瑕开头的词语

更多
  • 1、瑕壁:苔藓斑剥的石壁。
  • 2、瑕玼: 瑕玼xiá cǐ (1) 本指玉的疵病,喻微小的缺点,后泛指一切缺点 例 指前人之瑕玼。——唐·韩愈《进学解》 英 spot (2) 指摘毛病 英 blame
  • 3、瑕疵: 瑕疵xiácī (1) 本指玉的疵病,喻微小的缺点,后泛指一切缺点 例 指前人之瑕疵。——唐·韩愈《进学解》 英 spot (2) 指摘毛病 英 blame
  • 4、瑕玷: 瑕玷xiádiàn (1) 玉上的斑痕。借指污点;毛病 例 只道那计氏是降怕了的,乘了这个瑕玷,拿这件事来压压他,休了他,好离门离户。——《醒世恒言》 英 flaw
  • 5、瑕蠹: 1.瑕玷和蛀虫。比喻坏人坏事。
  • 6、瑕垢: 1.耻辱;污点。 2.指玉石的斑疵。亦喻人的缺点﹑毛病。
  • 7、瑕痕:玉上的斑痕。比喻事物或人的缺点﹑毛病。
  • 8、瑕秽: 1.玉的斑痕,杂质。 2.比喻事物的缺点;人的过失或恶行。
  • 9、瑕绩:犹功过。
  • 10、瑕咎:过失,罪过。
  • 11、瑕累: 1.瑕衅,祸患。 2.玉上的斑痕。也泛指缺点,毛病。
  • 12、瑕颣:瑕,玉上的斑点;颣,丝上的疙瘩。比喻事物的缺点﹑毛病。
  • 13、瑕砾:比喻东西之粗劣者。
  • 14、瑕窍:玉上的裂缝﹑裂口。
  • 15、瑕缺:指玉上的斑痕和缺损。
  • 16、瑕眚:缺点;毛病。
  • 17、瑕慝:谓过失与邪恶。
  • 18、瑕瓋: 1.亦作"瑕谪"。亦作"瑕谪"。 2.玉上的斑痕。比喻人的缺点﹑过错。
  • 19、瑕殄:犹瑕弃。
  • 20、瑕璺:斑点和裂纹。
  • 21、瑕隙:指可乘的间隙,嫌隙。
  • 22、瑕瑜: 瑕,玉之斑痕;瑜,玉之光彩。比喻人的短处和长处或事物的特点和优点。 谓指出缺点和优点。
  • 23、瑕点:斑痕,污点。
  • 24、瑕舋:①可乘之机;嫌隙:李斯入秦,因以瑕舋以成事业|彼此未忘瑕舋。②过失:瑕舋屡彰,罪当万死。
  • 25、瑕衅:①可乘之机;嫌隙:李斯入秦,因以瑕衅以成事业|彼此未忘瑕衅。②过失:瑕衅屡彰,罪当万死。
  • 26、瑕适: 1.亦作"瑕谪"。亦作"瑕谪"。 2.玉上的斑痕。比喻人的缺点﹑过错。
  • 27、瑕谪: 1.亦作"瑕谪"。亦作"瑕谪"。 2.玉上的斑痕。比喻人的缺点﹑过错。
  • 28、瑕头:染件上系的小布条,上书物主的姓名,以资识别。也称霞头。
  • 29、瑕蛤:兽名。
  • 30、瑕弃:谓因其有瑕疵而弃绝之。
  • 31、瑕尤: 1.缺点﹑过失。 2.犹怨尤,指摘。
  • 32、瑕訾:因其有细小缺点而加以指摘﹑诋毁。
  • 33、瑕恶:缺损;不良。
  • 34、瑕过:缺点,过失。
  • 35、瑕翳:玉的斑痕﹑黑点。亦比喻事物的缺点﹑毛病。
  • 36、瑕滓:瑕垢,毛病。
  • 37、瑕摘: 1.亦作"瑕擿"。 2.犹瑕适。指过失。
  • 38、瑕讁:1.同“瑕谪”、“瑕适”。 2.玉上的斑痕。比喻人的缺点、过错。
  • 39、瑕英:美石;美玉。
  • 40、瑕病:犹纰漏,毛病。
  • 41、瑕擿: 1.亦作"瑕擿"。 2.犹瑕适。指过失。
  • 42、瑕疵必报:比喻心胸极狭窄。
  • 43、瑕疵担保:瑕疵 xiácī ∶本指玉的疵病,喻微小的缺点,后泛指一切缺点指前人之瑕疵。——唐· 韩愈《进学解》∶指摘毛病。
  • 44、瑕瑜互见: 瑕瑜互见xiáyú-hùjiàn (1) 比喻优缺点并存 例 升庵论文,瑕瑜互见。——清·平步青《升庵文选》 英 have defects as well as merits
  • 45、瑕瑜互现: 《霞外捃屑》 瑕瑜互现(xiá yú hù xiàn),是一个汉语词汇,比喻优点、缺点都有,出自《霞外捃屑》。
  • 46、瑕不掩瑜: 瑕不掩瑜xiábùyǎnyú (1) 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优点是主要的 英 the defects do not outweigh the merits
  • 47、瑕不揜瑜: 瑕不揜瑜xiá bù yǎn yú (1) 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优点是主要的 英 the defects do not outweigh the merits
  • 48、瑕不掩玉: 玉上的疵点掩盖不了美玉的光彩。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优点多于缺点。《礼记·聘义》:“瑕不揜(yǎn)瑜。” 瑜:玉的光彩。

瑕中间的词语

更多>>
  • 1、驳瑕指颣: 1.亦作"驳瑕指颣"。 2.指斥缺点。
  • 2、涤瑕荡秽: 涤瑕荡秽díxiá-dànghuì (1) 瑕:玉上的斑点。洗涤荡除污秽。 例 于是百姓涤瑕荡秽,而镜至清。——汉·班固《东都赋》 英 mend one's way
  • 3、涤瑕荡垢: 1.见"涤瑕荡秽"。
  • 4、伺瑕导隙:指寻衅生事。
  • 5、伺瑕导蠙:谓寻衅生事。
  • 6、涤瑕蹈隙:指攻击别人的弱点或错误。
  • 7、抵瑕蹈隙:隙:裂缝,间隙。指攻击别人的弱点或错误。
  • 8、攻瑕蹈隙:瑕:瑕疵;蹈:踩。攻击瑕疵,蹈住缝隙。比喻利用对方的弱点进行攻击。
  • 9、抵瑕陷厄:抵:触;瑕:瑕疵,缺点;陷:攻破;厄:迫害。指攻击别人的弱点或错误。
  • 10、伺瑕抵隙:指寻衅生事。同“伺瑕导蠙”。
  • 11、伺瑕抵蠙:指寻衅生事。同“伺瑕导蠙”。
  • 12、攻瑕指失:批评缺点,指出失误。
  • 13、攻瑕索垢: 批评不足,寻找缺点。
  • 14、含瑕积垢:比喻蒙受耻辱。
  • 15、匿瑕含垢: 比喻为长远利益而能大度包容。语出《左传•宣公十五年》:“瑾瑜匿瑕,国君含垢。”
  • 16、抉瑕掩瑜:瑕:玉上的斑点。瑜:玉石的光彩。故意挑剔玉上的斑点,埋没它的光彩。比喻刻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和短处,而抹煞其优点和长处。
  • 17、抉瑕摘衅:谓刻意挑剔缺点毛病。
  • 18、抉瑕擿衅: 《后汉书·陈元传》:“遗脱纤微,指为大尤,抉瑕擿衅,掩其弘美,所谓‘小辩破言,小言破道’者也。 【注音】jué xiá tì xìn【注释】抉:挑出;瑕:玉上的斑点;擿:挑;衅:破绽。寻求缺点、毛病,故意挑剔。【出处】《后汉书·陈元传》:“遗脱纤微,指为大尤,抉瑕擿衅,掩其弘美,所谓‘小辩破言,小言破道’者也。
  • 19、瞰瑕伺隙:窥伺对方空隙
  • 20、矙瑕伺隙:窥伺对方空隙。
  • 21、弃瑕录用: 谓不计较缺点、过失而录用人才。
  • 22、弃瑕録用:谓不计较缺点﹑过失而录用人才。
  • 23、弃瑕取用:谓不计较缺点﹑过失而录用人才。
  • 24、弃瑕忘过:谓不追究缺点和过错。
  • 25、寻瑕伺隙:寻:找;瑕:玉上的斑点,比喻缺点;何:观察,隙:空子,机会。找别人缺点,看是否有空子可钻。指待机寻衅。
  • 26、指瑕造隙: 犹言寻找事端,制造分裂。瑕,玉上的斑点。隙,裂缝。
  • 27、无瑕可击: 无瑕可击wúxiá-kějī (1) 完美无缺,无可指责 英 to the queen’s taste
  • 28、掩瑕藏疾:掩:遮盖。瑕:玉上的斑点,比喻缺点。藏:隐瞒。疾:毛病,过错。掩盖缺点,隐瞒过错。
  • 29、瑜百瑕一:比喻优点多而缺点少。
  • 30、摘瑕指瑜:谓揭示优缺点。
  • 31、以瑕掩瑜:瑕:玉上面的斑点,比喻缺点;瑜:玉上面的光彩,比喻优点;以瑕掩瑜:指用缺点来掩盖优点。
  • 32、无瑕白玉:瑕:玉面上的斑痕。没有污点的白玉。比喻纯洁、高尚的人。

瑕结尾的词语

更多
  • 1、斑瑕:斑点与瑕疵。
  • 2、驳瑕: 1.亦作"驳瑕"。 2.巨虾。瑕,通"虾"。
  • 3、赤瑕:赤色的玉。
  • 4、玼瑕:玉的斑点。引申为缺点,毛病。
  • 5、蹈瑕:利用过失。
  • 6、抵瑕:指摘缺点。
  • 7、涤瑕: 1.清除污点。
  • 8、玷瑕:疵点;毛病。
  • 9、祓瑕:除去缺点。瑕,玉上的斑点,比喻人的过失或缺点。
  • 10、痕瑕:瘢痕﹐斑点。比喻缺点﹐毛病。
  • 11、怀瑕: 1.谓存在着缺点或过错。
  • 12、击瑕: 1.攻击敌人布防疏漏之处。
  • 13、瞷瑕:窥伺间隙。
  • 14、瑾瑕:瑾,美玉;瑕,有疵的玉。比喻美丑,优劣。
  • 15、匿瑕: 1.比喻人器量大能包容。 2.掩藏缺点。
  • 16、弃瑕:不追究缺点过失。
  • 17、愆瑕:过错。
  • 18、求瑕:寻觅疵病或过失。含有故意挑剔之义。
  • 19、韬瑕: 掩盖玉的疵病。谓隐瞒瑕过。
  • 20、微瑕:细小的瑕疵。亦喻小缺点,小过失。
  • 21、细瑕:比喻细小缺点。
  • 22、不瑕: 不无。
  • 23、郇瑕:《左传.成公六年》:'晋人谋去故绛,诸大夫皆曰:'必居郇﹑瑕氏之地。''杨伯峻注:'郇在解池西北,瑕在解池南。面积甚大,不可能全部划为晋国都城,此云'居郇﹑瑕之地',盖择其一部也。'后世并称,泛指山西临猗一带晋国故地。
  • 24、绝瑕:谓毫无瑕疵。
  • 25、流瑕: 见“流霞 ”。
  • 26、纤瑕:微小的瑕疵。比喻事物的小毛病或人的小过失。
  • 27、深瑕: 1.深裂。
  • 28、宿瑕: 1.犹旧恶。
  • 29、无瑕: 无瑕wúxiá (1) 没有瑕疵,比喻没有缺点或污点 例 白璧无瑕 英 immaculate
  • 30、陷瑕: 1.陷于过失。
  • 31、掩瑕: 1.遮盖缺点。
  • 32、瑜瑕: 1.谓玉的好坏。瑜,玉的光采;瑕,玉上的斑点或裂痕。 2.比喻优劣好坏。
  • 33、玉瑕:喻微小缺点。语本《淮南子.说林训》:'若珠之有颣,玉之有瑕,置之而全去之而亏。'
  • 34、指瑕:指摘缺点。语本《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璧有瑕,请指示王。"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有《指瑕》篇。
  • 35、滞瑕:积滞的尘秽。
  • 36、罪瑕: 1.罪愆。
  • 37、大瑕:大缺点;大过失。
  • 38、疵瑕: 词语解释疵瑕[ cī xiá ]⒈  过失;缺点。英fault;⒉  责难;指摘。英blame;引证解释⒈  指责;指摘。引《左传·僖公七年》:“唯我知女,女专利而不厌,予取予求,不女疵瑕也。”杜预 注:“我不以女为罪衅。”唐 杜甫 《喜晴》诗:“千载 商山 芝,往者 东门 瓜。其人骨已朽,此道谁疵瑕。”宋 苏轼 《东坡志林·论子胥种蠡》:“子胥、种(文种 )、 蠡(范蠡 )皆人杰,而 扬雄 曲士也,欲以区区之学疵瑕此三人者。”清 姚鼐 《硕士约过舍久俟不至留书与之成六十六韵》:“才力未极閎,要足裁淫哇。岂意羣儿愚,迺敢横疵瑕。”⒉  毛病;缺点。引汉 王符 《潜夫论·实贡》:“虚张高誉,彊蔽疵瑕,以相誑耀。”《陈书·新安王伯固传》:“叔陵 在 江州,心害其宠,阴求疵瑕,将中之以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回:“这部书作得甚好,只这一点是他的疵瑕。”国语辞典疵瑕[ cī xiá ]⒈  过失、罪衅。引《左传·僖公七年》:「唯我知女,女专利而不厌,予取予求,不女疵瑕也。」《红楼梦·第三六回》:「若朝廷少有疵瑕,他就胡谈乱劝。」
  • 39、絶瑕: 词语解释絶瑕[ jué xiá ]⒈  谓毫无瑕疵。
  • 40、白璧瑕:亦作"白璧微瑕"。
  • 41、卫子瑕:指春秋时卫灵公的幸臣弥子瑕。
  • 42、白无瑕: 白无瑕báiwúxiá (1) 瑕:玉表面的赤色斑点。洁白的美玉上没有一点小斑。比喻人或事物十全十美 例 虽以小姐白璧无瑕,何畏乎青蝇,然青蝇日集亦可憎恨耳。——《好逑传》 英 perfect;faultless;pure,without blemish
  • 43、白璧无瑕: 白璧无瑕báibì-wúxiá (1) 没有斑痕的白玉,比喻十全十美,无可挑剔 英 faultless;perfect;flawless white jade;impeccable moral integrity;no flaw in the whitejade
  • 44、白璧微瑕: 白璧微瑕báibì-wēixiá (1) 璧:扁圆中空的玉器,也作玉的通称;微:小;瑕:玉上的杂色斑点。洁白的玉上有小斑点。比喻很好的人或事物还有小缺点,含有美中不足表示惋惜的意思 英 slight flaw in a white jade—blemish
  • 45、寻弊索瑕:犹言吹毛求疵。
  • 46、吹毛求瑕: 吹毛求瑕chuī máo qiú xiá (1) 有意抓住人的小过失 例 有司吹毛求瑕,笞服其臣,使证其君。——《汉书》 例 一心只想参了他的功名,却寻不出他的短处来,便要吹毛求瑕,也无处可求。——《二刻拍案惊奇》 英 nitpick;find fault
  • 47、纯洁无瑕: 纯洁纯白到没有一点瑕疵。常常用来形容人的心灵、思想、品格等非常纯洁纯真,没有受到过玷污。
  • 48、尺瑜寸瑕:大块美玉而小有疵病。比喻良才而有小缺点。
  • 49、涤秽荡瑕: 涤秽荡瑕dí huì dàng xiá (1) 瑕:玉上的斑点。洗涤荡除污秽。 例 于是百姓涤秽荡瑕,而镜至清。——汉·班固《东都赋》 英 mend one's way
  • 50、窒隙蹈瑕:窒:阻塞不通;隙:缝;蹈:踩;瑕:污点。堵塞缝隙,踩住短处。比喻抓住别人缺点趁机谋利。
  • 51、涤垢洗瑕:指清除缺点过失,清除污泥浊水。
  • 52、捐忿弃瑕:忿:怨恨。瑕:玉上的斑痕裂纹,比喻旧有的嫌隙。抛弃怨恨和嫌隙。指重归于好。
  • 53、含垢匿瑕: 亦作“含垢藏瑕”。
  • 54、含垢弃瑕: 包容污垢,不责过失。形容宽宏大度。
  • 55、含垢藏瑕: 见“含垢匿瑕 ”。
  • 56、洗垢求瑕:比喻过分挑剔别人的错误。
  • 57、洗垢匿瑕:洗涤玉的污垢时,遮盖其斑点。比喻对人有所包涵。
  • 58、洁白无瑕: 洁白无瑕,洁白指没有其它颜色污染的白色,无瑕指没有瑕疵(斑点),原指纯白无斑点的玉。
  • 59、洁净无瑕:没有瑕疵,比喻没有缺点或污点。
  • 60、瑾瑜匿瑕:瑾瑜匿瑕:比喻美好的事物完全看不到瑕疵,好似美好把瑕疵给吸收了。
  • 61、录用弃瑕:录用弃瑕,汉语词语,读作lù yòng qì xiá,一般作“弃瑕录用”,指原谅过去的过失,重新录用,可参考“弃瑕录用”。
  • 62、美玉无瑕:瑕:玉上的斑点。精美的玉石上没有一点斑点。比喻完美无缺。
  • 63、包荒匿瑕:包荒匿瑕bāo huāng nì xiá:包荒匿瑕,蓄此烦丑。
  • 64、披毛求瑕: 见“披毛求疵 ”。
  • 65、完美无瑕: 完美无瑕wánměi-wúxiá (1) 达到最好标准 例 完美无瑕的宝石 英 perfect
  • 66、白玉微瑕:比喻很好的人或事物还有小缺点,含有美中不足表示惋惜的意思
  • 67、白玉无瑕:瑕:玉上的赤色斑点。洁白的美玉上没有一点疵斑。比喻人或事物完美无缺
  • 68、瑜不揜瑕: 瑜不揜瑕yú bù yǎn xiá (1) 优点不能遮盖缺点 例 瑕不掩瑜,瑜不揜瑕。——《礼记·聘义》 英 the defects do not obscure the virtue
  • 69、瑜不掩瑕: 瑜不掩瑕yúbùyǎnxiá (1) 优点不能遮盖缺点 例 瑕不掩瑜,瑜不掩瑕。——《礼记·聘义》 英 the defects do not obscure the virtue
  • 70、乘间击瑕:乘:趁,利用;间:间隙;瑕:空隙。 钻空子,打击对方薄弱的地方。
  • 71、抱罪怀瑕:指因犯过错误而感到内疚
  • 72、吹毛取瑕:意思是故意挑剔别人的毛病、缺点。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瑕组词,瑕的组词,瑕字怎么组词,瑕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瑕字组词的组词,其中瑕字在开头的组词有48个,瑕字在中间的组词有32个,瑕字在结尾的组词有72个。
  • 拼音xiá
  • 注音ㄒㄧㄚˊ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GNHC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玉,叚(xiá)声。本义:玉上的斑点)(2) 同本义瑕,玉小赤也。——《说文》赤瑕驳榮。——司马相如《子虚赋》。注:“赤玉也。”江珠瑕英。——左思《蜀都赋》深瑕而泽。——《考工记·弓人》璧有瑕,请指示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瑕不掩瑜。——《礼记·聘义》(3) 又如:瑕适(玉上的斑痕。比喻缺失)(4) 比喻人或事物显露出来的缺陷、缺点或小毛病心苟无瑕,何恤乎无家!——《左传·闵公元年》善言无瑕讁。——《老子》德音不瑕。——《诗·豳风·狼跋》弃瑕录用。——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5) 又如:瑕瑜(比喻人的短处和长处)(6) 裂缝;罅隙凡相胶…深瑕而泽,紾而博廉。——《周礼》(7) 又如:瑕缝(裂缝;裂隙)(8) 引申为空虚、空子攻坚则韧,乘瑕则神。——《管子》(9) 又如:瑕隙(可乘的间隙,嫌隙)?(10) 带红色的玉于近则有瑕英菌芝,玉石江珠。——扬雄《蜀都赋》动词(1) 指出缺点、毛病。引申为怪罪惟我知女,女专利而不厌,予取予求,不女疵瑕也。——《左传》(2) 又如:瑕訾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