薮开头的词语
更多薮结尾的词语
更多- 1、弊薮:弊害之渊薮。
- 2、逋薮:犹言逋逃薮。
- 3、财薮:财物聚集的富饶之地。
- 4、材薮: 1.人材聚集处。
- 5、巢薮: 1.指盗匪或敌人盘踞之地。
- 6、楚薮:楚地的泽薮。
- 7、川薮:川泽。
- 8、盗薮: 1.亦作"盗薮"。 2.强盗聚集的地方。
- 9、抖薮:1.搜索,寻找。 2. 以手举物而振拂。3.抖却;摆脱。 4.振作;奋发。 5.显露,显示。 6. 颤动;哆嗦。 7.威风,神气。 8.佛教语。
- 10、斗薮: 1.抖动;抖落。 2.犹摆脱。 3.小的泽地。
- 11、伏薮:方言。谓鸡孵卵。
- 12、故薮: 指从前栖息的泽薮。
- 13、翰薮:犹辞林。
- 14、郊薮: 1.郊野草泽之地。
- 15、窭薮: 1.浅薄。
- 16、窟薮: 1.指寄托或藏身之所。
- 17、利薮:财利的聚集处。
- 18、林薮:(书)(名)丛林;林木茂密的地方。
- 19、陵薮:山陵和湖泽。泛指山野。
- 20、麓薮:山麓和泽薮。
- 21、泉薮:渊薮。唐人避高祖李渊讳,改渊为"泉"。
- 22、奥薮: 1.犹渊薮。比喻人或事物聚集的地方。
- 23、八薮:我国古代的八个泽薮。《汉书.严助传》:"九州为家,八薮为囿。"颜师古注:"八薮,谓鲁有大野,晋有大陆,秦有杨污,宋有孟诸,楚有云梦,吴越之间有具区,齐有海隅,郑有圃田。"晋葛洪《抱朴子.广譬》:"升水不能救八薮之燔爇,撮壤不能遏砥柱之沸腾。"因八薮分布诸地﹐故也用以指八方或广阔的疆域。
- 24、皋薮:水草丛生的沼泽地带。
- 25、九薮: 指古代九大湖泊。
- 26、寠薮: 1.亦作"寠薮"。 2.以头顶盆时盆底所垫之物。
- 27、区薮: 人或物聚集的地方。
- 28、穷薮:荒远的草泽。
- 29、山薮:山深林密的地方。 山林与湖泽。犹言山野草莽。与'朝廷'﹑'廊庙'相对。
- 30、十薮: 古代十大湖泊的总称。
- 31、泽薮:大泽。
- 32、邃薮:指深广的沼泽。
- 33、谈薮: 1.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裴仆射时人谓为言谈之林薮。"刘孝标注引《惠帝起居注》﹕"頠理甚渊博﹐赡于论难。"后因以"谈薮"指知识渊博﹐对答如流。 2.多人聚谈之所。
- 34、逃薮:逃亡者集聚的偏僻地方。
- 35、仙薮:仙人聚居处。
- 36、岩薮: 1.山泽;山野。 2.谓在野不仕。
- 37、幽薮:僻静的草泽。
- 38、冤薮:冤枉聚积之处。
- 39、渊薮: 渊薮yuānsǒu (1) 渊:深水,鱼住的地方;薮:水边的草地,兽住的地方。比喻人或事物集中的地方 例 宛为大都,士之渊薮。——《后汉书·梁冀传》 例 婢子向闻天朝为人文渊薮,人才之广,自古皆然。——《镜花缘》 英 gathering place of fish or beasts
- 40、增薮:野草丛生的洼地。
- 41、榛薮:山林,丛林。
- 42、蓁薮:荆棘丛生之地。
- 43、诤薮:争讼的渊薮。诤﹐通"争"。
- 44、潴薮: 1.亦作"潴薮"。 2.犹渊薮。
- 45、竹薮:竹子丰茂的地区。
- 46、菹薮:水草繁茂的湖泽。
- 47、罪薮:指做了很大的坏事,犯了很大的罪。
- 48、诗薮: 词语解释⒈ 诗话。明代胡应麟撰。二十卷。内编六卷分论古今体诗,外编六卷以时代为序分论从周到元代的诗,另有杂编六卷、续编二卷。此书资料丰富,论说广泛,有不少可取的诗歌艺术观点。
- 49、逋逃薮:(书)(名)逃亡的人躲藏的地方。
- 50、逋逃之薮:逋逃:逃亡者;薮:人或物集中的地方。一般指某处成为逃亡者的藏身之所。
- 51、才墨之薮:谓文人聚集的地方。
- 52、竭泽焚薮:比喻做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利益。
- 53、言谈林薮:林薮:人或物聚集的地方。指关于谈论的人。
- 54、罪恶渊薮:指做了很大的坏事,犯了很大的罪。
- 55、万恶渊薮: 各种罪恶聚集和发源的地方。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薮组词,薮的组词,薮字怎么组词,薮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薮字组词的组词,其中薮字在开头的组词有5个,薮字在中间的组词有2个,薮字在结尾的组词有55个。
S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