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开头的词语

更多
  • 1、忠弼: 1.忠诚辅佐。
  • 2、忠忱:忠诚。
  • 3、忠诚: 忠诚zhōngchéng (1) 尽心竭力 例 忠诚无私 英 loyalty;devoted,faithful;honest;loyal;staunch;truthful
  • 4、忠纯: 1.忠诚纯正。
  • 5、忠粹: 1.犹忠纯。
  • 6、忠谠:忠诚正直。
  • 7、忠笃:忠厚笃实。
  • 8、忠谔:忠诚正直的话。
  • 9、忠愤: 1.忠义愤激。
  • 10、忠孚:犹忠信。
  • 11、忠甫:忠义之人。甫,古为男子之美称。
  • 12、忠概:亦作“忠槩”。谓忠贞有节概。
  • 13、忠肝: 1.指忠义之心。
  • 14、忠刚: 1.忠义刚正。
  • 15、忠梗: 1.见"忠鲠"。
  • 16、忠耿: 1.忠诚正直。
  • 17、忠鲠: 1.亦作"忠梗"。 2.忠诚耿直。
  • 18、忠固: 1.忠诚坚定。
  • 19、忠规: 1.尽心规划;忠心谋划。 2.忠言规谏。
  • 20、忠骸: 1.犹忠骨。
  • 21、忠厚: 忠厚zhōnghòu (1) 指为人忠诚宽厚 例 一脸忠厚相 英 honest and tolerant;sincerely and kindly
  • 22、忠诲:意思是指尽心教诲。
  • 23、忠惠: 1.忠诚仁爱。
  • 24、忠嘉:忠厚善良。
  • 25、忠俭: 1.忠贞俭朴。
  • 26、忠谏: 忠谏zhōngjiàn (1) 忠诚的劝谏 例 忠谏之路。——诸葛亮《出师表》 英 expostulate
  • 27、忠坚: 1.忠诚坚贞。
  • 28、忠謇: 1.亦作"忠蹇"。 2.忠诚正直。 3.指忠诚正直的人。
  • 29、忠蹇: 1.亦作"忠蹇"。 2.忠诚正直。 3.指忠诚正直的人。
  • 30、忠介: 1.忠诚耿介。
  • 31、忠洁: 1.忠直廉洁。
  • 32、忠谨:忠诚敬慎。
  • 33、忠荩:犹忠诚。
  • 34、忠敬: 1.忠诚恭敬。
  • 35、忠慨: 1.忠贞愤慨。
  • 36、忠恪: 1.忠诚恭谨。
  • 37、忠恳:忠贞诚恳。
  • 38、忠款: 1.忠诚。
  • 39、忠悃:忠实至诚的心意。
  • 40、忠亮: 1.忠诚坚贞。 2.指忠诚坚贞的人。
  • 41、忠谅: 1.犹忠信。
  • 42、忠廉: 1.诚心无私。
  • 43、忠烈: 忠烈zhōngliè (1) 指对国家或人民无限忠诚而牺牲生命 例 忠烈之臣 英 to die for one's country (2) 指有这种行为的人 例 缅怀忠烈 英 national hero
  • 44、忠虑:忠于君国的计虑。
  • 45、忠敏: 1.忠诚奋勉。
  • 46、忠谟:犹忠谋。
  • 47、忠佞: 1.忠贞与奸佞。
  • 48、忠仆:忠实的仆役。
  • 49、忠虔:犹虔诚。
  • 50、忠勤: 1.亦作"忠懃"。 2.忠心勤劳。
  • 51、忠懃: 1.亦作"忠懃"。 2.忠心勤劳。
  • 52、忠泉:《后汉书.耿恭传》:"匈奴复来攻恭,恭募先登数千人直驰之,胡骑散走,匈奴遂于城下拥絶涧水。恭于城中穿井十五丈不得水,吏士渴乏,笮马粪汁而饮之。恭仰叹曰:'闻昔贰师将军拔佩刀刺山,飞泉涌出;今汉德神明,岂有穷哉。'乃整衣服向井再拜,为吏士祷。有顷,水泉奔出,众皆称万岁。"后因以"忠泉"颂扬将帅的尽忠守节。
  • 53、忠悫:忠诚敬谨。
  • 54、忠确: 1.忠诚坚强。
  • 55、忠慎: 1.忠诚谨慎。
  • 56、忠恕:指儒家的一种道德规范。忠,谓尽心为人;恕,谓推己及人。
  • 57、忠肃: 1.忠诚恭敬。
  • 58、忠孝:忠于君国,孝于父母。
  • 59、忠效: 1.尽忠效力。亦指尽忠效力之人。
  • 60、忠许: 1.忠诚许国。
  • 61、忠勋:尽忠的勋绩。亦指尽忠而有勋绩的人。
  • 62、忠谊: 1.犹忠义。
  • 63、忠毅:忠正刚毅。
  • 64、忠懿:忠君的美德。
  • 65、忠益:尽忠报效的益处。 犹忠效。
  • 66、忠勇: 忠勇zhōngyǒng (1) 忠诚勇敢 英 loyal and brave
  • 67、忠友: 1.忠直之友。
  • 68、忠猷:忠诚谋划。
  • 69、忠允: 1.忠诚公允。
  • 70、忠箴: 1.忠诚的劝告。
  • 71、忠智: 1.忠诚而有才智。亦指忠智之人。
  • 72、忠实: 忠实zhōngshí (1) 忠诚老实 例 忠实信徒 英 devoted;faithful;loyal (2) 真实;不虚假 例 忠实的记录 英 true
  • 73、忠心: 忠心zhōngxīn (1) 忠贞不二之心 例 素怀忠心,报国无门 英 devotion;loyalty
  • 74、忠告: 忠告zhōnggào (1) 诚恳地劝告 例 忠告他们避免鲁莽行动 英 admonish (2) 也指忠告的话 例 不听忠告 英 advice
  • 75、忠义: 忠义zhōngyì (1) 忠心和义气 例 忠义之士 英 loyal and righteous (2) 指有忠心和义气的人 例 表彰忠义 英 a loyal and righteous person
  • 76、忠贞: 忠贞zhōngzhēn (1) 忠诚坚贞 例 忠贞不渝 英 staunch
  • 77、忠言: 忠言zhōngyán (1) 忠直之话 例 进尽忠言。——诸葛亮《出师表》 例 忠言逆耳。——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英 earnest (sincere) advice
  • 78、忠信:忠诚信实。
  • 79、忠正:忠诚正直。 指忠诚正直的人。 同'中正'。古官名。
  • 80、忠骨:忠烈者的遗骨。
  • 81、忠良: 忠良zhōngliáng (1) 忠厚善良;诚实 英 loyal and honest (2) 忠诚贤良的人 例 杨家将一门忠良 英 a loyal and honest person
  • 82、忠爱:忠诚与仁爱。 谓忠君爱国。
  • 83、忠臣: 忠臣zhōngchén (1) 忠于君主,为君主效忠的官吏 例 忠臣之分。——《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英 official loyal to his sovereign
  • 84、忠干: 1.忠诚干练。 2.指忠诚干练的人。
  • 85、忠武: 1.忠义勇猛。
  • 86、忠德: 1.忠正有德行。亦谓忠正有德行的人。
  • 87、忠和: 1.忠实谦和。
  • 88、忠善:忠诚善良。
  • 89、忠一: 1.忠诚专一。
  • 90、忠果: 1.忠诚而果敢。 2.橄榄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三.橄榄》。
  • 91、忠节: 1.忠贞的节操。 2.忠贞而有节操。 3.指忠贞有节操的人。
  • 92、忠壮: 1.忠义勇武;忠直豪壮。
  • 93、忠敦: 1.忠实厚道。
  • 94、忠顺: 忠顺zhōngshùn (1) 一意顺从 例 忠顺的奴仆 英 willing;be loyal and obedient
  • 95、忠功: 1.尽忠建功。
  • 96、忠精: 1.精忠,精诚。
  • 97、忠客: 1.葵的别称。以葵花常向太阳,故名。
  • 98、忠方: 1.忠诚方正。
  • 99、忠赤:忠心赤胆。
  • 100、忠密:忠诚谨慎。

忠中间的词语

更多>>
  • 1、表忠观:观名。在浙江省杭州市涌金门外,今称钱王祠,宋熙宁中赵抃所建,用以表彰吴越钱氏的功德。后赐名为表忠观。明嘉靖中曾改筑。祠内镌有苏轼表忠观碑文,今全文八幅系后人摹刻。
  • 2、大忠祠:祠名。祀宋末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三忠臣。
  • 3、精忠庙: 清代北京戏曲艺人的团体。性质略似梨园公会。会首(或称庙首)数人,由清廷内务府加委,带有半官性质。名演员高朗亭、程长庚等曾先后担任会首多年。由于机构设在精忠庙内,因以庙名作为会名。
  • 4、清忠谱: 传奇剧本。明末清初李玉作。明天启年间阉党魏忠贤派人到苏州逮捕东林党人周顺昌,市民颜佩韦等聚众万人到府衙请愿,要求释周。后颜等五人被杀害,周也被暗害于狱中。
  • 5、魏忠贤:魏忠贤(1568年-1627年12月11日),字完吾,北直隶肃宁(今河北沧州肃宁县)人,汉族,明朝末期宦官。
  • 6、赵忠尧:赵忠尧(1902年6月27日—1998年5月28日),浙江诸暨人,物理学家,中国核物理研究和加速器建造事业的开拓者。
  • 7、世忠堂: 程氏分支中最大的一支,源出安徽屯溪篁墩,迁徙分布于安徽、江西、浙江、江苏、湖南、福建等地。
  • 8、尽忠报国: 竭尽忠贞,不惜牺牲一切报效国家。
  • 9、精忠报国:  竭尽忠心,报效国家。
  • 10、赤胆忠心: 赤胆忠心chìdǎn-zhōngxīn (1) 赤诚忠实的心,形容十分忠诚 例 那种促使人们去进行战争的赤胆忠心 英 utter devotion
  • 11、赤胆忠肝: 赤胆忠肝chì dǎn zhōng gān (1) 赤诚忠实的心,形容十分忠诚 例 那种促使人们去进行战争的赤胆忠肝 英 utter devotion
  • 12、志虑忠纯:志虑:志向和心思。志向和心思都忠诚纯洁。形容忠心耿耿,坚贞不二。
  • 13、义胆忠肝:谓为人正直忠贞。
  • 14、公忠体国:谓尽忠为国。
  • 15、宅心忠厚:心地忠诚仁厚。
  • 16、竭忠尽智:毫无保留地献出一片忠诚和所有才智。
  • 17、竭忠尽节:毫无保留地献出一片忠诚和所有才智。
  • 18、尽忠竭力:  竭尽忠诚,使出全力。指真心诚意地贡献自己的全部精力。
  • 19、求忠出孝:谓寻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 20、矢忠不二:  立誓效忠,绝不改变。
  • 21、摅忠报国:摅:抒发。抒发忠诚,报效国家
  • 22、孝悌忠信:悌:敬爱兄长。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忠于君主,取信于朋友,是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标准。
  • 23、纳忠效信:尽忠效力。亦指尽忠效力之人。
  • 24、尽忠职守: 谨慎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细心、耐心地守住职位或岗位
  • 25、小忠小信:小表忠心,小讲信用。多指借此所采取的手段
  • 26、逆耳忠言:  见“逆耳之言 ”。
  • 27、尽忠尽职: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完成自己的职责和对其负责。
  • 28、尽忠拂过:竭尽忠诚。
  • 29、进尽忠言:进献忠言。
  • 30、害忠隐贤:忠:足以保国之人;隐:埋没;贤:德才兼备之人。 残害忠良,埋没贤才。
  • 31、板荡识忠臣: 比喻危急动乱中能识别忠贞。
  • 32、左忠毅公逸事:《左忠毅公逸事》记述了左光斗不为世人所知的几件逸事,赞美了左光斗知人的卓见和以国事为重、不计较个人生死荣辱的品格。
  • 33、欧阳文忠公文集:〔宋〕欧阳修著词集名。
  • 34、青山处处埋忠骨:青山处处埋忠骨,这是作者晓年写作的一篇短文。
  • 35、一次不忠百次不容: 一般是形容夫妻一方对另一方不忠或者人臣对上司的不忠,有一次不忠的行为就会给人以后都会有这种不忠的行为的思维概念,以后都不会再相信你的一个形容。
  • 36、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 词语解释⒈  词集名。北宋欧阳修著。三卷。南宋罗泌编。收录一百九十四首词。编入《欧阳文忠公文集》。明代毛晋有所删节,仍为三卷,改题《六一词》。另有《醉翁琴趣编》六卷,收有《近体乐府》未收之词六十六首。
  • 37、进思尽忠,退思补过: 词语解释⒈  在朝廷做官,就忠心耿耿报效君主;辞官隐退时,就反省自己,以弥补过失。
  • 38、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词语解释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shí shì zhī yì,bì yǒu zhōng shì ]⒈  见“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引证解释⒈  见“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 39、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词语解释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shí shì zhī yì,bì yǒu zhōng xìn ]⒈  即使是十户人家的地方,也一定有忠诚信实的人。谓处处都有贤人。语出《论语·公冶长》:“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亦作:十室之邑,必有忠士。引证解释⒈  亦作“十室之邑,必有忠士”。引语出《论语·公冶长》:“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 丘 者焉,不如 丘 之好学也。’”《汉书·武帝纪》:“夫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三人并行,厥有我师。”汉 刘向 《说苑·谈丛》:“十步之泽,必有芳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国语辞典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shí shì zhī yì bì yǒu zhōng xìn ]⒈  尽管只有十来家的小地方,里面也必有讲忠信的人。语出比喻到处有贤人。引《论语·公冶长》:「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三国志·卷二·魏书·文帝纪》:「十室之邑,必有忠信,若限年然后取士,是吕尚、周晋不显于前世也。」《三国演义·第三五回》:「岂不闻孔子云:『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何谓无人?」
  • 40、为臣死忠,为子死孝: 宋·文天祥《沁园春》词:“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 为臣死忠,为子死孝,刬的说这等言语也。 ★明·无名氏《岳飞精忠》头折 为臣死忠,为子死孝,读音wéi chén sǐ zhōng,wéi zǐ sǐ xiào,成语,指封建社会认为当臣子的应当不惜生命忠于帝王,为儿女的应当不惜生命孝敬父母。出自宋朝文天祥《沁园春》。

忠结尾的词语

更多
  • 1、襃忠: 1.亦作"褒忠"。 2.嘉奖忠良。
  • 2、诚忠:衷心敬爱。
  • 3、腐忠: 1.犹愚忠。
  • 4、贡忠:贡献忠心。
  • 5、孤忠:忠贞自持,不求人体察的节操。 指忠贞自持的人。
  • 6、极忠:竭尽忠诚。
  • 7、教忠: 谓教以忠诚之道理。语出《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子之能仕,父教之忠,古之制也”。
  • 8、竭忠:竭尽忠诚。
  • 9、谨忠:诚敬﹐尽心竭力。
  • 10、尽忠: 尽忠jìnzhōng (1) 竭尽忠诚 例 尽忠尽力 英 be fully loyal (2) 指竭尽忠诚而牺牲生命 例 为国尽忠 英 sacrifice oneself for being loyal
  • 11、旌忠:表彰忠节。
  • 12、精忠: 精忠jīngzhōng (1) 对国家、民族无比忠诚 例 精忠报国 英 absolute devotion
  • 13、克忠:谓事君能竭诚尽心。
  • 14、恪忠:恭敬忠诚。
  • 15、宽忠:宽而厚。也指(待人)宽容厚道。
  • 16、廉忠:廉洁忠诚。
  • 17、陋忠:犹愚忠。
  • 18、纳忠:献纳忠心;效忠。
  • 19、全忠:保全忠贞。
  • 20、矢忠: 1.立誓效忠。
  • 21、摅忠: 1.犹尽忠。
  • 22、输忠:献纳忠心。
  • 23、效忠: 竭尽忠诚。
  • 24、移忠:谓把孝顺父母之心转为效忠君主。
  • 25、由忠:犹由衷。
  • 26、愚忠: 1.愚戆的忠心。 2.谓昧于事理的忠心。
  • 27、允忠:忠信。
  • 28、诈忠:伪装忠诚。
  • 29、昭忠: 显示忠信。
  • 30、赤忠:赤胆忠心。
  • 31、敦忠:犹忠厚。
  • 32、公忠:公平忠实;尽忠为公。
  • 33、黄忠:三国蜀汉大将。初属刘表,后归刘备。从取益州,常先登陷阵,勇毅冠三军。继从取汉中,于定军山斩曹操大将夏侯渊。位与关羽﹑张飞并列。后世作为老当益壮的典型。
  • 34、进忠: 1.奉献忠诚。
  • 35、立忠:尽忠。
  • 36、朴忠:朴实忠诚。
  • 37、清忠: 清正忠诚。
  • 38、三忠:三臣,三卿。
  • 39、下忠:谓忠之最下者。
  • 40、小忠: 1.在小事上效忠献媚。 2.小小的忠心。
  • 41、养忠:谓培养忠贞之臣。
  • 42、遗忠: 1.谓留下忠迹。 2.指留下的忠迹。
  • 43、元忠:大忠。
  • 44、资忠:实行忠义之道。
  • 45、作忠: 尽忠。
  • 46、履忠:躬行忠诚之道。
  • 47、死忠:在现在泛指对某个对象有极高的忠诚度。
  • 48、文忠:古代官方封给的大臣一种谥号。
  • 49、苏思忠: 苏思忠[唐]善画鬼神。
  • 50、张献忠: (1606-1647)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字秉吾,号敬轩,延安柳树涧(今陕西定边东)人。出身贫苦。初从军,因被人陷害革役。后参加陕北农民起义,成为起义军首领之一。1635年与高迎祥联兵东进,攻破安徽凤阳,焚烧皇陵。1638年曾接受明政府“招抚”,次年东山再起,相继破襄阳,取武昌,克长沙。1644年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1646年清兵南下,他率军抵御,不久在四川西充凤凰山遭伏击,中箭身亡。
  • 51、文从忠: 文从忠[明]号华岳,从昌从弟。
  • 52、张自忠:张自忠(1891-1940)国民党抗日名将。山东临清人。1916年起在冯玉祥部任职。1933年参加长城抗战。曾任察哈尔省政府主席、天津市市长。七七事变后代理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北平市市长。平津陷落后去南京。1938年参加徐州会战,在临沂大胜日军板垣师团。同年任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1940年5月在湖北宜城壮烈殉国。
  • 53、尽欢竭忠:毫无保留地献出一片忠诚和所有才智。
  • 54、竭智尽忠:奉献最大的才智与忠诚。
  • 55、畎亩之忠:意思是旧时指百姓对君主所尽的忠诚。
  • 56、拳拳之忠:喧闹欢腾貌。
  • 57、效死输忠:指竭尽忠诚。
  • 58、移孝作忠:谓把孝顺父母之心转为效忠君主。
  • 59、移孝为忠:谓把孝顺父母之心转为效忠君主。
  • 60、面誉不忠:好当面称赞别人的人,一定不忠实
  • 61、一次不忠: 见“一次不忠,百次不容”一般是形容夫妻一方对另一方不忠或者人臣对上司的不忠,有一次不忠的行为就会给人以后都会有这种不忠的行为的思维概念,以后都不会再相信你的一个形容。
  • 62、大奸似忠:奸:邪恶,诈伪。内心奸恶,貌似忠厚
  • 63、不尽其忠:没有竭尽忠诚,即不够忠心。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忠组词,忠的组词,忠字怎么组词,忠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忠字组词的组词,其中忠字在开头的组词有188个,忠字在中间的组词有40个,忠字在结尾的组词有63个。
  • 拼音zhōng
  • 注音ㄓㄨㄥ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KHNU
  • 五行

基本释义

形容词(1) (形声。从心,中声。本义:忠诚无私,尽心竭力)(2) 同本义不可谓忠。——《墨子·公输》忠之属也。(忠,尽力做好本分的事。)——《左传·庄公十年》为忠善者。——诸葛亮《出师表》(3) 又志虑忠纯。君子以为忠。——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尽心于人曰忠,不欺于己曰信。——宋· 司马光《四言铭系述》(4) 又如:忠贞廉士(忠诚坚贞廉洁的人);忠孝带(清代官员系的一种短而阔的带子,用于保驾或皇帝赐死时自尽);忠敬(忠诚恭敬)(5) 忠厚交不忠兮怨长。——《楚辞·九歌·湘君》(6) 又如:忠嘉(忠厚善良);忠笃(忠厚笃实)动词(1) 尽忠。特指事上忠诚忠陛下之职分。——诸葛亮《出师表》(2) 又忠而被谤。(3) 又求忠以自为。忠孝如古人某。——清· 周容《芋老人传》(4) 又如:忠功(尽忠建功);忠效(尽忠效力);忠益(尽忠报效的益处);忠孝(忠于君国,孝于父母);忠略(忠于君国的谋略);忠情(忠于君国的感情)名词(1) 忠臣莫不欲求忠以自为。——《屈原列传》(2) 通“中”。中间,适中忠人之和。——《管子·禁藏》则有仇讐之忠。——《韩非子·五蠹》。高亨云:“忠,借为中。”(3) 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