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开头的词语

更多
  • 1、毋必:不持绝对的态度。谓能因时变通。不必。
  • 2、毋固: 1.谓不可鄙野而不知礼。 2.谓不固执拘泥。
  • 3、毋害: 1.不要损害。 2.犹言无疵病。
  • 4、毋何: 1.犹言没有别的事。
  • 5、毋或:不可。
  • 6、毋几: 1.没有希望。
  • 7、毋类: 1.无遗类,无幸存者。
  • 8、毋乃:表示推测的语气。
  • 9、毋柰: 1.无奈。含有可惜之意。
  • 10、毋违:不得违误。旧时公文套语。
  • 11、毋我:谓无私见,不自以为是。
  • 12、毋庸: 毋庸wúyōng (1) 无须 例 毋庸讳言 英 need not
  • 13、毋宁: 毋宁wúnìng (1) 不如 例 与其固守,毋宁出击 英 rather…(than)
  • 14、毋须:不用、没有必要。
  • 15、毋需:无须;不必。
  • 16、毋意:不主观臆断。
  • 17、毋度:无度,没有节制。
  • 18、毋盐:复姓。汉有毋盐氏。见《汉书.货殖传》。一本作"无盐"。
  • 19、毋望: 1.不期而至,谓出乎意外或难以测度。 2.不要指望。
  • 20、毋容:无需。
  • 21、毋已: 1.不得;不能。 2.不休止。
  • 22、毋事: 1.不事,不从事。 2.犹无须。
  • 23、毋论: 1.无论。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 24、毋穷:畅行无阻。穷,止。
  • 25、毋车: 1.复姓。汉有毋车伯奇。见《通志.氏族五》。
  • 26、毋追:1.亦作"毋追收"。 2.夏代冠名。
  • 27、毋将:复姓。汉有毋将隆。见《汉书》本传。
  • 28、毋句:传说中的古代造磬人。毋,也写作"无"。
  • 29、毋多:谓不作他计。《战国策.秦策三》:"和不成,兵必出。白起者,且复将。战胜,必穷公;不胜,必事赵从;从,公又轻。公不若毋多,则疾封。"鲍彪注:"谓专志于和,毋他务也。"一说毋待战功。见金其源《读书管见.战国策.公不若毋多》。
  • 30、毋惧贪: 要学会忍,但又不能永不知足,要见好就收。
  • 31、毋追收: 1.见"毋追"。
  • 32、毋宁死: 指为争取独立而进行的斗争。
  • 33、毋寱毋喘: 1.谓实事求是,理直气壮。寱,胡言呓语;喘,细气小声。
  • 34、毋望之福:指平白无故受到的灾祸或损害。同“无妄之福”。
  • 35、毋食马肝:相传马肝有毒,食之能致人于死。比喻不应研讨的事不去研讨。
  • 36、毋庸讳言: 毋庸讳言(wú yōng huì yán)指用不着隐讳,可以直说的内容。毋庸指不用。
  • 37、毋庸置喙:毋庸:无须,不必。指事实非常明显或理由非常充足,没有必要持怀疑态度。
  • 38、毋望之祸:指平白无故受到的灾祸或损害。同“无妄之祸”。
  • 39、毋忘在莒:不忘初衷,不忘家乡。
  • 40、毋翼而飞:比喻传播之迅速。
  • 41、毋庸置疑: 毋庸:无须,不必。指事实非常明显或理由非常充足,没有必要持怀疑态度。
  • 42、毋吾以也: 不要因为我(比你们大),而什么都不说。
  • 43、毋容置疑: 毋容置疑,成语,指不必怀疑。
  • 44、毋庸赘言: 无须说多余的话。
  • 45、毋庸置议: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用不着争辩。
  • 46、毋需置疑: 成语 毋需置疑发音:wú xū zhì yí毋: wú 不要,不可以:毋妄言。宁缺毋滥。不:毋庸。需: xū 需求,需要。必需。急需。必得用的财物:置: zhì 这里是加以的意思疑: yí 怀疑解释:毋需置疑是指不需要加以怀疑,是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成语
  • 47、毋宁死耳: 宁愿死去也不愿意被这样束缚住自由。

毋中间的词语

更多>>
  • 1、巨毋霸: 亦作“巨无霸”。
  • 2、文毋害: 1.见"文无害"。
  • 3、宋毋忌:传说中的火仙。一说月中仙人。毋,一作"无"。
  • 4、綦毋姓: 中国的一个复姓,主要来自春秋时晋国大夫綦毋张的后人,也有一部分出自古匈奴族的姓氏。
  • 5、将毋同: 犹言莫非相同;恐怕相同。 亦作:将毋同
  • 6、有恃毋恐:因为有倚仗就无所畏惧或顾忌。
  • 7、宁缺毋滥: 宁缺毋滥nìngquē-wúlàn (1) 宁愿空缺,也不要降低标准,一味求多 英 would rather go without than be contented with any thing less satisfactory
  • 8、少安毋躁:(旧读shāo):稍微。安:安心。毋:不要。稍微安下心来,不要急躁。也作“少安勿躁”、“少安无躁”。
  • 9、稍安毋躁:暂且耐心等待一下﹐不要急躁。
  • 10、长毋相忘:我们永远不要忘记对方。
  • 11、不自由,毋宁死:如果失去自由、主权,宁可去死。
  • 12、宁玉碎,毋瓦全:宁:宁愿;毋:不要。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陶器得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而死,决不苟且偷生。
  • 13、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词语解释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nìng wéi jī kǒu,wú wéi niú hòu ]⒈  见“宁为鸡口,无为牛后”。引证解释⒈  见“寧为鷄口,无为牛后”。
  • 14、生毋相见,死毋相哭: 词语解释生毋相见,死毋相哭[ shēng wú xiāng jiàn,sǐ wú xiāng kū ]⒈  活不见面,死不临丧。表示决绝。引证解释⒈  活不见面,死不临丧。表示决绝。引《公羊传·隐公三年》:“宣公 死, 繆公 立, 繆公 逐其二子 庄公冯 与 左师勃,曰:‘尔为吾子,生毋相见,死毋相哭。’”何休 注:“所以远絶之。”
  • 15、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nìng wǒ fù rén,wú rén fù wǒ) 解释:宁可我对不起其他人,不能其他人对不起我!该句最早出现在孙盛《杂记》中。曾经有人理解为 “难道是我对不起别人,没有别人对不起我吗?”,但是该理解不符合古汉语的特点,古汉语的反问句会有语气词或者宾谓倒叙,但此语明显没有。对于该句的理解,也可以参考清代小说曾朴《孽海花》第34回:“你不要拉我,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我今天只好学曹孟德!” 的理解。
  • 16、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 词语解释⒈  毋:不;苟:随便;难:危难。面对钱财,不随便求取;面临危难,不苟且偷生。

毋结尾的词语

更多
  • 1、胡毋: 1.见"胡母"。
  • 2、巨毋: 复姓。
  • 3、鴾毋: 1.亦作"鴾毋"。 2.鸟名。
  • 4、綦毋:綦母,根据《姓纂·二》,属于名词。
  • 5、唯毋:只是不要。
  • 6、得毋: 得毋dé wú (1) 恐怕,是不是。常和“耶”构成表推测性的疑问句 例 若辈得毋苦贫乎。——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例 得毋教我猎虫所耶。——《聊斋志异·促织》 英 whether or not;perhaps;I think
  • 7、将毋: 表示选择的疑问词。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毋组词,毋的组词,毋字怎么组词,毋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毋字组词的组词,其中毋字在开头的组词有47个,毋字在中间的组词有16个,毋字在结尾的组词有7个。
  • 拼音
  • 注音ㄨˊ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XDE
  • 五行

基本释义

副词(1) (形声。“母”省声。毋、母古本为一字,后分化禁止之词,乃加一画以别之。本义:表示禁止的词。相当于莫、勿、不要)(2) 同本义毋,止之也。——《说文》毋,止之辞。——《广韵》毋者,禁之也。——《论衡·谴告》毋不敬。——《礼记·曲礼上》毋吾以也。——《论语·先进》毋从俱死。——《史记·项羽本纪》毋内诸侯。毋妄发。——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毋多谈。(3) 又如:毋或(不可);毋多(不作他计);毋己(不得,不能);毋违(不得违误);毋令逃逸;毋自欺(4) 不 。表示否定。如:毋事(不事,不从事);毋须(无须,不必);毋庸讳言(5) 无身自持筑臿,胫毋毛。——《史记·秦始皇纪》(6) 又如:毋害(无比)(7) 姓动词同“无”。没有。与“有”相对 。如:毋几(没有希望);毋何(没有别的事);毋我(无私见);毋度(没有节制)代词相当于“没有谁”或“没有人”毋敢夜行。——《史记》助词用于句首毋宁使人谓子,子实生我。——《左传》 [查看更多]

W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