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开头的词语
更多- 1、箫吹:箫声。
- 2、箫笛:箫与笛。
- 3、箫笳:管乐器名。笳即胡笳。
- 4、箫孔:箫上的洞孔。
- 5、箫籁:泛指箫笛之类的管乐器。籁﹐箫类的乐器。
- 6、箫侣:仙侣。
- 7、箫谱:箫的乐谱。
- 8、箫涩:项一:拟声词,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宋·苏轼《仙都山鹿》诗:“长松千树风萧瑟,仙宫去人无咫尺。
- 9、箫勺:古乐名。《箫》﹐舜乐;《勺》﹐周乐。亦谓以《箫》《勺》之乐进行教化。
- 10、箫韶: 1.舜乐名。 2.泛指美妙的仙乐。
- 11、箫史:古代传说中善吹箫的人。
- 12、箫管:排箫和大管。泛指管乐器。
- 13、箫鼓:箫与鼓。泛指乐奏。
- 14、箫台:即凤台。箫史的吹箫台。
- 15、箫干:箫管竹。
- 16、箫吟:箫的鸣声。
- 17、箫局:熏笼的别名。
- 18、箫客:指萧史。传说为春秋时人,善吹箫,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后升天仙去。参阅汉刘向《列仙传.萧史》。
- 19、箫铙歌:军乐名。相传黄帝命岐伯所作。
- 20、箫管竹:一种可以作箫的竹。
- 21、箫心剑态:犹言幽情侠骨。
- 22、箫韶九成:泛指优美典雅的乐章。
- 23、箫韶九成凤凰来仪: 指高雅的艺术可以上通神灵。
箫中间的词语
更多>>- 1、吹箫客: 1.指萧史。传说为春秋时人,善吹箫,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后升天仙去。参阅汉刘向《列仙传.萧史》。
- 2、楼船箫鼓:乘坐楼船,吹箫击鼓。楼船:有楼饰的游船。
- 3、吹箫吴市:谓乞食。
- 4、吹箫女子: 1.井神。
- 5、吹箫散楚:传统戏曲(如明沈采《千金记》)搬演:楚霸王项羽被困垓下,汉军师张良令汉军于高阜上吹唱楚歌,引发楚军的思乡之情。楚子弟兵感乡音而悲,卸甲四散,项羽败亡。吹奏楚歌或用箫﹑笛,因以"吹箫散楚"谓瓦解敌军。
- 6、吹箫乞食: 谓沿街行乞。 参见:吴市吹箫
- 7、村箫社鼓: 1.指民间鼓乐。
- 8、品箫弄笛:吹奏洞箫和笛子。指人擅长音乐。
- 9、笙箫管笛:泛指吹奏乐器。
- 10、凤箫鸾管:笙箫之类的吹奏乐。
- 11、凤箫龙管:指笙箫一类管乐的吹奏声。
- 12、玉箫金琯:泛指雕饰华美的管乐器。
- 13、笙箫聒耳:泛指吹奏乐器。
- 14、剑气箫心: 犹剑胆琴心。 亦作:剑态箫心
- 15、剑态箫心:比喻既有情致,又有胆识(旧小说多用来形容能文能武的才子)。
- 16、夕阳箫鼓:夕阳箫鼓为古代中国琵琶曲文曲中代表作品之一,也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
- 17、玉箫金管:亦作“玉簫金琯”。泛指雕饰华美的管乐器。
- 18、吹箫引凤:喻指求得佳偶或情侣。
箫结尾的词语
更多- 1、碧箫:碧玉制的箫。
- 2、鼻箫:即鼻笛。
- 3、楚箫:《文选.王褒》:"原夫萧干之所生兮,于江南之丘墟。"李善注:"《江图》曰:慈母山,此山竹作箫笛,有妙声。《丹阳记》曰:江宁县慈母山,临江,生箫管竹。"慈母山为楚地,因称箫为"楚箫"。亦指其声。
- 4、吹箫:1.吹奏箫管。《史记·周勃世家》:“勃 以织薄曲为生,常为人吹簫给丧事。”唐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簫。”清 钱谦益《偶读<史记>戏书纸尾》诗之二:“牘背千金狱始明,吹簫织薄可怜生。” 2.用 伍子胥 吴 市吹箫乞食事,谓乞食。唐 虞世南《结客少年场行》:“吹簫入 吴 市,击筑游 燕 肆。”郁达夫《怀扬州》诗:“乱掷黄金买 阿娇,穷来 吴 市再吹簫。”详“吴市吹簫”。3.汉 刘向《列仙传·萧史》:“萧史 者,秦穆公 时人也,善吹簫,能致孔雀、白鹤於庭。穆公 有女字 弄玉 好之,公遂以女妻焉。”后遂以“吹簫”为缔结婚姻的典实。唐 白居易《得景请预驸马所司欲科家长罪不伏判》:“选吹簫之匹,虽则未获真人;预傅粉之郎,岂可滥收庶子?”明 陈汝元《金莲记·小星》:“好遂吹簫愿,喜 嬴臺 乘鸞风便。”
- 5、椟箫:边棱音气鸣乐器。
- 6、短箫:吹奏乐器名。汉晋时多以鼓吹铙歌形式,用于郊﹑庙的军乐。后亦用于民间歌舞伴奏或独奏等。
- 7、凤箫:指凤女,即弄玉。 即排箫。比竹为之,参差如凤翼,故名。
- 8、宫箫:精致的箫。
- 9、鼓箫:鼓和箫。泛指乐曲。
- 10、横箫:古代浑天仪中可以测望星宿的器件。
- 11、笳箫:犹笳管。
- 12、林箫:丛生的小竹。箫,通"筱"。
- 13、鸾箫:箫的美称。
- 14、鸣箫:吹箫。
- 15、排箫:古代管乐器。也称箫。编竹而成,大者二十三管,小者十六管,按律排列于木椟中,上端平齐,下端两旁长而中部短,参差不同,故又名'参差'。管底以蜡蜜封堵的称'底箫',无底的称'洞箫'。木椟以红或黑色髹漆,有戗作云形者,则称'云箫'。吹箫。
- 16、秦箫: 1.传说萧史善吹箫作凤鸣﹐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后两人俱仙去。见汉刘向《列仙传》。
- 17、琼箫: 1.玉箫。
- 18、韶箫: 1.即《箫韶》。舜乐名。参见"箫韶"。 2.古乐器名。
- 19、笙箫:笙和箫。泛指管乐器。笙,是源自中国的簧管乐器,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由笙苗中簧片发声,是能奏和声,吹气及吸气皆能发声,其音色清晰透亮。箫,分为洞箫和琴箫,皆为单管、竖吹,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中国古代吹奏乐器。
- 20、颂箫:古乐器名。
- 21、苇箫:即苇钥。
- 22、大箫:编管吹奏乐器名。其形参差象凤翼。《尔雅.释乐》:"大箫谓之言。"郭璞注:"编二十三管﹐长尺四寸。"邢昺疏引李巡曰:"大萧﹐声大者。"一说二十四管﹐见《广雅.释乐》。
- 23、风箫:指风声。
- 24、齐箫:急促疾速。齐,通'齌'。
- 25、角箫: 1.用牛角制成的箫。
- 26、龙箫:有龙形绘刻的洞箫。
- 27、文箫:传奇中的人名。传说唐大和年间﹐书生文箫中秋日游锺陵西山游帷观﹐遇见一美丽少女﹐口吟:"若能相伴陟仙坛﹐应得文箫驾彩鸾。自有绣襦兼甲帐﹐琼台不怕雪霜寒。"双方相互爱慕﹐忽有仙童到来宣布天判:"吴彩鸾以私欲而泄天机﹐谪为民妻一纪。"两人遂成夫妇﹐后来双双骑虎仙去。见唐裴铏《传奇.文箫》。
- 28、饧箫:卖饴糖人所吹的箫。
- 29、循箫:指沿街叫卖的人。
- 30、雅箫:箫名。
- 31、玉箫:玉制的箫或箫的美称。 人名。传说唐韦皋未仕时,寓江夏姜使君门馆,与侍婢玉箫有情,约为夫妇。韦归省,愆期不至,箫绝食而卒。后玉箫转世,终为韦侍妾。事见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三。后多借指姬妾。
- 32、云箫:古管乐器。排箫的一种。
- 33、洞箫: 洞箫dòngxiāo (1)箫,因不用蜡蜜封底而得名 英 a vertical bamboo flute
- 34、燕乐箫: 属边棱音气鸣乐器。排箫形制之一。用于燕乐故称。
- 35、石排箫: 春秋,淅川下寺楚墓出土。
- 36、弄玉吹箫:弄玉:秦穆公之女。比喻男欢女悦,结成爱侣,共享幸福。
- 37、吴市吹箫: 春秋时伍子胥为报父兄之仇,自楚逃至吴,曾吹萧乞食于吴市。 亦作:吴市之箫
- 38、玉人吹箫:传说春秋时秦有箫史善吹箫,穆公女弄玉慕之,穆公遂以女妻之。史教玉吹箫作凤鸣声,后凤凰飞止其家,夫妇俱随凤凰飞去。事见汉刘向《列仙传》。后用为男女相慕的典实。
- 39、凤管鸾箫:笙箫之乐的美称。
- 40、吴市之箫: 春秋时伍子胥为报父兄之仇,自楚逃至吴,曾吹萧乞食于吴市。 亦作:吴市之箫
- 41、凤凰台上忆吹箫:词牌名。又名《忆吹箫》。取传说中萧史与弄玉吹箫引凤的故事为名。双调,九十五字至九十七字。共有六体。前段皆十句,四平韵;后段九至十一句,四或五平韵。宋晁补之﹑李清照等皆有作。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箫组词,箫的组词,箫字怎么组词,箫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箫字组词的组词,其中箫字在开头的组词有23个,箫字在中间的组词有18个,箫字在结尾的组词有41个。
- 拼音xiāo
- 注音ㄒㄧㄠ
- 笔划14
- 繁体簫
- 五笔TVIJ
- 五行木
基本释义
(1) (形声。从竹,肃声。从竹,与乐器有关。本义:洞箫,竹制的管乐器)(2) 同本义 。管乐器名,古代的排箫是许多管子排在一起的,后世用一根管子。竖着吹的叫洞箫箫,参差管乐也。象凤之翼。——《说文》箫管弦歌。——《周礼·小师》。注:“编小竹。”若风之过箫。——《淮南子·齐俗》箫,编竹为之。长尺五寸。——《五经通义》秦地吹箫女, 湘波鼓瑟妃。—— 唐· 韩愈《梁国惠康公主挽歌》箫韶以随。——唐· 李朝威《柳毅传》(3) 又如:箫韶(大磬。泛指乐器;又指舜的乐曲。借指乐声);箫笛(箫与笛。泛指管乐器)(4) 弓的末端右执箫,南扬弓。——《仪礼》 [查看更多]
X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