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开头的词语

更多
  • 1、申拔:提拔。
  • 2、申办:指申请设立。
  • 3、申辨: 申辨shēn biàn (1) 申述辩解 例 被告有权申辨 英 defend oneself;rebute in defence
  • 4、申辩: 申辩shēnbiàn (1) 申述辩解 例 被告有权申辩 英 defend oneself;rebute in defence
  • 5、申禀:禀告,向上级官府报告。
  • 6、申畅:犹阐发疏通。
  • 7、申彻:详尽上报。
  • 8、申呈:呈报。
  • 9、申勅:亦作'申勑'。亦作'申勅'。告诫。 敕命;宣示诏令。 整饬;整顿。
  • 10、申勑:亦作'申勑'。亦作'申勅'。 告诫。 敕命;宣示诏令。整饬;整顿。
  • 11、申饬: 申饬shēnchì (1) 告诫 英 warn (2)斥责 例 将众管事人一一申饬 英 rebuke
  • 12、申斥: 申斥shēnchì (1) 严厉地责备;斥责 例 因扰乱秩序而受到申斥 英 rebuke;blame;accuse;admonish;castigate;condemn;denounce
  • 13、申敕:亦作'申勑'。亦作'申勅'。 告诫。 敕命;宣示诏令。整饬;整顿。
  • 14、申黜:报请上司予以革除。
  • 15、申旦: 自夜达旦。犹通宵。
  • 16、申祷: 1.再次祷祝。
  • 17、申涤:犹申雪。
  • 18、申牒:用公文向上呈报。
  • 19、申罚:申报处罚。
  • 20、申愤:伸张义愤。
  • 21、申甫:周代名臣申伯和仲山甫的并称。 借指贤能的辅佐之臣。
  • 22、申诰:反复告诫。
  • 23、申告: 1.反复告诫。 2.向上级或有关部门控告。
  • 24、申购: 申购shēngòu (1) 申请购买 英 ask to purchase
  • 25、申固:犹巩固。
  • 26、申韩:战国时法家申不害和韩非的并称。后世以'申韩'代表法家。亦以称申韩之学。借指酷法。
  • 27、申贺:表示祝贺。唐刘禹锡有《令狐相公自天平移镇太原以诗申贺》诗。
  • 28、申恨:诉说怨恨。
  • 29、申豁:豁免。
  • 30、申济: 1.扶助。
  • 31、申减:上报削减。
  • 32、申荐:犹推荐。
  • 33、申鉴:引为借鉴。
  • 34、申奬:表示奖励。
  • 35、申椒:香木名。即大椒。
  • 36、申诫:训诫。 反复述说。
  • 37、申戒:告诫。
  • 38、申儆:儆戒;训戒。
  • 39、申敬:表示敬意。
  • 40、申警:警戒;儆戒。
  • 41、申救:替人申冤并予以救助。
  • 42、申究:追究。
  • 43、申控:谓向上申述﹑控诉。
  • 44、申款:谓向人表达诚意。
  • 45、申励:犹勉励。
  • 46、申料:犹审理。
  • 47、申列:谓列举事实呈报。
  • 48、申领: 申领shēnlǐng (1) 通过申请领取物品凭证等 例 申领签证 英 apply
  • 49、申盟:缔结盟约。
  • 50、申纳:重行纳用。
  • 51、申牌:下午三时至五时。古于衙门和驿站前设置时辰台,每移一时辰,则以刻有指示时间的牌子换之,故称。
  • 52、申请: 申请shēnqǐng (1) 向上级或有关部门申述理由,请求批准 例 申请调动工作 英 apply for;make official requist
  • 53、申驱: 1.次前锋部队。
  • 54、申商:战国时申不害与商鞅的并称。两人均为法家的重要人物。 指申不害﹑商鞅的学说。
  • 55、申审:反复审议。
  • 56、申明: 申明shēnmíng (1) 郑重地说明 例 我再度申明 英 declare;avow;state the matter up
  • 57、申诉: 申诉shēn sù 1.  对所受处分不服时,向处理机关或上级机关提出自己的意见。 例 向上级提出申诉。 英 appeal; complain; 2.  对法院的判决或裁定不服时,依法提出重新处理的要求。 例 不服判决,提出申诉。
  • 58、申时: 申时shēnshí (1) 旧式计时法指下午三点钟到五点钟的时间 英 the period of the day from 3 p.m. to 5 p.m.
  • 59、申述: 申述shēnshù (1) 详尽陈述;诉说 例 申述缘由 英 explain in detail
  • 60、申论: 申论shēnlùn (1) 论述;说明 例 无须多加申论 英 state in detail
  • 61、申雪: 申雪shēnxuě (1) 申辩表白 例 申雪冤屈 英 right a wrong
  • 62、申报: 申报shēnbào (1) 向上级或有关部门提出书面报告 例 申报地价 英 report to a higher body
  • 63、申申: 申申shēnshēn (1) 舒适安闲的样子 例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 英 comfortable and peaceable (2) 反复不休 例 申申而詈 英 repeat
  • 64、申说: 申说shēnshuō (1) 说明;申述 例 申说原由 例 看见他们真的要绑,我就一面申说,一面用手势做暗号。——《潘虎》 英 state
  • 65、申覆:申请审核。
  • 66、申冤: 申冤shēnyuān (1) 洗雪冤屈 例 为民申冤 英 redress an injustice;redress a grievance (2) 申诉冤屈,要求洗雪 例 申冤告状 英 appeal for redress of a wrong
  • 67、申张:伸张,扩大。
  • 68、申徒:即司徒。官名。申,通'司'。 复姓。申,通'司'。殷商时有申徒狄。见《庄子.大宗师》。
  • 69、申言: 申言shēnyán (1) 声言 例 再三声言 英 profess
  • 70、申宫:守宫。申,通'司'。
  • 71、申复:谓重申诉而使之恢复。
  • 72、申文:行文呈报。呈文。
  • 73、申讨: 申讨shēntǎo (1) 公开指责;声讨 例 申讨反动派的罪行 英 denounce
  • 74、申画:重新划分。 引申为规划。
  • 75、申谢: 申谢shēnxiè (1) 表示感谢 英 express one’s gratitude
  • 76、申析:申说辨析。
  • 77、申命:重申教命;再命。任命。 命令。 指发布命令。
  • 78、申发:发送。
  • 79、申礼:施礼。
  • 80、申示:申明表示。
  • 81、申章:复姓。汉有申章昌。见《汉书.儒林传.瑕丘江公》。
  • 82、申意: 1.示意;表明意向。 2.表达情意。
  • 83、申释:说明解释。
  • 84、申鲜:复姓。春秋齐有申鲜虞。见《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 85、申锡:厚赐。
  • 86、申祝:祷祝。
  • 87、申酌:谓借杯酒而表达。
  • 88、申杼:抒发。
  • 89、申志:一再表明心志。
  • 90、申行:推行。
  • 91、申咏:吟诵。
  • 92、申议:申明情由加以议处。
  • 93、申诏:申令告诫。
  • 94、申令: 申令shēnlìng (1) 号令 例 申令全军 英 order
  • 95、申纾:抒发。
  • 96、申绳:执法。
  • 97、申舒:舒展。谓膨胀。
  • 98、申威:施展神威。
  • 99、申定:规定。
  • 100、申解: 1.说明﹑解释。 2.申辩。 3.申报。 4.指上报的文书。

申中间的词语

更多>>
  • 1、庚申帝:即元顺帝。又称庚申君。因生于庚申年(延佑七年),故称。
  • 2、春申涧:溪涧名。在今江苏省无锡市锡惠公园中。相传为战国春申君黄歇饮马处。又名黄公涧。
  • 3、春申江: 见“春申浦 ”。
  • 4、春申君:战国楚人黄歇(?--公元前238年)的封号。考烈王元年出为相,封为春申君,赐淮北地十二县;后改封于江东。曾救赵却秦,攻灭鲁国。相楚二十五年,有食客三千。与齐孟尝君﹑赵平原君﹑魏信陵君齐名,史称战国四君子。考烈王死,为李园所杀。
  • 5、戊申録:旧时称阴间记录人在世所行善恶的簿册。唐段成式 《酉阳杂俎·玉格》:“乃命先过戊申録。録如人间词状,首冠人生辰,次言姓名、年纪,下注生月日,别行横布六旬甲子,所有功过,日下具之,如无,即书无事。 赵 自窥其録,姓名、生辰日月,一无差错也。”
  • 6、春申浦: 即黄浦江。在今上海市。又名春申江,简称申江。相传为春申君所凿,故名。
  • 7、天申节:南宋以高宗的生辰(农历五月二十一日)为"天申节"。
  • 8、引申义: 词语由本义引申而成的新义。
  • 9、引申法: 引申法──通过对某一结论的合理引申,使正确的主张得以强调,使错误的观点充分暴露其荒谬性的论证方法。
  • 10、丙申秋月:如秋月那样清澈明朗,像星星那样闪闪发光。形容文章写得非常出色。
  • 11、达诚申信:表达真诚忠贞。
  • 12、引申触类: 见“引伸触类 ”。
  • 13、奉申贺敬: 奉申贺敬fèngshēn-hèjìng (1) 送礼单上的套语,以表达敬贺之意 例 若不得已,则割三头两省之土地,奉申贺敬,以换我几个衙门。——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英 exchange of polite greetings written on the present list to congratulate
  • 14、露申辛夷: 露申辛夷lùshēn-xīnyí (1) 露申,或作露甲,即瑞香花。辛夷,一名木笔,现在多用作木兰的别称 英 winter daphne and lily magnolia
  • 15、五申三令: 三令五申。谓再三告诫。
  • 16、税务申报: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从开始生产、经营年度起,都应按照《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有关规定,进行汇算清缴。
  • 17、引而申之:由某件事或某种思想推衍到其他有关的意义,并进一步加以发挥。
  • 18、阿留申群岛:位于白令海与北太平洋之间,自阿拉斯加半岛向西伸延至堪察加半岛。

申结尾的词语

更多
  • 1、保申:保荐申报。
  • 2、春申:指春申君。 上海市的别称。
  • 3、递申:犹呈递。
  • 4、鄂申:唐开国名臣鄂国公尉迟敬德﹑申国公高士廉的并称。
  • 5、郭申:后汉郭太﹑申屠蟠的并称。二人隐居不仕,终免宦官反党锢之祸。
  • 6、获申: 犹言得以表达。
  • 7、类申:依类申报。
  • 8、鸟申:古代一种导引养生之法。状如熊之攀枝,鸟之伸脚。
  • 9、欠申: 欠申qiàn shēn (1) 疲倦时打呵欠、伸懒腰 例 惊觉欠申。——《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英 stretch oneself and yawn
  • 10、穷申:犹穷达。
  • 11、诎申: 1.弯曲和伸展。 2.喻控制和纵放。
  • 12、屈申:屈曲与伸舒。术语。腿部柔和屈申练习
  • 13、飞申:飞快申报。
  • 14、虹申: 1.亦作"虹伸"。 2.如虹般伸展。
  • 15、露申:香木名。即申椒。《楚辞.九章.涉江》﹕"露申辛夷﹐死林薄兮。"姜亮夫校注﹕"戴震云﹕'即申椒﹐状若繁露﹐故名。'"一说﹐即瑞香花。见明杨慎《升庵诗话.瑞香花诗》。
  • 16、面申:当面申述。
  • 17、三申:再三申明。
  • 18、生申:申伯诞生之日。后为生日之祝辞。语本《诗.大雅.崧高》:"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崧降神,生甫及申。"
  • 19、未申:未能展现,未能表明。 古代阴阳五行家以十二支定方位。子在正北,午在正南,卯在正东,酉在正西。未申在西南方。
  • 20、戊申: 戊申Wù-Shēn (1) 六十甲的第四十五位 例 戊申晦。(此指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清·姚鼐《登泰山记》 英 the forty fifth of the sexagesimall
  • 21、西申: 1.古国名。居今陕西﹑山西间。也称申戎。
  • 22、燕申:《论语.述而》:'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邢昺疏:'言孔子燕居之时体貌也。申申夭夭,和舒之貌。'后称尊者闲居为'燕申'。
  • 23、引申: 引申yǐnshēn (1) 字、词 由原义产生新义(如“道”本义为“道路”,“方向、方法、道理”为其引申义) 英 extend the meaning of a word,etc.
  • 24、指申: 陈述。
  • 25、珠申:满语音译。即女真﹑女直,亦即后之满族。
  • 26、诸申:女真的另一译写形式。明代记载作朱先﹐清初记载作诸申。天聪九年年清太宗采用'满洲'为族称后﹐被废弃。 历史上满族内部的一个阶层。在贝勒 贵族 以下﹐阿哈 奴仆 以上。
  • 27、重申: 重申chóngshēn (1) 再次申述 例 重申前令 英 repeat
  • 28、守庚申:信奉道教者每于庚申日通宵静坐不眠,谓之守庚申。据南朝梁陶弘景《真诰》卷十载,凡庚申之日,尸鬼竞乱,精神躁秽,夫妻不可同席及言语面会,当清斋不寝,屏除欲念,故云。又见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
  • 29、咸丰庚申: 咸丰庚申Xiánfēng GēngShēn (1) 咸丰:清文宗年号。庚申:我国农历以干支纪年,庚申年即咸丰十年 英 the Emperor Xian Feng's tenth year in the seventh of the ten Heavenly Stems and the ninth of the twelve Earthly Branches
  • 30、小屈大申:犹言先稍受委屈而后大有作为。意思是先稍受委屈而后大有作为。出自《三国志·蜀志·郤正传》。
  • 31、三令五申: 三令五申sānlìng-wǔshēn (1) 再三地命令、告诫 英 repeated orders and injunctions
  • 32、熊经鸟申:古代一种导引养生之法。状如熊之攀枝,鸟之伸脚。
  • 33、郁抑不申:郁抑:压抑;申:舒展。胸中压抑而得不到舒展。
  • 34、含意未申:含意未申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hán yì wèi shēn。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申组词,申的组词,申字怎么组词,申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申字组词的组词,其中申字在开头的组词有169个,申字在中间的组词有18个,申字在结尾的组词有34个。
  • 拼音shēn
  • 注音ㄕㄣ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JHK

基本释义

动词(1) (指事。从臼,自持。从丨。身体。与寅同意。本义: 束身)(2) 同本义;约束申,束身也。——《说文》约车申辕。——《淮南子·原道》。注:“束也。”畏忌自申。——《汉书·韦元成传》。注:“言自约束也。”勒兵申教令。——《汉书·元帝纪》朱绿带申加大带于上。——《礼记·杂记》申体防以自持。——曹植《洛神赋》(3) 又如:申束(约束)(4) 舒展。通“伸”。伸展,伸张形可劫而使诎申。——《荀子·解蔽》大夫执圭而使,所以申信也。——《礼记·郊特牲》咎犯申其左臂而诎五指。——《说苑·正谏》行止屈申,与时息兮。——班超《北征赋》(5) 又如:申张(伸张;扩大);申水(商业用语。旧时两种价格不同的货币互相交换时,由一方加价给他方作为补贴称“申水”);申主(信主,出政而信于民的君主)(6) 表明,表达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唐· 杜甫《兵车行》(7) 又如:申敬(表明敬意);申意(表明、表达意思;致意);申布(宣布);申白(申明表白;禀明);申好(表示结好);申挺(辨明而从宽处理);申约(申明约令;重申缔盟);申奖(表示奖励);申酌(借杯酒而表达);申致(送达;送给;表达)(8) 申诫;告诫即三令五申之。——《史记·孙武列传》(9) 又如:申守(再次警诫加强守备);申救(告诫,郑重的训诫);申戒(告诫);申析(申说辨析);申敕(告诫);申诏(申令告诫);申禁(宣布禁止从事某项活动);申儆(儆;训戒);申宪(绳之以法;依法处理);申警(警戒;儆戒);申严(申令严格遵守或执行某种法令、措施)(10) 申雪;昭雪 。如:申恨(诉说怨恨);申宥(施恩宽宥);申救(替人申冤并予以救助);申涤(申雪)(11) 重复地说,重申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12) 又如:申志(一再表明心志);申命(重申教命;再命);申复(重申诉而使之恢复)(13) 申报,旧时官府行文,下级对上级称申须先具价申禀。——沈括《梦溪笔谈》(14) 又如:申解(申报;解送;上报的文书);申状(上报的文书);申达(下级官府对上级行文表述);申表(上报的奏章);申闻(向上级报告);申破(上报说明);申黜(申报上级予以开除);申文(行文呈报)(15) 通“呻”。欠伸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庄子·刻意》(16) 到,至。如:申旦(通宵达旦);申旦达夕(自夜至晨,自晨到夜);申延(延长);申停(延缓执行)(17) 施,用 。如:申用(采用);申行(推行);申究(追究);申拔(提拔);申威(施展神威);申舒(舒展。膨胀);申愤(伸张义愤);申泄(倾泄;抒发)名词(1) 地支的第九位(2) 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如1944年为甲申年(3) 用以纪月,即农历七月(4) 用以纪日(5) 用以纪时,即十五时至十七时为申时申末酉初,虹亘中天,日气蒸云,竟天作黄金色。——《三元里抗英》(6) 又如:申牌(十二时辰之一。指十五时至十七时);申酉戌亥(申:15—17时;酉:17—19时;戌:19—21时;亥:21—1时)(7) 周时国名。姜姓,传为伯夷之后。故城在今河南省南阳市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诗·王风》(8) 姓形容词明, 明白利口倾险,反乱国家,罪无申证,狱不讯鞠。——《后汉书》副词(1) 重复,一再伊尹申告于王。——《书·太甲》(2) 又如:申告(反复告诫);申言(再次陈说;重复述说)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