诰开头的词语

更多
  • 1、诰毖:告诫。
  • 2、诰策: 1.诰令策书。
  • 3、诰勅: 朝廷封官授爵的敕书。
  • 4、诰勑: 1.见"诰敕"。
  • 5、诰敕:亦作“誥勅”。朝廷封官授爵的敕书。
  • 6、诰词:君王所颁文告。
  • 7、诰辞: 1.即诰词。
  • 8、诰封:1.古时朝廷经由诰命授予爵号。旧时朝廷封赠爵号的诰命。
  • 9、诰命: 诰命gàomìng (1) 朝廷颁布的命令 英 imperial order (2) 帝王的封赠命令。明清五品以上授诰命,六品以下授敕命 英 imperial mandate (3) 特指有封号的妇人 英 mandated woman
  • 10、诰授: 1.朝廷用诰命授予封号。
  • 11、诰赠: 1.明清对五品以上官员的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及妻室之殁者﹐以皇帝的诰命追赠封号﹐叫诰赠。
  • 12、诰令: 1.朝廷﹑君上发布的命令。
  • 13、诰章: 1.皇帝给臣下封官授爵的诏令。
  • 14、诰告: 1.告诉。
  • 15、诰语: 1.古代君王告诫民众的文告。
  • 16、诰轴: 1.书写皇帝命令的卷轴。
  • 17、诰券: 1.皇帝赐封臣下所颁发的文书。
  • 18、诰戒: 1.告诫。
  • 19、诰誓:古代君王训诫勉励民众的文告。 借指《尚书》。
  • 20、诰书: 1.皇帝诰封臣下所颁发的文书。
  • 21、诰诫: 1.告诫。
  • 22、诰教: 1.告诫﹑教育。
  • 23、诰谕: 1.告示。
  • 24、诰箓: 1.天帝的诏诰和符箓。
  • 25、诰籍: 1.记录朝廷对官员封赠之事的簿籍。
  • 26、诰籙:天帝的诏诰和符箓。 明苏志乾 《岱山赋》:“搜河图赤符之纬讖,讨玉牒石检之玄踪,觅金泥银绳之誥籙,演嶧亭云甫之登封。” 清曹寅 《游仙诗三十韵和汪萝山》之六:“九天誥籙无甄别,的是真仙不读书。”
  • 27、诰敕房: 1.官署名。清置。负责起草和缮写皇帝诏令。
  • 28、诰命人:受有朝廷封号的贵妇人。
  • 29、诰封夫人:清朝对一二品官员的妻子﹐都给予夫人的称号﹐称"诰封夫人"。
  • 30、诰命夫人:受有朝廷封号的贵妇人。
  • 31、诰札出身: 1.官吏任用资格的文书。
  • 32、诰劄出身: 官吏任用资格的文书。《宣和遗事》前集:“太守判道:‘杨志 事体虽大,情实可悯。将 杨志 誥札出身尽行烧毁,配卫州 军城。’”

诰中间的词语

更多>>

诰结尾的词语

更多
  • 1、璧诰:刻在璧玉上的诰文。
  • 2、垂诰:垂示告诫。
  • 3、赐诰:朝廷封赠爵位﹑任命官吏的诏令。
  • 4、辞诰: 1.诰辞。指上古朝廷诏策之辞。
  • 5、典诰: 1.《尚书》中《尧典》﹑《汤诰》等篇的并称。亦泛指经书典籍。 2.指典章诏令一类文字。 3.指草拟诏令的官职。
  • 6、封诰: 明·清帝王对五品以上官员及其先代和妻室授予封典的诰命。
  • 7、禅诰:禅让皇位的诏书。
  • 8、大诰:1.《尚书》篇名。2.明洪武十八年颁布的法律文件。
  • 9、官诰:皇帝赐爵或授官的诏令。
  • 10、纶诰: 1.亦作"纶告"。 2.皇帝的诏令文告。
  • 11、恒诰: 1.犹恒训。
  • 12、鸿诰: 敬称诰命。
  • 13、花诰: 1.用金花罗纸书写的诰命。封赠大臣之母或妻时用之。
  • 14、结诰: 1.鸟名。即布谷鸟。
  • 15、金诰:指朝廷的诰命。
  • 16、灵诰: 1.道书。
  • 17、鸾诰:天子封赠之辞。
  • 18、命诰:皇帝的诏令。
  • 19、谟诰:谟与诰。《尚书》文体名。
  • 20、七诰:南朝梁陶弘景撰《真诰》二十卷,分为《运题象》﹑《甄命授》﹑《协昌期》﹑《稽神枢》﹑《阐幽微》﹑《握真辅》﹑《翼真检》七篇。后因以"七诰"泛称道教经典。
  • 21、申诰:反复告诫。
  • 22、誓诰:誓和诰的并称。《尚书》中誓有《甘誓》﹑《泰誓》﹐诰有《汤诰》﹑《召诰》等。
  • 23、庭诰:古代指家训文字。亦泛指家教。
  • 24、通诰: 1.普遍颁布的诰令。
  • 25、往诰:往昔的文告。
  • 26、文诰: 1.诰令。
  • 27、五诰: 指《尚书》中《大诰》、《康诰》、《酒诰》、《召诰》、《洛诰》。
  • 28、玺诰:诏令的一种。用以授官或加封。
  • 29、训诰: 1.《尚书》六体中训与诰的并称。训乃教导之词﹐诰则用于会同时的告诫。 2.泛指训导告诫之类的文辞。
  • 30、雅诰: 1.雅正的文告﹑训诫。
  • 31、言诰: 1.据君王言辞写成的文告。
  • 32、演诰:起草诏令。
  • 33、遗诰: 1.犹遗训。 2.犹遗诏。
  • 34、诏诰:文体名。古代帝王﹑皇太后或皇后发布的命令﹑文告。
  • 35、制诰:1.皇帝的诏令。 2.指承命草拟诏令。
  • 36、周诰:指《尚书.周书》中的《大诰》﹑《康诰》﹑《酒诰》﹑《召诰》﹑《洛诰》等篇。
  • 37、紫诰: 指诏书。古时诏书盛以锦囊,以紫泥封口,上面盖印,故称。
  • 38、金花诰:古代以金花绫罗纸书制的赐爵封赠的诰书。
  • 39、九云诰: 道教语。天帝诏谕。
  • 40、五花诰: 见“五花官诰 ”。
  • 41、知制诰:职官名。唐宋两朝专掌内命,典司诏诰的官吏。。唐 韩愈《唐故相权公墓碑》:“﹝ 权德舆 ﹞转起居舍人,遂知制誥,凡撰命词九年,以类集为五十卷,天下称其能。”《旧唐书·韦郊传》:“郊 文学尤高,累歷清显。自礼部员外郎知制誥,正拜中书舍人。”清 袁枚《随园随笔·官职上》:“唐 之中书舍人,宋 之知制誥,皆就省中起草,故 韦承庆 下笔立成,郑畋 动无凝思,人以为才。”清 阮葵生《茶馀客话》卷一:“宋 制:知制誥必召试中书而后除,欲观其敏也。其不试者,号为异礼。”
  • 42、典谟训诰:泛指经典之文。《尚书》中《尧典》、《大禹谟》、《汤诰》、《伊训》等篇的并称。
  • 43、五花官诰: 古代帝王封赠的诏书,因以五色金花绫纸制成,故称。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诰组词,诰的组词,诰字怎么组词,诰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诰字组词的组词,其中诰字在开头的组词有32个,诰字在中间的组词有2个,诰字在结尾的组词有43个。
  • 拼音gào
  • 注音ㄍㄠ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YTFK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言,告声。本义:告诉)(2) 同本义,上告下曰诰诰,告也。——《说文》。段注:“以言告人,古用此字,今则用告字。以此诰为上告下之字。”按,上告下之义,古用诰,秦复造诏安当之。——《说文通训定声》伊尹申诰于王。——《书·太甲下》后以施命诰四方。——《易·姤》告上曰告,发下曰诰。——《列子·杨朱》注雅告奥义。——《书·序》诰誓不及五帝。——《荀子·大略》。注:“诰誓以言辞相诫约也。”至秦又造诏字以当之。——《书·大诰》释文(3) 又如:诰命夫人(特指受封赠的夫人);诰授(以诰命授与);诰文(帝王的祷告文字)(4) 告诫;劝勉近臣谏,远臣谤,舆人诵,以自诰也。——《国语·楚语上》(5) 又如:诰毖(告诫);诰教(告诫教育)名词(1) 告诫之文。帝王任命或封赠的文书 。古者上下有诰,秦废古制称制、诏。唐称制不称诰。宋始以诰命庶官,凡追赠大臣、贬谪有罪、赠封其祖父妻室,不宜于廷者,皆用诰,通谓之制一品至五品,皆授以诰命,六品至九品,皆授以敕命。——《清会典事例》(2) 又如:诰敕(旧制官吏受封的文书);诰券(皇帝任命和封赠的文书);诰策(诰令策书);诰章(诏令)颁诰诰令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