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头的词语
更多- 1、揭榜: 揭榜jiēbǎng (1) 考试后出榜;发榜 英 publish a list of successful candidates (2) 揭下写有招聘或招标等内容的榜,表示应征、应战等 英 be recruited
- 2、揭牓: 揭牓jiē bǎng (1) 考试后出榜;发榜 英 publish a list of successful candidates (2) 揭下写有招聘或招标等内容的榜,表示应征、应战等 英 be recruited
- 3、揭穿: 揭穿jiēchuān (1) 揭露 例 行为不端,应予揭穿 英 disclose;expose (2) 戳穿 例 揭穿一个谣言 英 explode
- 4、揭谛:民间信仰神祇之一。
- 5、揭帝:亦作'揭谛'。佛教语。护法神之一。
- 6、揭短: 揭短jiēduǎn (1) 将别人的短处揭露出来,公之于众 英 disclose sb.'s shortcomings;pick out sb.'s fault;rake up sb.'s faults
- 7、揭竿: 举竿;持竿。 特指武装暴动。 竖立旗竿。
- 8、揭锅: 揭锅jiēguō (1) 食物煮熟后打开锅盖 英 remove from the pot (2) 喻在时机成熟时,将真相或结果公之与众 英 proclaim
- 9、揭骄:放肆自得。
- 10、揭借: 1.借贷。
- 11、揭涉:提起衣裳过河。
- 12、揭举:列举;提出。
- 13、揭调:高亢的调子。
- 14、揭白: 1.掀去覆盖在死者面部的白巾,为之画像。 2.明白宣示。
- 15、揭地: 1.方言。翻地。
- 16、揭跣:提起衣服,赤足涉水。
- 17、揭箧: 1.把箱笼扛走。比喻全部抄袭他人的文字。
- 18、揭瓴: 1.倾倒瓶水。喻势不可阻。瓴,水瓶。
- 19、揭黄:用黄榜公布。
- 20、揭局:结局。
- 21、揭底: 揭底jiēdǐ (1) 将别人的底细兜出,使暴露 英 reveal the inside story
- 22、揭席: 1.散席。
- 23、揭天: 1.谓声音高入天际。
- 24、揭挑:谓揭露别人的短处。
- 25、揭条: 1.揭短调唆。 2.张贴的启事。
- 26、揭孽: 1.亦作"揭业"。亦作"揭"。 2.极高貌。
- 27、揭宝: 1.喻揭示结局。宝,一种赌具。
- 28、揭破: 揭破jiēpò (1) 揭穿 例 揭破假面具 英 uncover
- 29、揭贴:亦作'揭帖'。犹张贴。
- 30、揭业: 1.亦作"揭业"。亦作"揭"。 2.极高貌。
- 31、揭债:举债,借债。
- 32、揭盖: 1.比喻把事情显示出来。
- 33、揭帖: 揭帖jiētiě (1) 古时监察部门长官揭发不法官吏的一种文书;也指旧时张帖的启事、文告(多指私人的) 英 notice
- 34、揭揭: 1.长貌;高貌。 2.动摇不定貌。 3.疾驰貌。
- 35、揭参: 1.弹劾。
- 36、揭批: 揭批jiēpī (1) 揭发批判 英 expose and criticize
- 37、揭载: 揭载jiēzǎi (1) 登载;刊载 英 publish
- 38、揭厉: 1.谓高举而扬厉之。
- 39、揭车: 1.香草名。
- 40、揭阳:1.复姓。 2.地名。
- 41、揭发: 揭发jiēfā (1) 将坏人坏事揭露出来 例 揭发犯罪 英 disclose;expose
- 42、揭幕: 揭幕jiēmù (1) 在纪念碑等落成典礼上,将事先蒙在其上的红布揭开的一种仪式 英 unveil;raise the curtain (2) 重大事件的开始 英 begin
- 43、揭示: 揭示jiēshì (1) 向人指出不易看清的事理 例 想揭示原子结构的这位物理学家 英 unveil (2) 公布;宣布 英 publish
- 44、揭橥:1.标志。 2.揭示;显示。
- 45、揭开: 揭开jiēkāi (1) 使暴露出来 例 揭开宇宙的奥秘 英 reveal
- 46、揭秘:揭露秘密。
- 47、揭晓: 揭晓jiēxiǎo (1) 公布考试录取名单;泛指把事情的结果公开出来 例 选举结果已经揭晓 英 make known;publish
- 48、揭盅:打开酒瓶子。 还有揭开谜底。
- 49、揭顶:是陕北婚俗中重要的一个仪式,也称“接碟”,就是将钱放在荼饭馍馍上,由新娘和迎、送亲婆姨共五人抓取。
- 50、揭牌:揭开蒙在机关名称牌子上的布
- 51、揭露: 揭露jiēlù (1) 揭发隐蔽的事,使之暴露 英 expose
- 52、揭疮疤:比喻揭露人的短处。
- 53、揭老底: 揭老底jiē lǎodǐ (1) 揭露人的底细 例 双方互相揭老底,闹得不可开交 英 to reveal the inside story
- 54、揭盖子: 揭盖子jiē gàizi (1) 比喻揭开矛盾,也比喻揭开秘密 例 他知根知底,当场揭盖子 英 uncover;bring sth. into the open;take the lid off sth.
- 55、揭示语: 就是揭示的语言、文字或标志。
- 56、揭箧担囊: 1.盗窃箱笼等财物。
- 57、揭谛摩诃:也称为羯谛摩诃上古汉音khrads tieg ma ka 源自梵文罗马字 Gate Maha 天城体गतेमह 揭谛गते 罗马字GATE,梵文是“去,超越” 摩诃मह 罗马字MAHA,梵文原意就是“大,伟大”;无边无际的大、心量广大。比喻宇宙万物大自然之间的规律与特质,约略相当於中国传统文化指称的道与广义的命。
- 58、揭竿而起: 揭竿而起jiēgān’érqǐ (1) 揭:高举起。竿:旗竿,代旗帜。原形容秦末陈胜、吴广发动农民起义时的情况,后即指武装起义 英 raise the standard of revolt;rise in rebellion;start a mutiny(revolt)
- 59、揭竿四起:意思是人民起义,出自汉·贾谊《过秦论》。
- 60、揭竿为旗:举起竹竿作军旗。比喻武装起义。
- 61、揭竿起义:揭竿,举竿;持竿,特指武装暴动。起义,仗义起兵。指军队反正,以从义师。举起竹竿当旗帜,指武装起义。
- 62、揭竿斩木:陈胜,吴广起义,反抗暴秦。
- 63、揭不开锅: 揭不开锅jiēbukāi guō (1) 指没有粮食或没有伙食钱 英 go hungry;have nothing to eat
- 64、揭鸡肆赦:谓在高竿上树起金鸡,宣布大赦。古传天鸡星动,必当有赦。因此在赦日要竖一枝七丈长的纶竿,上立四尺高的金鸡,集合百官父老和待赦的囚徒,击鼓宣读大赦令。见《新唐书.百官志三》﹑唐封演《封氏闻见记.金鸡》。
- 65、揭地掀天:犹言翻天覆地。
- 66、揭箧探囊: 1.盗窃箱笼等财物。
- 67、揭人之短:以:拿;治:惩处。用别人的办法来惩治别人。
- 68、揭器求言: 本则。
- 69、揭债还债:揭:举;揭债:借债。用借债的办法还债,亏空会始终存在。形容于事无补
- 70、揭揭巍巍:形容十分高大。
揭中间的词语
更多>>- 1、摩揭陀:古代印度恒河中下游地区的国家。兴起于公元前7-前6世纪。是佛教兴起地和传播地之一。主要王朝有难陀王朝、孔雀王朝、笈多王朝等。多次称霸印度北部和全印度,为古印度最重要的国家之一。公元5世纪后衰落。
- 2、按揭贷款: 指以按揭方式进行的一种贷款业务。
- 3、按揭买房:抵押贷款,即以房地产等实物资产或有价证券、契约等作抵押,获得银行贷款并依合同分期付清本息,贷款还清后银行归还抵押品。源于英文“Mortgage”的粤语音译,起初多用于粤语地区。
- 4、黑驴揭鞍:黑驴揭鞍流行于陕西铜川、耀县,相传农历二月初二为龙抬头日,这天,人们给男孩剃光头,认为可使孩子象卸了鞍子后的驴子一样,轻松愉快,含有求吉利的意思。
- 5、唇揭齿寒: 唇揭齿寒chún jiē chǐ hán (1) 唇没有了,牙齿就寒冷。比喻双方休戚相关,荣辱与共 英 mutual dependency of neighboring countries when confronted with a powerful and aggressive enemy;share a common lot
- 6、横刀揭斧:持刀执斧。
- 7、金刚揭谛:即金刚力士。
- 8、金刚揭帝:即金刚力士。
- 9、斩竿揭木:犹言斩木揭竿。
- 10、斩木揭竿: 1.砍削树木当兵器﹐举起竹竿作军旗。比喻武装起义。语本汉贾谊《过秦论上》:"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 11、无名揭帖:指不具名的揭人隐私的字条。
- 12、掀天揭地: 掀天揭地xiāntiān-jiēdì (1) 掀天动地,掀天斡地,掀揭。比喻声势浩大。亦形容本领高强 例 英雄虽有掀天揭地手段,那个识他、重他?——《隋唐演义》 英 earth-shaking
- 13、自我揭露: 一个人向别人说心里话,与他人共享内心的感受及信息。
- 14、撕心揭底:指情绪异常激动。
- 15、匿名揭帖:匿名揭帖,读音是nì míng jiē tiě,是一个汉语词语,释义是指不写自己的名字或不写真实姓名。
- 16、牟婆洛揭拉婆: 1.亦作"牟呼婆羯洛婆"。 2.梵语musaragalva的译音。佛教徒所说的七宝之一。即车渠。
- 17、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孩子调皮,现在引申为人欠打调皮。
- 18、诺贝尔文学奖揭晓:据诺贝尔官网消息称,201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于当地时间2015年10月8日下午1点揭晓,白俄罗斯女作家、记者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获此殊荣。
- 19、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揭:举起;竿:竹竿。砍削树木当兵器,举起竹竿作军旗。比喻武装起义。
揭结尾的词语
更多- 1、按揭: [mortgage]抵押贷款,即以房地产等实物资产或有价证券、契约等作抵押,获得银行贷款并依合同分期付清本息,贷款还清后银行归还抵押品。源于英文“Mortgage”的粤语音译,起初多用于粤语地区。
- 2、变揭:陈述变乱始末的密奏。
- 3、摽揭: 1.标榜。摽﹐通"标"。
- 4、标揭: 1.谓标榜炫耀。 2.显明。
- 5、表揭:标志。
- 6、负揭:担负。
- 7、阁揭:明代内阁直达皇帝的机密奏章。
- 8、呼揭: 1.亦作"呼偈"。 2.汉时西域国名。
- 9、打揭:以双六为戏具的一种博戏。
- 10、提揭: 1.犹提挈。
- 11、调揭:嘲笑﹐指斥。
- 12、发揭: 1.发掘﹐揭开。
- 13、高揭: 1.犹高耸。 2.高高张贴。
- 14、括揭:语本《诗.王风.君子于役》:"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毛传:"鸡栖于杙为桀。括,至也。"后以"括揭"借指进栏回窠的牛羊鸡等禽畜。揭,同"桀"。
- 15、开揭:高举貌。
- 16、孔揭:通达明晓。
- 17、厉揭: 1.涉水。连衣涉水叫厉,提起衣服涉水叫揭。语出《诗.邶风.匏有苦叶》:"深则厉,浅则揭。"毛传:"以衣涉水为厉,谓由带以上也。揭,褰衣也。" 2.指所受影响深浅不同。
- 18、密揭: 1.秘密的奏疏。 2.秘密的文告。
- 19、签揭: 1.贴签写出要点。宋制﹐为便于皇帝省阅吏臣奏札﹐以黄纸摘抄事由贴附进呈。
- 20、翘揭:高耸貌。
- 21、搝揭:手举。
- 22、赏揭:赏格揭帖,悬赏的告示。
- 23、树揭: 竖立。
- 24、条揭: 逐条揭露。
- 25、掀揭: 1.掀起,揭开。 2.见"掀天揭地"。
- 26、衔揭:署有官衔的名片﹑名帖。
- 27、轩揭:气宇轩昂,仪态非俗。
- 28、檐揭: 谓肩挑。
- 29、冤揭:鸣冤的揭帖。
- 30、扎揭: 1.传说中的鬼神名。
- 31、昭揭:显扬;宣示。
- 32、楼盘按揭:指由开发商提供按揭申请并在银行存足一定比例保证金,通过银行的按揭贷款方式销售的或通过中介公司进行二手房转让的楼盘。
- 33、深厉浅揭: 《诗•邶风•匏有苦叶》:“深则厉,浅则揭。”
- 34、昭然若揭: ◎昭然若揭zhāorán-ruòjiē 读诗者,息众说之纷拿,仰光焰之万丈,而杜公真切深厚之旨,益昭然若揭焉。——清·吴棠《杜诗镜铨》序
- 拼音jiē
- 注音ㄐㄧㄝ,ㄑㄧˋ
- 笔划12
- 繁体揭
- 五笔RJQN
基本释义
名词标志峨嵋为泉阳之揭。—— 郭璞《江赋》形容词(1) 高亢 。如:揭天(声音高入天际);揭调(高调);揭孽(很高的样子)(2) 揭揭(3) 修长的样子。(4) 疾驰的样子。如:车马揭揭动词(1) (形声。从手,曷声。本义:高举)(2) 同本义揭,高举也。——《说文》西柄之揭。——《诗·小雅·大东》修剑揭以低昂。——张衡《思玄赋》揭其剑。——《战国策·齐策四》揭竿为旗——汉· 贾谊《过秦论》两竿夹接。——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3) 又如:揭厉(高举而扬厉之);揭鸡肆赦(在高竿上树起金鸡,宣布大赦)(4) 肩负;担;扛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庄子·胠箧》(5) 又如:揭箧(把箱笼扛走;比喻全部抄袭他人文字)(6) 披露;发表;公布会闱揭晓,名次群英。——李昌祺《前灯余话》(7) 又如:揭条(揭桃。揭调,揭露别人的短处);揭旧书(方言。揭老底);揭极(揭发恶性的报告);揭参(揭发弹劾);揭黄(用黄榜公布);揭载(刊登;发表);揭贴(张贴)(8) 掀起; 拿开揭水指路。——唐· 李朝威《柳毅传》一个客人便去揭开桶盖。——《水浒传》(9) 又如: 揭白(旧时人死后,请画师给死人画像。首先要揭去死人脸上蒙的白纸,故名);揭地掀天(翻天覆地)(10) 露出;向上翘颠沛之揭。——《诗·大雅·荡》唇揭者甚齿塞。——《战国策》(11) 借债 。如:揭借(借);揭债(借债);揭折(抵偿,折还) [查看更多]
J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