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开头的词语
更多- 1、部案:清代称刑部直接承办的案件。
- 2、部办:清代各部书办。承司官命令办理例行的文书事务。
- 3、部别: 1.犹部首。
- 4、部署: 部署bùshǔ (1) 处理;料理 例 炮兵的部署已标明在这张地图上 英 disposition;deployment (2) 安排 例 部署计划 例 部署甫定而外围合。——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英 arrange;lay out
- 5、部首: 部首bùshǒu (1) 中文字典中,各字依其字形结构,加以分部排列,每部的第一字便是部首,现也称所据分部的共同笔划为部首 英 radicals in Chinese characters
- 6、部曲:1.古指军队中的队伍行列。 2.古代豪门大族的私人军队,带有人身依附性质。 3.部属;部下。
- 7、部落: 部落bùluò (1) 由若干血缘相近的氏族组成的集体 例 以色列的十二个部落 英 tribe
- 8、部门: 部门bùmén (1) 门类;统一体下设的若干分支机构或组织 例 财会部门 英 section;department;branch
- 9、部勒:部署;约束。喻对文章的谋篇布局。
- 10、部属: 部属bùshǔ (1) 部下;下属 英 subordinate;follower;troops under one's command
- 11、部件: 部件bùjiàn (1) 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由若干零件构成 英 construction parts;element;part
- 12、部伍:1.军队的编制单位;部曲行伍。2.泛指军队。 3.伍长,军队的基层长官。
- 13、部曹:汉代尚书分曹治事,魏晋以后,渐改吏曹为吏部,但六部各司仍有称曹的。到明清时代,部曹就成为各部司官之称。
- 14、部院:清代各省巡抚多兼兵部侍郎和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故称巡抚为部院。 清代中央六部和都察院的合称。
- 15、部隊: 部队bùduì (1) 军队。今称有番号的军队 英 (units of) the armed forces;army (2) 军队的一部分 例 驻京部队 英 unit;troop
- 16、部辖:犹部下。
- 17、部族: 部族bùzú (1) 居住的部落氏族 英 tribe
- 18、部判:分别判处。
- 19、部娄:小山丘。
- 20、部头: 部头bùtóu (1) 指著作的大小厚薄 例 写就写大部头 英 size of a book
- 21、部臣:中央各部的长官。
- 22、部陈: 1.亦作"部阵"。 2.军伍行阵。
- 23、部覆:旧时中央各部的覆文。
- 24、部县:所辖之县,属县。
- 25、部类: 部类bùlèi (1) 范围较大的类 英 category
- 26、部居:谓以类相聚,按类归部。
- 27、部库:清代中央各部存放部款的银库。
- 28、部长: 部长bùzhǎng (1) 受国家元首或政府行政首脑委托管理一个部门的政府活动的国家高级官员 英 minister (2) 部落首领 英 leader
- 29、部位:(名)位置(多用于人的身体):发音~|消化道~。
- 30、部民: 统属下的人民;邑民。
- 31、部单:户部发给各所的凭单。
- 32、部聚:谓部勒聚集军队。
- 33、部帙: 1.书籍的部次卷帙。 2.篇幅;卷册。 3.指书籍。
- 34、部卒:士兵。
- 35、部汇: 1.分门别类;部类。 2.犹部首。
- 36、部将: 部将bùjiàng (1) 古代指部下将领 英 inferior officer
- 37、部次:类别次序。
- 38、部试:旧时指礼部举办的考试。
- 39、部索:部署搜索罪人。
- 40、部堂:清代各部尚书﹑侍郎之称。各省总督例兼兵部尚书衔者,也称部堂。
- 41、部豪:部落酋长。
- 42、部秩:部帙。
- 43、部引:指挽郎。
- 44、部元:唐武后时考选才女,先经礼部考试,录取后,再参与殿试。礼部考试录取的第一名为部元。
- 45、部押: 1.督率。
- 46、部议:旧时指中央各部内的决定。
- 47、部照:旧时中央各部发给的凭证。
- 48、部众:指部下兵众;部族兵众。指部族的人众。
- 49、部咨:部颁的公文。
- 50、部费:清时官员任实缺时,向吏部人员贿赂的运动款项。
- 51、部吏: 1.古时城中小吏,约相当于里正。 2.古代各郡的属吏。泛指地方官。 3.中央各部的办事小吏。
- 52、部送:指押送囚犯﹑官物﹑畜产等。
- 53、部委: 部委bùwěi (1) 中央政府的各部和各委员会 英 all ministries and commissions
- 54、部帖:官署发给盐商的运盐执照。又称引票。
- 55、部握:统管,掌握。
- 56、部下: 部下bùxià (1) 军队中被统率的人 英 troops under one's command (2) 下级 英 subordinate;follower
- 57、部守: 1.谓掌闭城门,负责守卫。
- 58、部率:统率。
- 59、部凭:吏部发给官吏到任的文凭。
- 60、部款:清代称中央各部所掌握的银款。
- 61、部寄:指中央各部之职。
- 62、部界:区域;界域。
- 63、部从:部属,随从。
- 64、部大: 1.魏晋时少数民族的部落首领或酋长。
- 65、部丞:古代中央各部的辅佐之官。
- 66、部督:都指挥使﹑节度使等地方高级军事官员。
- 67、部帐:部落。
- 68、部执:佛教语。谓各部所执的有关教义的见解。
- 69、部星: 1.古代指二十八宿部内之星座。 2.北斗七星的第七星名。
- 70、部阵: 1.亦作"部阵"。 2.军伍行阵。
- 71、部郎: 1.中央六部中的郎官。
- 72、部目: 1.部下的头目。
- 73、部阙:各部职官出缺名额。
- 74、部务:指政府部门的公务。
- 75、部系: 1.门派,派系。
- 76、部填:清代称部颁的执照。
- 77、部文: 1.旧时指中央各部颁发的文书。
- 78、部人: 1.辖境内的居民。 2.犹部下。
- 79、部事: 1.所属的事情。
- 80、部例: 1.清代中央各部据以办事的常例成规。
- 81、部列:按部排列。
- 82、部画:部署谋划。
- 83、部集:分类收集。
- 84、部党:朋党;徒党。
- 85、部封:辖境。
- 86、部选:清中央各部考选官吏之谓。
- 87、部员:旧时各部的工作人员。
- 88、部校: 1.古代称军队之一部。 2.指部队将校。
- 89、部职:所主管的职分。
- 90、部者:所属封部;部属。
- 91、部运:谓督办运务。
- 92、部发:开发,勃发。部,通"剖"。
- 93、部使:指御使。封建王朝的御使一般由中央各部郎官充任,故名。
- 94、部帑:清代称中央各部所掌握的库银。
- 95、部队: 部队bùduì (1) 军队。今称有番号的军队 英 (units of) the armed forces;army (2) 军队的一部分 例 驻京部队 英 unit;troop
- 96、部分: 部分bùfen (1) 整体中的局部;整体里的一些个体 例 部分反对 英 part;section;portion (2) 部属 例 指麾部分 英 subordinate (3) 部署 例 部分诸将 英 disposition
- 97、部领: 部领bùlǐng (1) 统率(古) 英 command
- 98、部品:泛指用来构成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
- 99、部曲督: 魏晋时部曲的长官。
- 100、部件图: 由家具零件组装成的独立装配件称为部件,相应的图纸为家具部件图,也叫组件图。
部中间的词语
更多>>- 1、北部湾: 曾称“东京湾”。在南海北部,中国和越南之间。北岸的北海和防城港为中国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口岸。重要渔场。富海底石油资源。
- 2、祠部牒:祠部所颁发的度牒。唐宋以来,祠部发给或售给出家人以凭证,可免地税及徭役。
- 3、大部头: 大部头dàbùtóu (1) 篇幅较长,体制较大的著作 英 monumental work;the thick book
- 4、工部局:1840年鸦片战争后,英﹑美﹑日等帝国主义在上海﹑天津等地租界设立的行政机关,是帝国主义执行殖民政策和奴役中国人民的工具。上海工部局成立于1854年。1943年上海﹑天津等地租界由日伪政府接收,工部局之名即不再存在。
- 5、九部乐: 隋及唐初宫廷的九部宴会乐曲。
- 6、鞠部头: 1.菊部头。旧称戏班中的伶工之首。指演唱最佳者。鞠,通"菊"。
- 7、菊部头: 1.宋高宗时宫中伶人有菊夫人者,人称"菊部头"。宋周密《齐东野语.菊花新曲破》:"思陵朝,掖庭有菊夫人者,善歌舞,妙音律,为仙韶院之冠,宫中号为菊部头。"元宋无《宫词》:"高皇尚爱梨园舞,宣索当年菊部头"。后因以"菊部"为戏班或戏曲界的泛称。
- 8、立部伎:唐代宫廷燕乐之一。与坐部伎相对。
- 9、吏部郎: 古官名。
- 10、吏部眠:《晋书.毕卓传》:"﹝卓﹞太兴末,为吏部郎,常饮酒废职。比舍郎酿熟,卓因醉夜至其瓮间盗饮之,为掌酒者所缚,明旦视之,乃毕吏部也,遽释其缚。"后因谓饮酒废事为"吏部眠"。
- 11、两部蛙: 鸣叫着的青蛙。
- 12、六部兵:东汉光武帝兄刘伯升所置的军队。
- 13、三部曲:1.音乐上指由前、中、后三部成立的乐曲,是歌曲中形式最完备者。2.比喻一件事由开始进展到最后的三个阶段。 3.郭静演唱歌曲。
- 14、赡部洲:佛教经典中所称的四大洲中的南部洲名,因赡部树得名,为人类等居处。
- 15、赡部金:佛教语。赡部柰陀金。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二一:"赡部?陀金……旧云阎浮檀金,名一也。但赡部树半临陆地,半临海中,此海水底有金也。"后以"赡部金"泛指藏金。
- 16、韶部头:掌班。
- 17、十部乐: 唐初宫廷宴享时,沿隋制奏九部乐。
- 18、四部书:中国古代书籍统分为四大类,故称。晋荀勖将群书分为四部:六艺﹑小学为甲部;诸子﹑兵书﹑术数为乙部;历史记载和杂着为丙部;诗赋﹑图赞﹑《汲冢书》为丁部。东晋李充加以调整,以五经为甲部,历史记载为乙部,诸子为丙部,诗赋为丁部。隋唐以后沿用此种分法,称为经﹑史﹑子﹑集。后亦用以泛指群书。
- 19、四部众:佛教语。指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
- 20、田部吏:古时征收田赋的官吏。
- 21、五部洲: 即五大洲。
- 22、戊部候: 东汉官名。属戊己校尉。
- 23、吏部曹: 官署名。
- 24、零部件:通常是指工业制品的零组件。
- 25、劳部努: 劳部努在巴斯克语里是四头或者四端的意思。
- 26、三部穴: 穴位分类名。
- 27、坐部伎: 唐玄宗时宫廷燕乐分为坐部伎和立部伎。堂上坐奏,称坐部伎。
- 28、三部伎:唐玄宗分宫廷乐伎为三部:堂下立奏为立部伎,堂上坐奏为坐部伎,又选坐部伎教于梨园为法曲部,故后世有"三部伎"之称。
- 29、二部制: 二部制èrbùzhì (1) 中小学把学生分两部分轮流在校上课的教学组织形式 英 tow-shift system
- 30、大部分: 大部分dàbùfèn (1) 超过一半的部分 例 把他所有东西大部分都送掉了 英 much;the most part;the largest proportion;majority of
- 31、西部片:西部片也被称作牛仔片(cowboy movie),是以美国西部大开发为背景的影片的统称。
- 32、百部圆: 一种药名,主治治肺气不调,咳嗽喘急,胸膈烦闷,唇乾口燥,面目浮肿,咽嗌不利,积久不差。
- 33、五部律: 佛灭后百年间,付法藏第五祖优婆桠多之下有五弟子,于戒律上各抱异见,一大律藏便生五部之派别,即昙无德部、萨婆多部、弥沙塞部、迦叶遗部、婆粗富罗部。
- 34、按部就班: 按部就班ànbù-jiùbān (1) “按”本作“案”。部:门类。班:次序。原意是写文章时篇章结构安排得体,用字造句合乎规范 英 follow the prescribed order;act according to old conventions (2) 后来引申为照章办事,依次进行,不越轨,不逾格 例 老王办事从来按部就班,谁也别想改变他
- 35、按部就队:巡察所辖的部属,归入所属队列。
- 36、半部论语:论语: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用论语的一半可以治理好国家。后用来指儒家经典为治国之本。
- 37、分别部居:分类排列。
- 38、边防部队: 在边疆驻守并执行军事任务的军队。世界上多数国家编有边防部队,但名称和编制不尽相同。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的主要任务是,严守国界,保卫边疆;负责边境巡逻、值勤和管理;处理边境涉外事务;参加边疆社会主义建设等。
- 39、地方部队: 也称“地方军”。在一定的地区性范围内执行军事任务的军队。世界上有不少国家编有地方部队,但名称和编制不尽相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地方部队隶属于省军区。平时主要负责本地区的警卫、守备和维持地方治安任务,开展训练民兵和群众工作;战时主要配合野战军作战,并且率领民兵就地坚持斗争,随时准备改编为野战军。
- 40、杜工部祠: 1.亦称"杜公祠"。 2.为纪念唐代大诗人杜甫所建。元宋旡有《杜工部祠》诗,仇兆鳌解题云:"据四明杨德周所考,杜公祠堂凡有数处……自成都﹑夔州﹑耒阳外,又存四祠。"四祠指江原﹑鄜州﹑同谷﹑剑门诸祠。今陕西省西安市有"杜工部祠",为明代创建,解放后全面修整,辟为"杜甫纪念馆",为西安名胜之一。
- 41、发音部位:发辅音时﹐发音器官形成阻碍的部分。如b﹑p﹑m的发音部位都是双唇﹐f的发音部位是下唇和上齿。按发音部位﹐辅音分双唇音﹑唇齿音﹑舌尖音﹑舌面音﹑舌根音﹑翘舌音等。
- 42、干部四化: 即“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培养、选拔干部的标准。革命化就是要求干部具备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年轻化就是要求干部队伍年富力强,保持不断开拓创新的旺盛活力;知识化就是要求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够担负领导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专业化就是要求干部掌握本行业的专门知识,具备业务管理和组织领导能力。在“四化”中,革命化是基本前提。
- 43、局部麻醉: 局部麻醉júbùmázuì (1) 在局限的并常为表浅的范围内的知觉丧失,尤其是由局部麻醉剂的效应引起的 英 local anesthesia
- 44、两部鼓吹: 有坐、立两部的乐队演奏的音乐,气势浩大。
- 45、内部联系: 哲学概念。指一事物或诸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规律性的联系。
- 46、内部矛盾: 哲学概念。事物内部所固有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部原因。 “人民内部矛盾 ”的省称。
- 47、曲部尚书:唐汝阳王李琎的自称。
- 48、十姓部落: 见“十箭 ”。
- 49、十部从事: 谓众多辅助官吏。
- 50、四大部洲:即四大洲。
- 51、条贯部分: 谓条理贯穿,部位分明。
- 52、外部联系: 指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外部的、表面的、偶然的、非本质的联系。
- 53、外部矛盾:哲学概念。一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外部原因。
- 54、武装部队: 军队。
- 55、杜工部集:《杜工部集》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文集,因杜甫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因而得名。
- 56、特种部队: 经过特殊训练,装备精良,战斗力强,执行特殊重要任务的部队。
- 57、龙头部队: 《变形金刚》动画系列中的五人战斗部队,霸天虎成员,由暴力龙、碎尸鲨、杀手鹰、无赖兽、血污熊组成并可以合体成为以力量为主的破坏战士求雨鬼。
- 58、化学部队: 化学部队的发展史正如他们本身一样悲惨。
- 59、卫戍部队:卫戍区,中国担负首都警卫和守备勤务的军队组织。世界上许多国家把军队长期或临时驻扎、实施警卫和守备的地区都称卫戍区。
- 60、主力部队: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的统称。
- 61、列车部队:直达列车 zhídá lièchē 中途不用换车就可以到达预定目的地的列车。
- 62、沙漠部队:银河帝国用于沙漠环境的部队
- 63、五部灌顶:五种的三昧耶。
- 64、手部屈肌: 使手腕或手指弯曲的肌肉。
- 65、千部一腔:比喻都是老一套,没有变化。
- 66、外部融资:指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外部的、表面的、偶然的、非本质的联系。
- 67、户部尚书: 中国古代官名,六部中户部的最高级长官,相当于今日的财政部长。
- 68、兵部尚书: 兵部尚书是六部尚书的其中之一,别称为大司马,统管全国军事的行政长官,明代正二品,清代从一品。
- 69、外部设备:指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外部的、表面的、偶然的、非本质的联系。
- 70、军事部署:一张战役的部署
- 71、两部蛙鸣:意为两部器乐合奏,特指蛙鸣,借以形容悠闲舒适的天然形成的生活环境。
- 72、勇者部落: 巨龙挑战,勇夺宝藏。
- 73、三部诊法: 诊法。
- 74、组成部分: 构成事物整体的单个事物。
- 75、内部数组: 数组是在程序设计中,为了处理方便,把具有相同类型的若干变量按有序的形式组织起来的一种形式。
- 76、底部缩量: 低处成交量减小,成交清淡是底部标志。
- 77、法律部门:又称为部门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按照法律规范自身的不同性质,调整社会关系的不同领域和不同方法等所划分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和。在现行法律规范中,由于调整的社会关系及其调整方法不同,可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凡调整同一类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就构成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 78、干部学校:培养、训练干部的学校。简称干校。
- 79、要害部位: 词语解释⒈ 重要地点或部门。
- 80、蒙古部落:以草原上的雄鹰为造型,由大大小小 个传统的蒙古包群组成,占地面积 平方米。
- 81、律部五论:律部五论指的是小乘五部戒律之论书
- 82、面部美容: 面部是人的第一块招牌,关系到面子的问题都是大问题,很多人用各种化妆品来修饰面部,达到一个面部美容的目的。
- 83、近部取穴:是针灸治疗学中一种取穴的方法
- 84、内部产热:指建筑物、人体、等散发热量总和
- 85、服部征人:服部征人 《世界征服彼女》人物之一。
- 86、内部明传:单位内部可以直接传阅,不必保密。
- 87、职能部门:亦称“业务部门”。各级政府分管专业行政事务的执行机关。
- 88、尾部风险:尾部风险是指在巨灾事件发生后,直到合约到期日或损失发展期的期末,巨灾损失金额或证券化产品的结算价格还没有被精确确定的风险。
- 89、不管部长: 某些国家的内阁阁员之一,不专管一个部,出席内阁会议,参与决策,并担任政府首脑交办的特殊重要事务。
- 90、东部王国:Eastern Kingdoms。
- 91、机械化部队:机械化部队,以坦克、装甲输送车或步兵战车实施运动和战斗的部队。
- 92、中央各部委: 暂无解释。
- 93、整体与部分:整体指若干对象(或单个客体的若干成分)按照一定的结构形式构成的有机统一体;部分指相对于这种整体来说的个别对象。整体由相互联系着的各个部分构成。整体一旦形成,就扬弃了部分的质,产生部分所没有的新质。整体分解为部分之后就否定了整体的质。部分是整体的一环,它依赖于整体,不能脱离整体而存在。整体中的每个部分的变化,都可能引起由量到质的变化。整体与部分的划分是相对的。一事物可以作为整体去包容部分,又可以作为部分从属于更高层次的整体。
- 94、服务工业部门: 又称“自给性工业部门”。为本地区生活消费而发展起来的工业部门,包括食品、缝纫、日用化工等。受地方人口数量、生活习惯、消费水平所制约。在一定条件下,有些服务工业也可能发展成为主导工业部门。
- 95、人民内部矛盾: 人民内部矛盾rénmín nèibù máodùn (1) 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 英 contradicions among the people
- 96、主导工业部门:主导工业部门是指在地区工业结构中占有较大比重,在区内工业发展中起核心和先导作用的工业部门。
- 97、配套工业部门: 词语解释⒈ 配合主导工业部门生产的工业部门。主要有:(1)为主导工业服务的部门,如动力、机修等;(2)与主导工业协作的部门,如加工零部件等;(3)利用主导工业的副产品及进行资源综合利用的部门,如利用钢铁厂的废渣建的水泥厂等。
- 98、半部论语治天下:旧时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
- 99、檄小卖部文原文:5月20日,一名高中生因为买了过期零食,写了一篇文言文的《檄小卖部文》爆红网络,广为流传。
- 100、千部一腔千人一面: 成千部书都是一种写法,成千个人都是一个面孔。比喻都是老一套,没有变化(多指创作)。
部结尾的词语
更多- 1、按部:1.按照部类。 2.带领部属。3.巡视部属。
- 2、案部: 1.巡视部伍。 2.地方长官巡察所辖地区。
- 3、八部: 1.佛教分诸天鬼神及龙为八部。《翻译名义集.八部》:"一天﹑二龙﹑三夜叉﹑四干闼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睺罗伽。"因八部中以天﹑龙二部居首,故又称天龙八部。 2.南匈奴的八部。 3.指契丹的八部。
- 4、白部:古鲜卑部族名。
- 5、版部: 1.户部的别称。
- 6、班部:犹班列。指朝班的行列。
- 7、北部: 北部běi bù 1. 在某一明指或隐含的定向点以北的地区或国家。 英 north; 2. 泛指一地、一国的北方地区。
- 8、背部: 背部bèibù (1) 由两肩和背上部共同形成的人的骨架的部分,这个部位最宜负重 例 随着年龄增长,他的上背部弯屈了 英 the back of the body
- 9、本部: 本部běnbù (1) 司令部,总部 英 headquarters (2) 说话人所隶属的部 英 this ministry
- 10、比部: 古代官署名。 明·清时对刑部及其司官的习称。
- 11、舭部:船舷侧板与船底板的弯曲部叫做舭部。
- 12、匾部:亦称'楄部'。古时棺中垫尸体的长方木板。
- 13、别部: 1.犹偏师。主力部队之外协同作战的部队。 2.氏族的分支。
- 14、丙部:中国古籍四部分类法之一。晋荀勖分群书为四部,以史类和杂着为丙部。东晋李充重分四部,以诸子为丙部。隋唐以后沿用不变。
- 15、兵部: 兵部bīngbù (1) 古时官署名,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之政,长官为兵部尚书,有时称为武部,清末改为陆军部 英 Department of War in feudal China
- 16、边部: 1.边境地区。 2.守边部队。
- 17、参部:参加吏部的遴选。
- 18、残部: 残部cánbù (1) 吃败仗的残存的军队 例 鬼子残部已不多 英 remnants of the forces
- 19、朝部:犹朝班。
- 20、祠部:官名。三国魏尚书有祠部曹,掌礼制,历代因之。北周始改为礼部。隋唐别置祠部曹,属于礼部,掌祠祀﹑天文﹑漏刻﹑国忌﹑庙讳﹑卜祝﹑医药等,及僧尼簿籍。宋元迭有变革,明改为祠祭司。
- 21、村部: 1.村落,村庄。
- 22、大部: 大部dàbù (1) 大部分,为数众多的人或物 例 歼敌大部 英 a greater part
- 23、党部: 1.派别。 2.政党的领导组织或机构。
- 24、丁部: 三国·魏·荀勗把国家藏书分为甲、乙、丙、丁四部,唐以后改为经、史、子、集。丁部即集部。
- 25、东部: 东部dōngbù (1) 一定地域中靠东的部分 英 east;eastern
- 26、胴部:指躯体。
- 27、都部:统率兵众。
- 28、队部: 队部duìbù (1) 属于一个队组织的办公室或司令部 英 the office or headquarters of a team,etc.
- 29、腭部: 腭部èbù (1) 腭的部分 英 palatine
- 30、贰部:指侍郎。因系六部尚书的副职,故称。
- 31、法部: 1.唐时皇宫梨园训练和演奏法曲的部门。后借指教坊或法曲。 2.清代掌司法的官署。
- 32、番部:指少数民族或少数民族地区。亦指外国。《宣和画谱.胡瓌》载五代胡瓌有《番部牧马图》﹑《番部射雕图》等。
- 33、藩部:清代指内外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等地。
- 34、梵部:佛经的部类。
- 35、方部: 1.犹州郡。
- 36、分部: 1.谓部署,分派。 2.划分区域。 3.从总部中分出的下属部分。
- 37、腹部: 腹部fùbù (1) 身体内包含胃的部分 例 腹部疡肿 英 abdomen;stomach
- 38、覆部: 1.亦作"覆蔀"。 2.覆盖。
- 39、阁部: 1.明清时内阁的别称。 2.明清时内阁大臣的别称。
- 40、根部: 根部gēnbù (1) 充分发育了的根系统;牢固的生根 英 rootage (2) 覆盖结构程序的主段或控制段。一般总是常驻在计算机主存储器内——亦称“根基段” 英 root segment (3) 使器官或生理结构附于身体的那个部分 英 root
- 41、颈部: 颈部jǐngbù (1) 连接其在两个不同部分的相对狭窄或收缩的部分,或在端上,使人联想到颈的部分 英 neck
- 42、工部:官署名。古代负责营造工作的官署,为六部之一。
- 43、贡部: 1.主持贡举的部门。唐开元年间始,贡举皆由礼部主持,故亦指礼部。
- 44、冠部:1.指吏部。古代中央官制设六部,以吏部为首。故称。 2.钻石上一部分的表示方法,从台面-冠部-腰部-亭部;来表示一粒钻石的所有部分
- 45、行部: 行部xíngbù (1) 巡行所视察的地方 英 place be inspected
- 46、胡部:唐代掌管胡乐的机构。亦指胡乐。胡乐从西凉一带传入﹐含有西凉乐等成分﹐当时称"胡部新声"。
- 47、户部: 户部hùbù (1) 官名,我国古代朝廷分掌户口、财政的官署 例 户部主事。——《明史》 例 户部司务。 例 南京户部。 英 the Board of Revenue and Population (2) 三国以后设度支尚书掌财政,隋改为民部尚书,唐时改为户部,为三省下的六部之一,长官称尚书。以后历代沿置,清末改为度支部
- 48、花部:指清乾隆年间流行的除昆曲以外的地方戏曲剧种。
- 49、回部:即回疆。
- 50、集部: 集部jíbù (1) 我国古代图书分类经史子集的第四大类,专列各种体裁的文学著作 英 a category of literary works;Chinese literary works not included in the Classics,History and Philosophy
- 51、计部: 1.刑部。 2.明清以称户部。 3.旧指财政部。
- 52、甲部: 古代书籍四部分类法之一。
- 53、驾部:官职名。掌舆辇﹑传乘﹑邮驿﹑厩牧之事。魏晋尚书有驾部郎;隋初改驾部侍郎﹐属兵部;唐置驾部郞中﹐天宝中改驾部为司驾;宋复称驾部;明又改为车驾司﹐清末废。
- 54、肩部: 肩部jiān bù 1. 在形状、位置或作用上与人肩相似的部分。 英 shoulder; 2. 背部和肋部到面部和头部之间的兽皮。
- 55、降部:投降的部落。
- 56、交部:地区名。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
- 57、界部:犹辖境。
- 58、经部: 经部jīngbù (1) 我国古代图书四部(经史子集)分类法中的第一部,包括儒家经典和语言文字学方面的著作。也称“甲部” 英 Confucian classics
- 59、景部: 即丙部。
- 60、胫部: 胫部jìngbù (1) 马或其他四足动物后肢膝关节和跗关节之间的部位 英 gaskin (2) 小腿的前方 英 anticnemion
- 61、九部: 指各个区域。 即九州。
- 62、旧部: 旧日的部属。
- 63、鞠部: 1.旧时戏班的别称。鞠,通"菊"。
- 64、菊部:泛指梨园行。传说宋高宗时内宫有菊夫人,善歌舞,精音律,宫中称为“菊部头”,“菊部”之称源出于此。
- 65、剧部:重地。
- 66、军部:1.指军队中的军官。 2.指军队中军一级的指挥机关。
- 67、乐部: 1.官署名。犹太乐署。北周设置。有上士﹑中士,其职如周代大司乐。唐有乐部名,系指乐队,分立部﹑坐部二者,隶属太常,非官职。清代复立乐部,主管音乐,以礼部满洲尚书或王公大臣兼典乐大臣。参阅《通典·职官七》﹑《新唐书·礼仪志十一》﹑《清会典事例·乐部一·职掌》。 2.古代泛指歌舞戏曲演出单位。
- 68、雷部:神话中主管打雷的部门。有时即指雷神。
- 69、礼部: 礼部lǐbù (1) 官署名,清代中央政府的六部之一,掌礼乐、祭祀、封建、宴乐文学校贡举的政令 英 Ministry of Rites in feudal China
- 70、立部:唐代宫廷燕乐之一。与坐部伎相对。
- 71、吏部: 吏部lìbù (1) 古代官制六部之一。主管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长官为吏部尚书。位次在其他各部之上 例 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例 吏部拟用左通政。——清·张廷玉《明史》 英 Ministry of Official Personal Affairs in feudal China (2) 又
- 72、廉部:即廉镇。廉,通"覝"。
- 73、两部: 1.古代乐队中坐部乐和立部乐的合称。两部俱备的音乐表示隆重盛大。 2.今指不同的两个声部﹐多用于合唱中。
- 74、六部: 隋·唐至清,中央行政机构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 75、卤部:即卤簿。
- 76、面部: 面部miànbù (1)脸部 例 她面部一化好妆就会到这里来 英 face
- 77、民部:即户部。古代官署名。汉置尚书﹐有民曹﹐三国魏置度支﹐吴有户部﹐晋有度支﹐北周有民部﹐皆主财用。隋初置度支﹐开皇三年改为民部﹐唐永徽初﹐因避太宗李世民讳﹐复改称户部。
- 78、名部: 1.名家著作类。南朝梁阮孝绪《七录.子兵录》着录有"名部九种九帙一十七卷"。 2.犹名曲。
- 79、南部: 南部nánbù (1) 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靠南边的那部分土地 例 广州位于广东省南部 英 southern part
- 80、内部: 内部nèibù (1) 里边或围起来的地方或空间;某一范围之内 例 在工人阶级内部 例 内部电话 英 inside;internal;interior
- 81、铙部:指乐府中以铙歌为主要内容的鼓吹曲。
- 82、楄部:亦称'楄部'。古时棺中垫尸体的长方木板。
- 83、起部: 1.官署名。晋武帝置起部郎。南北朝时,宋﹑齐﹑梁﹑陈有起部尚书,掌管宗庙宫室的建造事宜,事毕即行撤销。北齐起部亦掌工造。隋以后改称工部。 2.用以代称工部。
- 84、铅部:唐代吏部铨选官员的机关。职掌七品以上官员的考核﹑任用。
- 85、前部: 前部qiánbù (1) 朝前的部分 例 蝈蝈的背部真正是它的前部 英 front (2) 某物的前面的或朝前的部分 例 船的前部 英 forepart (3) 正面的或前面的部分 英 foreside (4) 某种东西的前面部分前端或突出部 英 nose
- 86、曲部: 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 歌馆或妓院的代称。参见:曲部
- 87、全部: 全部quánbù (1) 完全 例 全部迁走 英 wholly
- 88、铨部:主管选拔官吏的部门。唐代文官由吏部铨选﹐武职由兵部铨选。宋初吏部铨选官员﹐仅限州县官及幕。文官少卿﹑监以上中书主之﹐京朝官由审官院主之﹔武官刺史﹑副率以上内职由枢密院主之。至明代﹐文归吏部﹐武归兵部。历代吏部职掌甚重﹐故常以'铨部'指吏部。
- 89、膳部:古官署名。掌祭器﹑牲豆﹑酒膳及藏冰等事。《周礼.天官》冢宰之属有膳夫﹑凌人二职。晋有左右士曹﹐北齐改左士为膳部郎。唐设膳部郎中﹑员外郎﹐属礼部。明改膳部为精膳司。清末始废。
- 90、赡部:佛教经典中所称的四大洲中的南部洲名,因赡部树得名,为人类等居处。
- 91、商部:清末中央政府成立的掌管通商及运输等事务的部门。
- 92、聲部: 声部shēngbù (1) 四部和声的每一部叫做一个声部。器乐声部分高音、中音、次中音、低音;声乐声部分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 例 合唱曲的女声部 英 voice part
- 93、省部:指中央政府。
- 94、十部: 见“十部从事 ”。
- 95、史部: 我国古代图书四大类中第二大类的名称。又称乙部。
- 96、释部:指佛教的典籍。
- 97、属部: 1.部下﹑部属。 2.附属的部族。
- 98、水部: 官名。 指南朝·梁文学家何逊。
- 99、说部: 1.指古代小说﹑笔记﹑杂着一类书籍。
- 100、朔部: 1.指塞北地区。
- 拼音bù
- 注音ㄅㄨˋ
- 笔划10
- 繁体部
- 五笔UKBH
- 五行水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邑,(fǒu)声。从“邑”表示与行政区域有关。本义:古汉地名。约在今甘肃省天水、清水、秦安、两当、礼县、徽县一带)(2) 同本义部,天水狄部。——《说文》(3) 古代军事编制单位,后泛指部队,军队瑜为前部大督。——《三国志·周瑜传》(4) 又如:部阵(队伍);部校(部队;泛称武官);部将(部下的武官;军中偏将)(5) 中央行政官署。有时也称一般衙署、地方行政官署还部白府君。——《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6) 又如:部费(向吏部行贿以便批准任职所用的钱);部尺(由工部制造的标准尺);部曹(旧指京师各部司官);部堂(清代各部尚书、侍郎称部堂。又各省总督多带兵部尚书衔者,也叫部堂);国防部;外交部;财政部(7) 地区。古代监察或行政区域名河东二十八县,分为两部。——《汉书·尹翁归传》(8) 部落曾祖莫护跋, 魏初率其诸部入居 辽西。——《晋书》(9) 分类,门类名属教坊第一部。——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10) 又如:部索(分部搜索);部居(分门别类的排列);古籍分经、史子、集四部(11) 部分 。如:上部;南部(12) 单位 。如:编辑部;批发部(13) 军队领导机构 。如: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师部动词(1) 统率汉王部五诸侯兵。——《史记·项羽本纪》(2) 又如:部人(被统率的人);部握(统管,掌握);部率(统率)(3) 安排,布置部署诸将。——《汉书·高帝纪》。注:“分部而署置。”(4) 又如:部索(部署搜索罪人)(5) 管辖 。如:部县(所辖之县,属县);部领(统辖率领);部事(所属的事情)量词(1) 用于书籍、机器、电影等则此一部开国血史。——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2) 又如:一部书,两部机器,三部电影 [查看更多]
B开头的拼音