable;necessary
  • 4、必然: 必然bìrán (1) 哲学上指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发展规律 英 necessity
  • 5、必方:神名。
  • 6、必要: 必要bìyào (1) 不可缺少;非这样不可 例 采取一切必要的步骤 例 研究补助金是必要的 英 necessary;essential;indispensable
  • 7、必竟:终究,到底。必,通“毕”。
  • 8、必定: 必定bìdìng (1) 一定 例 这样一个计划必定很快要失败 例 他必定要取胜 英 be bound to;be sure to
  • 9、必将: 必将bìjiāng (1) ——用来表示不可避免性(或必然性) 例 事故必将发生 英 will
  • 10、必诺:不辨事之当否,一概承诺。
  • 11、必得: 必得bìděi (1) 必须,一定要 例 必得如此 英 must
  • 12、必大:谓后世必然兴旺。语出《左传.僖公十五年》:"且吾闻唐叔之封也,箕子曰:'其后必大。'晋其庸可冀乎?"
  • 13、必修: 必修bìxiū (1) 按照规定必须学的,尤指取得学位或达到毕业要求必须学的 例 必修课 英 obligatory
  • 14、必世: 1.《论语.子路》:"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邢昺疏:"三十年曰世……必三十年仁政乃成也。"后用为三十年的代称。
  • 15、必至:指事理的必然归向。 必定要做到。表示意志的坚决。
  • 16、必胜: 必胜bìshèng (1) 一定获胜 英 be sure of victory;will certainly trumph(win)
  • 17、必务: 1.犹必须,务必。
  • 18、必索:必要,一定要。
  • 19、必力:尽力;并力。必,通"毕"。
  • 20、必固:固执,不知变通。语本《论语.子罕》:"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 21、必先:唐时应试举子相互间的一种称谓。 以称下第的同人。
  • 22、必须: 必须bìxū (1) 必定;一定要 例 工作必须严格认真 例 必须指出 英 must;have to
  • 23、必选:在多个选项中必须选择一个,与“可选”相对。
  • 24、必以情: 一定尽可能按实情去判决。  必以情出自《左传》。
  • 25、必需品: 必需品bìxūpǐn (1) 过日子不能没有的物品(如食品、衣服、住房、医疗保健、设备和家具) 例 家庭生活必需品 英 necessaries
  • 26、必修课: 必修课bìxiūkè (1) 必须学习的课程,比喻必须要做的事情 英 compulsory(required) course(subject)
  • 27、必阇赤:蒙古语音译。元代官名,掌管文书等事。亦译作"必彻彻"﹑"必赤赤"。
  • 28、必赤赤:亦作"必阇赤"。
  • 29、必彻彻: 1.见"必阇赤"。
  • 30、必修科: 1.按照学校规定,学生必须学习的主要学科。对选修科而言。
  • 31、必律律:象声词。形容狂风怒吼。
  • 32、必然论: 必然论(doctrine of neeessity)是指西方哲学关于必然性的理论。 同“偶然论”相反的一种哲学学说。认为一切事物的产生和变化都是必然的、合乎规律发展的结果。它或者否认偶然性的存在;或者把偶然性说成是由于人们对事物的无知所产生的主观观念;或者把偶然性归结为必然性。
  • 33、必效膏: 一种药名,主治乳石痈疽,发背疮毒,止痛吮脓。
  • 34、必然性: 必然性bìránxìng (1) 指由事物本质决定的事物发展变化的必定趋势 英 certainty;inevitability;necessity
  • 35、必不挠北:挠北:败北,作战失败。必定不会失败。
  • 36、必不可少: 必不可少bìbukěshǎo (1) 绝对需要的 例 食品是人人必不可少的 英 absolutely necessary (2) 不达到某种目的就不能做成某种事情的 例 价格稳定对正确的商业计划是必不可少的 英 indispensable
  • 37、必要条件:逻辑学上指无此条件则无彼结果。
  • 38、必必剥剥:象声词。爆裂声。
  • 39、必也正名:指必须按照正统伦理观念和礼仪关系来端正纲纪名分。
  • 40、必由之路: 必由之路bìyóuzhīlù (1) 必须经过的道路 英 inevitable course;necessary way;the road one must follow or take (2) 泛指事物发展必须遵循的规律 例 考研究生是当一个大学教师的必由之路 英 the only way
  • 41、必不得已: 必不得已bìbudéyǐ (1) 实在不得不如此。不得已:无可奈何 英 if have to
  • 42、必要勞動: 劳动者为了维持自己和家属的生活所必须付出的那一部分劳动(跟‘剩余劳动’相对)。
  • 43、必经之路:经:经过。一定要经过的道路。亦作“必由之路”。
  • 44、必然事件: 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出现的事情。如从混有四件次品的产品中任意抽取五件,那么“其中必有一件是正品”就是一个必然事件。是随机事件的一种极端情形。
  • 45、必留不剌:象声词。形容说话﹑撞击等声音。
  • 46、必律不剌:象声词。形容说话﹑撞击等声音。
  • 47、必争之地: 必争之地bìzhēngzhīdì (1) 指两军对垒时,双方非争夺不可的战略要地 例 若灵武于贼有大利,即是必争之地。——杨亿《论灵州事宜》 英 a place of strategic importance;area of contention
  • 48、必操胜券:操:持,拿;券:凭证;胜券:胜利的把握。一定有胜利的把握。
  • 49、必躬必亲: 1.谓凡事都要自己经手。《诗.小雅.节南山》:"弗躬弗亲,庶民弗信。"后转为"必躬必亲"。
  • 50、必丢疋搭:象声词。形容说话﹑撞击等声音。
  • 51、必要産品: 由劳动者的必要劳动生产出来的产品(跟“剩余产品”相对)。 
  • 52、必里迟离:阴历九月九日。
  • 53、必然王国: 必然王国bìrán wángguó (1) 哲学上指人们在未掌握客观规律以前,盲从于客观规律的支配的境界 英 realm of necessity
  • 54、必力不剌:象声词。形容说话﹑撞击等声音。
  • 55、必丢不搭:象声词。形容说话﹑撞击等声音。
  • 56、必丢仆答:象声词。形容说话﹑撞击等声音。
  • 57、必要劳动:劳动者为了维持自己和家属的生活所必须付出的那一部分劳动(跟‘剩余劳动’相对)。
  • 58、必要产品:由劳动者的必要劳动生产出来的产品(跟‘剩余产品’相对)。
  • 59、必然判断: 必然判断( judgment of necessity) 德国黑格尔对判断分类的一种。黑格尔在《逻辑学》中把判断划分成实有判断、反思判断、必然判断和概念判断四类。在必然判断中,主词规定为普遍的东西,主词和谓词达到了内容的统一,从而使判断的联系成为一种必然的联系,必然判断有三种发展形式:直言判断、假言判断和选言判断。
  • 60、必恭必敬: 必恭必敬bìgōng-bìjìng (1) 形容态度十分恭敬。必:一定。恭:谦逊有礼貌 例 但须一桌菜祭之,必恭必敬,即尽人子之孺慕。——清·秋瑾《秋瑾集》 英 very deferentially (2) 亦作“毕恭毕敬”
  • 61、必由之地: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二十一回:“此人闻得青州有三千银子上京,兖州乃必由之地,意欲探取。”
  • 62、必修课程: 必修课程,是相对于“选修课程”而言的。从本意上来解释就是在学习中必须学习掌握的课程,非常重要。如大学学业中的,哲学为必修课程;还有国家一些考试中的课程,如英语4级中“口语”为必修课程。其含义非常的广泛。
  • 63、必有近忧: 必有近忧,意思是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谋划,就会有即将到来的忧患。此话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 64、必先富民: 但凡治理国家的方法,必须首先使百姓富裕起来。
  • 65、必有后福: 一个人在遭遇生死磨难之后而有幸活了下来的话,那今后就必定会遇到好的运气、享受幸福人生。
  • 66、必异规则: 一种语音假说。
  • 67、必得其寿: 有崇高品德的人必然能得到与之相应的社会地位,必然得到丰厚的俸禄,必然得到美好的名誉,必然得到长久的寿命。
  • 68、必有一得: 意为平凡的人在许多次考虑中,也会有一次是正确的。
  • 69、必然要求: 必须的一定要达到的要求。
  • 70、必有后患:必定为以后留下祸根,自找麻烦。
  • 71、必有我师:几个人同行其中必有我的老师。
  • 72、必有一失:必有一失意指不管多聪明的人也一定会出错误
  • 73、必先与之:要想夺取些什么,得暂且先给些什么。指先付出代价以诱使对方放松警惕,然后找机会夺取。
  • 74、必固张之:攻必克,守必固 gōng bì kè,shǒu bì gù[ever-victorious and impregralle] 军队的一种素质。意为军队进攻就一定能攻打下来,防守就能坚决守住。
  • 75、必死无疑:死无对证 sǐwúduìzhèng 人死不能作证,谓事实真相无法澄清
  • 76、必然与自由: 必然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即事物本质所规定的联系和趋势;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必然与自由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必然是自由的基础,自由不能脱离必然而存在。自由不排斥必然,而是包含必然。掌握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并达到一定目的时,必然就转化为自由。必然与自由只有在创造性的实践过程中才能不断转化和发展。
  • 77、必然性推理: “或然性推理”的对称。从真前提能够必然地推出真结论的推理。包括:各种直接推理,三段论,关系推理,假言推理,选言推理,完全归纳推理,科学归纳推理。
  • 78、必先利其器:就是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做好一件事情,准备工作很重要。
  • 79、必然性与偶然性: 必然性指事物发展中合乎规律的确定不移的趋向;偶然性指可能或不可能发生、可以这样或可以那样发生的不稳定现象。必然性与偶然性是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中同时起作用的两种情况。必然性是事物的内在的本质联系,决定事物发展的基本方向。偶然性一般是事物的非本质联系,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以及使之带有这样或那样特征的作用。必然性只有通过大量的偶然性事件才能表现出来,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必然性是偶然性的支配力量,偶然性背后都隐藏着必然性。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 80、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 词语解释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必然王國與自由王國)[ bì rán wáng guó yǔ zì yóu wáng guó ]⒈  在认识上,必然王国指人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还没有真正认识而不能自觉地支配自己和外部世界;自由王国指人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认识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并自觉依照这一认识来支配自己和外部世界。在社会历史中,必然王国指人受盲目必然性支配,特别是受自己所创造的社会关系的奴役和支配的社会状态;自由王国指人自己成为自然界和社会的主人,摆脱了盲目性,能自觉创造自己历史的社会状态。人类的认识史和社会史,就是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发展是一个无限的过程。

必中间的词语

更多>>
  • 1、董必武: (1886-1975)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湖北黄安(今红安)人。1911年加入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1921年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曾任中共汉口地方委员会书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最高法院院长、中共中央党校校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委员、南方局常委,在国民党统治区从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抗战胜利后,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南方局书记,参与领导重庆、南京中共代表团的工作。建国后,历任政务院副总理兼政法委员会主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监委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代理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曾对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和法制建设作出重大贡献。主要著作编为《董必武选集》。
  • 2、和必斯:乐器名。又名浑不似,火不思等。突厥语qobuz,qūpūz音译。波斯﹑阿拉伯古拨弦乐器,亦流行于我国西北等地区。
  • 3、甲必丹:英语captain音译。犹首领。用以称呼将校级军官及商船船长。荷兰之殖民地内,华人为官吏,专司诉讼租税等华侨事务而无预政实权者,亦称'甲必丹'。
  • 4、未必然: 1.不一定如此。 2.犹难道。表反问。
  • 5、不必要: 不是不可缺少;不是非这样不可。
  • 6、还必须: 暂无解释。
  • 7、行必果: 出自孔子《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意为: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 8、言必信: 说的话就一定是可靠的,说一是一,做的事一定是真实的,说到做到的。
  • 9、后必有: 一句古语,源于不知戒,后必有。
  • 10、谋必得: 出自《晏子春秋:景公问谋必得事必成何术晏子对以度义因民第十二》,意为但凡谋划过的事情,没有不成功的,形容谋士神机妙算令人折服。景公问谋必得事必成何术晏子对以度义因民第十二景公问晏子日:“谋必得,事必成,有术乎?”晏子对日:“有”。
  • 11、周必大:周必大(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字子充,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
  • 12、哀兵必胜: 哀兵必胜āibīng-bìshèng (1) 两军对垒,受压迫、处境绝望而悲愤反抗的一方必能获胜 英 an army burning with righteous indignation is bound to win
  • 13、骄兵必败: 骄兵必败jiāobīng-bìbài (1) 自负力量强大而轻敌的军队,必遭失败 英 the self-conceited troops are destined to fail
  • 14、傍观必审:傍观必审,汉语成语,拼音是bàng guān bì shěn。
  • 15、安必思危:居于安定、太平时必须考虑到潜伏的危机。
  • 16、剥极必复:亦作'剥极则复'。亦作'剥极必复'。 剥卦阴盛阳衰,复卦阴极而阳复。后以喻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 17、操刀必割:比喻行事应果断﹐及时而动。
  • 18、盛必虑衰:兴盛之时必须考虑衰微之时。
  • 19、盛筵必散: 比喻无论怎样美好的事物,终必消散。 亦作:盛筵易散
  • 20、川壅必溃:比喻办事要因势利导,否则就会导致不良后果。
  • 21、寸利必得:寸利:微小的利益。微小的利益也必须得到,不能放弃。形容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
  • 22、寸土必争:很小的一片土地也要和敌人争夺,决不让步。也作“寸土不让”。
  • 23、登高必赋:古代指大夫必须具备的九种才能之一。谓登高见广﹐能赋诗述其感受。
  • 24、分秒必争: 分秒必争fēnmiǎo-bìzhēng (1) 抓紧时间,一分一秒也不放过 例 这是分秒必争的战斗 英 seize every minute and second;do not lose a minute;race against time
  • 25、甘泉必竭:甘泉:甜水的泉。竭:尽。甘甜的泉一定会干涸的。比喻有才干的人受累多而往往早衰。亦作“甘井先竭”。
  • 26、何必当初:当初何必那样呢?表示后悔过去的作为。常与“早知今日”连用。
  • 27、呼必勒罕: 1.亦作"呼必勒罕"。 2.蒙语xubilgan音译。意为转世或化身。指喇嘛教中活佛转世再生,亦指活佛传位的制度。
  • 28、极则必反:谓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
  • 29、见善必迁:迁:去恶从善。遇到好事,一定去做。
  • 30、见义必为:谓看到正义的事情就去做。
  • 31、理所必然: 理所必然lǐsuǒbìrán (1) 从道理上讲,必定会如此的 例 若有始也,则不能为终,唯无始也然后终始无穷,此自是理所必然。——《弘明集·郑道子<神不灭论> 》 英 a matter of course;as it ought to be;it stands to reason
  • 32、末大必折: 谓树木枝端粗大,必折其干。喻下属权重,危及上级。
  • 33、日中必湲: 中午阳光强烈,正好晒物。比喻作事要及时。
  • 34、日中必彗: 中午阳光强烈,正好晒物。比喻作事要及时。
  • 35、日中必移: 同“日中则昃”。
  • 36、日中必昃: 同“日中则昃”。
  • 37、信赏必罚: 有功必赏,有罪必罚,赏罚严明。
  • 38、食必方丈: 食必方丈shí bì fāng zhàng (1) 吃饭时面前的食物占据了一丈见方的地方,极言食物的丰盛,形容生活的奢侈 英 life in luxury
  • 39、事必躬亲: 事必躬亲shìbìgōngqīn (1) 凡事都亲自去做 英 see to everything oneself;take care of every single thing personally
  • 40、事在必行:事:事情。行:实行。指事情到了非做不可的地步。
  • 41、势在必行: 势在必行shìzàibìxíng (1) 不能躲开或回避 例 改革开放,势在必行 英 be imperative
  • 42、忘战必危:战:战备。危:危险,危机。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记了战备就一定会产生危机。
  • 43、物极必反: 物极必反wùjí-bìfǎn (1) 万事万物到了极点,超过一定限度,必定会得到相反的结果 英 things will develop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when they become extreme;extremes meet;no extreme will hold long
  • 44、物极必返:事物发展到极端,必然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
  • 45、先悉必具:纤悉:细微详尽。细微详尽,全都载明。
  • 46、睚眦必报: 睚眦必报yázì-bìbào (1)睚眦:瞪眼,比喻极小的仇恨。极小的仇恨也一定要报复,形容心胸极其狭窄 英 seek revenge for the smallest grievance
  • 47、言多必失:话说多了一定有失误。语本《鬼谷子.本经符》﹕"言多必有数短之处。"
  • 48、言必有中: 言必有中yánbìyǒuzhòng (1) 一说就说到关键、要害的地方。形容说话恰当得体 英 whenever one say sth.,one hits the nail on the head;what one says is always to point
  • 49、言必有据:只要发表言论,必定有所根据。
  • 50、言必有物: 1.指言论或文章内容充实。
  • 51、一日必葺: 1.谓虽暂时居住亦必修补墙﹑屋。
  • 52、盈则必亏: 盈则必亏yíngzébìkuī (1) 满盈之极,必有亏损 例 全则必缺,极则必反,盈则必亏。——《吕氏春秋·博志》 英 when the fullest extentis reached, waxing is necessarily followed by waning
  • 53、游必有方:要是出游,必须要告辞去处。
  • 54、有求必应: 有求必应yǒuqiú-bìyìng (1) 只要有请求,就一定答应 英 respond to every plea;grant whatever is requested
  • 55、有闻必録:把听到的都记下来。
  • 56、有问必答:有什么问题都给以解答。
  • 57、有闻必录: 把听到的都记下来。
  • 58、誉必待试:谓被赞誉的人必须经过检验。语本《论语.卫灵公》﹕"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
  • 59、知过必改: 知过必改zhīguò-bìgǎi (1) 知道了过错,一定改正 英 always correct an error when one becomes aware of it
  • 60、直木必伐:直木:笔直的树木;伐:砍。成材的树必被砍伐。比喻正直的人容易招怨。
  • 61、锱铢必较: 锱铢必较zīzhū-bìjiào (1) 为很少的钱或很小的事争个不休 英 haggle over every penny
  • 62、锱珠必较:比喻气量狭小,很小的事也要计较。形容非常小气,很少的钱也一定要计较。
  • 63、法贵必行:贵:崇高,可贵。法令贵在切实执行
  • 64、分久必合: 指人或事物变化无常,分合无定。此句也用来表示人物或事情的发展分分合合拥有一定的必然性,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必然注定。
  • 65、盛极必衰: 兴盛到了极点就会衰败。
  • 66、过盛必衰:过:太甚;盛:兴盛。太过兴盛就一定会转向衰弱
  • 67、睢眦必报: 象瞪一下眼睛那样极小的怨仇也要报复,比喻心胸极狭窄。
  • 68、遇水必观: 遇到水就会有观察、体会、感悟、效仿。
  • 69、下必甚焉: 在下面的人必定爱好得更厉害。
  • 70、神必据我:据:保佑。旧指神道一定保佑我。
  • 71、举措必当:举措:举动,措置;当:适合,合宜。指行动措施完全得当
  • 72、瑕疵必报:比喻心胸极狭窄。
  • 73、使命必达: 就是一定要完成使命的意思。
  • 74、何必讨好: 有些事,做了也不起作用,收不到任何效果。讨好某人,某人不喜欢,甚至厌误你的做法,那又何必讨好呢。
  • 75、何必在意: 不用在乎的意思。
  • 76、众恶必察: 《论语·卫灵公》:“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持躬》:“众恶必察,众好必察易,自恶必察,自好必察难。”
  • 77、合久必分: 指人或事物变化无常,分合无定。此句也用来表示人物或事情的发展分分合合拥有一定的必然性,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必然注定。
  • 78、志在必得:下定决心取得胜利或完成理想。
  • 79、取友必端:形容选择朋友必须是品行端正的人。
  • 80、何必从众: 就是不要随主流,跟着大家的想法,要找回创新,有自己自己的特色。
  • 81、重阴必阳: 指疾病的性质原属阴气偏胜,但当阴气亢盛到一定限度时,会出现阳的现象或向着阳的方向转化。
  • 82、居必择邻:居:住;择:选择。住家必须选择好邻居
  • 83、亡国必楚:灭亡秦国的一定是楚国。指不畏强暴,奋起推翻黑暗统治。
  • 84、乱极必治: luan ji bi zhi,必须整治一番,才能涉险济难。
  • 85、何必介意: 这个是反问句,说明这个事情不大,不必在意的意思。
  • 86、自不必说: 当然不用说了,那是肯定的。
  • 87、争其必然: 是指我有必然之理才可以去坚持,也就是说可以使我争论坚持的唯有真理。不要去强辩,不要无理争三分。为人应堂堂正正,有理则维护,无理则承认,虚心听取道理。
  • 88、言出必践:表示说了就必须做到。比喻一个人很讲信用。出,出来。必,一定,将会。践,践行,实践,实行。
  • 89、其言必信:说了就一定守信用。
  • 90、万折必东:比喻事物不管有什么曲折,总要按着应有的规律发展。
  • 91、众好必察:好:喜爱;察:调查。大家都喜欢的未必就好,必须要调查后才能下结论。
  • 92、失之必易:失去它必定很容易的意思。
  • 93、围必有缺:不可能每件事情都是完美的,至少会有那么一点点缺陷。
  • 94、登高必自:嘉靖甲子仲春之吉,古相弘斋翟涛题,青社载玺顿首书。
  • 95、骄者必败:骄傲的人往往会因大意而遭到挫败。如:他宣称自己稳拿冠军,却名落孙山,的确验证了骄者必败这句话。
  • 96、使得必反:极:顶点;反:向反面转化。事物发展到极点,会向相反方向转化。
  • 97、日中必熭:壅:堵塞。溃:决口,堤岸崩坏。堵塞河流,会招致决口之害。比喻办事要因势利导,否则就会导致不良后果。
  • 98、逢考必过:个人能力强,遇到考试必过,不用补考。多用于考前祝愿。学霸类
  • 99、纤悉必具:纤悉:细微详尽。细微详尽,全都载明。
  • 100、行不必果:通达的人说话不一定句句守信,做事不一定非有结 果不可,只要合乎道义就行。

必结尾的词语

更多
  • 1、诚必:谓遵守信用﹐说到做到。
  • 2、固必:语出《论语.子罕》:"毋必,毋固。"本指固执坚持,不可变通。后引申为一定,必然。
  • 3、果必:必定。
  • 4、胡必:何必。
  • 5、岂必:犹何必。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 6、可必:谓可以预料其必然如此。
  • 7、那必:犹何必。
  • 8、难必: 1.难以肯定。
  • 9、取必:谓要求接受并坚决做到。
  • 10、信必:谓诚实不欺,必定做到。
  • 11、是必:务必;必须。
  • 12、势必: 势必shìbì (1) 按事物的发展推测必须会导致(某种结果) 例 从城北到东门乘船,势必要穿城而过。——郭沫若《我的童年》 英 be bound to
  • 13、未必: 未必wèibì (1) 不一定;不见得 例 未必有其实也。——汉·王充《论衡·订鬼篇》 例 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清·刘开《问说》 例 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 例 未必不过此已忘。——《聊斋志异·促织》 例 他未必去北京 英 may not;not necessarily
  • 14、无必:谓没有成见。
  • 15、毋必:不持绝对的态度。谓能因时变通。不必。
  • 16、務必: 务必wùbì (1) 必须;一定要 例 你务必来一下 英 must;be sure to;should
  • 17、想必: 想必xiǎngbì (1) 表示比较肯定的判断、猜测 例 想必你赢了 英 presumably;most probably
  • 18、要必:大体总是;总归。
  • 19、意必: 1.犹意断;固执。
  • 20、臆必:想当然﹐任意推断。
  • 21、豫必:预先肯定。
  • 22、专必:专一不易。
  • 23、自必: 1.自己坚信;自以为必然。 2.犹必然。
  • 24、务必: 务必wùbì (1) 必须;一定要 例 你务必来一下 英 must;be sure to;should
  • 25、何必: 何必hébì (1) 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例 何必去那么早 英 be not necessary;there is no need;why
  • 26、不必: 不必bùbì (1) 无须,不一定,没有必要 例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唐·韩愈《师说》 英 need not;not have to
  • 27、呲必:说某人坏话,骂某人。
  • 28、赏信罚必:谓该赏一定赏,该罚一定罚。
  • 29、赏立诛必:谓该赏的立即赏,该罚的一定罚。
  • 30、大可不必:完全没有必要。
  • 31、为何不必:为什么不是必然发生的呢。引申意思:应该是心中有佛的人,偶然发生的是对其来说也是必然;心中无佛的人必然发生的事对其来说也是偶然。
  • 32、罚严而必:译为:惩罚严格而又果断。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必组词,必的组词,必字怎么组词,必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必字组词的组词,其中必字在开头的组词有80个,必字在中间的组词有211个,必字在结尾的组词有32个。
  • 拼音
  • 注音ㄅㄧ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NTE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会意。从八,从弋。弋亦兼表字音。“八”表示“分”,“弋”即“杙”,小木桩,合起来指用木杆做标记。本义:区分的标准)(2) 标杆;标准必,分极也。——《说文》(3) 姓动词(1) 必须,一定要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韩非子·内储说》必为奇巧声动上。——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山水必有实景。——蔡元培《图画》(2) 又如:必防其渐(防微杜渐之意。在事情上还不显著或刚刚发生的时侯就加以防止);必也正名(必须按礼教来端正名份)副词(1) 必然,必定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人人自以为必死。——《资治通鉴·唐纪》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战哉。——《战国策·赵策》(2) 又如:必因(一定;定然);必败(一定败);必昌(一定光耀);必竟(肯定;一定)(3) 必须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孟子》倘偌;假如必求之,吾助子请。——《左传》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