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开头的词语
更多- 1、教案: 教案jiào’àn (1) 教员备课时写的教学方案,包括时间、方法、步骤、检查以及教材的组织等 英 lesson plan (2) 清末指因外国教会欺压人民而引起的诉讼案件或外交事件 英 litigation against the foreign church in late Ching Dynasty
- 2、教鞭: 教鞭jiàobiān (1) 教师在讲课时用来指点黑板、挂图等的细长棍儿 英 pointer
- 3、教场: 旧时操练和检阅军队的场地。
- 4、教塲: 旧时操练和检阅军队的场地。
- 5、教敕: 教诫;教训。
- 6、教笞:教训鞭笞。
- 7、教辞: 命令。
- 8、教导: 教导jiàodǎo (1) 教育指导;教诲开导 例 新的教导 英 gospel;educate;instruct;teach,quidance;give guidance
- 9、教導: 教导jiàodǎo (1) 教育指导;教诲开导 例 新的教导 英 gospel;educate;instruct;teach,quidance;give guidance
- 10、教迪:教育开导。
- 11、教典: 周官太宰六典之一。教育法规。 犹教义,教条。 指佛经。
- 12、教督: 教导督促。
- 13、教灋:亦作'教灋'。法典;法规。犹教义,教理。 教育方法。
- 14、教范: 教范jiàofàn (1) 军事上在技术指导方面的基本教材,如投弹教范等 英 manual
- 15、教坊: 教坊jiàofǎng (1) 古时管理宫廷音乐、舞蹈、戏曲的官署 例 名属教坊第一部。——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英 office in charge of imperial music
- 16、教父: 教父jiàofù (1) 在婴儿或幼儿受洗礼时,赐以教名,并保证承担其宗教教育的人 例 每个受洗礼的男孩应该有两个教父和一个教母 英 godfather;sponsor
- 17、教辅: 教学辅助。
- 18、教改: 教改jiàogǎi (1) 教学改革 英 educational reform
- 19、教告: 1.犹教导;教诲。
- 20、教管: 教管jiàoguǎn (1) 教育、管理 例 教管儿童须从严 英 discipline
- 21、教规: 教规jiàoguī (1) 宗教规定信徒恪守的规则;法则;规定 英 canon
- 22、教护:犹管理。
- 23、教诲: 教诲jiàohuì (1) 教导训戒 例 其次教诲。——《史记·货殖列传》 例 谆谆教诲 英 teaching
- 24、教誨: 教诲jiàohuì (1) 教导训戒 例 其次教诲。——《史记·货殖列传》 例 谆谆教诲 英 teaching
- 25、教谏: 教导与规劝。
- 26、教育: 教育jiàoyù (1) 教导启发,使明白道理 例 说服教育 英 educate
- 27、教训: 教训jiàoxùn (1) 指从错误或挫折中得到的经验 例 水灾的教训 英 lesson;moral (2) 教育训练 例 自无教训。——《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例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英 education and training (3) 训导;训戒 例 狠狠地教训了他 英 chide;teach sb. a lesson;teach sb. moral
- 28、教化: 教化jiàohuà (1) 使能从事,习于或适应家内生活 例 给受教化的女囚犯以家政教育 英 domesticate;civilize;educate;train in good manners (2) 从中指导传教或做传教工作 英 missionize
- 29、教師: 教师jiàoshī (1) 担任教学工作的人员 英 teacher (2) 传授戏曲技艺或武术的人 例 武术教师 英 master
- 30、教授:[ jiào shòu ] :(动)讲解说明教材的内容;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他在大学~现代汉语。[近]传授。②(名)高等学校中职称最高的教师。 [ jiāo shòu ] :讲解传授知识、技能。
- 31、教养: 教养jiàoyǎng (1) 教育培养 例 教养子女 英 train;educate;bring up (2) 指一般文化、道德修养 例 他是一个有教养的人 英 education;breeding;culture;upbringing
- 32、教唆: 教唆jiàosuō (1) 通过诱导唆使别人做坏事 例 教唆别人犯罪的人应负刑事责任 英 entice
- 33、教谕: 教谕jiàoyù (1) 教导训戒 例 谨遵教谕 英 discipline (2) 宗教上的命令、指示 英 commission (3) 官名,元、明、清县学的教官,主管文庙祭祀,教诲生员 例 南平教谕。——清·张廷玉《明史》 英 military instructor
- 34、教条: 教条jiàotiáo (1) 要求教徒绝对遵从的宗教信条。泛指要求人盲目信奉的僵化的原则、原理 英 dogma;creed;doctrine;tenet (2) 指教条主义 英 dogmatism
- 35、教头: 教头jiàotóu (1) 宋代军队中专门担任武术教学的人。后指一般传授技艺的人 英 drillmaster
- 36、教室: 教室jiàoshì (1) 在中小学或大学里教师对学生正式讲课的地方 英 classroom (2) 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房间 英 schoolroom
- 37、教令: 教令jiàolìng (1) 由宗教会议或有头衔的人制定的有关教义或教规的法令 例 罗马教皇的教令 英 decree
- 38、教练: 教练,教练员jiàoliàn,jiàoliànyuán (1) 从事教练工作的人 英 coach;instructor;trainer
- 39、教正: 指教纠正。把自己的作品送给别人看时的套语。
- 40、教喻: 犹教导。
- 41、教習: 教练;教授。 学官名。掌课试之事。 教师。
- 42、教宗: 教宗jiàozōng (1) 即“教皇” 英 pope;the pontiff
- 43、教泽:教化或教育的恩泽。
- 44、教阅: 教练;训练。
- 45、教義: 教义jiàoyì (1) 指一种宗教所信奉和宣扬的神学道理思想 英 theology;religious creed(doctrine)
- 46、教务: 教务jiàowù (1) 有关教学活动的行政事务 英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 47、教堂: 教堂jiàotáng (1) 基督教进行宗教仪式的建筑物,有多种风格,如哥特式、拜占庭式的 英 church
- 48、教官: 教官jiàoguān (1) 军队、学校等团体内担任教练的军官的旧称 英 drillmaster;military instructor
- 49、教子: 教子jiàozǐ (1) 在洗礼时某人为教父,而教父保证将其教养成为基督徒 英 godchild;godson
- 50、教胄: 1.《书.舜典》:"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孔传:"胄,长也。谓元子以下至卿大夫子弟,以歌诗蹈之舞之,教长国子,中和祗庸孝友。"《说文》引作"教育子",《史记.五帝本纪》作"教稺子"。王引之曰:"凡未冠者,通谓之稚子。稺子即育子,故曰:'命汝典乐,教育子'西汉经师如夏侯﹑欧阳必有训育子为稚子者,故史公以稚代育,盖有所受之。育﹑胄古声相近,作胄者假借字耳……马注曰:'胄,长也,教长天下之子弟。'训胄为长,始与史公异义。然云'教长天下之子弟',则是以教胄二字连读而训为教长。"见《经义述闻.尚书上》。后以"教胄"谓向后学讲解经义。 2.谓教育国子。
- 51、教會: 教会jiàohuì (1) 基督教各教派的信徒组织 英 church;mission
- 52、教员: 教员jiàoyuán (1) 以教书为职业的人 例 本地中学的教员 英 teacher (2) 从事教学的人 英 instructor
- 53、教诏: 教诲;教训。
- 54、教书: 教书jiāoshū (1) 教学生学习功课 英 teach school
- 55、教肄:教学;教授。
- 56、教当: 犹教唆。
- 57、教龄: 教龄jiàolíng (1) 从事教学工作的年数 英 length of teaching
- 58、教门: 教门,教门儿jiàomén,jiàoménr (1) 口∶指伊斯兰教 英 Islam (2) 佛教指佛的教法,因为佛的教法为入道的门户 英 Buddha dharma (3) 教派 英 church;denomination
- 59、教勉: 教导勉励。
- 60、教象: 谓把教育的法则形诸文字,成为条文。
- 61、教顺: 1.教训。顺,通"训"。 2.谓教练使驯服。
- 62、教职: 《周礼》小宰六职之一。掌教化之事。 指教官。 指教员的职务。
- 63、教民:教育人民。 清末泛称信奉天主教或基督教的中国人。
- 64、教名: 教名jiàomíng (1) 出生和受洗时取的名字,以区别于姓氏 英 Christian name
- 65、教具: 教具jiàojù (1) 教学时用来讲解说明某事物的模型、实物、图表、幻灯等 例 直观教具 英 teaching aid
- 66、教法:亦作'教灋'。法典;法规。犹教义,教理。 教育方法。
- 67、教服:犹教练,训练。
- 68、教派: 教派jiàopài (1) 在一个宗教内的不同派别 英 sect
- 69、教扰: 训练使之驯服。
- 70、教卫: 受过训练的卫士。
- 71、教席:指教师的职务。
- 72、教言: 教言jiàoyán (1) 教诲的话 例 记取先人教言 英 instruction
- 73、教坛: 教坛jiàotán (1) 教育界 例 蜚声教坛 英 educational circle
- 74、教旨:上对下的告谕。 教皇的旨意。
- 75、教区: 天主教内由主教管辖的教务行政区。基督教(新教)有些教会也用来作为教务行政区的名称。
- 76、教命: 犹教令。上对下的告谕。 犹指示。
- 77、教墨:对他人书信的敬称。
- 78、教母: 教母jiàomǔ (1) 天主教、正教及新教某些教派新入教者接受洗礼时的女性监护人。也叫“代母” 英 godmother
- 79、教理: 1.指教化之理。
- 80、教道: 《礼记•月令》:“﹝仲冬之月﹞山林薮泽,有能取蔬食、田猎禽兽者,野虞教道之。”
- 81、教主: 某一宗教的创始人,或教中地位最高的人。 宋朝废后入道,谓之“教主”。如仁宗·郭后为金庭教主、哲宗·孟后为华阳教主。其后宋徽宗迷信道教,亦曾使道箓院册封己为教主道君皇帝。参阅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宋史•徽宗纪三》。
- 82、教乘: 佛教语。指佛教、佛法。
- 83、教工: 教工jiàogōng (1) 泛指学校里的教员、职员和工人 英 teaching and administrative staff (of a school)
- 84、教军: 太平天国时期贵州的农民起义军为白莲教所领导,故名“教军”。参见“号军 ”。
- 85、教诫: 同“教戒”。
- 86、教友: 指能给予教导的朋友。 称信奉同一宗教的人。亦泛指教徒。
- 87、教首:教头。古代教授武艺的教师。
- 88、教驯: 1.教训。 2.训练。
- 89、教刑: 古代学校所用的刑罚。
- 90、教手:教授歌曲﹑戏剧﹑武术的技艺人。
- 91、教帖: 1.公侯﹑大臣的书面命令。
- 92、教演: 讲解;解说。 教练;训练。
- 93、教诱:教育诱导。
- 94、教招:教诏,教训。
- 95、教率: 教授引导。
- 96、教戒: 教导和训戒。
- 97、教示: 1.教导;训诲。
- 98、教皇: 教皇jiàohuáng (1) 天主教会最高领导人,驻在梵蒂冈 英 Pope;pontiff;Holy Father
- 99、教治: 教化,教育。
- 100、教忠: 谓教以忠诚之道理。语出《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子之能仕,父教之忠,古之制也”。
教中间的词语
更多>>- 1、执教鞭: 当教师,从事教学工作。
- 2、活教材: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有教育意义的人或事。
- 3、传教旛:传布命令的旗帜。
- 4、内教坊: 唐代设置于皇宫中掌女乐的官署名。
- 5、副教授: 副教授fùjiàoshòu (1) 在教育系统中职称和地位仅次于正教授高级知识分子 例 医学副教授 英 adjunct professor;associate professor
- 6、佛教徒: 佛教徒fójiàotú (1) 信仰佛教的人 英 Buddhist
- 7、传教士:一般指西方国家的宗教组织向海外派出的,传播天主教、基督教的人员。
- 8、传教师:即传教士。
- 9、大教堂: 大教堂dàjiàotáng (1) 任何非主教座堂的规模大的教堂或重要教堂 例 那座尖顶房子是大教堂 英 cathedral (2) 从未属于修道院的规模大或具有重要性的教堂 英 minster
- 10、科教片: 科教片kējiàopiān (1) 用于进行科学知识教育的影片 英 popular science film
- 11、宗教剧:宗教剧是欧洲中世纪以宗教故事为题材,宣传宗教观点的戏剧,一般由宗教团体主持演出,有时作为宗教仪式的一部分。
- 12、宋教仁:宋教仁(1882年4月5日—1913年3月22日),字得尊,号遁初,一作钝初、遯初、敦初,别号渔父,化名犟斋、宋錬、中岛等,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仙瑞乡上坊村香冲(今漳江镇教仁村香冲组)人。
- 13、儒教徒: 信奉儒家学说的人。
- 14、圣教序:〈大唐三藏圣教序〉的简称。
- 15、侍教生:明代后期御史对巡抚的自称。亦泛用为公卿对缙绅的自称。多用于名帖或其他书面文字中。
- 16、女教师: 女教师nǚ jiào shī 1. 指旧式乡村或小城市学校的女性教师。 英 schoolmarm; schoolma’am; woman teacher; 2. 表现出一般认为是属于学校教师的特征(如卖弄学问及一本正经)的女人。
- 17、兴教寺:在陕西省长安县杜曲镇南少陵原上﹐寺内有唐高僧玄奘葬塔。塔高五层﹐作正方形﹐底层有玄奘塑像。唐睿宗题寺额"兴教"﹐故名。附近山水秀丽﹐为游览胜地。
- 18、三教图: 宋·马远作,画老子、释迦、孔子三人。画上老子中坐,释迦立于旁,孔子则作礼于前。
- 19、宣教师:指传教士。
- 20、殉教者: 殉教者xùnjiàozhě (1) 因坚持信仰或信奉某一宗教被处死的人 英 martyr
- 21、再教育: 『再教育』是Neru(押入れp)创作的一首合唱形式VOCALOID原创歌曲,使用音库为镜音リンレン。由歌词可以看出,叙述了青春期少年少女的对自由的无限向往,被学习与各种规则所压制而产生逃离世界的心理。此类风格的歌曲在日本亚文化中颇为流行。录入专辑为《世界征服》,其中的歌曲风格相差无几。
- 22、性教育:性教育即SexEdu(性教育英文全称sex education的缩写),是有关性的教育。
- 23、受教育: 暂无解释。
- 24、文教区: 以文化教育、科研为主的城市功能区。
- 25、清教徒: 清教徒qīngjiàotú (1) 16和17世纪英国新教的教徒的一派,要求清除教会中天主教的残余影响,废除繁琐的宗教仪式,反对奢侈生活,鼓吹圣经规定的道德标准 英 Puritan
- 26、宗教画: 宗教画:取材于宗教之教义,故事和传说且服务于宗教宣传的绘画。
- 27、至教量: 至教量又名圣教量、正教量、声量等,为三量之一。
- 28、爱的教育:意大利亚米契斯著。 年出版。分十卷。全书以日记的形式,描述一个小学生安利柯的学校和家庭生活,颂扬爱国主义的思想,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和师生之间、儿童之间的友爱。
- 29、伤教败俗: 败坏教化和风俗。 亦作:伤教败俗
- 30、比较教育:研究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教育的学科。通过比较不同的教育制度,探讨教育的共同特点、发展规律及其总的趋势,并进行预测,以便根据本国的条件进行取长补短,为提高教育质量服务。
- 31、不教而诛: 事先不进行教育,就加以惩罚。语本《论语•尧曰》:“不教而杀谓之虐。”
- 32、超前教育:指不符合年龄段的教育。超前教育要求孩子学习较大龄孩子的知识来达到看上去“比其他孩子更聪明”的状态。这种教育目的集中体现在近年风传的“少年大学生”身上,超前教育包含了许多父母的功利性心理因素。
- 33、明耻教战: 谓申明军法,严惩怯懦退缩,使士卒知耻辱之所在,作战时能奋勇向前,杀敌致果。
- 34、初等教育: 最初阶段的教育。自西周起,各代官学、私学所设的小学、书馆、蒙馆,都是儿童受初等教育的学校。我国近代初等教育的体制,确立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其后学制迭有变更,以四二制(初级小学四年、高级小学二年)实施最久。
- 35、遇物教储:本则。
- 36、基础教育: 国家规定对儿童少年实施的最低限度的教育。
- 37、创造教育:1.教育领域术语。 2.2008年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 38、道德教育:以陶冶受教者道德理想,并促进其道德实践为目的的教育。
- 39、谆谆教导: 恳切、耐心地教导。
- 40、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gāoděng jiàoyù (1) 一种比中学更高一级的教育;学院或大学所提供的教育 英 higher education
- 41、中等教育: 中等教育zhōngděng jiàoyù (1) 在初等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一种教育,分普通、技术、职业中学或大学预科等 英 secondary school education
- 42、画荻教子:指用荻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该成语与欧阳修有关。
- 43、电化教学: 电化教学diànhuǎ jiàoxué (1) 运用幻灯、投影、电影、电视、闭路电视等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教学 英 audio-visual education programme;education with electric audio-visual aids
- 44、電化教育: 利用录音、广播、电视、幻灯、电影等使用电的设备进行的教育。简称电教。
- 45、勞動教養: 我国对违反法纪而又构不成刑事责任并有劳动能力的人实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一种措施。劳动教养采用劳动生产和思想教育相结合的方针,期限一至三年,必要时得延长一年。
- 46、不教而杀: 同“不教而诛 ”。
- 47、反面教员:指从反面给人以教育的危害革命的阶级﹑集团或个人。
- 48、师范教育:师范教育,培养师资的专业教育,包括职前培养、初任考核试用和在职培训,涵盖高等师范教育、中等师范教育与幼儿师范教育。
- 49、废教弃制:废掉政教和法律制度
- 50、累教不改: 累教不改lěijiào-bùgǎi (1) 屡教不改 英 refuse to mend one’s way despite repeated disciplinary action
- 51、工读教育: 对有较轻违法犯罪行为的青少年进行改造、挽救的教育。
- 52、函授教育:运用通讯方式进行的教育。学员利用业余时间,以自学函授教材为主,由函授学校给予辅导与考核,并在一定时间进行短期集中学习和就地委托辅导。
- 53、大教无痕:汉语成语,读音是dà jiào wú hén。
- 54、宰鸡教猴:用杀鸡来警戒猴子。比喻严惩一个以警告其余。
- 55、宰鷄教猴:用杀鸡来警戒猴子。比喻严惩一个以警告其馀。
- 56、不屑教诲:认为不值得教训。
- 57、谆谆教诲:恳切耐心的指导、教诲。
- 58、听取教诲: 听别人(一般是师长)的教育。
- 59、孜孜教诲:恳切、耐心地启发开导。
- 60、普及教育:普及教育是指国家对全体学龄儿童实施某种程度的普通教育。
- 61、纪律教育:纪律教育是对干部和群众宣传纪律的性质、纪律与自由的关系以及如何遵守纪律和遵守纪律重要性的教育。
- 62、不教之教:不以直接的教育方式而进行的教育。指在日常言行中很自然地进行的薰陶。
- 63、不可教训:教训:教育,教诲。对某人无法进行教育。
- 64、大教学论:捷克教育家扬·阿姆斯·夸美纽斯创作的教育学著作。
- 65、都天教主: 1.宋徽宗的自封号。
- 66、革出教门: 革出教门géchū jiàomén (1) 基督教会当局正式作出的庄严诅咒或逐出教门 例 被罗马教皇革出教门的人 英 excommunicate sb.
- 67、公教人员: 对机关工作人员和学校教员的合称。
- 68、家庭教师: 受聘在家中授课的教师。
- 69、开山教主:指新建寺院的第一代主持人。
- 70、刊授教育: 一种社会助学的新形式。由刊授单位编写和寄发系统的教材、讲义和各种辅导材料,帮助学员自学,并适当进行面授,使学员系统地、有计划地学好所学专业的各门课程,并通过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取得文凭。
- 71、科教影片: 见“科教片 ”。
- 72、客座教授: 应邀讲学而不在编制的教授。
- 73、外教中介: 以外籍教师为载体的外教招聘中间或媒介服务。
- 74、廉洁教育: 通过对公民进行廉洁方面的教育,来营造廉洁奉公,诚信守法的社会氛围,以达到规范和约束个体行为的目的。
- 75、生聚教养:后以'生聚教养'指军民同心同德,积聚力量,发愤图强,以洗刷耻辱。
- 76、生聚教训:后以'生聚教训'指军民同心同德,积聚力量,发愤图强,以洗刷耻辱。
- 77、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yǒujiào-wúlèi (1) 不管贵贱贤愚,哪一类人都给予教育 例 有教无类,童子羞予霸功,见德思齐,狂夫成于圣业。——《隋书·李德林传》 英 In education,there is no distinction between classes of wen
- 78、屡教不改: 屡教不改lǚjiào-bùgǎi (1) 屡次教育,仍不改正。也说“累教不改” 英 refuse to mend one's errors despite of repeated admonition
- 79、屡教屡犯:多次教育,仍不改正。也说累教不改。
- 80、媚日教育: 媚日忘祖,教育毒化年轻人,表现于日服抗议、台独课纲等。
- 81、孟母教子:孟母教子是古老的民间故事。主要讲述了孟母施教的种种作法,对于孟子的成长及其思想的发展影响极大。
- 82、扑作教刑:扑:古代刑具;教刑:教学中对学生的体罚。用扑作责罚学生的工具
- 83、普通教育: 指实施普通文化科学知识的教育。我国实施普通教育的机构为小学和中学(包括业余学校)。
- 84、西墙教案:教学目标是感受文章中的生活情趣,学习思考生活中的问题;体会西墙的变化及蕴含的科学常识,初步领悟西墙的象征意义;体会文中比喻的新奇及拟人拟物出乎意料的表达效果·。
- 85、正教真铨:真回老人著,清真书报出版。
- 86、三教九流: 三教九流sānjiào-jiǔliú (1) 三教指儒教、道教、佛教,九流指儒家者流、阴阳家者流、道家者流、法家者流、名家者流、墨家者流、纵横家者流、杂家者流、农家者流 英 the three religions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m) and the nine schools of thought (the Confucians, the Taoists, the Yin-Yang, the Legalists, the Logicians, the Mohists, the Political Strategists, the Ecletics and the Agriculturists) (2) 宗教学术中的各种流派 英 various religious sects and academic schools (3) 各行各业的人——常含贬义 英 people in various trades
- 87、杀彘教子:谓父母教育子女﹐首先自己要言行一致。
- 88、社會教育: 通过图书馆、博物馆、文化宫、展览会、俱乐部、少年宫等文化教育机关,对人民群众和少年儿童所进行的教育。 泛指社会诸方面的影响、熏陶。
- 89、示教利喜:显示出来,使人们有所领悟。
- 90、炫富教授: 一些教授在课堂上公然炫富,这样的“富”教授仿佛让我们感到和教书育人者很远,和暴发户很近。
- 91、特殊教育: 以盲哑、伤残或智力极低的儿童或成年人为施教对象的教育。
- 92、束教管闻: 1.谓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 93、罗马教廷: 罗马教廷Luómǎ Jiàotíng (1) 以罗马教皇为首的国际天主教领导中心,设在罗马城西北梵蒂冈。教皇拥有最高权力,下设有教廷国务卿等,力图控制世界各地天主教会,中世纪时是西欧封建社会的主要支柱 英 Holy See
- 94、熊丸教子:为贤母教子的典故
- 95、网络教育: 通过互联网实施的教育。
- 96、自我教育:在自觉基础上﹐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提高认识﹐改造思想﹐接受教育。
- 97、有以教我: 《孟子·梁惠王上》:“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宋·王令《寄王正叔》:“贤子远相问,幸有以教我;得报速是宜,翘企不容坐。” 君吴人,朝廷近臣,今虽去,宜~。 ★《明史·黄钺传》
- 98、五爱教育: 中国各级各类学校以五爱为内容的思想品德教育。尤其是在小学中,五爱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内容。
- 99、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yìwù jiàoyù (1) 法律要求或保证的最低文化水平,通常未成年者应在立案的学校中上学到规定年限 英 ompulsory education
- 100、吸取教训: 吸取错误或挫折之后的经验教训。
教结尾的词语
更多- 1、邦教: 1.国家的教化。
- 2、帮教: 帮教bāngjiào (1) 一帮二教;帮助和教育 例 能帮教的决不能放任 英 help and educate
- 3、保教:遵守教化。
- 4、本教: 1.谓农事。 2.根本性的教育。 3.藏族地区固有的宗教,崇奉鬼神和自然物,尚巫术。佛教传入前,在吐蕃社会中占统治地位。八世纪后势力逐渐衰微。在与佛教的长期相互斗争中,吸收佛教的部分教义,逐渐形成类似喇嘛教的一个教派。藏语称"本波"。也叫"钵教"﹑"笨教",俗称"黑教"。
- 5、弼教:辅助教化。多指以刑辅教。
- 6、布教: 1.颁布教令;施行教化。 2.佛教语。传布教义。
- 7、阐教:阐扬教化。
- 8、昌教:善美的教化。
- 9、畅教:犹言明达教化。
- 10、呈教:敬辞。呈上请教。
- 11、骋教:犹驰教。
- 12、承教:接受教令。 用作谦词,言接受教诲。
- 13、吃教: 吃教chījiào (1) 讥称天主、基督二教。因其中某些人靠教会谋取私利而得名 英 profit-making religion
- 14、驰教:施教。
- 15、敕教:帝王的命令。
- 16、垂教:犹垂训。 犹赐教。
- 17、赐教: 赐教cìjiào (1) 敬辞,表示请求对方给予指教 例 不吝赐教 英 grant instruction;condescend to teach
- 18、慈教:慈母的教诲。
- 19、賜教: 赐教cìjiào (1) 敬辞,表示请求对方给予指教 例 不吝赐教 英 grant instruction;condescend to teach
- 20、从教: 1.听从教导。 2.指信教的人;教徒。 3.指胁从﹑受教唆的人。 4.从此使得;从而使。 5.听任;任凭。
- 21、达教: 1.明哲的教诲。
- 22、答教:准备用来解答问题的答案。
- 23、待教: 1.需要教育。 2.要使,且让。
- 24、怠教:忽视教化。
- 25、道教: 道教Dàojiào (1) 公元前6世纪时,东汉张道陵创立的一种宗教,奉老子为教祖,南北朝时盛行起来 英 Taoism
- 26、德教: 1.道德教化。 2.指德育。
- 27、典教: 1.典章教化。 2.主管教育。
- 28、电教: 电教diàn-jiào (1) 电化教育的简称 英 audio-visual education program
- 29、逗教:投教,阐扬教义。
- 30、笃教: 1.竭诚于教化。
- 31、犯教: 违反教令;违背礼教。
- 32、梵教: 梵教fànjiào (1) 梵社的教义和实践 英 Brahmoism
- 33、放教: 使;令。
- 34、奉教: 1.接受教导。
- 35、富教:《论语.子路》:"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后以"富教"指富民和教民。谓使人民富裕,并加以教育。
- 36、妇教: 1.谓对妇女进行妇功等的教育。
- 37、抚教: 1.抚育教养。
- 38、敷教: 布施教化。语出《书•舜典》:“帝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唐·褚琇《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惟师恢帝则,敷教叶天工。”
- 39、服教: 1.遵从教化;接受教诲。
- 40、符教:书面的教令;批示。
- 41、改教: 改任教官。旧时教官简称教。
- 42、甘教:萨满教的别名。
- 43、诰教: 1.告诫﹑教育。
- 44、告教: 1.告喻教诲。 2.敬辞。指书信。
- 45、管教: 管教guǎnjiào (1) 管束、教导 例 闺女大了咱管不了,就去请区长替咱们管教管教!——《小二黑结婚》 英 control and teach;subject sb. to discipline
- 46、闺教: 1.家长对女儿进行的关于道德﹑礼节的教育。
- 47、恒教: 1.犹恒训。
- 48、鸿教: 伟大的说教。
- 49、候教:敬候指教。请柬上常用的套语。
- 50、皇教:皇帝的教化﹑政令。
- 51、诲教:教诲。
- 52、回教: 回教Huíjiào (1) 伊斯兰教 英 Islam
- 53、惠教:犹赐教。
- 54、计教:打算﹔考虑。
- 55、渐教:佛教语。佛教各派对其教主释迦牟尼一生所说的教法,有不同的判教说,在我国如天台﹑法相﹑华严诸宗各异。一般以渐教和顿教判摄释迦一代的教法。所谓'渐',指说法的由浅入深阶梯。由渐到顿,即由小乘到大乘。 佛教语。指主张须经长期修习,才能把握佛教真理,即倡'渐悟'的教派。与主张'顿悟'的顿教相对。禅宗在诸派中属顿派;禅宗内部,北宗神秀侧重渐修,南宗慧能则提倡顿悟。
- 56、讲教:犹讲授。
- 57、罢教: 罢教bàjiào (1) 教师为实现某种要求或表示抗议而集体停止教学工作 英 teachers strike
- 58、白教: 1.喇嘛教噶举派的俗称。
- 59、拜教: 拜教bàijiào (1) 敬辞,拜受教导 例 敢不拜教。——《国语·鲁语》 英 receive instruction
- 60、佛教: 佛教Fójiào (1) 世界主要宗教之一。公元前6至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释迦牟尼创立。反对婆罗门教的种姓制度,主张“众生平等”、“有生皆苦”,以超脱生死为理想境界。广泛流传于亚洲国家。相传东汉明帝时传入中国 英 Buddhism
- 61、种教: 1.种族和宗教。
- 62、出教: 1.发布教令。 2.宗教徒被逐出教外或自行退出教门。
- 63、助教: 助教zhù jiào 1. 古代学官名。协助国子祭酒、博士教授生徒。 英 assistant; 2. 高等学校教员中职别低于讲师的一种职称。
- 64、传教: 传教chuánjiào (1) 传布政教 例 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吕氏春秋·慎行论》 英 disseminate government affair (2) 传播宗教教义,劝人们信教 英 do missionary work
- 65、趋教:前往请教;就教。
- 66、攒教:怂恿﹐唆使。
- 67、大教: 1.重要的教导和训戒。 2.尊称别人的教言。与人接谈或书信中所用的套语。 3.指佛教。
- 68、叨教: 叨教tāojiào (1) 客套话,领教(受到指教,表示感谢) 英 many thanks for your advice
- 69、提教: 1.提示,启发。
- 70、调教: 调教tiáojiào (1) 调理管教;教养 英 instruct (2) 照料训练牲畜 英 take care of and train
- 71、竺教:佛教。
- 72、敦教: 勉励教诲。 注重礼教。
- 73、顿教:佛教各宗派对其教主释迦牟尼一生所说的教法,有不同的'判教'。在我国如华严宗判为'五教','顿教'居第四位,指不设位次﹑不依言辞而顿悟教理的《维摩经》等。天台宗列为'化仪四教'之首。 指禅宗六祖慧能创立的南宗法门。
- 74、二教: 两种宗教。指佛教、道教。
- 75、法教: 1.法制教化。 2.佛法之教化。
- 76、番教:轮番操练。
- 77、方教:佛教语。方广之教。
- 78、风教:指风俗教化。
- 79、高教: 高教gāo-jiào (1) 高等教育的简称 例 以我国的高教师资力量而论,扩大招生是大有潜力的 英 higher education
- 80、宫教: 1.皇宫中的礼教。 2.宋代宫学的教授。宋陆游《剑南诗稿》卷一有《送陈德邵宫教赴行在二十韵》诗。
- 81、红教: 藏传佛教宁玛派的俗称。因该派僧人戴红帽,故称。
- 82、公教:官办教育。
- 83、拘教: 1.拘泥于礼教。
- 84、鬼教: 1.鬼神的指示。 2.旧时对佛教的侮称。
- 85、国教: 国家的教化。 国家明文规定的本国所信仰的宗教。
- 86、行教:进行教学。
- 87、黄教: 藏族地区喇嘛教的一派。十四世纪末宗喀巴所创,是喇嘛教中最大的教派。
- 88、家教: 家教jiājiào (1) 家长对子女的教育 例 家教不严 英 family education;family training;domestic discpline (2) 家庭教师的简称 例 请家教 英 private tutor
- 89、浅教:浅俗之教。
- 90、见教: 见教jiànjiào (1) 套语。称对方指教自己 例 不知有何见教? 英 instruct me;favour me with your advice
- 91、截教:章回小说《封神演义》中虚构的一种宗教。与阐教对立。
- 92、尽教:听凭,不管。
- 93、进教: 1.犹赐教。
- 94、景教:唐代传入中国的基督教聂斯脱里派,也就是东方亚述教会。
- 95、浄教:佛教。
- 96、酒教: 1.亦作"酒教"。 2.酒曲。
- 97、旧教: 旧教jiùjiào (1) 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后,称天主教为旧教 英 Catholicism (2) 旧有的教训 英 old lessons
- 98、就教: 就教jiùjiào (1) 向对方求教;向人请教 例 肯请就教 例 能有机会向各位就教,我很高兴 英 ask for advice
- 99、咎教:灾祸的垂戒。
- 100、考教: 1.指考察官吏的教化。
- 拼音jiào,jiāo
- 注音ㄐㄧㄠˋ,ㄐㄧㄠ
- 笔划11
- 繁体教
- 五笔FTBT
- 五行木
基本释义
jiào动词(1) 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别人十三教汝织。——《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教其不知,而恤其不足。——《左传》(2) 又如:教课;教书;手把手教;教唱歌;教倌(教入塾);教老者(方言,教员);教率(教授引导);教书匠(对教师的谑称)(3) 使;令;让曲罢能教善才服。——唐· 白居易《琵琶行》(4) 另见jiàojiāo动词(1) (会意。从攴(pū),从孝,孝亦声。“攴”,篆体象以手持杖或执鞭。在奴隶社会,奴隶主要靠鞭杖来施行他们的教育、教化。本义:教育,指导)(2) 同本义上所施下所效也。——《说文》以教国子弟。——《周礼·师氏》。注:“教之者,使识旧事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礼记·学记》教者,民之寒暑也。——《礼记·乐记》教,文之施也。——《国语·周语》精华,教政之本也。——《春秋繁露》君有此教士三万人。——《管子·小匡》修教三年。——《韩非子·五蠹》宁有政教。——《史记·货殖列传》择师而教。——唐· 韩愈《师说》以教吾子。——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昨日蒙教。——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所以见教。(3) 又如:教治(教化,教育);教禁(教化和禁令);教读(教师);教读老夫子(教书老先生);教民(教育人民);教迪(教育开导启迪);教帖(古代公侯、大臣所下的手谕、命令);教当(教唆);教示(教导、训诲);教戒(教导和训戒);教告(教导教诲);教演(教练,演练);教阅(操演,检阅);教坊司(管理伎乐的机构,专司音乐、戏曲、舞蹈的教习、排练及演出等事宜);教门儿(某种人,某类职业的人);教引嬷嬷(教日常礼节的老年妇女)(4) 叫;让教我先威众。——《史记·陈涉世家》教善才服。——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教从何处。——清· 袁枚《祭妹文》(5) 又如:教令名词(1) 宗教 。如:信教;教民(指信仰基督教的人);教乘(指佛教、佛法);教法(宗教的理论)(2) 教育;教材五教,诗、书、乐、易、春秋也。——《礼记·经解》明七教以兴民德:父子兄弟夫妇君臣、长幼、朋友、宾客也。——《礼记·王制》(3) 又如:教刑(古时学校里使用的刑罚);教席,教职(教师的职位);教术(教法,教数。教育的方法);教泽(教育的恩泽);教象(教育规则的条文)(4) 另见jiāo [查看更多]
J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