翳开头的词语

更多
  • 1、翳蔽:幽深不明;隐蔽不露。
  • 2、翳夺:蒙蔽失误。
  • 3、翳荟:草木茂盛,可为障蔽。指丛生的杂草。
  • 4、翳薉: 1.亦作"翳秽"。 2.指荆棘荒草等阻障通路之物。
  • 5、翳秽: 1.亦作"翳秽"。 2.指荆棘荒草等阻障通路之物。
  • 6、翳谏:犹拒谏。
  • 7、翳霾:晦暝昏暗。
  • 8、翳茂:形容树木浓密成荫。
  • 9、翳昧:阴暗,昏暗。
  • 10、翳灭:犹翳没。
  • 11、翳暝:谓昏暗不明。
  • 12、翳酿:古代一种去邪消灾的祭祷活动。
  • 13、翳桑:古地名。春秋晋灵辄饿于翳桑,赵盾见而赐以饮食。后辄为晋灵公甲士。会灵公欲杀盾,辄倒戈相卫,盾乃得免。事见《左传.宣公二年》。按,翳桑,杜预注云,'桑之多荫翳者'。王引之《经义述闻.左传中》云,'翳桑当是地名'。今从王说。后以'翳桑'为饿馁绝粮的典故。
  • 14、翳依:形容树荫浓密。
  • 15、翳翳: 翳翳yìyì (1) 昏暗的样子;暗淡 例 景翳翳以将入。——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英 dark (2) 隐约;晦暗不明;不明显的样子 例 紫芝翳翳,白石苍苍。——《西游记》 英 veiled
  • 16、翳郁: 1.繁茂成荫貌。 2.道教内丹派养生炼气用语。
  • 17、翳云:形容高。
  • 18、翳然: 翳然yìrán (1) 形容荒芜 例 翳然原野 英 wild (2) 形容隐蔽 英 hidden
  • 19、翳景:谓遮蔽日月的光辉。景,日光。
  • 20、翳障:障蔽。
  • 21、翳鸟:一种有五彩羽毛的鸟。
  • 22、翳蔚:障蔽。
  • 23、翳凤:本谓以凤羽为车盖,后用为乘凤之意。
  • 24、翳薄:掩映。
  • 25、翳如: 1.湮灭无闻。 2.茂密貌。
  • 26、翳憎:暗中憎恨。
  • 27、翳阴:昏暗。
  • 28、翳塞:蔽塞;遮盖;障碍。
  • 29、翳面:犹掩面。
  • 30、翳藏:安葬。
  • 31、翳华:指云翳。
  • 32、翳地:谓树荫覆盖的土地。
  • 33、翳乐:乐府西曲歌名。
  • 34、翳没:消逝,湮灭。
  • 35、翳行:犹偷行。暗中行走。
  • 36、翳气:憋气。
  • 37、翳形术:隐身法。
  • 38、翳桑饿人: 翳桑饿人一个汉语词汇,意指在桑树荫下挨饿的人。比喻不忘他人恩惠,并有所回报。

翳中间的词语

更多>>
  • 1、退翳膏: 名称:退翳膏 别名:退翳膏 组成:蕤仁3分,升麻3分,连翘4分,防风4分,青皮4分,甘草5分,柴胡5分,当归身6分,荆芥穗1钱(水半盏别浸),生地黄1钱半,黄连3钱。
  • 2、绿翳翳: 晦暗不明貌。
  • 3、去星翳丸:是一种药物,主治一切障翳及眼中起星。
  • 4、滃滃翳翳:云烟笼罩﹑昏暗晦冥貌。
  • 5、窅窅翳翳:幽暗貌;深远貌。
  • 6、浮云翳日:浮云:漂浮在空中的云;翳:遮蔽。浮云遮住太阳。比喻奸佞之徒蒙蔽君主的光明,但时间不会太长。

翳结尾的词语

更多
  • 1、白翳: 白翳báiyì (1) 中医指眼球角膜病变痊愈后残存的疤痕,对视力有影响 英 nephelium
  • 2、蔽翳:遮蔽;隐蔽。
  • 3、岑翳:形容林木茂密。
  • 4、尘翳: 1.被灰尘遮掩。比喻受蒙蔽。 2.喻笼罩着凄凉阴暗的气氛。 3.犹尘垢。
  • 5、丛翳:谓(草木)茂密相互遮蔽。
  • 6、藂翳: 1.亦作"藂蘙"。 2.草木繁盛貌。
  • 7、点翳:污浊;阴影障蔽。
  • 8、玷翳: 1.玉上斑痕。
  • 9、點翳:污浊;阴影障蔽。
  • 10、氛翳: 1.阴霾之气。
  • 11、棼翳: 1.繁密的荫翳。
  • 12、丰翳:指浓荫。
  • 13、浮翳: 1.犹遮蔽。 2.指云雾等遮蔽物。
  • 14、痕翳:谓遮蔽一部分。
  • 15、幻翳:佛教语。谓假象的障蔽。
  • 16、昏翳: 指光线昏暗。 指雾气。 犹蒙昧;愚昧。
  • 17、棘翳:蔓延交结的荆棘。亦谓荆棘蔓延交结覆盖。
  • 18、静翳: 1.犹沉默。 2.寂静隐蔽。
  • 19、沦翳:犹埋没;隐蔽。
  • 20、媒翳: 1.指射猎。 2.喻出卖朋友的人。
  • 21、蒙翳:弥漫。
  • 22、密翳:浓阴遮蔽。
  • 23、冥翳:高远;玄远。
  • 24、蓱翳:古代传说中的雨师名。
  • 25、铺翳:犹遮盖。
  • 26、萋翳:茂密;荫蔽。
  • 27、潜翳: 1.亦作"潜翳"。 2.隐蔽;隐藏。
  • 28、森翳:枝叶繁茂,遮蔽光线。
  • 29、委翳:萎谢。委,通"萎"。
  • 30、蓊翳:草木茂密貌。
  • 31、芜翳: 1.犹芜没。 2.芜杂隐晦(多指文章)。
  • 32、雾翳:云雾﹐雾气。
  • 33、析翳:虹霓。
  • 34、瑕翳:玉的斑痕﹑黑点。亦比喻事物的缺点﹑毛病。
  • 35、掩翳: 1.遮蔽。
  • 36、黡翳:昏暗隐蔽貌。《文选.王延寿》:"屹铿瞑以勿罔﹐屑黡翳以懿濞。"吕延济注:"黡翳﹐暗蔽貌。"一说,为寂寞之状。见张载注。
  • 37、窅翳: 幽暗貌;深远貌。
  • 38、晻翳:掩翳,遮蔽貌。
  • 39、伯翳:即伯益。
  • 40、柏翳:舜时人,本称大费,也称伯益。古代嬴姓的祖先。相传他助禹治水有功,禹要让位给他,他避居箕山之北。
  • 41、屏翳:古代传说中的神名。指云神。《楚辞.九歌.云中君》汉王逸注:'云神,丰隆也,一曰屏翳。'前蜀杜光庭《皇太子宴诸将祈晴感应灵宝斋词》:'群山晓碧,天高而屏翳收云;六合风清,日迫而羲和弄辔。'指雨师。《山海经.海外东经》'雨师妾在其北'晋郭璞注:'雨师,谓屏翳也。'《文选.陆机诗之一》:'望舒离金虎,屏翳吐重阴。'李善注引王逸曰:'屏翳,雨师名也。'唐张说《喜雨赋》:'屏翳惭其废职,祝融悔其迁怒。' 指雷师。《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时若薆薆将混浊兮,召屏翳诛风伯而刑雨师。'张守节正义引韦昭曰:'雷师也。'明夏完淳《观涛》诗:'雷鼓填填屏翳怒,海女霓旌乍有无。' 指风师。《文选.曹植》:'屏翳收风,川后静波。'吕向注:'屏翳,风师也。'清钮琇《觚剩.景龙观钟铭》:'飞廉扇炭,屏翳营垆。'
  • 42、沈翳: 沉没不见。 埋没障蔽。
  • 43、重翳: 1.重重物障。借指层层云翳。
  • 44、幢翳:古时用羽毛装饰的车盖。
  • 45、墆翳:隐蔽貌。
  • 46、繁翳:犹浓荫。
  • 47、黑翳:黑色障膜。
  • 48、解翳:  解开装弓弩矢的器具。谓检查其弓箭。
  • 49、埋翳:掩埋;掩盖。
  • 50、目翳:眼睛生翳。眼病之一。
  • 51、气翳: 1.阴霾之气。
  • 52、纤翳:微小的障蔽。多指浮云。指事情的障碍。
  • 53、青翳: 1.传说中翳鸟的彩色毛羽。
  • 54、眼翳: 1.眼病名。眼生白翳,障蔽视线。
  • 55、阴翳: 阴翳yīnyì (1) 见“荫翳” 例 阴翳蔽日。——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英 thriving;hide
  • 56、愔翳:深静貌。
  • 57、堙翳:埋没不显。
  • 58、荫翳: 荫翳,阴翳yìnyì,yìnyì (1) 遮蔽 例 (柳树荫翳的河边) 英 be shaded by foliage (2) 枝叶繁茂 例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自乐也。——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例 去村四里有森林,阴翳蔽日,伏焉。——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例 桃李荫翳 英 flourishing
  • 59、隐翳:掩蔽﹔遮蔽。隐避﹔隐没。
  • 60、壅翳:隐蔽;障隔。
  • 61、幽翳:隐蔽。阴暗;阴霾。 草木繁茂。
  • 62、越翳:即伯益。佐禹治水有功。禹崩,以天下授益,益让于禹之子启,避居箕山之阳。
  • 63、云翳: 云翳yúnyì (1) 中医病名。眼球角膜疾病后所遗留的一层薄若云雾状翳障 英 nebula
  • 64、菑翳: 1.枯死。语本《诗.大雅.皇矣》:"作之屏之,其菑其翳。" 2.引申为芟除。
  • 65、鄣翳:遮蔽;遮挡。
  • 66、障翳:遮蔽。 指物体表面蒙上的灰尘等物。 白翳。 泛指遮蔽视线之物。
  • 67、遮翳:遮蔽,掩盖。
  • 68、椔翳:枯死的草木。
  • 69、五翳:遮蔽,障蔽”之义。
  • 70、热翳:翳之属热者
  • 71、冰翳:冰翳内障
  • 72、剑脊翳: 含义是即横翳内障。
  • 73、血管翳: 是由浆细胞、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共同形成,释放免疫球蛋白与RF的能力。
  • 74、树林阴翳:形容树林茂密成荫。
  • 75、以消阴翳:以消阴翳是唐、王冰对于“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的注语。后人简称为“益火消阴”、“扶阳退阴”。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翳组词,翳的组词,翳字怎么组词,翳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翳字组词的组词,其中翳字在开头的组词有38个,翳字在中间的组词有6个,翳字在结尾的组词有75个。
  • 拼音
  • 注音ㄧˋ
  • 笔划17
  • 繁体
  • 五笔ATDN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羽,嫛(yī)声。本义:用羽毛做的华盖,舞具)(2) 同本义翳,华盖也。——《说文》。朱骏声通训定声:“以羽覆车盖,所谓羽葆幢也。”(3) 病证名(4) 指引起黑睛(角膜)混浊或溃陷的外障眼病以及病变愈后遗留于黑睛的疤痕(5) 凡眼内、外障眼病所生遮蔽视线影响视力的症状皆可称翳(6) 起障蔽作用的东西 。如:云翳;氛翳(7) 鸟名 。如:翳鸟(五彩神鸟。相传飞行时其翼可蔽一乡)动词(1) 遮蔽,掩盖翳,障也。——《广雅》百神翳其备降兮。——《楚辞·离骚》。注:“翳,蔽也。”石嵯以翳日。——刘向《九叹·远逝》。注:’翳,蔽也。”翳,掩也。——《方言十三》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裔执翳而搏之。——《庄子·山水》。司马注:“执翳,执草以自翳也。”树林阴翳。——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阴翳蔽日。——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2) 又如:翳景(障蔽日月之光)(3) 隐藏,藏匿意者堂下其有翳憎臣者乎?——《韩非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