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开头的词语

更多
  • 1、犹父: 谓如同父亲。 泛指父辈。 伯父。
  • 2、犹酣:一般形容在做某事的过程中的心态,如同像喝酒一样痛快。
  • 3、犹猢: 兽名。即犹。
  • 4、犹恐:学习好像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怕被甩掉。形容学习勤奋,进取心强。又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心情。
  • 5、犹尚: 犹尚yóushàng (1) 副词。表示情况不变,可译为“仍然”、“还是”。 英 still;yet (2) 连词。常有“况”、“安”与之呼应,表示陪衬,以引起下文,可译为“尚且”,“还” 英 even
  • 6、犹是: 由此。犹,通“由 ”。 还是。
  • 7、犹疑: 犹疑yóuyi (1) 见“犹豫” 英 hesitate
  • 8、犹豫: 犹豫yóuyù (1) 犹移。迟疑不决 英 hesitate
  • 9、犹如: 犹如yóurú (1) 好像 例 他急得犹如热锅上的蚂蚁 英 just as;like as if
  • 10、犹言: 好比说;等于说。
  • 11、犹然: 舒迟貌。 微笑自得之貌。 仍然如此。 尚且。 尚且如此。 仍然。
  • 12、犹子: 犹子yóuzi (1) 侄子,又称“侄女”;晚辈自称 英 nephew
  • 13、犹自: 犹自yóuzì (1)尚,尚自 例 现在提起那件事,犹自叫人心惊肉跳 英 even
  • 14、犹龙:1.谓道之高深奇妙,如龙之变化不可测。 2.指老子。3.称有道之士。
  • 15、犹可: 尚可;还可以。 谓也可以。
  • 16、犹若: 犹若yóuruò (1) 还仍然是 例 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吕氏春秋·察今》 英 still
  • 17、犹移: 犹移yóu yí (1) 犹移。迟疑不决 英 hesitate
  • 18、犹女: 侄女。
  • 19、犹大: 犹大Yóudà (1) 耶稣的门徒之一。据基督教《新约·马太福音》的传说,曾接受三十块银币出卖自己老师耶稣,后泛指叛徒 英 traiter;Judas
  • 20、犹孙: 侄孙或侄孙女。
  • 21、犹夷: 犹豫。 犹舒散、游逛。
  • 22、犹之: 犹之yóuzhī (1) 等于说“犹如”,如同;如像 例 见崖山犹之见分宜也。——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英 just as
  • 23、犹与: 犹豫。
  • 24、犹预: 犹豫。
  • 25、犹和:和顺。
  • 26、犹人: 谓如同别人。
  • 27、犹闲: 尚可;还过得去;还不要紧
  • 28、犹犹: 谓快慢适宜。 迟疑不决。
  • 29、犹儿: 侄子或侄女。
  • 30、犹有:犹:相似,如同,尚且仍然,还。 有:发生,呈现;产生。存在。仍然还存在。
  • 31、犹存:1.言情类小说。 2.仍然保留着。
  • 32、犹似:依旧像,古汉语里面一个字往往就代表一个词。
  • 33、犹且: 犹且yóuqiě (1)尚且,还 例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唐·韩愈《师说》 英 even
  • 34、犹之乎: 犹之乎yóu zhī hū (1) 等于说“犹如”,如同;如像 例 见崖山犹之乎见分宜也。——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英 just as
  • 35、犹他郡: “山地人”。
  • 36、犹太人: 犹太人Yóutàirén (1) 由古犹太人世代相传或历年皈依而延绵至今;尤指信奉犹太教的人 英 Jew
  • 37、犹兀自: 见“犹古自 ”。
  • 38、犹太教: 犹太教Yóutàijiào (1) 犹太人的宗教,特点是信仰上帝,并信仰信天父在希伯来经文中明确教导的使命 英 Judaism
  • 39、犹古自:亦作'犹兀自'。 犹言依然是。
  • 40、犹未迟也:发现问题及时改正,还不算太晚。
  • 41、犹豫狐疑:犹豫:迟疑;狐疑:多疑。指生性多疑,拿不定主意。
  • 42、犹豫不决:犹豫:迟疑。拿不定主意,下不了决心。
  • 43、犹解倒悬:解:解救;倒悬:人被倒挂,比喻处境困难。比喻把人从危难中解救出来。
  • 44、犹豫不定:表达一种迟疑、犹豫的态度。
  • 45、犹生之年:指人虽死,精神不灭,楷模犹存。
  • 46、犹如一宝: 老人有多年的实践经验,好像宝贝一样;家庭中有个老人,就有了主心骨,遇事就可依靠他出主意。这是对老人的赞扬。
  • 47、犹鱼得水:犹:如同。如同鱼得到水。比喻得到投合自己心意的人或环境
  • 48、犹有过之: 好象比(说的做的)还厉害,程度还深。
  • 49、犹太新年: 是Tishrei(希伯来历)教历七月、民历首月的首日,是人、动物和具法律效力文件的新年,同时纪念上帝创造天地和亚伯拉罕以以撒向上帝祭献。
  • 50、犹太公会:就是“坐在一起”),是古代以色列由71位犹太长老组成的立法议会和最高法庭。
  • 51、犹豫再三:犹豫:迟疑。拿不定主意。
  • 52、犹豫未决:指拿不定主意,下不了决心。
  • 53、犹见三光:古代眼科名词术语,指视力严重减退,尚存光感的病证
  • 54、犹太战争:古代罗马帝国镇压犹太人起义的战争。公元66年犹太人发动反罗马统治的起义,消灭驻耶路撒冷的罗马军队。70年罗马军攻陷耶路撒冷,大批起义者被杀,七万余犹太人被卖为奴隶。132年犹太人再次发动起义,135年被镇压,几十万犹太人遇难,幸存者多被迫流亡他乡,犹太人从此流落到世界各地。

犹中间的词语

更多>>
  • 1、犬犹儿: 汉字偏旁名称。通称“反犬旁”。例字如“狂”、“犹”、“独”等。
  • 2、羊碑犹泣: 羊碑犹泣,成语,典出《晋书》卷三十四〈羊祜列传〉。晋朝羊祜都督荆州诸军事长达十年,死后,州人为之罢市巷泣,其部属为其建碑立庙,每年祭祀,见碑者莫不流泪。后遂以“羊碑犹泣”等比喻对死者的怀念。
  • 3、博弈犹贤:指不要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 4、木犹如此:堪:忍受。树林已长成这样,人又怎么能够忍受呢?表示对眼前事物发生的巨大变化,触景生情而发出的慨叹。
  • 5、风韵犹存:  优美的风度姿态依然存在。形容中年妇女仍然保留着优美的风姿。 参见:徐娘半老
  • 6、玉漏犹滴:指夜还未过去。玉漏:计时的漏壶。
  • 7、困兽犹鬭:作困兽斗 zuòkùnshòudòu 虽受困顿,亦要奋力相拼,抗挣不休。
  • 8、母范犹存: 母亲虽然已经辞世,但她的高贵品质却永远留存。
  • 9、沟犹瞀儒: 1.愚昧。
  • 10、过犹不及: 过犹不及guòyóubùjí (1) 做事做过了头,就如同做的不够一样。指做事以适当为贵 英 going too far is as bad as not going far enough (2) (师,指子张;商,指子夏;愈:较好)
  • 11、毫不犹豫:当机立断,一点也不迟疑。
  • 12、狐疑犹豫: 狐疑:多疑;犹豫:迟疑指生性多疑,拿不定主意。
  • 13、记忆犹新: 记忆犹新jìyì-yóuxīn (1) 某事留在脑海中的印象很深刻,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犹如刚发生的一样 英 remain fresh in one’s memory;be still green in one's consciousness;remember vividly
  • 14、敬姜犹绩: 《国语•鲁语下》载,春秋时文伯歜已为鲁相,其母敬姜犹纺绩不辍,歜问之,敬姜曰:“今我,寡也,尔又在下位,朝夕处事,犹恐忘先人之业,况有怠惰,其何以避辟!”后遂以“敬姜犹绩”为富贵而不忘根本的典实。
  • 15、视人犹芥:视:看待;犹:像;芥:草芥,小草。看待别人像草芥一样。形容骄傲自大,看不起别人。
  • 16、迥不犹人:亦作'迥不犹人'。 卓然超绝,不同于人。
  • 17、中馈犹虚:指没有妻子。
  • 18、困兽犹斗: 困兽犹斗kùnshòu-yóudòu (1) 虽然陷于困顿,亦争斗抵抗不休 例 困兽犹斗,况国相乎。——《左传》 英 a cornered beast will still fight;even a trapped beast struggles
  • 19、我见犹怜: 《世说新语•贤媛》“桓宣武平蜀,以李势妹为妾”刘孝标注引南朝·宋·虞通之《妒记》:“温平蜀,以李势女为妾。郡主凶妒,不即知之,后知,乃拔刃往李所,因欲斫之。见李在窗梳头,姿貌端丽,徐徐结发,歛手向主,神色闲正,辞甚凄惋。主于是掷刀,前抱之:‘阿子,我见汝亦怜,何况老奴。’遂善之。”后因以“我见犹怜”为形容美妇之词。
  • 20、天见犹怜:天看见了都要怜悯,比喻事件或人极度让人可怜。
  • 21、千里犹面:比喻传达事情清楚确实。
  • 22、万死犹轻:处死万次,还嫌惩罚太轻。极言罪大。
  • 23、虽死犹荣: 虽死犹荣suīsǐ-yóuróng (1) 人虽然死了,但死得光荣 英 be honoured though dead; have died a glorious death
  • 24、涉想犹存:优美的风度姿态依然存在。形容中年妇女仍然保留着优美的风姿。参见:[[徐娘半老]]
  • 25、虽死犹生: 虽死犹生suīsǐ-yóushēng (1) 谓死得有价值、有意义如同还活着一般 英 live on in spirit
  • 26、虽败犹荣: 虽然失败了,但还是非常光荣的意思。
  • 27、性犹湍水:即人性就像是急流的水
  • 28、意犹未尽: 犹:还,指还没有尽兴。一般被用来形容一些小型活动的感想,比如旅行、读书、吃饭等,形容该活动给人的感觉很好,结束之后还没有尽兴。
  • 29、依希犹记: 宋·苏轼《题灵峰寺壁》:“前世德云今我是,依希犹记妙高台。” 【名称】依希犹记【拼音】yī xī yóu jì【解释】依希:模糊,不清楚。模模糊糊还记得。【出处】宋·苏轼《题灵峰寺壁》:“前世德云今我是,依希犹记妙高台。”【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30、膝下犹虚:膝:膝盖;虚:空。膝盖下还空着。指没有儿女。
  • 31、薰犹同器: 描述好的坏的,善的恶的混在一起。
  • 32、记忆犹存: 记忆里的东西还没忘记,就是记忆还在,仍然存在的意思。
  • 33、视死犹归: 视死犹归shì sǐ yóu guī (1) 把死看得像回家一样。指不怕死 例 是故君子以义死难,视死犹归;生而辱不如死而荣。——《史记·蔡泽列传》 英 face death unflinchingly
  • 34、言犹在耳: 言犹在耳yányóuzài’ěr (1) 话音仿佛还在耳边回响。喻指对所说的话印象深刻。亦指别人的话刚说不久 英 the words are still ringing in one’s ears;ring in one's heart
  • 35、风韵犹在: 形容中年妇女仍然保留着优美的风姿。
  • 36、闻道犹迷: 《后汉书·窦融传》:“计若失路不反,闻道犹迷,不南合子阳,则北入文伯耳。”
  • 37、余韵犹存:优美的风度姿态依然存在。形容中年妇女仍然保留着优美的风姿。参见:[[徐娘半老]]
  • 38、兴犹不浅:害人不浅 hàirén-bùqiǎn
  • 39、了犹未了:完了还没完,结束了还没结束。
  • 40、余音犹存:形容音乐结束后悠扬悦耳的声音仍然绵延不绝,回响在耳边。
  • 41、音容犹在:意思是指人虽死,精神不灭,楷模犹存。
  • 42、人君犹盂:君主好比是盛水的盂,人民好比是盂里的水,盂是什么形状,水就是什么形状,比喻人民的习俗随君主的好恶而变化;。
  • 43、意犹未足:指还没有尽兴。犹:还。
  • 44、韵味犹存:优美的风度姿态依然存在。形容中年妇女仍然保留着优美的风姿。参见:[[徐娘半老]]
  • 45、来者犹可追:过去的不能挽回弥补,未来的还是能赶得上的,要努力争取。
  • 46、水失鱼犹为水:没有鱼的水仍然是水
  • 47、兵犹火也,不戢自焚: 词语解释⒈  戢:停止。战争就象玩火,不在适当情况下及时止息,就会把自己烧掉。成语解释兵犹火也,不戢自焚
  • 48、击其犹犹,陵其与与: 词语解释⒈  犹犹:犹豫不决的样子;与与:进退不定的样子。趁其犹豫不决的时候进行突然袭击。
  • 49、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词语解释⒈  堪:忍受。树林已长成这样,人又怎么能够忍受呢?表示对眼前事物发生的巨大变化,触景生情而发出的慨叹。
  • 50、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词语解释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suī sǐ zhī rì,yóu shēng zhī nián ]⒈  谓只要意愿能实现,即使是为此而死,也如同活着一样。意为死得有价值、有意义,死而无憾。
  • 51、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词语解释⒈  学习好像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怕被甩掉。形容学习勤奋,进取心强。又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心情。
  • 52、蛇入竹筒,曲性犹在: 比喻本性难改。
  • 53、徐娘半老,风韵犹存: “徐娘半老,风韵犹存”,谚语,意思是像徐娘一样的中年女子,姿态或才情不减当年。
  • 54、鹰化为鸠,犹憎其眼: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虽阳和布气,鹰化为鸠,至于识者,犹憎其眼。”
  • 55、蛇入竹筒﹐曲性犹在: 比喻本性难改。宋 陈元靓《事林广记辛集·风月笑林·滑稽笑谈》:“秦 时有人家二兄弟,专好妄语,凡百有事便相紿。一日,思量云:‘我二兄弟説话是无凭,可去门前深溪澡浴,洗去妄语。’弟曰:‘诺。’兄手中先把得一片乾脯,脱衣入溪,没水中去,少时出来,着衣服了,欹头摆脑,吃此一片乾脯。弟问:‘何处得肉脯吃?’兄云:‘海龙王 会客作席,见我来洗去妄语,遂得一片与我,滋味甚别,必是龙肝珍味。’其弟闻得,便脱衣,亦钻入水中去。去势稍猛,忽被顽石撞破著头浪,忙出来,鲜血淋漓。兄问:‘你头如何破著?’答云:‘龙王 嫌我来得迟,将鼓槌打数十下,痛不可忍。’谚云:蛇入竹洞,曲性犹在,其此之谓歟!”
  • 56、蛇入竹筒,曲性犹在: 比喻本性难改。
  • 57、蛇入竹筒﹐曲性犹在: 比喻本性难改。宋 陈元靓《事林广记辛集·风月笑林·滑稽笑谈》:“秦 时有人家二兄弟,专好妄语,凡百有事便相紿。一日,思量云:‘我二兄弟説话是无凭,可去门前深溪澡浴,洗去妄语。’弟曰:‘诺。’兄手中先把得一片乾脯,脱衣入溪,没水中去,少时出来,着衣服了,欹头摆脑,吃此一片乾脯。弟问:‘何处得肉脯吃?’兄云:‘海龙王 会客作席,见我来洗去妄语,遂得一片与我,滋味甚别,必是龙肝珍味。’其弟闻得,便脱衣,亦钻入水中去。去势稍猛,忽被顽石撞破著头浪,忙出来,鲜血淋漓。兄问:‘你头如何破著?’答云:‘龙王 嫌我来得迟,将鼓槌打数十下,痛不可忍。’谚云:蛇入竹洞,曲性犹在,其此之谓歟!”
  • 58、鹰化为鸠,犹憎其眼: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虽阳和布气,鹰化为鸠,至于识者,犹憎其眼。”
  • 59、鹰化为鸠,犹憎其眼: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虽阳和布气,鹰化为鸠,至于识者,犹憎其眼。”
  • 60、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堪:胜任。树木尚且凋落,人怎能不衰老。
  • 61、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此语出自《论语·微子》。原文“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是说过去的就过去了,从现在隐去也不迟啊!
  • 62、鹰化为鸠,众鸟犹恶其眼: 鹰化为鸠,众鸟犹恶其眼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yīng huà wéi jiū,zhòng niǎo yóu wù qí yǎn,意思是比喻外表变化,凶恶的本性不改,仍遭厌恶。
  • 63、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 词语解释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 tiān zuò niè,yóu kě wéi ;zì zuò niè,bù kě huàn ]⒈  强调自作的罪孽,无法逃避惩罚。
  • 64、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亦作“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
  • 65、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 强调自作的罪孽,无法逃避惩罚。

犹结尾的词语

更多
  • 1、谋犹:计谋﹐谋略。犹﹐通'猷'。
  • 2、丕犹: 1.亦作"丕犹"。 2.鸿谋。
  • 3、譬犹:譬如。
  • 4、尚犹:亦作'尚猷'。 犹﹐还。尚﹑犹同义并列。
  • 5、宣犹:亦作'宣猷'。 明达而顺乎事理。《诗.大雅.桑柔》:'维此惠君,民之所瞻。秉心宣犹,考慎其相。'马瑞辰通释:'《韩诗》释《淇奥》诗曰:宣,显也。显即明也。犹﹑猷﹑繇,古通用……《广雅.释诂》又曰:猷,顺也。秉心宣犹,言其持心明且顺耳。'《晋书.武帝纪》:'昔朕皇祖宣王,圣哲钦明,诞应期运,熙帝之载,肇启洪基。伯考景王,履道宣猷,缉熙诸夏。'宋曾巩《节度加宣徽制》:'夫德茂者,其赏异;功隆者,其报殊。是畴其底绩之勤,锡以宣猷之号。'一说,宣犹即遍谋,普遍征求意见。施展谋划与方略。
  • 6、夷犹: 夷犹yíyóu (1) 犹豫迟疑不前。也作“夷由” 英 hesitate (2) 从容不迫 例 双桨小船夷 英 calm and unhurried
  • 7、彝犹:夷犹。迟疑不行貌。
  • 8、优犹:优游。优裕;宽裕。
  • 9、沈犹: 复姓。
  • 10、仇犹:春秋时国名。故地在今山西孟县东北。
  • 11、且犹:亦作'且由'。尚且。
  • 12、马犹:方言。称猴子。
  • 13、厹犹:古地名。春秋时宋地,汉置县。即今江苏宿迁县。
  • 14、王犹:亦作'王犹'。犹王道。晋王子猷的省称。
  • 15、五犹:古称恶臭的下等土壤为五犹。犹,通'莸',臭草。
  • 16、相犹:相同。
  • 17、远犹:犹远猷。
  • 18、不犹:1.不同。 2.指不同平常,比平常坏。 3.不可,不以为然。
  • 19、大犹:大猷。
  • 20、鬼狐犹:犹鬼胡由。指难以捉摸的妓女。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犹组词,犹的组词,犹字怎么组词,犹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犹字组词的组词,其中犹字在开头的组词有54个,犹字在中间的组词有65个,犹字在结尾的组词有20个。
  • 拼音yóu
  • 注音ㄧㄡ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QTDN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犬,酋(尤)声。本义:一种猿类动物)(2) 兽名。猴属,也叫“犹猢”,形如麂猶,愑属。——《说文》。字亦作猷。犹如麂,善登木。——《尔雅》犹,五尺大犬也。——《释文》引《尸子》犹,兽名也。——《颜氏家训·书证》犹与未决。——《史记·吕后纪》。索隐:“犹,猿类也。夘鼻长尾 ,性多疑。”山多犹猢,似猴而短足好游崖树,一腾百步,或三百丈,顺往倒返,乘空若飞。——《水经注》(3) 犬子犹,《说文》:“陇西谓犬子为犹。”——《集韵》动词(1) 如同。好比此犹文轩之与敝舆。——《墨子·公输》梁肉之与糠糟。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今之乐犹古之乐也。——《孟子·梁惠王下》犹鱼之有水也。——《三国志·诸葛亮传》(2) 又如:犹子(如同儿子);犹父(如同父亲);犹龙(道之高深奇妙,如龙之变化不可测);犹言(好比说;等于说);过犹不及(3) 踌躇疑惧心犹嶑而狐疑。——《离骚》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老子》(4) 又如:犹预(犹与。犹夷。犹豫);犹犹(迟疑不决)(5) 通“猷”。谋画克壮其犹。——《诗·小雅·采芑》犹来无弃。——《诗·魏风·陟岵》王犹充塞。——《荀子·议兵》副词(1) 还;仍然 。多用于书面语犹不失下曹从事。——《资治通鉴》犹得备晨炊。——唐· 杜甫《石壕吏》余寒犹厉。——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2) 又如:不说犹可,一说他反而更有意见了;此事他犹不知,何况我呢?;记忆犹新(3) 太 。如:犹薄;犹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