泣开头的词语
更多- 1、泣辜: 1.泣罪。 2.泛指帝王怜恤罪人。
- 2、泣荆:因遗失荆钗而哭泣。比喻留恋旧物。
- 3、泣哭:哭泣。
- 4、泣泪:眼泪。流泪。
- 5、泣麟: 《公羊传•哀公十四年》:“十有四年,春,西狩获麟……麟者,仁兽也。有王者则至,无王者则不至。有以告者,曰:‘有麇而角者’。
- 6、泣岐: 指战国·杨朱临歧路而哭泣之事。事出《淮南子•说林训》:“杨子见逵路而哭之,为其可以南,可以北。”
- 7、泣绪:哀伤的情思。
- 8、泣罪:指大禹因哀怜罪人而哭泣。语本汉刘向《说苑.君道》:"禹出见罪人,下车问而泣之。"
- 9、泣别:流泪告别。
- 10、泣路:《晋书.阮籍传》:"﹝阮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后遂用为典实。
- 11、泣愬:见"泣诉"。
- 12、泣啼:哭泣。
- 13、泣鱼:《战国策.魏策四》:"魏王与龙阳君共船而钓。龙阳君得十余鱼而涕下。王曰:'有所不安乎?如是,何不相告也?'对曰:'臣无敢不安也。'王曰:'然则何为涕出?'曰:'臣为王之所得鱼也。'王曰:'何谓也?'对曰:'臣之始得鱼也,臣甚喜。后得又益大,今臣直欲弃臣前之所得鱼矣。今以臣之凶恶﹐而得为王拂枕席。今臣爵至人君,走人于庭,辟人于途。四海之内,美人亦甚多矣,闻臣之得幸于王也,必褰裳而趋王,臣亦犹曩臣之前所得鱼也。臣亦将弃矣,臣安能无涕出乎?'"后以"泣鱼"比喻因失宠和被遗弃而悲伤。
- 14、泣玉:《韩非子.和氏》:"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泪尽而继之以血。"后以"泣玉"指因怀才不遇而悲泣。
- 15、泣杖:相传汉韩伯俞因过受母笞打时,感到母亲年老力衰,笞打无力,因而哭泣。事见汉刘向《说苑.建本》。后以"泣杖"为尽孝之典型。
- 16、泣嗁:哭泣。
- 17、泣诗:晋王裒字伟元。性纯孝。父母殁后,每读《诗.小雅.蓼莪》"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语,未尝不三复流涕。事见《晋书.孝友传.王裒》。后遂用为典实。
- 18、泣诉: 泣诉qìsù (1) 哭着控诉 英 accuse while weeping (2) 哭着诉说悲伤之事 英 tell one’s sorrows in tears
- 19、泣竹:相传三国吴孟宗以孝着称。其母嗜笋,冬天无笋,孟宗到竹林中哀叹悲泣,竹笋为之出。事见《三国志.吴志.孙晧传》裴松之注引晋张方《楚国先贤传》。后遂用为至孝的典实。
- 20、泣露:谓滴露。
- 21、泣颜:哀伤的脸色。
- 22、泣涕:1.眼泪。 2.哭泣。
- 23、泣珠:指神话传说中鲛人流泪成珠。亦指鲛人流泪所成之珠。旧题汉郭宪《洞冥记》卷二:"﹝吠勒国人﹞乘象入海底取宝﹐宿于鲛人之舍﹐得泪珠﹐则鲛所泣之珠也﹐亦曰泣珠。"晋张华《博物志》卷九:"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从水出﹐寓人家﹐积日卖绡。将去﹐从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满盘﹐以与主人。"后用为蛮夷之民受恩施报之典实。
- 24、泣血:1.无声痛哭,泪如血涌。一说,泪尽血出。形容极度悲伤。2.指因极度悲痛而无声哭泣时流出的眼泪。
- 25、泣告:悲痛、悲伤地告诉大家。此句往往用于家庭失去亲人时,用发丧的通知。
- 26、泣岐路: 指战国·杨朱临歧路而哭泣之事。事出《淮南子•说林训》:“杨子见逵路而哭之,为其可以南,可以北。”
- 27、泣鬼神:使鬼神为之感泣。极言感人之深。
- 28、泣笋台:相传三国吴孟宗泣竹之处。
- 29、泣前鱼:《战国策.魏策四》:"魏王与龙阳君共船而钓。龙阳君得十余鱼而涕下。王曰:'有所不安乎?如是,何不相告也?'对曰:'臣无敢不安也。'王曰:'然则何为涕出?'曰:'臣为王之所得鱼也。'王曰:'何谓也?'对曰:'臣之始得鱼也,臣甚喜。后得又益大,今臣直欲弃臣前之所得鱼矣。今以臣之凶恶﹐而得为王拂枕席。今臣爵至人君,走人于庭,辟人于途。四海之内,美人亦甚多矣,闻臣之得幸于王也,必褰裳而趋王,臣亦犹曩臣之前所得鱼也。臣亦将弃矣,臣安能无涕出乎?'"后以"泣前鱼"比喻因失宠和被遗弃而悲伤。
- 30、泣向隅: 泣向隅,是汉语词汇,出自汉·刘向《说苑·贵德》。
- 31、泣铜驼: 典源《晋书·索靖传》:“靖有先识远量,知天下将乱,指洛阳宫门铜驼,叹曰:‘会见汝在荆棘中耳!’”1释义铜驼指用铜铸制的骆驼,古代常被置于皇宫门外。形容国土沦陷后残破的景象。
- 32、泣红亭:蒙古文长篇小说。清代尹湛纳希作。二十回。为《一层楼》的续书。描写贲璞玉与三位表姐历尽波折,终于喜结良缘的故事,颇具浪漫色彩。
- 33、泣麟悲凤:麟:麒麟;凤:凤凰。古代传说是吉祥的禽兽,只有在太平盛世才能见到。谓哀伤国家衰败。
- 34、泣血捶膺:泣血:哭得眼睛出血。膺:胸。形容悲痛到极点。
- 35、泣血枕戈:枕着兵器,哭泣见血。形容极度悲愤,矢志杀敌雪恨。
- 36、泣下沾襟:襟:衣服胸前的部分。泪水滚滚流下,沾湿衣服前襟。哭得非常悲伤。
- 37、泣血涟如:涟如:血泪不止。哭得流泪如同流血。形容极度悲伤
- 38、泣数行下:眼泪接连不断的往下掉。形容非常悲伤。
- 39、泣不可仰:哭泣得抬不起头。形容极度悲伤。
- 40、泣下如雨:泣:眼泪。哭得眼泪像下雨一样往下落。形容非常悲痛。
- 41、泣涕如雨:眼泪像雨一样。形容极其悲伤。
- 42、泣血稽颡:比喻丧家以沉痛的心情向吊唁者哭拜致谢。
- 43、泣不成声: 泣不成声qìbùchéngshēng (1) 哭得噎住了,出不来声音。形容十分悲伤 例 及食不下咽,泣不成声。——清·黄钧宰《金壶七墨》 英 choke with sob
- 44、泣极而喜:指人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非常好的事情,而激动得流泪。(一般用于好事)
- 45、泣歧悲染:泣歧悲染是一个词语,拼音 qì qí bēi rǎn形容悲叹人们易受外界世俗影响而迷失方向。
- 46、泣血椎心:泣血椎心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qì xuè chuí xīn。
- 47、泣荆之情: 词语解释⒈ 比喻人留恋旧物,缅怀往事。
泣中间的词语
更多>>- 1、黯然泣下: 由于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而眼泪流下来(哭泣)。
- 2、抱璞泣血:比喻怀才不遇,伤心悲痛。
- 3、茹泣吞悲:茹:吃;茹泣:饮泣。形容十分悲痛
- 4、雨泣云愁:泪下如雨﹐愁多如云。形容忧愁深重。
- 5、础泣而雨:柱子的基石泣湿了,就是要下雨的征候。比喻见到一点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方向。
- 6、杜鹃泣血: 《蜀王本纪》
- 7、拊心泣血:形容内心悲痛之极。
- 8、剖肝泣血: 亦作“剖心泣血”。
- 9、枕戈泣血:枕着兵器,哭泣见血。形容极度悲愤,矢志杀敌雪恨。
- 10、可泣可歌: 谓值得歌颂并使人感动流泪。 亦作:可泣可歌
- 11、鬼泣神嚎:形容哭叫悲惨凄厉。形容声音大而杂乱,令人惊恐。
- 12、鬼泣神号:形容哭叫悲惨凄厉。形容声音大而杂乱,令人惊恐。
- 13、凤凰泣血: 传说中凤凰是富贵不死之鸟,可以浴火涅盘,可以重生。但是只要凤凰流泪,那就失去了重生的机会。只能在世间忍受六道的轮回之苦。凤凰泣血是不吉利的象征。 一个形象化的说法,通常用于形容某个非常悲伤或极其不幸的情景。凤凰是传说中的神鸟,一直被视为吉祥和幸运的象征,而它泣血则代表了巨大的痛苦和悲伤。这个比喻可以用来形容某个人或事物所经历的巨大困难、痛苦或灾难,表达其处境之悲凉和无奈。
- 14、鲛人泣珠: 典出《洞冥记》:“﹝吠勒国人﹞乘象入海底取宝,宿于鲛人之舍,得泪珠,则鲛所泣之珠也,亦曰泣珠。”后以“鲛人泣珠”谓神话传说中的鲛人能流出泪珠化作珍珠。
- 15、如泣草芥: 芥:小草。就像扔掉一根小草那样。形容毫不在意。
- 16、鲁女泣荆:比喻留恋旧物,勾起对往事的缅怀。
- 17、惊神泣鬼: 形容震动很大,十分感人。
- 18、叩心泣血:形容悲痛之极。
- 19、扣心泣血:扣:敲打。比喻极其悲愤痛心
- 20、哭岐泣练:指人的本质原本相同,只是由于受外来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了差异。
- 21、柳泣花啼:形容风雨中花柳憔悴﹑黯淡的情景。
- 22、龙阳泣鱼:后以之为失宠之典。
- 23、墨子泣丝:比喻人变好变坏,环境的影响关系很大。
- 24、剖心泣血: 见“剖肝泣血 ”。
- 25、杨朱泣岐:《荀子·王霸》:"杨朱哭衢途曰:'此夫过举蹞步而觉跌千里者夫!'哀哭之。"谓在十字路口错走半步,到觉悟后就已经差之千里了,杨朱为此而哭泣。后常引作典故,用来表达对世道崎岖,担心误入歧途的感伤忧虑,或在歧路的离情别绪。
- 26、椎心泣血: 椎心泣血chuíxīn-qìxuè (1) 自捶胸脯,眼中哭出血来。形容极度哀痛 英 in deep sorrow
- 27、铄景泣金: 1.谓消除阴影﹐熔化金属。
- 28、下车泣罪: 汉·刘向《说苑•君道》:“禹出见罪人,下车问而泣之。左右曰:‘夫罪人不顺道,故使然焉,君王何为痛之至于此也?’禹曰:‘尧·舜之人皆以尧·舜之心为心,今寡人为君也,百姓各自以其心为心,是以痛之也。’”后以喻为政宽仁。
- 29、饮泣吞声:泪流入口,哭不出声。形容十分悲痛而不能公开发泄。
- 30、如泣如诉: 如泣如诉rúqì-rúsù (1) 形容声音十分悲切凄婉 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宋·苏轼《前赤壁赋》 英 in a plaintive voice
- 31、疼心泣血:泣血:十分哀痛。痛煞心田,哭出血泪
- 32、走山泣石:意思是指桀施暴政即将灭亡。
- 33、伯俞泣杖:意思是汉韩伯俞受母责打,感念母亲力衰而哭泣。
- 34、对泣牛衣:形容贫病交迫。
- 35、倾城泣别: 离别的眼泪都到了可以使城倾倒。
- 36、痛心泣血:泣血:因悲痛万分抽泣得像是出血。伤心得哭出血来。形容万分悲痛。
- 37、泫然泣下:泫然:流泪的样子。泣:眼泪。伤心地流下眼泪。
- 38、杨朱泣歧:杨朱:人名。杨朱在十字路口哭泣。指对别人误入歧途而感伤。
- 39、惊天地泣鬼神: 天地震动,连鬼神也感动得流泪。形容非常惊人和感人。
- 40、动天地,泣鬼神:动:感动;泣:低声哭。使天地鬼神受到感动。形容事迹或作品十分感人
- 41、惊风雨,泣鬼神:惊风雨,泣鬼神 (jīng fēng yǔ,qì guǐ shén)解释:惊:震惊;泣:小声哭。
- 42、惊天地,泣鬼神:惊动天地,鬼神哭泣。形容极为壮烈。
- 43、感天地,泣鬼神: 感天地,泣鬼神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gǎn tiān dì,qì guǐ shén,意思是形容事迹或文艺作品感人至深。
泣结尾的词语
更多- 1、哀泣:悲伤地哭泣。
- 2、暗泣:暗中哭泣。
- 3、悲泣: 悲泣bēiqì (1) 悲伤地哭泣 英 weep with grief
- 4、卞泣:卞和之泣。卞和得玉璞以献楚王,楚王以为诈,砍其双脚,卞和抱其璞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后指因蒙受冤屈或不遇知己而痛苦悲伤。
- 5、承泣: 1.穴位名。在目下七分目胞陷中,上承瞳子之处。见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卷三。 2.马目下的旋毛。
- 6、抽泣: 抽泣chōuqì (1) 抽搭着哭泣 例 暗自抽泣 例 低声抽泣 英 sob
- 7、愁泣:忧虑哭泣。
- 8、垂泣: 1.无声而流泪。 2.指低声哭。
- 9、丹泣: 血泪。
- 10、俯泣:俯首而泣。
- 11、感泣: 1.感动得下泪。
- 12、歌泣:歌亦泣;可歌可泣。
- 13、号泣:号咷大哭。
- 14、环泣: 1.围聚着哭泣。
- 15、嗟泣:嗟叹悲泣。
- 16、哭泣: 哭泣kūqì (1) 有声称哭,无声称泣;泛指小声地哭 例 他们在一起哭泣 英 weep;cry
- 17、揽泣: 1.挥泪。
- 18、沥泣:流泪。
- 19、涟泣:涕泣。
- 20、麟泣:《孔丛子.记问》:"子曰:'天子布德,将致太平,则麟凤龙,先为之祥,今宗周将灭,天下无主,孰为来哉。'遂泣曰:'予之于人﹐犹麟之于兽也,麟出而死,吾道穷矣。'"后因以"麟泣"为不祥之兆的出典。
- 21、沬泣:以泪水洗脸。形容泪流满面。
- 22、抿泣:揩拭眼泪。
- 23、啜泣: 啜泣chuòqì (1) 抽噎;抽抽搭搭地哭 英 sob;whimper
- 24、呱泣: 1.指婴儿啼哭。
- 25、巷泣:犹巷哭。
- 26、孺泣:对父母的哀悼哭泣。
- 27、洒泣: 挥泪。
- 28、啼泣: 啼泣tíqì (1) 啼哭;哭泣 例 于啼泣之余。——清·林觉民《与妻书》 英 weep
- 29、涕泣: 涕泣tìqì (1) 哭泣;流泪 例 士皆重泪涕泣。——《战国策·燕策》 例 人慷慨涕泣。——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例 涕泣谋于禁卒。——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英 weep
- 30、天泣:谓无云而雨。
- 31、恸泣:悲痛哭泣。
- 32、颓泣:颓唐涕泣。
- 33、衔泣:强忍着不使泪水淌出来。
- 34、血泣:犹泣血。
- 35、屑泣:犹屑涕。
- 36、歔泣:叹息哭泣。
- 37、絮泣:谓哭泣不停。
- 38、泫泣:流泪。
- 39、雪泣: 1.揩拭眼泪。
- 40、咽泣:小声哭,泣诉(哭着控诉)
- 41、掩泣: 掩泣yǎnqì (1) 掩面而哭 例 重闻皆掩泣。——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英 weep with hand covering the face
- 42、遗泣:落泪。
- 43、饮泣: 饮泣yǐnqì (1) 泪流满面,极度悲哀 例 无声饮泣 英 weep in silence
- 44、余泣:指后人的哀伤。
- 45、雨泣:泪下如雨。语本《诗.邶风.燕燕》﹕'瞻望勿及﹐泣涕如雨。'犹雨淋。
- 46、陨泣:涕零哭泣。
- 47、殒泣: 犹殒涕。
- 48、诈泣:假哭。
- 49、沾泣:指哭泣。
- 50、祖泣: 1.祭奠哭泣。
- 51、頽泣:颓唐涕泣。
- 52、伤泣:伤心哭泣。
- 53、鬼夜泣:传说仓颉造字时鬼怕为书文所劾﹐因而夜哭。
- 54、枯鱼泣: 喻身陷绝境。
- 55、牛衣泣:牛衣:用草或麻编成的给牛御寒、遮雨的东西。睡在牛衣里,相对着哭泣。比喻夫妻共守贫寒。亦形容寒士贫居困厄的凄凉之态。
- 56、新亭泣: 1.见"新亭泪"。
- 57、杨朱泣:在歧路悲泣。 指临歧感伤之泪。
- 58、长门泣: 据传西汉武帝时,皇后陈阿娇被贬至长门宫(汉代长安别宫之一,在长安城南。原是馆陶公主献给汉武帝的一所园林),终日以泪洗面,遂辗转想出一法,命一个心腹内监,携了黄金千斤,向大文士司马相如求得代做一篇赋,请他写自己深居长门的闺怨。司马相如遂作《长门赋》,诉说一深宫永巷女子愁闷悲思,写得委宛凄楚。后“遂复得亲幸”。后用“长门泣”为典,喻失宠后的凄怨心情。
- 59、可悲可泣: 谓值得歌颂并使人感动流泪。 亦作:可泣可歌
- 60、羊碑犹泣: 羊碑犹泣,成语,典出《晋书》卷三十四〈羊祜列传〉。晋朝羊祜都督荆州诸军事长达十年,死后,州人为之罢市巷泣,其部属为其建碑立庙,每年祭祀,见碑者莫不流泪。后遂以“羊碑犹泣”等比喻对死者的怀念。
- 61、楚囚对泣:楚囚:原指春秋时被俘到晋国的楚大夫钟仪,后借指处境窘迫的人。形容遭遇国难或其他变故时,相对无策,只知在一起悲伤。也作“楚囚相对”。
- 62、可歌可泣: 谓值得歌颂并使人感动流泪。 亦作:可泣可歌
- 63、风号雨泣: 风号雨泣fēngháo-yǔqì (1) 风声像是怒号,雨声像是哭泣。常常用来渲染悲壮的气氛 例 或如风号雨泣,鸟悲兽骇,亡国之恨顿生。——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英 wind like roar and rain like cry
- 64、行号卧泣: 1.行走或躺卧时都在号呼哭泣。形容悲痛之极。
- 65、神号鬼泣: 形容哭声非常凄厉悲惨。 亦作:神嚎鬼哭 、神号鬼泣
- 66、狐死兔泣: 喻物伤其类。
- 67、桓山之泣: 1.谓家人离散的悲痛。
- 68、丽姬悔泣: 丽姬后悔当初的哭泣,庄子用来比喻生与死的无差别,是“齐物论”典型的例子。
- 69、辟踊哭泣: 西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衰绖管屦,辟踊哭泣,所以谕哀也。”
- 70、擗踊哭泣:擗:以手拍击胸膛;踊:用脚顿地。捶着胸跺着脚大哭。形容极度哀伤地痛哭
- 71、暴风哭泣: 形容很夸张很大程度上的哭泣。
- 72、牛衣对泣:牛衣:用草或麻编成的给牛御寒、遮雨的东西。睡在牛衣里,相对着哭泣。比喻夫妻共守贫寒。亦形容寒士贫居困厄的凄凉之态。
- 73、龙髯攀泣: 谓痛悼帝王之死。
- 74、椎心饮泣:犹言椎心泣血。
- 75、吞声饮泣: 吞声饮泣tūnshēng-yǐnqì (1) 流泪入口,不敢哭出声响。形容无声地悲泣 英 swallow the voice and tears
- 76、向隅而泣: 向隅而泣xiàngyú’érqì (1) 对着屋角哭泣。形容感到孤独,绝望,十分悲伤 例 今有满堂饮酒者,有一人独索然向隅而泣,则一堂之人皆不乐矣。——汉·刘向《说苑·贵德》 英 grieve out in the cold;weep all alone in a corner
- 77、新亭对泣: 新亭对泣xīntíng-duìqì (1) 典出《世说新语·言语》,后用来指对沦陷国土的怀恋 英 worry about the confused state affairs
- 78、掩面而泣:用两手掩着脸哭泣。
- 79、牛衣夜泣: 章小女年可十二,夜起号哭曰:“平生狱上呼囚,数常至九,今八而止。我君素刚,先死者必君。”明日问之,章果死。妻子皆徙合浦。“现在你贫病交迫,不自己发奋,振作精神,却反而哭泣,多没出息呀!”王章听了这席话,不禁暗自惭愧。病愈后,他发奋读书,终于成了有用之才。
- 80、山走石泣:山在变动,石头在哭泣。
- 81、吞声忍泣:吞声:咽下哭声;忍泣:忍住泪水。眼泪只能往肚里流,不敢哭出声来。形容受压迫时,忍受痛苦,不敢公开表露。
- 82、如歌如泣:那声音呜呜动人。
- 83、如诉如泣:像在诉说,又好像在哭泣。
- 84、向隅之泣:向:对着;隅:墙角;泣:小声地哭。一个人面对墙脚哭泣。形容没有人理睬,非常孤立。
- 85、泫然欲泣:流泪而将哭泣的样子。
- 86、喜极而泣:指人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非常好的事情,而激动得流泪。(一般用于好事)
- 87、牛农对泣:。形容夫妻共同过着穷困的生活。
- 88、呱呱而泣:呱呱而泣,拼音gū gū ér qì ,出自《项脊轩志》。
- 89、向隅独泣:一个人面对墙脚哭泣。
- 90、枯鱼过河泣: 《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四•枯鱼过河泣》:“枯鱼过河泣,何时悔复及。”后因以喻誓死进击,不顾及失败。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泣组词,泣的组词,泣字怎么组词,泣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泣字组词的组词,其中泣字在开头的组词有47个,泣字在中间的组词有43个,泣字在结尾的组词有90个。
- 拼音qì
- 注音ㄑㄧˋ
- 笔划8
- 繁体泣
- 五笔IUG
- 五行水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水,立声。本义:无声或低声地哭)(2) 同本义持其踵为之泣。——《战国策·赵策》如闻泣幽咽。——唐· 杜甫《石壕吏》诗连拜且泣。——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太监泣别。——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3) 又如:泣励(哭着激励);泣詈(边哭边骂);泣血捶膺(形容悲痛欲绝的样子);泣血(无声痛哭,泪如血涌);泣别(流泪告别)(4) 哭 。如:泣歧(见歧路有所感伤而哭泣);泣荆(因遗失荆钗而哭泣。比喻留恋旧物,顾念旧情)名词眼泪泣下沾衿。——《汉书·李广苏建传》座中泣下谁最多。——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泣下沾襟。——宋· 欧阳修《伶官传(序)》因泣下。——清· 张廷玉《明史》泣涕(泣泪。眼泪);饮泣(含忍眼泪,形容极其悲痛) [查看更多]
Q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