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开头的词语

更多
  • 1、肃倡: 见“肃唱 ”。
  • 2、肃唱: 1.亦作"肃倡"。 2.严整恭敬地歌唱。 3.指古时晷漏准时报时。
  • 3、肃呈: 1.敬呈。旧时致长辈或上级书札结束用语。
  • 4、肃黜: 1.清除贬废。
  • 5、肃纯: 1.严肃纯正。
  • 6、肃此:敬此。对尊长书札用语,表示恭敬地修此书信,放在颂祝语的前面。
  • 7、肃淡: 1.谨严平易。
  • 8、肃督: 1.严加督促。
  • 9、肃队:恭敬整齐地列队。
  • 10、肃遏: 1.严加禁止。
  • 11、肃纷: 1.整齐盛多之貌。
  • 12、肃奉: 1.恭敬地接受或遵奉。
  • 13、肃恭: 1.端严恭敬。
  • 14、肃函: 1.恭敬地上书。旧时致函尊长或朋辈较尊者之用语。
  • 15、肃寂: 肃寂sùjì (1) 肃穆而寂静 英 solemnly silent
  • 16、肃驾: 1.犹言车驾庄严。指帝王及其扈从外出。
  • 17、肃柬:犹肃函。详'肃函'。
  • 18、肃笺: 1.犹肃启。书札用语。 2.用于敬致书信。
  • 19、肃戒: 1.严肃地告诫或警戒。
  • 20、肃截: 1.谓严加整治。
  • 21、肃谨:谨慎恭肃。严肃。
  • 22、肃菁: 1.同"肃清"。 2.谓削平寇乱。菁,太平天国"清"的代用字。
  • 23、肃敬:犹恭敬。
  • 24、肃靖:清扫;平定。
  • 25、肃括:恭敬而有法度。指人的威仪。亦用于治学和书法﹑文辞等。
  • 26、肃泐: 1.谨书。书札用语。
  • 27、肃厉: 1.犹严酷。 2.见"肃励"。
  • 28、肃励: 1.亦作"肃厉"。 2.犹整饬。多指法纪。
  • 29、肃栗: 1.谓戒畏自警。
  • 30、肃烈:肃穆威烈。
  • 31、肃迈: 1.犹严正。
  • 32、肃懋:犹慎勉。
  • 33、肃穆: 肃穆sùmù (1) 严肃而安静,庄严肃穆 例 广场——如此肃穆,长街——如此沉寂。——《一月的哀思》 英 be solemn and respectful
  • 34、肃睦: 1.安宁和睦。 2.同"肃穆"。
  • 35、肃启: 1.敬启。书札用语。 2.用于署名之末。
  • 36、肃啓:1. 敬启。书札用语。如:肃启者:顷接训示,敬悉种切。 2. 用于署名之末。如:某某肃启。
  • 37、肃虔: 1.谓恭谨虔诚。
  • 38、肃勤:谓敬献勤劳。
  • 39、肃让: 1.恭敬谦让。
  • 40、肃森:阴森貌。
  • 41、肃慎:是中国古代东北民族,是现代满族的祖先。
  • 42、肃眘: 1.见"肃慎"。
  • 43、肃疎:指草木萎缩稀疏。
  • 44、肃爽:良马名。
  • 45、肃杀: 肃杀sùshā (1) 形容秋冬天气寒冷,草木凋落 例 秋风肃杀 例 岂能于阳和之候,肆肃杀之威。——《镜花缘》 例 我匆忙然明白了为什么欧阳修把秋天描 写得那么肃杀悲凉。——《秋色赋》 英 cold and killing
  • 46、肃然: 肃然sùrán (1) 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 例 肃然起立 英 respectfully (2) 严肃谨慎的样子 例 上下肃然,称为政理——《后汉书·张衡传》 英 strict;rigorous
  • 47、肃清: 肃清sùqīng (1) 完全清除 例 肃清贪污 英 get rid of;eradicate (2) 清平;太平 例 八方肃清,上下无事 英 peace and tranquility (3) 冷清 例 冬夜肃清 英 desolate
  • 48、肃肃:1.恭谨的样子。2.迅速、匆忙的样子。 3.严正的样子。 4.状声词。形容风声。
  • 49、肃雍: 庄严雍容,整齐和谐。形容祭祀时的气氛和乐声。指行车之貌,后因以“肃雝”为称颂妇德之辞。
  • 50、肃拜:古九拜之一。按,撎,古“揖”字。
  • 51、肃和:庄敬和睦。
  • 52、肃客: 1.迎进客人。
  • 53、肃景: 1.指秋景。秋气肃杀,故称。
  • 54、肃陈: 1.肃然陈列。形容有威势的样子。
  • 55、肃反: 肃反sùfǎn (1) 肃清反革命 例 肃反运动 英 suppress the counter-revolutionaries
  • 56、肃修: 1.恭敬地修书。致亲友书札用语。
  • 57、肃霜:谓霜降而万物收缩。见'肃爽'。
  • 58、肃如: 1.犹肃然。恭敬整饬貌。
  • 59、肃容:使仪容严肃庄重。
  • 60、肃庄:严肃庄重。
  • 61、肃坐:古坐容之一。后指端正地坐着。
  • 62、肃衣: 1.整衣。
  • 63、肃邕: 庄严雍容,整齐和谐。形容祭祀时的气氛和乐声。指行车之貌,后因以“肃雝”为称颂妇德之辞。
  • 64、肃雝: 亦作“肃雍”。亦作“肃邕”。 庄严雍容,整齐和谐。形容祭祀时的气氛和乐声。 《诗•召南•何彼襛矣》:“曷不肃雝,王姬之车。”原指行车之貌。亦作:肃雍肃邕
  • 65、肃整:整饬;整治。
  • 66、肃成: 1.《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又使诸儒撰集经传"裴松之注引三国魏王沈《魏书》:"帝初在东宫……集诸儒于肃城门内,讲论大义,侃侃无倦。"后即以"肃成"为太子讲学处之称。
  • 67、肃对:恭敬地报答。
  • 68、肃振: 1.剧烈震动。有令人恐惧之意。
  • 69、肃严:谓整饬使气氛严肃。
  • 70、肃迓: 1.恭迎。
  • 71、肃膺:敬受。
  • 72、肃省: 1.犹言整肃自省。
  • 73、肃谢: 1.敬谢。书札用语。
  • 74、肃澄: 1.犹安靖。
  • 75、肃白: 1.犹敬启。一般书札结束用语。
  • 76、肃气: 肃杀之气。
  • 77、肃进:犹敬迎。
  • 78、肃将: 1.犹敬奉或敬献。
  • 79、肃澹: 谨严平易。
  • 80、肃布:敬达。书札结束用语。
  • 81、肃风:犹高风。
  • 82、肃给: 1.敬谨供给。 2.引申为奉公尽职。 3.敏捷。
  • 83、肃步: 1.端正行步的姿势。恭敬貌。
  • 84、肃艾: 1.敬谨镇定。
  • 85、肃顺: (1816-1861)清末官员。爱新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任户部尚书,得咸丰帝信用。建议重用曾国藩等,镇压太平军。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参与对外交涉,拒绝沙俄对中国的领土要求。咸丰帝病死,受命为赞襄政务王大臣。祺祥政变时被杀。
  • 86、肃疏: 1.指草木萎缩稀疏。
  • 87、肃晏: 安定太平。
  • 88、肃谒: 1.恭敬地谒见。
  • 89、肃志:谓端正志趣。
  • 90、肃心: 1.上进之心;行正道之心。
  • 91、肃香:供香。
  • 92、肃缩: 1.因寒畏缩。
  • 93、肃军:整饬军纪。
  • 94、肃覆: 1.敬覆。书札用语。
  • 95、肃齐: 1.安靖整饬。 2.谓整齐完备。
  • 96、肃正:犹端正。整饬,使端正。
  • 97、肃震:恭敬畏慎。
  • 98、肃壹: 1.敬谨共守。
  • 99、肃揖: 1.恭敬地拱手行礼。
  • 100、肃祗: 1.犹恭敬。

肃中间的词语

更多>>
  • 1、甘肃省:简称“甘”,别称“陇”。在中国西北部。面积45.44万平方千米。人口2388万(1995年)。有回、藏、东乡等少数民族。清代置省。省会兰州。东南部主要属黄土高原,黄河流贯;西北部为河西走廊。基本上处暖温带。自东南向西由湿润区过渡到干旱区。工业以重工业为主。石油化学和有色金属工业较发达,镍产量居全国首位。农作物有小麦和胡麻等。
  • 2、关肃霜: (1928-1992)京剧演员。女。湖北江陵人。满族。十四岁学艺,演武旦。1959年拜梅兰芳为师。戏路宽,武功扎实,能反串小生。擅演《打焦赞》、《铁弓缘》等剧。曾任云南省京剧院院长、中国剧协副主席。
  • 3、恭肃严整: 恭敬严肃整齐的意思。
  • 4、勤慎肃恭:指做人的美德。
  • 5、王肃酪奴: 茶的品位并不在奶酪之下。
  • 6、安详肃穆: 肃:严肃穆:恭敬。一般是指气氛庄重,极少指人的态度。安详,指从容自如;稳重。
  • 7、威刑肃物:以严刑使人恭顺。

肃结尾的词语

更多
  • 1、惨肃:悲伤而肃穆。
  • 2、端肃: 1.端正严肃。 2.旧时书信惯语。对尊长表示敬意。
  • 3、防肃:严密防守。
  • 4、恭肃: 恭肃gōngsù (1) 谦恭肃穆 例 恭肃静默的气氛 英 respectful and serious
  • 5、闳肃: 1.博大严肃。
  • 6、激肃:肃瑟貌。
  • 7、简肃:简约而严肃。
  • 8、谨肃:谨慎恭肃。严肃。
  • 9、警肃:严密戒备。
  • 10、静肃:宁静肃穆。
  • 11、峻肃:严肃。
  • 12、宽肃:宽厚肃穆。
  • 13、匡肃:犹匡正。
  • 14、厉肃:严肃。
  • 15、凛肃:犹严厉,威严。
  • 16、鲁肃: 鲁肃Lǔ Sù (1) 字子敬,孙权的重要谋士和将领 英 Lu Su
  • 17、穆肃: 1.恭敬严肃。
  • 18、凝肃:寒凉而肃穆。
  • 19、谦肃:谦恭庄敬。
  • 20、虔肃: 1.诚敬而严肃。
  • 21、勤肃:勤勉恭敬。
  • 22、遒肃:遒劲严整。
  • 23、森肃:森严;严肃。
  • 24、慎肃:谨慎严肃。
  • 25、不肃: 不严厉;不严峻。 不严肃;不恭敬。
  • 26、沈肃: 亦作“沉肃”。
  • 27、澄肃:肃清。
  • 28、弹肃: 1.犹整饬。
  • 29、敦肃:温厚敬诚。
  • 30、顿肃:谓顿然加以整肃。
  • 31、干肃: 干练而慎重。
  • 32、矜肃: 1.庄重严肃。
  • 33、寒肃:严寒。
  • 34、齐肃:整齐严肃。
  • 35、惊肃:因震惊而肃静。
  • 36、明肃: 清明严肃。 明快而整严。 唐明皇、唐肃宗的并称。
  • 37、宁肃:安定清静。
  • 38、平肃:公正严肃。
  • 39、清肃: 清正严明。 清平宁静。 清净严肃。
  • 40、三肃:三度肃拜。拜不低头,惟直身肃容而手至地为肃拜。
  • 41、体肃:谓纪律严肃。
  • 42、威肃: 庄重肃穆。
  • 43、畏肃:谓肃然起敬。
  • 44、玄肃: 高爽肃杀。指秋天。
  • 45、训肃: 1.讲解﹑整肃。
  • 46、严肃: 严肃yánsù (1) 使严格 例 严肃法制 英 make strict
  • 47、俨肃:庄重严肃。
  • 48、阴肃: 1.阴沉静寂。
  • 49、迎肃:犹迎进。
  • 50、雍肃:和睦庄重。
  • 51、渊肃:沉静严肃。
  • 52、斋肃: 1.庄重敬慎。 2.犹斋戒。
  • 53、贞肃: 1.端方威重。
  • 54、震肃: 1.因慑于威猛之政而风气肃然。
  • 55、振肃:受震动而敬慎。犹整顿。 整齐严肃。
  • 56、整肃: 整肃zhěngsù (1) 整齐严肃 例 军容整肃 英 serious (2) 整顿、清理 例 整肃军纪 英 adjust (3) 整顿、肃清 例 整肃异己 英 clean up
  • 57、祗肃:恭谨而严肃。
  • 58、忠肃: 1.忠诚恭敬。
  • 59、庄肃:端庄肃穆;庄严恭敬。
  • 60、尊肃:尊贵庄严。
  • 61、文肃:古代官方封给大臣的一种谥号
  • 62、甘肃:甘肃省,简称甘或陇,中国省级行政单位之一,位于黄河上游,省会为兰州市。甘肃是取甘州(今张掖)与肃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由于西夏曾置甘肃军司,元代设甘肃省,简称甘;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陇山(六盘山)以西,而唐代曾在此设置过陇右道,故又简称为陇。
  • 63、林寒涧肃:指秋冬间林木凋零﹑涧水枯落的景象。
  • 64、林寒洞肃:形容秋冬时林木萧疏,溪涧浅落的景象。
  • 65、秋高气肃: 秋高气肃qiū gāo qì sù (1) 形容秋天气候清明爽朗 例 方拟秋高气肃,遣将西征,…——清·梁绍壬《史阁部书》 英 balmy autumn day;fine autumn weather;sky in autamn is high and atmosphere pleasant;the clear and crisp autumn climate
  • 66、威刑不肃: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蜀记》:“刘璋暗弱,自焉已来有累世之恩,文法羁縻,互相承奉,德政不举,威刑不肃。” 今刘璋暗弱,德政不举,威刑不肃;君臣之道,渐以陵替。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 【成语】威刑不肃【拼音】wēi xíng bù sù【解释】威:权威;刑:刑律;肃:整肃。权威和法纪都不能整肃。【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蜀记》:“刘璋暗弱,自焉已来有累世之恩,文法羁縻,互相承奉,德政不举,威刑不肃。”【示例】今刘璋暗弱,德政不举,威刑不肃;君臣之道,渐以陵替。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
  • 67、威仪不肃:道教职名。宋道教设左﹑右威仪,都威仪总其事。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肃组词,肃的组词,肃字怎么组词,肃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肃字组词的组词,其中肃字在开头的组词有115个,肃字在中间的组词有7个,肃字在结尾的组词有67个。
  • 拼音
  • 注音ㄙㄨ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VIJK
  • 五行

基本释义

形容词(1) (会意。小篆字形。表示人战战兢兢,非常畏惧小心。本义:{恭敬})(2) 同本义肃,持事振敬也。——《训文》忠肃共懿。——《左传·文公十八年》肃肃在庙。——《诗·大雅·思齐》又能齐肃衷正。——《国语·楚语》宽肃宣惠。——《国语·周语》貌之不恭,是谓不肃。——《汉书·五行志》入掖庭为人,时年十六。恭肃小心,动有法度。——《后汉书·邓皇后传》(3) 又如:肃敬(恭恭敬敬);肃迓(恭迎);肃奉(恭敬地接受或遵奉);肃括(恭敬而有法度。指人的威仪。亦有于治学和书法、文辞等);肃修(恭敬地修书。致亲友书札用语);肃如(恭敬的样子);肃服(恭敬顺服);肃然(恭敬的样子);肃肃(恭敬的样子)(4) 庄重;严肃广廷严居,众人之所肃也,晏室独处,曾(参) 史(鳅) 之所僈也。——《韩非子·难三》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后汉书·张衡传》(5) 又如:肃命(严肃命令);肃括(仪容严正而有礼法);肃容(严肃的仪容);肃陈(陈列严整);肃戒(严肃地告诫或警戒);肃坐(古坐容之一。后指端正地坐着)(6) 清静;安静出紫宫之肃肃兮,集 大微之阆阆。——《后汉书·张衡传·思玄赋》(7) 又如:肃肃(清寂,幽静);肃烈(肃穆威烈);肃森(阴森的样子);肃听(静听。含恭敬意)(8) 严峻;严格 。如:肃心(上进之心;行正道之心);肃遏(严加禁止);肃然(畏惧的样子)(9) 峻急。十万火急的刑肃而俗敝,则法无常。——《礼记》(10) 敏捷。通“速”肃肃宵片,夙夜在公,寔命不同。——《诗·召南·小星》(11) 又如:肃给(敏捷);肃肃(迅速的样子)动词(1) 揖拜。拜礼之一。即揖。今妇人行礼称端肃,朋友通函称肃启、谨肃,本此敢告不宁君命之辱,为事之故,敢肃会者。——《左传·成公十六年》(2) 又如:肃拜(古九拜之一。即揖。身体直立,容貌严肃,微下手以拜);肃揖(肃拜。直立作揖);肃香(供香)(3) 恭敬地引进主人肃客而入。——《礼·曲礼》(4) 又如:肃客(迎进客人)(5) 衰落,萎缩季春行冬令,则寒气时发,草木皆肃。——《吕氏春秋·季春纪》(6) 又如:肃物(摧残万物。指深秋肃杀之气使草木凋谢);肃气(肃杀之气);肃景(秋景。秋气肃杀,故称)(7) 清除;平靖;肃清师不踰时,梁益肃清。——《文选·孙誓·为石仲容与孙皓书》(8) 又如:肃菁(肃清。削平寇乱);肃靖(清扫;平定);肃齐(安靖整饬);有反必肃(9) 整饬;整肃保护圣主,复大权,清君侧,肃宫廷,指挥若定不世之业也。——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10) 又如:肃正(整饬,使端正);肃衣(整衣);肃治(整顿治理)(11) 儆戒 。如:肃省(整肃自省);肃慄(戒畏自警)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