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开头的词语

更多
  • 1、焚笔: 1.犹焚草。
  • 2、焚帛: 1.焚烧纸帛。祭礼的一种仪式。
  • 3、焚柴:即燔柴。
  • 4、焚榇: 1.烧掉棺木。古代受降仪式。交战两国君之战败者舆榇乞降,表示接受诛杀;战胜者焚榇,表示宽大而赦免其死罪。
  • 5、焚池: 1.焚化祭品的器皿。
  • 6、焚冲:烧毁战车。冲,古代一种用以攻城的战车。
  • 7、焚除: 1.烧毁。
  • 8、焚次: 1.谓烧毁军队营房。表示决一死战,有进无退。
  • 9、焚荡: 1.亦作"焚荡"。 2.焚毁;烧光。
  • 10、焚祷:焚香祷祝。
  • 11、焚顶: 1.焚香顶礼。 2.佛教徒焚灼头顶。表示虔诚奉佛。
  • 12、焚燔:焚烧。
  • 13、焚烧: 焚烧fénshāo (1)烧毁,烧尽 例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明·于谦《石灰吟》 英 burn;set on fire
  • 14、焚风:气流沿山坡下降而形成的热而干的风。多焚风的地区,空气平常比较干燥,容易发生森林火灾。
  • 15、焚券: 1.指烧毁债券买得人心的典故。战国齐冯谖为孟尝君往薛地收债,临行前问:"责收毕,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于是冯谖矫命以债赐百姓,尽烧其券,民称万岁。见《战国策.齐策四》。 2.南朝宋顾绰私财甚丰,乡里士庶多负其债。父觊之设谋,焚烧文券,并宣语远近:"负三郞债,皆不须还。"见《宋书.顾觊之传》。 3.唐宋清售药债券堆积如山,岁终,度不能报,辄焚券,终不复言,积四十年,所焚券者百数十人。见唐柳宗元《宋清传》。 4.后汉常思献宋地丝息十万两债券,太祖即焚其券,诏悉蠲除之。见《新五代史.杂传十一.常思传》。
  • 16、焚香: 焚香fénxiāng (1) 烧香 例 焚香拜佛 英 burn joss sticks (2) 点燃香支 例 焚香祷告 英 light joss sticks
  • 17、焚林: 1.《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遂隐而死。"谓介之推从晋文公流亡,割股食公,有功而不受祲,隐入绵山,后晋文公焚烧树林逼迫,仍不出,抱树焚死。后以"焚林"为求取贤士的典故。
  • 18、焚和: 1.谓毁灭中和之性。
  • 19、焚化: 焚化fénhuà (1) 把尸骨、神像、纸钱等烧掉 英 incinerate;cremate;burn up
  • 20、焚膏: 1.谓夜间继续工作或学习。
  • 21、焚修: 1.焚香修行。泛指净俢。
  • 22、焚炀:焚烧。
  • 23、焚掠: 1.焚烧抢掠。
  • 24、焚裘: 1.指晋武帝焚雉头裘之事。《晋书.武帝纪》:"太医司马程据献雉头裘,帝以奇技异服典礼所禁,焚之于殿前。"后用作称赞帝王抵制奢侈的典实。 2.指晋罗企生母焚羔裘事。
  • 25、焚溺: 1.焚烧淹没。亦比喻遭受伤害。 2.喻人受虐,如同陷身水火之中。
  • 26、焚掷: 1.毁弃。
  • 27、焚污:谓焚毁玷辱。
  • 28、焚诵: 1.焚香诵经。
  • 29、焚舟:烧毁渡船。《左传.文公三年》:"秦伯伐晋,济河焚舟。"杜预注:"示必死也。"《晋书.蔡谟传》:"夫以白起﹑韩信﹑项籍之勇,犹发梁焚舟,背水而阵。"后用以比喻做事下定决心,不顾一切干到底。
  • 30、焚如: 1.谓火焰炽盛。亦指火灾或战事。 2.古代把人烧死的酷刑。
  • 31、焚靡:烧毁散失。
  • 32、焚谷: 1.焚烧谷物。比喻毁弃赖以生存的事物。
  • 33、焚黄: 1.旧时品官新受恩典,祭告家庙祖墓,告文用黄纸书写,祭毕即焚去,谓之焚黄。后亦称祭告祝文为焚黄。
  • 34、焚轨: 1.烧车。比喻隐迹。
  • 35、焚荐:烧香祭献。
  • 36、焚爇:犹烧毁。
  • 37、焚芝: 1.《三国志.魏志.公孙度传》"往来赂遗"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若苗秽害田,随风烈火,芝艾俱焚,安能白别乎?"后以"焚芝"比喻贤人遭难。 2.为哀悼死者之词。
  • 38、焚研: 1.亦作"焚砚"。 2.自愧文不如人而欲自焚其砚,不复写作。《晋书.陆机传》:"机天才秀逸,辞藻宏丽,张华尝谓之曰:'人之为文,常恨才少,而子更患其多。'弟云尝与书曰:'君苗见兄文,辄欲烧其笔砚。'"
  • 39、焚砚: 1.见"焚研"。
  • 40、焚书: 焚书fénshū (1) 销毁被认为在政治上或对社会有害或具有颠覆性的著作或图片,或由有这种思想或行动的人所著的作品 英 book burning
  • 41、焚烁:形容物体被烧得发出火光。
  • 42、焚焮: 1.焚烧。
  • 43、焚劫:焚烧抢掠。
  • 44、焚烬:烧成灰烬。
  • 45、焚草: 1.焚烧茅草。 2.烧掉奏稿,以示谨密。 3.据《隋书.宇文化及传》载宇文化及等发动兵变时,司马德戡曾集兵城内举火与城外相应,隋炀帝闻声问是何事,裴虔通伪称:"草坊被焚,外人救火,故喧嚣耳。"炀帝信以为真,未加提防,遂被杀。史称此次兵变为"焚草之变"。
  • 46、焚燎:焚烧。
  • 47、焚裂: 1.指焚如和车裂。 2.烧灼碎裂。形容极端痛苦。
  • 48、焚灭: 1.烧尽。 2.毁灭。
  • 49、焚身:焚烧身体。旧时宗教信徒以之作为一种祈祷﹑赎罪行为。
  • 50、焚尸:焚化尸体。
  • 51、焚炙: 1.烧烤。 2.烧灼。纣王制作的炮烙酷刑。
  • 52、焚瘗: 1.焚化并埋葬。
  • 53、焚杅: 1.焚揉牵制。犹控制。
  • 54、焚鱼: 1.烧鱼(祭神)。相传周武王伐纣,渡河,有白鱼跃入舟中,武王烧鱼以祭。见《书.泰誓》。后借指开国君主受命之符。 2.烧毁鱼袋,表示弃官归隐。
  • 55、焚轶: 1.亦作"焚轶"。 2.烧毁﹑散失。
  • 56、焚削:犹销毁。
  • 57、焚石: 1.烧烫的石头。
  • 58、焚弃: 1.烧毁去除。 2.指焚如和弃市。
  • 59、焚山: 1.失火之山。 2.犹焚死。
  • 60、焚巫:鲁僖公为求雨解旱,要烧死巫尪。被劝止。《左传.僖公二十一年》:"夏,大旱。公欲焚巫尪。臧文仲曰:'非旱备也。'"杜预注:"巫尪,女巫也,主祈祷请雨者。或以为尪非巫也。瘠病之人,其面上向,俗谓天哀其病,恐雨入其鼻,故为之旱,是以公欲焚之。"后以"焚巫"作求雨的典故。
  • 61、焚屠:焚烧与屠杀。
  • 62、焚灼: 1.烧,焚烧。 2.谓酷热有如火烧。 3.形容内心像火烧般愁苦。
  • 63、焚坑: 1.见"焚书坑儒"。
  • 64、焚椒: 1.指皇后被杀。椒房,汉殿名,皇后所居。后亦借指皇后。
  • 65、焚煎: 1.燃烧。 2.比喻折磨。
  • 66、焚骸:烧身。
  • 67、焚枯:烤煮干鱼。
  • 68、焚躬: 1.谓不惜己身被焚。
  • 69、焚轮: 1.旋风,龙卷风。
  • 70、焚躯:犹焚身。
  • 71、焚煞:烧杀。
  • 72、焚铄:销熔。
  • 73、焚尪: 1.指求雨。
  • 74、焚销: 1.烧掉。
  • 75、焚剽: 1.焚掠。
  • 76、焚牧: 1.谓烧掉牧地上的枯草以利新草生长。
  • 77、焚稿: 1.犹焚草。烧掉底稿。 2.焚烧诗文手稿。
  • 78、焚骨:指火化。
  • 79、焚盥: 1.焚香盥洗。表示虔诚。
  • 80、焚死:指介之推不受晋文公禄赐,被烧死在绵山事。
  • 81、焚薙: 1.烧除。
  • 82、焚逸: 1.亦作"焚轶"。 2.烧毁﹑散失。
  • 83、焚毁: 焚毁fénhuǐ (1) 烧坏;烧毁 英 burn down
  • 84、焚决:药老在远古洞府偶然得到,原为黄阶低级功法,可依靠吞噬异火来进阶。
  • 85、焚阬:阬,焚阬,即焚坑,指秦始皇焚书坑儒一事,喻残毁文明。
  • 86、焚寂:在佛教中称死亡为圆寂那么焚寂就是火化。
  • 87、焚钱粮: 1.用纸糊的口袋,装上金银箔纸折叠成的元宝,祭鬼神时焚烧。
  • 88、焚炎谷: 中州“一殿一塔二宗三谷四方阁”中的三谷之一,其谷祖先焚炎老祖曾经达到九星斗圣巅峰的实力,与萧炎祖先萧玄交好,后因不明原因陨落。
  • 89、焚骨咒: 本诗为辽代诗歌,作者已不详。
  • 90、焚巢荡穴:比喻彻底摧毁。
  • 91、焚巢捣穴:比喻彻底摧毁。
  • 92、焚钱烈楮:焚化纸钱。
  • 93、焚芝锄蕙:芝:通“芷”,白芷,香草名;蕙:蕙草,香草名。焚毁白芷,锄掉蕙草。比喻贤人遭受灾难
  • 94、焚枯食淡:烤干鱼,食薄味。形容生活清苦。
  • 95、焚典坑儒: 焚典坑儒fén diǎn kēng rú (1) 指秦始皇焚烧典籍、坑杀儒生之事——亦作“燔书坑儒” 英 burning books and burying Confucian scholars alive
  • 96、焚香顶礼:犹焚香礼拜。
  • 97、焚琴煮鹅:把琴当柴烧,把鹤煮了吃。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
  • 98、焚薮而田:薮,林薮。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 99、焚林而猎:烧毁树林,猎取禽兽。比喻只图眼前的小利,不考虑长远的利益。
  • 100、焚林而田:田:同“畋”,打猎。烧毁树林以猎取野兽。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焚中间的词语

更多>>
  • 1、救焚散: 别名:救焚散,是中药剂。
  • 2、巢焚原燎:极言战祸惨烈。
  • 3、燕处焚巢: 燕子处在焚烧着的窝里。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亦作:燕处危巢
  • 4、释缚焚榇:谓解开降者的捆绑,烧掉降者带来的棺材。是使降者安心的一种表示。语出《左传.昭公四年》:"成王克许,许僖公如是。王亲释其缚,受其璧,焚其榇。"
  • 5、撮土焚香:撮土:用手把土聚拢成堆。指旧时迷信的人在野外撮土代替香炉,烧香敬神。
  • 6、济河焚舟:  渡过了河就把船烧掉。表示有进无退,决一死战。
  • 7、继晷焚膏:  唐韩愈《进学解》:“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先生之业可谓勤矣。”
  • 8、椒焚桂折:比喻仁人志士被残害。
  • 9、竭泽焚薮:比喻做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利益。
  • 10、救焚投薪:比喻采取错误的方法使问题更加严重。
  • 11、救焚拯溺: 亦作“救火拯溺”。
  • 12、救焚益薪:焚:火灾;薪:柴草。添加木柴去救火。比喻采取错误的方法使问题更加严重
  • 13、刳胎焚夭: 剖挖母胎,残害幼体。谓凶残不义。
  • 14、刳胎焚郊: 剖挖母胎,焚烧郊野。
  • 15、捻土焚香:捏泥成香。因不及备香,以此表示虔诚。
  • 16、鸟焚鱼烂:谓因内乱而覆亡。
  • 17、破釜焚舟:犹破釜沉舟。语本《孙子.九地》:'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焚舟破釜,若驱群羊。'
  • 18、塞井焚舍:填井烧屋,表示决心死战。
  • 19、未焚徙薪:还未起火前,就把柴草搬开。比喻防患于未然。
  • 20、象齿焚身:焚:烧。大象因有珍贵的牙齿而遭致捕杀。比喻财多招祸。
  • 21、芝焚蕙叹:芝、蕙:都是香草。芝草被焚烧,蕙草为之叹息。比喻同类遭遇不幸而悲伤叹惜。
  • 22、煮鹤焚琴: 煮鹤焚琴zhǔhè-fénqín (1) 把鹤煮了吃,拿琴当柴烧,比喻糟蹋美好事物而大杀风景之事 英 cook the crane for meat and burn a stringed instrument for fuel;to destroy sth.valuable
  • 23、煮粥焚须:比喻兄弟友爱。
  • 24、心如焚烧: 心里煎熬的意思。
  • 25、拯焚救溺: 汉·王充《论衡·自纪》:“救火拯溺,义不得好;辩论是非,言不得巧。” 《明史·姜思睿传》:“举朝拯焚救溺之精神,专用之摘抉细微,而以察吏诘戎予夺大柄仅付二三阉寺。” 拯焚救溺,比喻救人于危难之中。出自汉代王充的《论衡·自纪》。
  • 26、欲火焚身:欲火焚身的意思就是心理有某种欲望而且又在身体上表现出来 且又得不到满足而心里烦躁 身体燥热。
  • 27、垃圾焚化:将城市垃圾在高温下燃烧,使可燃废物转变为二氧化碳和水,焚化后残灰仅为废物原体积的5%以下,从而大大减少了固体废物量,还可以消灭各种病原体,把一些有毒、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并可回收热能。
  • 28、烈火焚烧:比喻经过严重考验而品质不变。
  • 29、索奁焚妻:指发生于印度及其周边国家,如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地的一种家庭谋杀罪行。这类犯罪的共通点是源于嫁妆纠纷,犯罪手法则常以烧死媳妇或妻子并伪装成自焚或厨房意外来达成,也因此这类家庭谋杀的受害人数目前仍只能推估,难以确切统计。
  • 30、扫地焚香:形容清闲幽静的隐逸生活
  • 31、坑儒焚书:坑:活埋;焚:烧。焚毁书籍,坑杀书生
  • 32、鸟焚其巢: 词语解释⒈  比喻人处的地位高有倾倒的危险。
  • 33、涸泽而渔,焚林而猎: 词语解释⒈  涸:使水干枯;泽:聚水的洼地;焚:烧毁。把池水戽干来捕鱼,将林地烧毁来打猎。比喻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

焚结尾的词语

更多
  • 1、飙焚: 1.亦作"飙焚"。 2.烈焰。
  • 2、惔焚:如火焚烧。用以形容大旱。语本《诗.大雅.云汉》:"旱魃为虐,如惔如焚。"
  • 3、熯焚:焚烧。指火攻。
  • 4、熇焚: 1.犹枯焦。
  • 5、灰焚:焚烧成灰,烧光。
  • 6、救焚: 见“救焚拯溺 ”。
  • 7、坑焚:指秦始皇焚书坑儒。
  • 8、兰焚:芳兰遭焚。喻高人受摧折。
  • 9、烧焚: 1.烧毁;烧掉。
  • 10、芝焚: 1.见"芝残蕙焚"。
  • 11、自焚: 自焚zìfén (1) 自己烧死自己 例 自焚身亡 英 burn oneself
  • 12、厩焚:意思是马棚,马房。
  • 13、抱薪救焚: 抱薪救焚bào xīn jiù fén (1) 抱着柴草救火。比喻欲除其害,反助其势 英 carry faggots to put out a fire;take oil to extinguish the fire
  • 14、芝艾并焚:犹言玉石俱焚。比喻贵贱﹑贤愚﹑良莠同归于尽。
  • 15、兰艾同焚: 兰艾同焚lán ài-tóngfén (1) 兰香草。艾:臭草。比喻美的与丑的一同毁灭 英 impose the same destiny upon the noble and the mean alike
  • 16、玩火自焚: 玩火自焚wánhuǒ-zìfén (1) 玩弄火者,自身遭焚。比喻作恶多端的人终无好下场 英 whoever plays with fire will perish by fire;he who plays with fire will get burned
  • 17、五内如焚:  形容极度忧伤或万分焦急。
  • 18、心急如焚:形容极为焦急。
  • 19、心焦如焚:心里焦躁,像着了火一样。形容心情焦灼难忍。
  • 20、心如火焚:  心中好像火烧一样。形容焦急万分。
  • 21、忧心如焚:心里愁得像火烧。形容非常忧虑焦急。
  • 22、玉石俱焚: 玉石俱焚yùshí-jùfén (1) 美玉和石头一齐烧毁了。比喻好和坏的同归于尽 英 good people are destroyed with the bad as the jade and stone are burned up together
  • 23、芝残蕙焚:喻贤德者之亡逝或遭贬谪。
  • 24、芝艾俱焚:  见“芝艾并焚 ”。
  • 25、芝艾共焚: 1.见"芝艾并焚"。
  • 26、焦心如焚: 臣吞居军师之位,焦心如焚,不能不冒死进言,恳乞俯听一二,免致‘亢龙有悔’。”《李自成》 【名称】:焦心如焚【拼音】;jiāo xīn rú fén【解释】:焦:干燥到极点。费尽心思,万分忧虑。【出处】:臣吞居军师之位,焦心如焚,不能不冒死进言,恳乞俯听一二,免致‘亢龙有悔’。”《李自成》【事例】:我被这事弄得~。【近义词】:心急如焚【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 27、炎炎欲焚: 形容灼热和焚烧,热烈的感情。
  • 28、五内俱焚:五内:五脏。焚:烧。五脏像被火烧灼一样。形容极度哀痛、焦急或忧愁。也作“五内如焚”。
  • 29、玉石同焚:焚:烧。美玉和石头一样烧坏。比喻好坏不分,同归于尽
  • 30、拯溺救焚:溺:落水者;焚:被困在火中的人。比喻救人于危难之中
  • 31、芝艾同焚:  见“芝艾并焚 ”。
  • 32、牧竖之焚:牧竖:放牧的小儿;焚:焚烧。原指秦始皇陵墓被放牧的小孩焚烧。后比喻意外的灾难。
  • 33、兵犹火也,不戢自焚: 词语解释⒈  戢:停止。战争就象玩火,不在适当情况下及时止息,就会把自己烧掉。成语解释兵犹火也,不戢自焚
  • 34、昆仑失火,玉石俱焚: 词语解释⒈  昆仑山失火,将玉和石头一起烧掉。比喻不分好坏,同归于尽。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焚组词,焚的组词,焚字怎么组词,焚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焚字组词的组词,其中焚字在开头的组词有124个,焚字在中间的组词有33个,焚字在结尾的组词有34个。
  • 拼音fén
  • 注音ㄈㄣ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SSOU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会意。从火,从林。甲骨文字形,象火烧丛木。古人田猎,为了把野兽从树林里赶出来,就采用焚林的办法。本义:烧山)(2) 用火烧山林宿草。焚,烧田也。——《说文》焚咸丘。——《公羊传·桓公七年》。传:“焚之者何,樵之也;樵之者何,以火攻也。”焚林而田。——《韩非子·难一》(3) 烧焚,烧也。——《广雅》焚如死如弃如。——《易·离》遂从而尽焚之。——《左传·成公十三年》乃焚大槐。——《庄子·外物》。司马注:“谓霹雳时烧大树也。”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汉· 贾谊《过秦论》焚拜如前人。——《聊斋志异·促织》(4) 又如:玩火者必自焚;焚舟(烧毁渡船);焚池(祭祀时焚化祭品的器物);焚黄(烧掉黄表纸。祭告家庙祖坟,祷文写在黄表纸上);焚灼(烧、焚烧);焚帛(焚烧纸帛)(5) 旧时的一种酷刑。用火烧死焚炙忠良。——《书·泰誓上》凡杀其亲者焚之。——《周礼·掌戮》(6) 炙;烤 。如:焚枯(烤煮干鱼);焚枯食淡(烤干鱼,食薄味) [查看更多]

F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