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开头的词语

更多
  • 1、濯贝:贝名。产于南海。
  • 2、濯溉: 1.洗涤。 2.比喻栽培﹐提拔。
  • 3、濯盥:盥洗。
  • 4、濯浣:洗涤;洗衣物。
  • 5、濯澣:洗涤。
  • 6、濯沐:洗涤。比喻风化所被。
  • 7、濯漱:洗涤。
  • 8、濯禊:古代民俗,于三月上旬巳日(后定为三月三日)在水边洗濯以祓除疾病等不祥之事。
  • 9、濯熏:用水洗,用香熏。比喻修身养性。
  • 10、濯缨:洗涤帽缨。语本《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 11、濯澡:洗涤,沐浴。常比喻经过修养使道德高洁。
  • 12、濯摡:洗擦干净。
  • 13、濯洗:洗涤;洗沐。
  • 14、濯淖:谓浸渍。
  • 15、濯足:本谓洗去脚污。后以“濯足”比喻清除世尘,保持高洁。
  • 16、濯锦: 成都一带所产的织锦,以华美著称。亦指漂洗这种织锦。 江名。参见“濯锦江 ”。
  • 17、濯秀:明净秀丽。
  • 18、濯磨: 1.亦作"濯摩"。 2.洗涤磨炼。比喻加强修养,以期有为。
  • 19、濯龙: 1.汉代宫苑名。在洛阳西南角。 2.池名。 3.厩名。
  • 20、濯摩: 1.亦作"濯摩"。 2.洗涤磨炼。比喻加强修养,以期有为。
  • 21、濯枝:农历五﹑六月间的大雨。
  • 22、濯濯: 濯濯zhuózhuó (1) 清新;明净 例 春阳潜沮洳, 濯濯吐深秀。——韩愈《南山》 英 fresh;clear
  • 23、濯垢泉:西游记中的地名。
  • 24、濯曜罗:道教语。太阳的别名。
  • 25、濯锦江:江名。即锦江。岷江流经成都附近的一段。一说,成都市内之浣花溪。濯锦,锦彩鲜润逾于常,故名。
  • 26、濯枝雨:农历五﹑六月间的大雨。
  • 27、濯缨沧浪:水清就洗帽带,水浊就洗脚。后比喻人的好坏都是由自己决定。
  • 28、濯足沧浪:水清就洗帽带,水浊就洗脚。后比喻人的好坏都是由自己决定。
  • 29、濯污扬清:濯:洗。洗去污垢,激扬清澈。比喻扬善除恶。
  • 30、濯缨弹冠:王:汉代王吉字子阳。贡:即贡禹。弹冠:拂去冠上的尘埃,喻将出来作官。比喻好朋友进退相随,取舍一致。也指一人得官,同类相庆。亦作“王阳在位,贡公弹冠”。
  • 31、濯缨洗耳:濯缨:洗涤冠缨;洗耳:不愿与闻世事。比喻避世守志,操行高洁
  • 32、濯缨濯足:水清就洗帽带,水浊就洗脚。后比喻人的好坏都是由自己决定。
  • 33、濯足濯缨:水清就洗帽带,水浊就洗脚。后比喻人的好坏都是由自己决定。
  • 34、濯濯童山:1.无草木的样子。2.形容人秃头、无发。

濯中间的词语

更多>>
  • 1、百濯香: 1.香料名。
  • 2、洗濯磨淬: 修养锻炼。
  • 3、沥胆濯肝: 1.沥胆披肝。
  • 4、童山濯濯:童山:没有长草木的山。濯濯:光秃秃的样子。形容山岭贫瘠荒凉,草木不生。也作“濯濯童山”。
  • 5、水清濯缨:黄河之水常年混浊,如果变得清澈则被视为祥瑞的征兆。也比喻罕见的、难得的事情。
  • 6、振衣濯足:濯足:洗脚。抖掉衣服上的灰尘,洗去脚上的污垢。形容放弃世俗生活的荣华富贵,立志在山中隐居。
  • 7、牛山濯濯:本指山上无树木。

濯结尾的词语

更多
  • 1、淳濯:沐浴。
  • 2、爨濯:做饭﹑洗刷。泛指家务。
  • 3、涤濯:洗涤。
  • 4、祓濯:除垢使洁;清除污毒。
  • 5、盥濯:洗涤。 指洗涤用具。
  • 6、赫濯:威严显赫貌。
  • 7、浣濯:亦作'澣濯'。 洗涤。 指洗过多次的衣服;旧衣。 洗雪﹑清除耻辱﹑过恶等 。
  • 8、颒濯:犹盥漱。
  • 9、辑濯:汉官名。掌行船。
  • 10、湔濯:洗涤。引申为洗雪恶名或涤除瑕疵。
  • 11、浇濯:洗濯。
  • 12、庙濯:即庙祧。濯,通"祧"。
  • 13、磨濯:磨砺洗涤。
  • 14、沐濯: 洗头洗澡。旧题汉·郭宪《洞冥记》卷二:“帝坐良久,设甜水之冰,以备沐濯。”
  • 15、渜濯:给尸体洗浴过的温水。
  • 16、戕濯:基本字义:形容被摧残得精光戕1、杀害:~害。自~。
  • 17、揉濯:搓洗。
  • 18、濡濯:古代给死人洗过头的脏水。
  • 19、漱濯: 1.亦作"潄濯"。 2.洗涤。
  • 20、淘濯:淘洗。
  • 21、蜕濯:清除﹐洗涤。
  • 22、沃濯:浇灌。
  • 23、滫濯:洗濯。
  • 24、鷰濯: 古代杂技的一种。
  • 25、淫濯: 胀大。
  • 26、澡濯: 1.洗澡。 2.引申指洗刷﹐洗雪。
  • 27、栉濯: 梳洗。
  • 28、洒濯: 洗涤。 参见:洒濯
  • 29、洗濯: 洗濯xǐ zhuó 1.  洗涤。 英 wash; 2.  除去。 英 罪过、积习、耻辱、仇恨等;
  • 30、视濯:古代祭祀时照料洗濯祭器,谓之"视濯"。
  • 31、燕濯:古代一种杂技。
  • 32、子濯:复姓。春秋时郑国有大夫子濯孺子。见《孟子.离娄下》。
  • 33、王濯:男,唐朝时期人物,诗人。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濯组词,濯的组词,濯字怎么组词,濯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濯字组词的组词,其中濯字在开头的组词有34个,濯字在中间的组词有7个,濯字在结尾的组词有33个。
  • 拼音zhuó,zhào
  • 注音ㄓㄨㄛˊ,ㄓㄠˋ
  • 笔划17
  • 繁体
  • 五笔INWY
  • 五行

基本释义

zhuó动词(1) (形声。从水,翟(dí)声。本义:洗)(2) 同本义濯,洒也。——《广雅》视壶濯及豆笾。——《仪礼·特牲礼》。注:“溉也。”王乃淳濯飨醴。——《国语·周语》。注:“洗也。”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楚辞·渔父》可以濯罍。——《诗·大雅·泂酌》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宝存岂多?——韩愈《石鼓歌》濯清莲而不妖。(清莲,清净的水。妖:妖艳,妖媚。)——宋· 周敦颐《爱莲说》(3) 又如:濯缨(洗涤帽带。指避世隐居或清高自守);濯磨(洗涤磨炼,以求上进);濯足(本谓洗去脚污。后以濯足比喻清除世尘,保持高洁);濯沐(洗涤)(4) 涤除罪恶今上位者,洒濯其心,壹以待人,轨度其信,可明征也。——《左传》(5) 淋;浇大雨之中,城上军士都濯得眼不能开,头不能仰。——《荡冠志》(6) 通“擢”。拔引以濯船为黄头郎。——《汉书·鄧通传》濯鹢牛首。——司马相如《上林赋》形容词(1) 光明的样子钩膺濯濯。——《诗·大雅·崧高》(2) 又如:濯秀(明净秀丽)(3) 盛大王公伊濯。——《诗·大雅·文王有声》颂声灵,赫而濯。——《清史稿》|zhào动词(1) (形声。从水,翟(dí)声。本义:洗)(2) 同本义濯,洒也。——《广雅》视壶濯及豆笾。——《仪礼·特牲礼》。注:“溉也。”王乃淳濯飨醴。——《国语·周语》。注:“洗也。”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楚辞·渔父》可以濯罍。——《诗·大雅·泂酌》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宝存岂多?——韩愈《石鼓歌》濯清莲而不妖。(清莲,清净的水。妖:妖艳,妖媚。)——宋· 周敦颐《爱莲说》(3) 又如:濯缨(洗涤帽带。指避世隐居或清高自守);濯磨(洗涤磨炼,以求上进);濯足(本谓洗去脚污。后以濯足比喻清除世尘,保持高洁);濯沐(洗涤)(4) 涤除罪恶今上位者,洒濯其心,壹以待人,轨度其信,可明征也。——《左传》(5) 淋;浇大雨之中,城上军士都濯得眼不能开,头不能仰。——《荡冠志》(6) 通“擢”。拔引以濯船为黄头郎。——《汉书·鄧通传》濯鹢牛首。——司马相如《上林赋》形容词(1) 光明的样子钩膺濯濯。——《诗·大雅·崧高》(2) 又如:濯秀(明净秀丽)(3) 盛大王公伊濯。——《诗·大雅·文王有声》颂声灵,赫而濯。——《清史稿》|动词(1) (形声。从水,翟(dí)声。本义:洗)(2) 同本义濯,洒也。——《广雅》视壶濯及豆笾。——《仪礼·特牲礼》。注:“溉也。”王乃淳濯飨醴。——《国语·周语》。注:“洗也。”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楚辞·渔父》可以濯罍。——《诗·大雅·泂酌》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宝存岂多?——韩愈《石鼓歌》濯清莲而不妖。(清莲,清净的水。妖:妖艳,妖媚。)——宋· 周敦颐《爱莲说》(3) 又如:濯缨(洗涤帽带。指避世隐居或清高自守);濯磨(洗涤磨炼,以求上进);濯足(本谓洗去脚污。后以濯足比喻清除世尘,保持高洁);濯沐(洗涤)(4) 涤除罪恶今上位者,洒濯其心,壹以待人,轨度其信,可明征也。——《左传》(5) 淋;浇大雨之中,城上军士都濯得眼不能开,头不能仰。——《荡冠志》(6) 通“擢”。拔引以濯船为黄头郎。——《汉书·鄧通传》濯鹢牛首。——司马相如《上林赋》形容词(1) 光明的样子钩膺濯濯。——《诗·大雅·崧高》(2) 又如:濯秀(明净秀丽)(3) 盛大王公伊濯。——《诗·大雅·文王有声》颂声灵,赫而濯。——《清史稿》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