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开头的词语
更多- 1、赐板:谓以白板书官爵赐人,无印绶,仅得虚衔而已。
- 2、赐颁:赏赐。
- 3、赐笔:汉应劭《汉官仪》卷上:"尚书令仆丞郎,月给赤管大笔一双。"后因以"赐笔"指受到君王宠爱恩赐。
- 4、赐冰:谓盛暑时天子以冰赐臣。
- 5、赐帛: 1.赏给布帛。 2.谓皇帝敕令臣下自缢。
- 6、赐册: 1.君王赐予臣下的册书。
- 7、赐策:赐予策书。
- 8、赐敕:下诏令。
- 9、赐垂:对皇帝的敬辞。谓垂恩赐允。
- 10、赐予: 赐予cìyǔ (1) 作为一项恩惠而授予,恩赐 英 grant (2)恩赐,赏给 英 vouchsafe;bestow
- 11、赐书: 1.称人来信的敬辞。 2.指皇帝给臣下写信。 3.君王赐给的书籍。
- 12、赐几: 1.古代天子给有功的老年大臣赐以倚几,以示荣宠。
- 13、赐绯:赐给绯色的官服。唐代五品﹑四品官服绯,后世服绯品级不尽相同。指唐玄宗把骰子的四点饰以朱色之事。
- 14、赐紫:唐宋时三品以上官公服为紫色,五品以上官为绯色,官位不及而有大功,或为皇帝所宠爱者,特加赐紫或赐绯,以示尊宠。
- 15、赐复:1.谓以特恩免除赋税和徭役。《后汉书·光武帝纪下》:“皇考居此日久,陛下识知寺舍,每来輒加厚恩,愿赐復十年。”《南史·梁纪上·武帝》:“戊子,詔 兰陵县 建 修 二陵周回五里内居人赐復终身。”《清史稿·圣祖纪一》:“詔南巡车驾所过,赐復一年。” 2.敬称人覆信的套语。《艺风堂友朋书札·吴士鉴三六》:“前奉赐復,并承示 康熙 朝传目,拜悉一切。”金天翮《致江苏省政府主席王》:“请主席严密调查,宣布事实,以释羣疑,以维民治,并盼赐復,幸甚幸甚。”
- 16、赐腥:赐予生肉。
- 17、赐谥:亦作“赐諡”。大臣死后,天子依其生前事迹评定褒贬给予称号。
- 18、赐福:赐以福泽。
- 19、赐巧:传说七夕,天上牛郎织女相会,赐人间妇女以智巧。
- 20、赐遣:谓遣使赐物。
- 21、赐光: 赐光cìguāng (1) 赏光 英 (used to extend an invitation) request the pleasure of your presense
- 22、赐额:赐予匾额或题额。
- 23、赐命:敬称天子或尊长者下达命令。
- 24、赐沐:给予休假。
- 25、赐献:赐予与进献。
- 26、赐馔:谓御赐的食物。
- 27、赐胙:谓天子于祭祀宗庙﹑社郊后,把祭肉分给群臣。语本《左传.僖公九年》:'王使宰孔赐齐侯胙曰:'天子有事于文武,使孔赐伯舅胙。''
- 28、赐沾:赐予恩泽。
- 29、赐赉:1.赏赐。 2.指赏赐的东西。
- 30、赐酖: 见“赐鸩 ”。
- 31、赐第: 1.赏赐宅第;赏赐的宅第。 2.谓赐及第。
- 32、赐贡:赏赐与纳贡。
- 33、赐顾: 1.称人到来的敬辞。 2.称买主来购货物的敬辞。
- 34、赐告:汉律,官二千石者病满三月当免。'赐告'谓皇帝优赐其假,准其带印绶僚属归家治病。 给假;准予告假。 宋代皇子纳妻的一种仪式。见《宋史.礼志十八》。
- 35、赐奠:皇帝亲临致祭。
- 36、赐缓:恩准缓缴租赋。
- 37、赐惠:赐给恩惠。 称人对自己启发教育的敬辞。为旧时书信中套语。
- 38、赐蟒:赏赐绣有蟒蛇的袍服。
- 39、赐舍:谓使来客到馆舍休息。
- 40、赐生: 1.赐予活的牲畜。
- 41、赐恤: 1.谓给死者家属以抚恤。 2.专指官吏死后,根据其生前的功劳大小,追赠官爵,褒封谥号,并给其家属抚恤金。
- 42、赐隐:赐予隐居之地。
- 43、赐族:犹赐氏。
- 44、赐祝:对人前来祝贺的敬辞。
- 45、赐疑:被帝王怀疑,见疑。
- 46、赐燕: 1.亦作"赐燕"。亦作"赐燕"。 2.君命臣下共宴。
- 47、赐香: 1.谓贵人向寺庙敬香。 2.赠送鸡舌香。桓帝时,侍中乃存,年老口臭,上出鸡舌香与含之。见汉应劭《汉官仪》卷上。后用以表示见知于皇上。
- 48、赐死: 赐死cìsǐ (1) 帝王命令罪臣自杀 英 (of a sovereign) order his subject to commit suicide
- 49、赐酺:秦汉之法,三人以上不得聚饮,朝廷有庆典之事,特许臣民聚会欢饮,此谓'赐酺'。后世王朝遂为一种宴饮庆祝活动。
- 50、赐乐:谓以钟磬一类乐器赐予臣下。
- 51、赐爵: 1.谓祭祀时赐助祭者以酒爵。 2.赐予爵位。
- 52、赐环: 1.亦作"赐圜"。 2.旧时放逐之臣,遇赦召还谓"赐环"。语本《荀子.大略》:"絶人以玦,反絶以环。"杨倞注:"古者臣有罪待放于境,三年不敢去,与之环则还,与之玦则絶,皆所以见意也。"
- 53、赐封:赏赐拜封。
- 54、赐官: 1.受天子命能自置官吏以治家邑。 2.后世指授以官职。
- 55、赐贶:赏赐。
- 56、赐蠲:犹蠲免。
- 57、赐怜:给予同情。
- 58、赐墓:大臣身故,皇帝敕使建造的墓园。
- 59、赐示: 1.敬辞。谓告知,示知。 2.书信用语,敬称对方的来信。
- 60、赐田: 1.君主恩赐田地给臣下。 2.指所赐予的田地。
- 61、赐寿:赐给年寿。
- 62、赐慰:赏赐慰劳。
- 63、赐姓:谓天子据某人祖先所生之地或其功绩而赐予姓氏。 多指以国姓赐与功臣,以示褒宠。
- 64、赐遗:赐予。
- 65、赐鱼:唐代帝王给五品以上官员授予鱼符。以为信物。五代﹑宋亦有赐鱼之制。
- 66、赐与:赏赐;赐给。
- 67、赐圜: 1.亦作"赐圜"。 2.旧时放逐之臣,遇赦召还谓"赐圜"。语本《荀子.大略》:"絶人以玦,反絶以环。"杨倞注:"古者臣有罪待放于境,三年不敢去,与之环则还,与之玦则絶,皆所以见意也。"
- 68、赐氏: 1.古时贵者有氏,贱者无氏,有功则君主赐氏以示尊宠。
- 69、赐庆:犹赐福。
- 70、赐赏:赏赐。
- 71、赐龙:赐予龙团新茶。
- 72、赐劳:赏赐慰劳。
- 73、赐见: 1.请尊长接见的敬辞。 2.指帝王接见臣下。
- 74、赐饯:谓赐宴饯别。
- 75、赐剑: 1.赐给宝剑。命自杀。 2.赐给宝剑。代表皇帝施行专断之权。
- 76、赐诰:朝廷封赠爵位﹑任命官吏的诏令。
- 77、赐墩:朝见时赐坐。墩,坐具。
- 78、赐火:《周礼.夏官.司爟》:"掌行火之政令,四时变国火,以救时疾。"谓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唐宋唯清明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戚里。
- 79、赐临:称人来到的敬辞。
- 80、赐玦: 1.赐给玉玦。谓斥逐大臣。语本《荀子.大略》:"絶人以玦,反絶以环。"杨倞注:"古者臣有罪待放于境,三年不敢去,与之环则还,与之玦则絶,皆所以见意也。" 2.赐给玉玦。表示优宠。
- 81、赐食: 1.国君赠予熟食。 2.多指皇帝宴请臣下。
- 82、赐杖: 1.古代帝王对有功年老的大臣赐予手杖,以为荣宠。又对高年赐予王杖,为养老之礼。始行于汉,后世不废。 2.皇帝或尊长对臣下施以杖刑。
- 83、赐鸩:赐予毒酒令自杀。
- 84、赐赈:给予赈济。
- 85、赐篆:皇帝给以题篆字。
- 86、赐邑:天子或诸侯赐给的食邑。
- 87、赐荫:封建时代,因祖先的官职、功劳而赐其子孙以官爵。
- 88、赐直:谓由政府偿还价值相当的钱。
- 89、赐勋:天子赐给臣下勋爵。
- 90、赐宴: 1.亦作"赐燕"。亦作"赐燕"。 2.君命臣下共宴。
- 91、赐茔:赐给坟地。亦指赐给的坟地。
- 92、赐问: 1.谓赐予慰问。 2.称人来信的敬辞。 3.谓请师长教诲。用作敬辞。
- 93、赐听:请人听从自己意见的敬辞。
- 94、赐名:君王赠以名号。
- 95、赐戟:唐代一品之门设戟十六,二品十四,三品十二。宋代因之。"赐戟"谓皇帝特赐门戟,以示优宠。
- 96、赐对:帝王召见臣子对答问题。
- 97、赐尺: 1.天子以尺赐臣下。以此勉励臣下治理政事裁度有方。 2.指天子所赐之尺。
- 98、赐罢:谓罢免其官职。
- 99、赐国:谓赐给侯伯之国所应有的领地。
- 100、赐号:赐给名号﹑封号。
赐中间的词语
更多>>- 1、谢赐花:群臣叩谢皇帝赐花。宋代大宴及御筵时的一种礼节。其所赐花﹐并须戴归私第﹐不得更令仆从持戴﹐违者纠举。
- 2、君赐食: 国君赐给食物,生肉的意思。
- 3、拜赐之师:春秋时,秦晋殽之战,秦将孟明视被俘。获释时,孟谓晋君曰:"三年将拜君赐。"后三年,秦果然出兵伐晋复仇。又败,晋人讥之为"拜赐之师"。见《左传.文公二年》。后因以讽刺为复仇而又失败的出兵。
- 4、不吝赐教:请人多加指教的客套话。如:「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敬请不吝赐教。」
- 5、分茅赐土: 1.亦作"分茅锡土"。 2.分茅列土。
- 6、天赐良机: 天赐良机tiāncì-liángjī (1) 天给的好机会 例 可能使因天赐良机而可以写得充实出色的巨大的题材变得索然无味 英 Heaven-sent chance
- 7、天官赐福: 1.俗谓正月十五上元节天官赐福于人。 2.旧日戏曲舞台有演天官赐福以徼吉利者。亦泛指上天赐福。
- 8、天赐之福: 天赐之福tiāncìzhīfú (1) 被认为是一种天赐的恩惠或怜悯的仁慈 例 好像全部忘记了他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天赐之福 英 mercy
- 9、赏赐无度:度:制度,法度。赏赐没有法度
- 10、天赐其便: 老天赐给、给与的顺利方便。
- 11、拒关赐布: 本则。
- 12、纳谏赐金:本则故事。
- 13、天赐遐龄:遐:长久。遐龄:高寿。传说龟、鹤都能活一千年。比喻长寿。亦作“龟龄鹤算”。
- 14、一赐乐业教: 古代入居中国的犹太人对其犹太教的专称。“一赐乐业”是希伯来文“以色列”的古音译。其教传入中国的年代,一说在五代·后汉(947-950年);一说在金世宗·大定三年(1163年),并在开封府建犹太寺。
赐结尾的词语
更多- 1、班赐:颁赐;分赏。
- 2、颁赐: 颁赐bāncì (1)赏赐;分赏 例 颁赐匾额 例 颁赐勋章 英 confer upon by authority
- 3、襃赐: 1.亦作"褒赐"。 2.褒扬赏赐。
- 4、徧赐:普遍赏赐。
- 5、禀赐:官家的赐与。
- 6、裁赐:谓酌量赐予。
- 7、敕赐: 皇帝的赏赐。
- 8、赤赐:指孔子学生公西赤(子华)和端木赐(子贡)。两人均善于辞令,故并称。
- 9、宠赐:帝王的恩赐。
- 10、拜赐: 拜赐bàicì (1) 拜谢他人的赏赐赠予 英 humbly receive (gifts,advice)
- 11、重赐: 1.丰厚的赏赐。 2.用厚礼赐予。
- 12、出赐: 1.支出,赐予。 2.谓出于尊长所赐。
- 13、存赐:恤问﹑救济。
- 14、德赐:犹恩赐。
- 15、鼎赐:极厚的赐予。旧时书信中的敬辞。
- 16、追赐: 1.死后封赐。
- 17、对赐:旧时官吏受职或加封﹐入朝谢恩时皇帝所给予的赏赐。
- 18、封赐: 犹封赏。
- 19、奉赐:指俸禄和赏赐。
- 20、俸赐:俸禄和所得的赏赐。
- 21、赗赐: 1.因助办丧事而赐予财物。
- 22、赙赐: 1.谓赏赐财物助办丧事。亦指助办丧事而赠予的财物。
- 23、给赐: 1.赐予。
- 24、贡赐: 1.纳贡与赏赐。 2.犹进贡。
- 25、行赐:前往赏赐。
- 26、好赐:指国君对臣下特别的恩赐。
- 27、横赐:帝王对臣民广施赏赐。
- 28、回赐:春秋时颜回和端木赐的并称。回字子渊,鲁人;赐字子贡,卫人,均孔子弟子。
- 29、惠赐:称人所赠的敬词。
- 30、赍赐: 1.亦作"賷赐"。 2.赠送,赏赐。
- 31、嘉赐: 1.亦作"嘉锡"。 2.谓朝廷的赏赐。
- 32、见赐:受人馈赠的谦辞。
- 33、郊赐: 1.古帝王举行郊祭时给臣下的赏赐。
- 34、军赐:军中的赏赐。
- 35、犒赐:犒劳赏赐。
- 36、贶赐: 1.赐与。
- 37、馈赐: 1.赐与。馈,通"馈"。
- 38、腊赐:汉制﹐腊日赐百官钱称"腊赐"。
- 39、赉赐:赏赐。
- 40、劳赐: 慰劳赏赐。
- 41、礼赐:礼遇和赏赐。
- 42、廪赐:俸禄和赏赐。
- 43、禄赐: 1.禄赏。
- 44、密赐: 1.秘密赐予。 2.指秘密赐予之物。
- 45、免赐:受人款待时的谦词。
- 46、命赐:谓君主赏赐;君命所赐。
- 47、木赐:孔子弟子子贡,姓端木名赐,省称木赐。
- 48、钦赐:谓皇帝恩赐。
- 49、庆赐:赏赐。
- 50、曲赐: 敬词。称尊长的赐予、关照等。犹言承蒙赐予。
- 51、荣赐:荣耀的赏赐。
- 52、散赐: 分赐。
- 53、赡赐:谓赐给财物,抚恤其家属。
- 54、商赐:指孔子弟子子夏(卜商)与子贡(端木赐)。
- 55、特赐: 1.皇帝的特别赏赐。
- 56、天赐:1.上天所赏赐。 2.天子的赏赐。 3.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的年号(西元4 04 ~4 09)。
- 57、卫赐:指孔子弟子子贡,姓端木,名赐。因其为卫人,故称。
- 58、无赐: 1.没有穷尽。赐,通"儩"。
- 59、锡赐: 1.赏赐。
- 60、飨赐:宴飨宾客,赏赐属下。
- 61、享赐:谓宴飨宾客,赏赐臣下。
- 62、宣赐:谓帝王赏赐。
- 63、燕赐:宴饮赏赐。
- 64、遗赐:犹赏赐。
- 65、阴赐: 1.福荫和恩赐。
- 66、优赐:厚赐。
- 67、游赐: 1.孔子的学生子游(言偃)和子贡(端木赐)的并称。子游熟悉文献,子贡善于辞令。见《论语.先进》。后亦以"游赐"借指高才之士。
- 68、淤赐:淤,通"饫"。赏赐丰盛的酒食。
- 69、予赐:予告和赐告。
- 70、饫赐: 1.赐以丰盛的酒食。 2.泛指赐宴。
- 71、御赐: 皇帝所赐与。
- 72、宰赐:宰予和端木赐的并称。二人都是孔子弟子,以辞令见长。
- 73、赠赐:赠送赏赐。亦指赠送赏赐的财物。
- 74、霑赐:赏赐。
- 75、沾赐:赏赐。
- 76、珍赐:珍贵的赐物。
- 77、赈赐: 1.亦作"赈锡"。 2.赈救赐与。
- 78、支赐: 支付赐与。
- 79、赒赐:周济赏赐。
- 80、尊赐: 1.尊而加赏。 2.对他人赐赠的敬词。
- 81、恩赐: 恩赐ēncì (1) 原指帝王赏赐臣下,现泛指因怜悯而施舍 英 bestow (favors,charity,etc.);favour;charity
- 82、赏赐: 赏赐shǎngcì (1) 赏给;赐予 例 策勋十二卷,赏赐百千强。——《乐府诗集·木兰诗》 英 award (2) 赏与的钱物 例 光是储秀宫、翊坤宫两处的装修和对臣仆的赏赐,就花了一百多万两银子。——《故宫博物院》 英 reward
- 83、宴赐:君命臣下共宴
- 84、神赐:用强磁材料构成在其中产生一定强度的磁场的闭合回路。
- 85、一榜尽赐: 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七:“有旨一榜尽除京官通判。” 太宗不悦,特开创例,令~京官,齐贤乃得出仕。 ★蔡东藩《宋史演义》第十五回 一榜尽赐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考生全部被录取。
- 86、杜邮之赐:谓赐死。
- 87、白毫之赐:白毫:佛家称如来的32相之一。指供养僧徒之物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赐组词,赐的组词,赐字怎么组词,赐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赐字组词的组词,其中赐字在开头的组词有130个,赐字在中间的组词有14个,赐字在结尾的组词有87个。
- 拼音cì
- 注音ㄘˋ
- 笔划12
- 繁体賜
- 五笔MJQR
- 五行金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贝,易声。从“贝”,表示与钱财有关。本义:赏赐)(2) 给予;上给予下赐,予也。——《说文》上予下曰赐。——《正字通》长者赐,少者贱者不敢辞。——《礼记·曲礼》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乐府诗集·木兰诗》大王及宗室所赐币帛,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刘向《列女传·赵将括母》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左传》(3) 又如:赐光(赏脸,赏光);赐环(将放逐之臣赦罪召还);赐第(皇上敕建的府第);赐田(君主所赐予的田地);赐官(赐予设置家臣以治家邑的权力)(4) 请给 。如:赐函;赐示 [查看更多]
C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