浄开头的词语
更多- 1、浄办:心地洁净,不受外物干扰
- 2、浄碧:明净青碧。
- 3、浄鞭:古代帝王的一种仪仗,帝王驾临时,鸣之令人肃静。又称静鞭。用黄丝做成,鞭梢涂蜡,打在地上发出响声。
- 4、浄财:捐给寺庙的钱财。
- 5、浄床:禅床。
- 6、浄泚:明净清澈。
- 7、浄淡: 1.亦作"净淡"。 2.淡淡。
- 8、浄福:指佛门清净之福。
- 9、浄话:谈佛之言。亦称法话。
- 10、浄教:佛教。
- 11、浄洁:干净,清洁。
- 12、浄戒:佛门清净的戒律。
- 13、浄界:佛教指清净无垢的境界。多指寺院。
- 14、浄巾:白色巾。比喻飞瀑﹑悬泉。
- 15、浄尽:一点不剩。
- 16、浄土:佛教语。西方之极乐世界﹐即佛国。唐李白有《金银泥画西方凈土变相赞》诗。
- 17、浄洗:洗净。
- 18、浄军:由太监组成的军队。
- 19、浄利:快速彻底,不拖泥带水。
- 20、浄头:1.谓出家人剃去头发。 2.佛教僧职。寺院中管清洁工作的职事僧。
- 21、浄饰:犹淡妆。素净的打扮。
- 22、浄室: 1.亦作"净室"。 2.清静干净的房间。多指寺庙中供歇息的房间。
- 23、浄袜: 1.亦作"净袜"。 2.指白色袜子。
- 24、浄业:佛教语。清净的善业。一般指笃修净土宗之业。 南朝梁武帝 《净业赋》:“见浄业之爱果,以不杀而为因。” 宋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十:“ 宣和 初,有 徐上老 ,弃官脩浄业,名动天聪。”《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我修浄业多年,西方是我世界,岂復往海外山中去做神仙耶?”
- 25、浄衣:洁浄的衣服。
- 26、浄国:佛国。
- 27、浄理:佛教的教义。
- 28、浄丽:1.素雅。2.明媚。
- 29、浄境:净土。亦指寺庙。
- 30、浄耳:掏耳朵以清除耳垢。
- 31、浄因: 1.佛缘。 2.寺名。在江苏省丹徒县五州山。晋永熙中建。又名因胜寺,宋代改称显慈寺。寺中有观石﹑卧云二亭。
- 32、浄信:佛教信徒。
- 33、浄了:清静。
- 34、浄坛:道教徒祈祷之台。
- 35、浄域:佛教语。原指弥陀所居之净土,后为寺院的别称。
- 36、浄馔:素斋。
- 37、浄缾: 1.亦作"浄缾"。即浄水瓶。 2.指花瓶。
- 38、浄身:指男子被阉割。
- 39、浄神:静神,使心神安静。
- 40、浄素:洁白。
- 41、浄筵:素席。
- 42、浄泊:恬静淡泊。
- 43、浄宫:指寺院。
- 44、浄居: 1.寺庙。 2.指清净地居住。 3.寺名。在河南省光山县西南净居山上。佛教天台宗鼻祖慧思和智顗曾结庵于此。唐神龙年间,道岸禅师始建此寺。北宋干兴年间改名梵天寺。参阅宋苏轼《游净居寺》诗序。
- 45、浄练:洁净的白绢。常用以形容清澈的江水。语出 南朝 齐谢朓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餘霞散成綺,澄江静如练。” 唐 元稹 《泛江翫月》诗:“委波添浄练,洞照灭凝釭。”
- 46、浄光: 1.亦作"净光"。 2.一点不剩。
- 47、浄化: 1.亦作"净化"。 2.清除杂质使物体纯净。亦用作比喻。
- 48、浄发:僧人剃发之称。
- 49、浄都:净土。
- 50、浄本:谓誊写清楚的定本。
- 51、浄宇:佛寺。
- 52、浄濑:洁净的湍流。
- 53、浄面: 1.亦作"净面"。 2.洗脸。
- 54、浄色: 1.指明净的月色。 2.传统戏剧脚色名称,俗称花脸。一般扮演性格刚烈或粗鲁﹑奸险的人物。包括正净﹑副净﹑贴净﹑外净等类。
- 55、浄刹:净土。
- 56、浄器: 1.干净的容器。 2.供佛的法器。
- 57、浄人:指在寺院担负勤杂劳务的非出家人员。
- 58、浄律:佛门清净的戒律。
- 59、浄罪: 1.亦作"净罪"。 2.洗除罪恶。
- 60、浄者:指僧人。
- 61、浄植:洁净地直立着。
- 62、浄门:洁净之门。指佛门和道门。
- 63、浄侣:僧侣。
- 64、浄扫:打扫干净;扫除净尽。
- 65、浄名: 1.毘摩罗诘(Vimalakīrti)佛的别称。亦指毗摩罗诘佛像。 2.佛经名。《维摩诘经》的异称。
- 66、浄手: 1.洗手。 2.大小便的委婉说法。
- 67、浄屋:净室。
- 68、浄心:佛教语。谓清净无垢之心。
- 69、浄壹:指德性纯一。
- 70、浄行:佛教语。谓修行。亦指清净的戒行。
- 71、浄觉:1.佛陀。2.佛教谓心无妄念,对境不迷为净觉。
- 72、浄君:隐指扫帚。
- 73、浄浄: 1.亦作"净净"。 2.洁净,干净。
- 74、浄眼:佛教语。即法眼。
- 75、浄瓶: 1.亦作"浄缾"。即浄水瓶。 2.指花瓶。
- 76、浄院:寺院。
- 77、浄街槌:瓠子的俗称。
- 78、浄荡荡:宁静而空旷的样子。
- 79、浄饭王:释迦牟尼 之父。 相传为古代 北天竺 迦毗罗卫国 国王。
- 80、浄罪山:亦作“净罪山”。意大利 诗人但丁 《神曲·地狱篇》谓能替人洗去罪恶的艰险难行的山。
- 81、浄水瓶:道教和佛教贮清水洗手或作法用的瓶。
- 82、浄水珠:佛教经典中称能使浊水澄清的宝珠。也称"浄摩尼珠"。经中常用以比喻慈心和信心。
- 83、浄住舍:佛寺。
浄中间的词语
更多>>- 1、干浄地:干净地;宁静的地方。
- 2、干浄土:是一个汉语词
- 3、清浄身:指清净的佛身。
- 4、五浄德:佛教语。谓发心离俗、毁其形好、永割亲爱、委弃躯命、志求大乘。
- 5、明窗浄几:明亮的窗户,洁净的小桌子。多形容房间明亮,陈设整洁。
- 6、水浄鹅飞: 水枯竭,鹅飞离。比喻恩情断绝,一无所有。
- 7、清浄寂灭:指道教的清净无为与佛家的涅槃寂灭之说。 唐 韩愈 《原道》:“今其法曰:必棄而君臣,去而父子,禁而相生養之道,以求其所謂清浄寂滅者。”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七·屏山诗禅》:“時接佛老之徒,聞其所謂清浄寂滅者,而心悦之。”
- 8、干浄利落:1.清洁整齐。 老舍 《骆驼祥子》四:“不过,要干净利落就得花钱,剃剃头,换换衣服,买鞋袜。” 梁斌 《红旗谱》十三:“自从 贵他娘 坐在他的炕头上,冬穿棉夏穿单,不管破的烂的,缝洗得干净利落。”2.简洁,不拖泥带水。 秦牧 《艺海拾贝·粗犷与细腻》:“唯有如此,才能够干净利落而又形象饱满。”
- 9、干浄利索:快速彻底,不拖泥带水。
- 10、清浄白省:亦作“清净白省”。 清醒。毫无醉意或睡意。
- 11、清浄无为:春秋时期道家的一种哲学思想和治术。指一切听其自然,人力不必强为。同“清静無爲”。
- 12、甜鞋浄袜:形容鞋袜漂亮洁净。
- 13、西方浄土:佛教语。西方之极乐世界﹐即佛国。唐李白有《金银泥画西方凈土变相赞》诗。
- 14、西方浄国:即西方净土。 清 龚自珍 《西郊落花歌》:“西方浄國未可到,下筆綺語何灕灕。”参见“西方浄土 ”。
- 15、杨枝浄水:古代 印度风俗,凡邀请宾朋,先赠杨枝及香水等祝其健康,以表恳请之意。
- 16、乾乾浄浄: 1.清洁;整齐。《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把衣服浆洗得乾乾净净。”《红楼梦》第九十回:“至於房中桌上摆设的东西,就是老太太拿来的,却一些不动,收拾的乾乾浄浄。” 2.精光;一点不剩。《水浒传》第二五回:“一把火烧得乾乾净净的,没了踪迹,便是 武二 回来,待敢怎的?”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二章:“小刘 望着 韦珍 的背影,把刚才那一场争吵带来的恼火,忘得干干净净。”
- 17、乾浄利索:快速彻底,不拖泥带水。郭天民 《从乌江到泸沽》:“我军一枪未放,干净利索地把这一个民团中队收拾了。”
浄结尾的词语
更多- 1、避浄:犹僻静。
- 2、冰浄:象冰一样洁净。
- 3、淡浄:淡雅素净。
- 4、端浄:整齐洁净。
- 5、副浄: 1.宋杂剧﹑金院本的主要脚色。由参军戏中的参军演变而来。任务是在剧中做滑稽表演。 2.元杂剧和清传奇中居次要地位的净脚。 3.俗称"二面"﹑"二花脸"﹑"架子花脸"。传统戏曲脚色行当。大都表演净脚中性格粗豪爽直的人。
- 6、泓浄:水深且清。
- 7、滑浄:光滑洁净。
- 8、洁浄:1.干净,清洁。2.谓使干净。 3.纯洁无邪。 4.简洁。 5.尽净,无余。
- 9、尽浄:全部不剩。《儿女英雄传》第七回:“这庙里的和尚被我杀得尽浄。”《人民文学》1978年第10期:“煤油也是榜样,把光明留给别人,自己烧了尽净。”
- 10、白浄: 1.亦作"白净"。 2.洁白﹐干净。
- 11、不浄: 指污秽之物。特指粪便。
- 12、沈浄:深沉纯净。
- 13、澄浄:清澈明净。
- 14、乾浄:指没有鬼祟事。
- 15、光浄:明亮洁净。
- 16、华浄:亦作“华凈”。清丽。 北魏贾思勰 《齐民要术·槐柳楸梓梧柞》:“明年三月中,移植於厅斋之前,华浄妍雅,极为可爱。” 南朝梁锺嵘 《诗品》卷上:“﹝ 晋 黄门郎 张协 ﹞其源出于 王粲 ,文体华净,少病累。”《资治通鉴·隋炀帝大业十一年》:“帝好读书著述……其正书皆装翦华浄,宝轴锦褾。”
- 17、镜浄:明净。
- 18、朗浄:明净。
- 19、利浄:快速彻底,不拖泥带水。
- 20、溜浄:谓非常干净。
- 21、明浄:明亮的窗户,洁净的小桌子。多形容房间明亮,陈设整洁。
- 22、凝浄:平缓明净。
- 23、僻浄:偏僻清净。
- 24、清浄:1.亦作“清凈”。心境洁净,不受外扰。《战国策·齐策四》:“ 斶 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浄贞正以虞。”《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 原宪 ﹞清浄守节,贫而乐道。” 唐元稹 《上门下裴相公书》:“若 稹 之末学浅见,又安敢引喻古昔于阁下,独忆得近日故 裴兵部 之为人也,甄辨清浄,号为名流。” 宋陆游 《夏日独居》诗:“平生本清浄,垂老更肃然。”2.安定,不纷扰。《史记·秦始皇本纪》:“昭隔内外,靡不清浄,施於后嗣。” 唐吴兢 《贞观政要·政体》:“故夙夜孜孜,惟欲清浄,使天下无事。”《红楼梦》第五二回:“早也是去,晚也是去,早带了去,早清净一日。” 赵树理 《传家宝》三:“老人家!依我说你只用好吃上些好穿上些,过几年清净日子算了。”
- 25、磬浄:干净无余。磬,通"罄"。
- 26、罄浄: 1.全尽无馀。
- 27、三浄:1.佛教语。语本《十诵律》卷三七:“痴人,我听噉三种浄肉。何等为三?不见,不闻,不疑。”此谓一般佛教信徒难以立即断除肉食,故小乘戒中设变通之法,允许食用不见杀、不闻杀、不疑为我杀三种肉食。后因称这三种肉为“三浄”。 2.佛教语。指色界第三禅的少净天、无量净天和遍净天。
- 28、省浄: 1.亦作"省静"。 2.谓文字简洁。
- 29、霜浄:明净。
- 30、素浄: 1.亦作"素净"。 2.色彩淡雅,不浓艳。 3.味道清淡,不肥浓。
- 31、甜浄:亦作'甜净'。形容言语柔媚动听。 甜美纯净。
- 32、贴浄:戏剧脚色名。副净。
- 33、土浄:佛教语。西方之极乐世界﹐即佛国。唐李白有《金银泥画西方凈土变相赞》诗。
- 34、五浄:1.佛教语。谓色界四禅天中已证小乘不还果的圣者所生的“五净居天”。即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和色究竟天。 2.佛教语。特许信众食用的五种肉食。即火净、刀净、爪净、蔫乾净、鸟啄净。见《毗奈耶杂事》卷三六。
- 35、下浄:指宋杂剧﹑金院本中的副浄。此角色主要以滑稽的语言或动作引起观众笑乐。
- 36、鲜浄:亦作“鲜凈”。新鲜洁净。 南朝梁陶弘景 《冥通记》卷一:“容质鲜浄,不异於生。” 唐殷璠 《河岳英灵集·李嶷》:“ 嶷 诗鲜浄有规矩。其《少年行》三首,词虽不多,翩翩然佚气在目也。”《敦煌变文集·燕子赋》:“见他宅舍鲜净,便即兀自占着。” 宋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民俗》:“凡百所卖饮食之人,装鲜净盘合器皿,车檐动使奇巧。”
- 37、香浄:香美洁净。
- 38、玄浄:空虚,虚无。
- 39、雅浄: 1.雅洁素净。
- 40、严浄:1.异常洁净;非常清澄。2.庄严清净。严,通“儼”。
- 41、莹浄:1.明净。 2.明白,清楚。
- 42、匀浄: 1.均匀平整;均匀平静。 2.犹纯净。
- 43、贞浄:端方纯洁。
- 44、中浄:古代戏曲脚色。即丑角。
- 45、沙悟浄:神魔小说《西游记》中人物。本为灵霄殿卷帘大将,临凡后随唐僧往西天取经。为唐僧的第三徒弟。
- 46、四边浄:宋 代巾制。
- 47、无干浄:亦作“无干净”。不肯罢休;没有了结。
- 48、无乾浄:亦作“无干净”。不肯罢休;没有了结。
- 49、耳根清浄:谓耳中不闻胡言乱语或嘈杂声音。常指不闻闲是闲非。
- 50、六根清浄:佛教谓修行者的六根不染着六尘为'六根清浄'。
- 51、清省白浄:亦作“清净白省”。 清醒。毫无醉意或睡意。
- 52、不干不浄:净:洁净。指粗俗,下流。淫乱的婉辞
- 53、风轻云浄:形容天气晴好。同“風輕雲淡”。
- 54、不乾不浄: 指粗俗,下流。 淫乱的婉词。
- 55、眼不见为浄: 1.眼睛看不到的,也就认为是干净的了。通常是怀疑食物不洁时的自我安慰之词。 2.心中不以为然,但又无能为力,只好任凭发展,置身事外,以求清净。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浄组词,浄的组词,浄字怎么组词,浄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浄字组词的组词,其中浄字在开头的组词有83个,浄字在中间的组词有17个,浄字在结尾的组词有55个。
J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