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开头的词语

更多
  • 1、膳部:古官署名。掌祭器﹑牲豆﹑酒膳及藏冰等事。《周礼.天官》冢宰之属有膳夫﹑凌人二职。晋有左右士曹﹐北齐改左士为膳部郎。唐设膳部郎中﹑员外郎﹐属礼部。明改膳部为精膳司。清末始废。
  • 2、膳啖:指饭菜及其他食物。
  • 3、膳费: 膳费shànfèi (1) 吃饭所花费的费用 英 board expenses
  • 4、膳府:宫廷中贮藏食物的府库。
  • 5、膳荤:食物之荤辛者。
  • 6、膳牌:清代皇帝预备召见人员时所递的职名牌。因于皇帝用膳时呈递﹐故称。
  • 7、膳食: 膳食shànshí (1) 日常吃的饭菜 例 提供膳食 英 meals
  • 8、膳夫: 1.古官名。掌宫廷的饮食。
  • 9、膳羞:美味的食品。
  • 10、膳宰:古官名。犹膳夫。掌宰割牲畜以及膳食之事。
  • 11、膳脯:泛指食物。
  • 12、膳宿: 膳宿shànsù (1) 吃和住 例 挣得工资外还有膳宿供给 例 膳宿自理 英 board and lodging
  • 13、膳堂: 1.饭堂﹐食堂。
  • 14、膳房:御膳房的省称。掌帝王膳食之所。
  • 15、膳服:饮食和服用。亦泛指衣食所需。
  • 16、膳饮:犹饮食。
  • 17、膳道:膳,简单的说就是关于我们的日常生活饮食,道,也可以简单的说是我们日常饮食中遵循一定的方式方法,让我们学会健康饮食。
  • 18、膳单:皇帝之食品单
  • 19、膳夫山鼎:属于厉王期的另一件重要青铜器是膳夫山鼎。据李学勤先生研究,从如下五方面考虑,可将膳夫山鼎定在厉王期:1)膳夫山鼎形制、纹饰近于宣王初的毛公鼎;2)山鼎铭文字体、格式类似宣王三年的颂鼎;3)山鼎所见图室见于宣王早年的无惠鼎;4)山鼎所见南宫乎作有编钟,钟的形制、纹饰均似厉王未年的虢叔旅钟;5)虢旅其人又见厉王三十一年的□攸从鼎。

膳中间的词语

更多>>
  • 1、仿膳菜: 仿制的宫廷菜。
  • 2、廪膳生:即廪生。
  • 3、御膳房:皇室厨房。
  • 4、减膳彻悬: 减少肴馔和停奏音乐。古代皇帝在发生天灾或天象变异时,往往以此表示自责。

膳结尾的词语

更多
  • 1、贬膳:谓饭量减少。
  • 2、尝膳:尊长进食前,小辈或下属先尝饭菜是否甘美,以示孝心。
  • 3、彻膳:古代遇有灾患变异时,帝王撤减膳食,以示自责。
  • 4、晨膳:早餐。
  • 5、厨膳:饭食;饭菜。
  • 6、登膳: 1.进食。
  • 7、鼎膳:鼎中之食。
  • 8、饵膳:饮食。
  • 9、贰膳: 1.储备珍美的食品。 2.指美食。 3.借指七十岁。
  • 10、丰膳: 1.亦作"丰膳"。 2.丰盛的饭菜。
  • 11、甘膳: 1.珍馐美味。 2.泛指膳食。
  • 12、供膳: 1.供给膳食。 2.宫廷中掌管御膳者。
  • 13、果膳:果品与食物。
  • 14、毁膳: 1.指皇帝在发生灾害或天象变异时﹐减少膳供﹐或素食﹐以表示引咎自责。
  • 15、积膳:古代招待国宾的膳食和供国宾途中使用的牢米薪刍等。
  • 16、极膳: 1.谓以美食供养。
  • 17、加膳:增加饭肴。谓盛于常膳。表示高兴﹑庆贺。
  • 18、嘉膳:美馔。
  • 19、减膳:古代皇帝在发生天灾或天象变异时吃素或减少肴馔,以示自责。
  • 20、禁膳:帝王宫中的膳食供奉。
  • 21、馈膳: 1.亦作"馈膳"。 2.谓烹调膳食。
  • 22、牢膳:以太牢为膳食。
  • 23、醪膳:酒食。
  • 24、廪膳: 科举时代公家发给在学生员的膳食津贴。 廪膳生。
  • 25、六膳: 1.六种肉类膳食品。《周礼.天宫.食医》:"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羞﹑百酱﹑八珍之齐……凡会膳食之宜﹐牛宜稌﹐羊宜黍﹐豕宜稷﹐犬宜粱﹑雁宜麦﹑鱼宜苽。"据此﹐"六膳"乃牛﹑羊﹑豕﹑犬﹑雁﹑鱼。又﹐《周礼.天官.膳夫》:"凡王之馈﹐食用六谷﹐膳用六牲。"郑玄注﹕"六牲﹐马﹑牛﹑羊﹑豕﹑犬﹑鸡也。"说与《周礼》稍异。
  • 26、庖膳:膳食。
  • 27、寝膳: 1.亦作"寝膳"。 2.寝食。
  • 28、朝膳:早餐﹐早上吃的食品。亦指用早餐。
  • 29、重膳: 1.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菜肴。泛指丰盛的膳食。
  • 30、调膳: 1.亦作"调膳"。 2.司厨﹐烹调。 3.指操持家务。喻赋闲家居。
  • 31、法膳:指帝王的常膳。
  • 32、公膳:卿大夫在公朝办事所用的膳食。
  • 33、鲑膳:犹菜肴。
  • 34、和膳:调治膳食。
  • 35、家膳: 家中的膳食。
  • 36、进膳: 1.亦作"进膳"。 2.奉上食物。 3.犹进食。
  • 37、酒膳:酒食。
  • 38、内膳:旧称皇后的膳食。
  • 39、日膳: 每天的膳食。
  • 40、食膳:膳食;饭食菜肴。
  • 41、时膳:按节令供应的膳食。
  • 42、侍膳:陪从尊长用膳。
  • 43、视膳:古代臣下侍奉君主或子女侍奉双亲进餐的一种礼节。语本《礼记.文王世子》:"食上,必在视寒暖之节;食下,问所膳。"
  • 44、四膳:古代四季的食物。
  • 45、素膳:蔬食。
  • 46、宿膳:犹夜餐。
  • 47、损膳:减膳,降低饮食标准。是帝王的一种所谓关心民瘼的表示。
  • 48、贴膳: 1.方言。指点心。
  • 49、晩膳:晩饭。
  • 50、晚膳: 晚饭。
  • 51、问膳:古礼,父母进食,人子侍侧﹐问膳食如何。语本《礼记.文王世子》:"食上﹐必在视寒暖之节;食下﹐问所膳。"郑玄注:"问所食者。"
  • 52、午膳:午饭。
  • 53、邪膳:不合标准的膳食。
  • 54、馨膳:香美的饭食。
  • 55、馐膳:饭菜。
  • 56、羞膳: 1.进献食品。 2.膳食;美食。
  • 57、殷膳:宴享中途又致之膳﹐用以表示念宾之意无倦。
  • 58、雁膳: 1.亦作"鴈膳"。 2.菰米的别称。《管子·地员》﹕"其种雁膳黑实﹐朱跗黄实。"郭沫若等集校﹕"杨慎云﹕菇﹐《管子》谓之雁膳﹐以雁食之也。"一说﹐即青稞。张佩纶曰﹕"《说文》'稞﹐谷之善者﹐一曰无皮谷'﹐《周礼·膳夫》'膳之言善'﹐膳﹑善通。《四民月令》'青稞麦与大麦同■冱■﹐麺美﹐磨尽无麸'﹐此即《说文》所谓无皮稞为谷之善者﹐且与大麦同﹐与雁味相宜﹐故名之曰'雁膳'。"
  • 59、养膳:犹养赡。
  • 60、肴膳: 1.饭菜。
  • 61、药膳: 药膳yàoshàn (1) 配有中药做的菜肴或食品,如参芪鸡、虫草鸭、银耳羹、杞子羊肾粥等 英 food cooked with medicinal herbs
  • 62、野膳: 1.指村野之人的饭食。 2.野外吃的饭食。 3.指野味。
  • 63、夜膳: 1.晩饭。
  • 64、异膳:指珍馐美味。
  • 65、饮膳:饮食。
  • 66、饔膳:备办膳食。
  • 67、用膳:古语,吃饭的意思。
  • 68、禹膳:禹王之饭食。比喻盛馔。
  • 69、玉膳:精美的食物。
  • 70、饫膳:犹饱餐。
  • 71、御膳:帝王的饮食。
  • 72、早膳: 吃早饭。 指早饭。
  • 73、蚤膳: 1.早餐。蚤﹐通"早"。
  • 74、造膳:制作食品。
  • 75、珍膳:珍贵的食物。
  • 76、秩膳:谓常备精美之食。
  • 77、滋膳:补养的膳食。
  • 78、黄膳:黄鳝,学名:Monopterusalbus,又名鳝鱼,合鳃鱼科黄鳝属的一种鱼类。
  • 79、避寝损膳:古代国家有灾异急难之事,帝王避离正殿,并损减常膳,表示责罚自己的过失,以期消灾除难。
  • 80、避朝损膳:古代国家有灾异急难之事,帝王避离正殿,并损减常膳,表示责罚自己的过失,以期消灾除难。
  • 81、避殿减膳: 1.同"避殿损膳"。
  • 82、避殿损膳:古代国家有灾异急难之事,帝王避离正殿,并损减常膳,表示责罚自己的过失,以期消灾除难。
  • 83、问寝视膳:《礼记.文王世子》:"文王之为世子,朝于王季日三。鸡初鸣而衣服,至于寝门外,问内竖之御者曰:'今日安否何如?'内竖曰:'安。'文王乃喜。乃日中又至,亦如之;及莫又至,亦如之。其有不安节,则内竖以告文王。文王色忧,行不能正履,王季复膳,然后亦复初。食上,必在视寒暖之节;食下,问所膳。"后因以"问寝视膳"为儿子侍奉父母的礼法,即每日必问安,每食必在侧。
  • 84、问安视膳:《礼记.文王世子》:"文王之为世子,朝于王季日三。鸡初鸣而衣服,至于寝门外,问内竖之御者曰:'今日安否何如?'内竖曰:'安。'文王乃喜。乃日中又至,亦如之;及莫又至,亦如之。其有不安节,则内竖以告文王。文王色忧,行不能正履,王季复膳,然后亦复初。食上,必在视寒暖之节;食下,问所膳。"后因以"问安视膳"为儿子侍奉父母的礼法,即每日必问安,每食必在侧。
  • 85、鸡黍之膳:杀鸡作黍饭。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膳组词,膳的组词,膳字怎么组词,膳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膳字组词的组词,其中膳字在开头的组词有19个,膳字在中间的组词有4个,膳字在结尾的组词有85个。
  • 拼音shàn
  • 注音ㄕㄢˋ
  • 笔划16
  • 繁体
  • 五笔EUDK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肉,善声。本义:饭食) 同本义,一般指肉食膳,具食也。——《说文》膳,肉也。——《广雅》掌王之食饮膳羞。——《周礼·膳夫》。注:“膳,牲肉也。”徧尝膳。——《仪礼·士相见礼》膳于君。——《礼记·玉藻》。注:“膳,美食也。”具太牢以为膳。——《庄子》(2) 又如:早膳;供给膳宿;膳部员外郎(唐代礼部专管膳食的长官之一);膳服(饮食和服用);膳羞(美味的食品);膳饮(饮食)动词(1) 备置食物其令太官省膳省宰。——《汉书·宣帝纪》(2) 又如:膳府(宫中贮藏食物的仓库)(3) 进献食物宰夫膳稻于粱西。——《仪礼·公食大夫礼》(4) 进食,吃饭公膳,日双鸡。——《左传》(5) 又如:膳堂(饭堂)(6) 烹调,煎和春行羔豚膳膏香。——《周礼·天官·庖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